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十字(没看,但一共有3部)-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正羡慕叶祖洽被钦点状元呢,猛听皇帝居然亲自问唐棣等四人,一下子上千道羡慕的眼光刷刷的射向唐棣等人。这四人绝对想不到皇帝会亲自问起自己,慌了个手足无措。勉强学着之前礼部官员教会的礼节,上前叩首跪安。 
  “诸卿,《论语正义》可是诸卿所著?”皇帝倒也直爽,直奔主题。众人这才知道原因是皇帝欣赏《论语正义》而来的,陈元凤又是后悔又是嫉妒,如果目光可杀人,只怕唐棣等人已死了无数次。 
  唐棣等四人对望了一眼,万想不到皇帝开口就问这个,因四人一向以唐棣为首,便由唐棣上前答道:“回禀陛下,臣等具名而已,真正的著者实为石越一人。臣等不敢贪功。” 
  皇帝一听,倒有点吃惊,这《论语正义》几个人合著,已经让人不可思议,此时说是一个人写的,更加惊世骇俗了。当下便追问其中原委。 
  李敦敏答对最是机敏的,便由他把前事一一说明,不多时便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皇帝与王安石等人虽然吃惊,却也不能不信,殿中的士子们虽不敢交头接耳,但是心里也是非常的吃惊。一时间这数百进士的风头,竟全被一个场外的石越给抢走了。直到叶祖洽等人代表新进进士们谢恩、游街完毕,人们所谈论最多的,还是《论语正义》实际上是由石越一个人写的这件事。 
  ※※※ 
  第二天王安石去见皇帝的时候,袖子里已经揣好了一份奏章,是推荐石越赴博学鸿儒科试的。曾布和王安礼对石越的评价都不错,王安石也有一份爱才之意,而从他的好友唐棣等人的省试、殿试策论来看,对于变法,也是支持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曾布说石越对于新法一直不置可否,但是看看他好友的态度,应当可以想见他本人的政治立场了。 
  皇帝赵顼今天心情还不错,王安石一进来,他就递过几个本章给他,王安石接过来一看,原来都是荐石越试博学鸿儒,请朝廷开特科的。王安石当下就有几分不悦,因为按理这种奏章应当由中书省先看,做好记录再送给皇帝的,再一看署名,几份奏章分别是陈襄、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心里就更加不痛快了。因为这几个人都兼有馆阁之衔,所以直接给皇帝递本子,也不算有错。但是这种小事都要避开中书,显见得这些人和自己主持的中书省有多大的隔阂了。 
  王安石还没来得及说话,皇帝已经兴冲冲的开口了:“这个石越不过二十多岁,有这等才学,实在是罕见。苏轼说他身世可悯,可是见解与气质,皆是人所不能及。既然依例这个石越不能参加科举,那就为他开个特科吧。王卿以为如何呢?”皇帝说这番话,显是苏轼把石越的身世都和他说了。 
  王安石没来由的感到一阵的不痛快,不过司马光虽然和自己政见不合,他心里还是知道自己这个老友是挺有知人之明的,既然连老友也举荐这个石越,自己本意也是想举荐的,那也没必要反对吧。只是他骄傲的个性让他耻居人后,当下淡淡说道:“臣无异议。”不过袖子里那份表章,他已经决定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此时君臣二人还有更要的事情要谈,三月份在进士科上新党和旧党的明争暗斗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事情,而是忠实的反映了朝政的现实。以御史中丞吕公著为首,监察御史里行程颢、张戬,右正言李常、孙觉等一批台谏官员屡次上书,极言新法之失,其中颇有言辞激烈之处。虽然王安石现在只是参知政事,副宰相,但是实际上政事堂的事务已经以他为主,而新法更是他主持的,这次弹劾根本就是针对他王安石而来。只是御史中丞骂宰相,就算是当面弹劾,宰相也只能谢罪而已,这已是宋朝的惯例,因此王安石也无可奈何,这件事只能交给皇帝处理了。 
  自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以来,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去年王安石便用“征诛”之术,把一批敢为仗马之鸣的官员给贬出朝廷了,没想到没几天,这反对的声音又来了,看样子不把御史台给控制住,始终是不行的。王安石暗自想道。这样一批一批御史的贬,好说不好听呀。不过御史的任命权,始终在皇帝手中……想到这些烦心的事情,王安石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去想石越了。 
  ※※※ 
  当宣诏的使者来到桑府的时候,把桑家上上下下都吓了一跳,虽然苏轼事先知会了石越一声,但是石越却当做没听见,根本没往心里去的样子。此时使者真的来了,连忙草草在院子里设了香案,跪听接旨。 
  听到宣诏使者好不容易念完那一段骈四骊六的东西,石越若不是事先听苏轼说过,绝不会听懂这诏书是让自己去试博学鸿儒特科的。真不明白那几个写诏书的人这么麻烦做什么? 
  使者念完之后,便等着石越领旨谢恩,然后自己好讨喜钱。不料等了半天,石越一点动静都没有,他把一直盯着天空的眼神向地下看去,石越早就不见了。当时使者就知道不对了,上个月司马光不接诏,害得那个宣诏的仁兄跑了九次,现在这一位看样子又是不打算接诏了。使者无可奈何的左盯盯右看看,看到桑俞楚年纪最大,便冲他说道:“这位,快去叫石公子出来领旨吧。咱家好回去邀差。” 
  桑俞楚也不知道石越打的什么主意,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心里一计较,朝管家桑来福使了个眼色,来福便拿了一贯钱过来,桑俞楚悄悄塞到使者手里。那宣诏使者拿手一捏,知道有一贯左右呢,说话便客气了几分。只说道:“就盼石公子别让咱家为难。”其实石越就算不奉诏,他也奈何不得。 
  没多久石越出来了,他走过来把手里一片折纸递给使者,跪下说道:“草民石越,劫后余生,无父无母,不祥之身,实在无意于功名,还请使者转告皇上,请皇上恕臣不恭之罪。”因说到自己的伤心之处,免不得就有几分哽咽。 
  使者也不敢为难,只说道:“如此咱家便回去邀旨,只是以石公子的大才,只怕还会有恩旨下的。”说罢便告辞而去。 
  才把使者送出大门,唐棣劈头就问道:“子明,博学鸿儒科呀?多少人求之不得,若举此科,便直接入馆阁,为何竟要拒绝呢?”当时当官的人,对于升官升得快慢,并不很在乎,而凡是能登台阁,升禁从的,官场上便引以为荣。这是北宋一代的政治现实,而一般试特科的,如贤良方正、博学鸿儒之类,一旦通过,就肯定有馆阁的美差等着,这些职位只领工资不要做事,而且经常可以见到皇帝,参赞机要,如果外放,至少也是一郡太守。真是前途无量的地方,石越竟然一口拒绝。难怪便是唐棣这样的人也有点想不通。 
  石越也不好解释自己的想法,只叹了口气,说道:“功名余事,富贵等闲,我竟是把这些事都看淡了。” 
  李敦敏本来是以为石越是效法古人,欲迎还拒,故意推辞,但是这时候见石越说话神情间有一种淡淡的落拓与伤心,心里暗叫一声“惭愧”,以为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里就寻思着怎生想个法子替石越开解开解,得让他振作起来才行呀。 
  过得两天,眼见天气渐渐回暖,地上的小草开始变绿,树枝抽出新芽,鸟类也一天天多了起来,春天的气息一日浓似一日。这也是那些文人墨客呼朋唤友,携妓踏青,聚酒高会的好季节。唐棣几个人一起商议,便决定去城东北的五丈河边上踏青,石越一直忙东忙西,其实连开封城也不过是走了潘楼街到大相国寺这一段,最远就是去了几次城西的开封府,因此也想着出去走走,六个人租了三辆马车,带了几个书僮和几坛酒菜,浩浩荡荡往从东边新曹门出城去了。 
  

第三节 终南捷径(中)03
更新时间2004…7…18 14:43:00  字数:0

 出得城来了,石越便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畅快的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才开始打量周围的情景。这条通往曹州的官道上,从汴京城里出来踏青的人们,倒似乎比那来往于曹州与开封的人还要多一些,大抵上富裕的人家都坐马车——不过此时都下得车来,在马车前面慢慢步行;也有倜傥的少年骑着白马按绺谈笑而过的;普通的人家则有坐牛车的,也有骑驴背书附庸风雅的酸儒——看着那摇头晃脑的样子,石越不禁好笑,不明白在那驴背上怎么能看得进书!不过始终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的占多数,这些人都是成群结队,其中也有穷书生一边谈论诗文,赋一些“春暖花开”的句子从身边呼啸而过的;也有市井小民谈些里巷笑闻、奇闻秩事,其乐盈盈的……便一向呆在家里不能出门的女孩子,这个时候也可以趁机出游——当然,倒有一大半是借着烧香敬佛的名义来享受这春天的惬意。富家女子便坐着小车,也有少数坐轿子的——当时的风俗,男性一般不坐轿,只有女性才坐——这些女孩子都偷偷的掀开窗帘的一角,打量着外面的春天,若被人无意中看见,便羞涩得连忙放下车窗的帘子,自己躲在车里面满脸通红;反而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没有这许多顾忌,虽然她们并不和陌生男子说话,却是可以肆无忌惮的走在春风之中。 
  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种女孩子,既可以坐在车里缓缓而行,又可以毫不在意的掀开车窗的帘子,大胆的享受那轻轻拂面的春风。这些女孩子便是歌妓——她们有些是自己去烧香礼佛,希望有一个更平等的来生;有些则是和年青的少年一起出来,享受短短的人生。 
  当石越把眼光放到这些歌妓身上之时,突然想起了那天晚上在酒楼里泪眼盈盈的楚云儿,真是有许久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石越有点淡淡的牵挂,那个温柔解人,脸上永远挂着淡淡的笑容的女子……想到这里,石越不禁微微叹息了一下。 
  李敦敏却以为石越还是在感怀身世,便笑道对石越说道:“子明,四季轮回变换,草木乃无情之物,尚不为严冬所折,只待春日一到,便重焕生机。况兄之大才,岂不明顺天知命之理?若为身世而自弃,郁郁不欢,窃以为非智者所为。” 
  柴贵友也笑着劝慰道:“修文说得甚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可以轻易自弃也。凡事皆须往达观上想。” 
  石越见自己一句叹息就引来这许多话题,起先觉得有些啼笑皆非。可后来见众人神情关切,却也不禁感动,心里又有几分惭愧,觉得自己是在欺骗这些关心自己的人。口中嚅嚅,一时说不出话来。 
  众人却未免又要误会。柴贵谊连忙跳出来转移话题,无非是品评一路上所见的人物,又和桑充国由路上看到的美女谈到历史上的美女,天南地北一顿猛侃。 
  不多久便到了五丈河边上,石越吃惊的发现河边亭榭楼阁,重重叠叠,不知道有多少……众人都不是开封府人,都不知就里,找人问时,才明白那些庄园都是朝廷的勋贵、宦官的别墅,连绵一二十里,尽被这些人给占了。 
  桑充国感叹道:“富者广厦千万,贫者无立锥之地,只能寄人篱下,世间不公若此。” 
  唐棣笑道:“长卿不必感怀,子明曾言,理想世界当是居者有其屋,我辈若能同心协力,辅佐圣王贤相,三代之治,未必不可以复现。”他这一番话,一面是科举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