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剑桥大学8个多世纪梦幻般的嬗变像谜一般充满遐想。 在中世纪,剑桥大学是欧洲宗教神学和政治菁英们的精神堡垒。当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席卷英伦的时候,剑桥则成为英国文艺和科学复兴的重要阵地。16世纪的工业革命和18世纪的自然科学风暴又激发了她生命中最大的能量,孕育了英国乃至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在这些辉煌的背后,剑桥却缠绵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的人文历史——它神秘,乖张,可歌可泣和引人入胜。 我们很难从大英辞典的浩瀚词汇中找到一个确切的词句来形容剑桥大学的传奇历程。当牛津的逃亡者们栖身剑桥镇的时候,剑桥大学注定要提前承载一段不同寻常的磨难,以至浸渗了皇室心血和折映出英国政治光谱的剑桥记忆,在几个世纪内几乎都散发出一种古典的忧郁气质。这分明是剑桥大学一个趋向性的标识。而正是这种温敦亦或包容的个性气度使得剑桥的科学研究更有耐力,学术锋芒更具杀伤性。整整8个世纪,剑桥在坚忍中承受历史赋予她的这种磨难和荣光。她独特的人文气质影响了世界学术研究的历史进程,她以“为往圣继绝学”的勇气和大智慧铸造了英国乃至世界人文科学教育的帝国大厦。 浩如烟海的剑桥史传递出人类文明的繁复信息,而本书则采用了重点详述的叙事手法,挖掘剑桥大学历史中最为精华和神秘的部分,时间跨度从13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七八个世纪。如果大家能够从中发现剑桥虽挫折而不衰,虽勃发而不竭的历史动力,我们定会聊以欣慰。其实,凝聚在剑桥血脉当中的矛盾和乖张,坚忍和执着正是她游离于学术之外的、最为重要的人文素质的一部分。 剑桥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对剑桥神秘世界怀有期待的人,而该书所记述了的剑桥故事无疑会给你带来历史的想象和追问……
第一章 剑桥大学“受洗”成立牛津逃亡者栖身剑桥镇(图)
剑桥叹息桥 1840
公元1209年,英格兰中南部的牛津小城发生了持续性的悲剧事件—— 牛津大学的一名学生在练习射箭时误杀了镇上的一名妇女。这意外事件随即酿成了牛津学生与居民之间的一场流血冲突。愤怒的居民把牛津大学的数名教授和学生抓起来,进行严刑拷打,其中有3名学生被残忍地吊死。 事件发生后,牛津大学便以全校停课的方式来抗议居民的暴行,同时要求牛津地方当局惩办凶手,以还牛津大学一个公道。然而当局生怕事件闹大,不敢罪责居民,令师生甚为失望。当局的软弱助长了居民的嚣张气焰,情绪激动的居民不但誓不交出凶手,反而窜到大学见人就抓,抓人便打。 为了躲避凶险,牛津大学的师生怀着对牛津当局的失望心情,纷纷收拾起行装,逃离牛津,其中有大约12名学者来到位于一片辽阔的沼泽地边缘的剑桥镇安顿下来。 剑桥是英国人祖先前往韦塞尔克斯狩猎的重要渡口。公元之初,罗马人入侵不列颠,在剑河两岸安营扎寨,筑路架桥,遂成小镇。公元11世纪中叶,不列颠被诺曼底人征服,剑桥开始呈现发展迹象。12世纪时,圣芳济修士、黑袍修士和卡莫修士,来到这里定居,兴土木,建教堂,传播宗教文化,剑桥镇渐成规模。 其实,英国早期的编年史对剑桥这个地名的提法都不一样。大约在公元730年,剑桥的英文名是Grantacaestir;公元745年这里称Grontricc。在公元875年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人们发现剑桥地名写成了Grantebrycge。据说,这是将河名与桥连成一个单词使用的首例。在此后的岁月里,该地名曾出现过至少3种不同的拼法,直到伊丽莎白时期,才有了现在的拼法,即Cambridge(剑桥),这个名称也被正式确定下来。 尽管剑桥名称历来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它与流经该地区的剑河(Cam)有关。剑河在英国最早的历史中叫“格兰特”(Grant)或“格兰塔”(Granta)。在13世纪的剑河上有约11座古朴而别致的桥梁横跨两岸,形成独特的剑河风光。而现在“格兰塔”已被认为是剑河的一条支流。 剑桥镇随着12世纪传教士的闯入而发生深刻变化,寺院文化和商业气息逐渐浓郁。13世纪初,英王约翰特许每年8月和9月在剑桥镇东的斯多尔桥举办集市。这个集市的规模在当时英格兰无出其右。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已很难找到昔日车水马龙的印迹了。 从牛津逃出的学者来到剑桥后,发现原来这里的3所寺院已驻有一些学者。这些学者是依据当时在法国和意大利一些早期中世纪大学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剑桥教区对教育的热情使牛津学者们找到了他们理想的出口。这些学者大部分很快与寺院学者融合为一体。他们成为日后成立的剑桥大学的第一批基础教员。
第一章 剑桥大学“受洗”成立“野蛮人”查理曼与中世纪寺院教育(图)
查理曼大帝
毋庸置疑,剑桥大学的创立得益于中世纪的寺院文化,中世纪基督教的土壤孕育出剑桥教育的帝国时代。 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明由西欧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组成,但随着公元400年时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欧文明得以一枝独秀。13世纪末的西欧文明无非是教会和不同民族与王朝间的征战与更迭的封建政治。这时的历史表现为:宗教力量的强盛和愚昧的泛滥;文化上的停顿和倒退;经济上的乏善可陈,以及民族间的征战与王朝更替。在中世纪的欧洲,寺院成为文化的最后庇护所。但是这时由于学校凤毛麟角,古代文化传承面临很大的威胁。 从那时起一直到以后数个世纪,教会一直垄断着教育,教会和教堂长期主宰大学的精神生活。 在欧洲教育史上;中世纪有一个熠熠闪光的人物——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是洛林王朝开创者丕平的儿子,也是典型的中世纪骑士。他身材魁梧,精力过人,十分崇尚战争。公元768年他继承父亲王位,与其弟卡洛曼共治。卡洛曼死后;他成为法兰克国王。 做一个小国君主并不是查理曼的愿望,在尚武精神的激励下,查理曼频繁出兵征讨,先征服了莱茵河地区及萨克森部落,并迫使战败的萨克森贵族皈依基督教。随后他又南下进攻西班牙,在部队获胜回师至比利牛斯山附近时受到当地巴斯克人的重创。萨克森人趁机揭竿而起,被激怒的查理曼大开杀戒,终于平息叛乱。20余年间,查理曼大帝率军与萨克森人及巴伐利亚的日耳曼部落大战18次之多,最终巩固了他在法兰克王国的统治地位,并使领土急剧扩张至多瑙河地区的斯拉夫人居住区。查理曼虔信基督教,并于公元799年扶助罗马教皇度过劫难。公元800年,查理曼在罗马正式成为罗马人的皇帝,教皇利奥三世亲自为他加冕。 查理曼大帝是个目不识丁的“野蛮人”,长期的戎马生涯也使他身心交瘁,但为了把属于他势力范围的整个西欧变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他意识到文化的重要。他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于是他在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后,把一大批有文化知识的文职人员搜罗到自己身边,让这些智慧的人把令状抄写得准确整齐,以避免因文字错漏引起内部和外部的冲突。他还根据罗马的祈祷书对不同的文本进行严格校勘,纠正了先前圣餐仪式所用的混乱不堪的祈祷书,下令重新编定和阐释拉丁文《圣经》。与此同时,他以君主身份积极提倡教育,曾先后下令要求修道院、教堂广泛设立学校,网罗欧洲知名学者前往讲学,推广教育。因而后世把查理曼统治时期出现的文化繁盛期称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使处于蒙昧状态的欧洲出现文化的初步复兴景象,它意味着在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之后,日耳曼的君主制度终于与古典——基督教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尽管一般认为,使欧洲文化免于湮灭的真正力量来自于基督教会,但查理曼大帝对中世纪学校教育的推动,对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欧洲高等教育的普及,功不可没。
第一章 剑桥大学“受洗”成立伊里主教创办彼得学院(图)
伊拉斯谟
寺院教育随着基督教的流行在中世纪的欧洲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英国是最早兴起开办寺院教育的西欧国家之一。 12世纪时的英国寺院已具备学校、研究院、博物馆等文化教育功能。在寺院的课堂上,拉丁文和音乐是僧侣和学子学习的主要内容。 当时的教会人士和教皇对教育与基督宗教研究的关系有着这样几方面的认知:一是认为只有关于上帝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关于上帝的知识是人类所有智慧的来源,医学和法学等世俗学科是“牟利的知识”,具有虚伪性;二是认为关于上帝的知识需要文学和艺术的演绎,这是当时音乐在寺院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三是认为人不仅有义务传播关于上帝的知识,还要有以基督为楷模的生活方式,即所谓的“言传身教”。因此中世纪大学研究基督宗教的教授和学生,尽管物质生活比较贫乏,但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精神财富。 13世纪,寺院教育增设了法律、医学等学习科目,吸引了不同教会教派的文书,他们希望学成后能在教会中任职或在政府中谋取高位,成为外交官、法官或王室官员。 剑桥当时属伊里教区管辖,伊里教区主教和副主教都拥有剑桥附近和镇上的大量房地产,殷实富足。1284年,伊里教区主教雨果•;巴尔森发现一些来自牛津的学者依然对在牛津的遭遇耿耿于怀,并且开始放荡酗酒,惹事生非,便决定在剑桥创立第一所学院——彼得屋,把这些学者集中在一起,专心教育,并立下生活规矩,长者督责,少者受训。 在13世纪的剑桥,最初创立的学院都称作屋(house)或大厅(Hall),14世纪后,剑桥的学院才采用学院(College)这个词,原意是指住在这里面的人。 彼得学院因毗邻剑桥的彼得教堂而得名。1279年,剑桥镇只有530户人家,15座教堂。所以彼得学院成立时规模相当小,只有几间用于教师办公和学生上课的校舍。由于不多的校舍只能供教师生活和工作,因此学生全都在校外租用民房作为住所。这种格局大概延续了近一个世纪后,一些教师、律师和神学学者开始自己筹建或租用较大的房屋,作为剑桥学生的寄宿舍。每座寄宿舍由一位教师管理,受大学生当局监督。许多学生在学院自建宿舍后仍然居住在寄宿舍里,直到16世纪末期,本科生才开始住在学院里与教师一起生活。 巴尔森主教解囊办学院,但要长期支付办学费用即使是作为伊里主教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彼得学院的经费除了土地的经营投资收入外,后来不得不动员社会各方的捐赠,使学院维持下去。 巴尔森创办这所学院最直接的目的,是想让学者与僧侣们一起生活。在中世纪,教会竭力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宣扬原罪,来世报应等教义,这使得僧侣们获得了知识和教育的垄断地位。巴尔森为了改革这样的教育模式,把学者和修道士安排在同一个课堂,相互影响,从而达到一种文化的融合。 历史学家们对巴尔森的先见之明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