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长储汉元立即组织1营、2营向山顶攻击,准备打退敌人的反扑。一夜的战斗,一场血战后,716团终于拿下了爬子山阵地。
“爬子山失守!”廖昂扔掉电话就瘫坐在地上,感觉到失败正在来临。
第三部分:大步进退全面反攻 西野驰骋势如破竹捉 廖 昂(2)
在一开始,廖昂是力主突围的。但鉴于解放军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且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恐怕突围很难成功。后来胡宗南发来电报,已令刘戡部前来增援,廖昂就打消了突围念头,准备凭坚固的防御工事一心固守,等着刘戡来解围。只要刘戡部一到,解放军必定又会像围攻榆林那样,不打自退。但到现在,刘戡仍没有消息,而守城制高点又被攻占,那下一步恐怕只有束手就擒了。
廖昂正在为爬子山失守惊恐万分时,又传来了东城被轰开的消息,解放军少量攻城部队已突入城内,正与国军进行巷战。
廖昂再一次受到沉重打击。他走出窑洞,城东的喊杀声、枪炮声已清晰可闻。又过一会儿,从城东败退下来的国军官兵如潮水一般涌来,挡都挡不住。
廖昂的司令部里已乱作一团,军官们有的正化装准备突围,有的正收拾东西准备转移。
廖昂心情坏到了极点,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不保。解放军的进攻愈来愈猛烈,廖昂站在窑洞前,听着城内枪炮声不断,千思万绪。
张新也从前线赶过来了,与参谋长刘学超一起,准备与廖昂商讨最后的解救办法。走到廖昂的窑洞前,只见一堆大火熊熊燃起,廖昂哭丧着脸,如丧家之犬,正在烧胡宗南前几天空投过来的30亿法币。廖昂已经作了最后的打算,他要把钱烧到阴间,再供自己去享乐。
望着一师之长廖昂在这紧要关头的如此作为,刘学超、张新真是失望至极。廖昂有点小聪明,分析敌情,讲起道理,都能口若悬河,甚至入木三分。但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要他在几分钟之内拿出决策的时候,他却支支吾吾,犹豫不决起来。要是把这笔钱用来奖励官兵,肯定还会鼓舞一下斗志。如今被一把火化为灰烬,无论是刘学超、张新,还是帮助廖昂烧钱的士兵,都感到痛心!
刘学超和张新把廖昂拉到窑洞里,问他怎么办。廖昂抬起头,脸色仍然那样惊恐,说:“还能怎么办?!”张新说:“师座,不能这样等下去啊?”刘学超伸出三个指头:“有三条路:一是再组织部队进行反冲击,争取把解放军打到城外去;二是迅速组织突围,保存部分实力;三是坐等就擒,准备作俘虏。”
听说要作俘虏,廖昂的眼皮跳动了几下,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他又拿不出一个方案来,仍然低头不语,唉声叹气。张新急了,眼巴巴地望着廖昂,再看了看刘学超说:“参谋长的这几个方案都不行的话,那就只有一条路了。”廖昂抬起头,像是看到了希望。张新顿了一下,边拔手枪边说:“‘不成功,便成仁’,按师长、我、参谋长的顺序来进行!”
城内的枪声仍急促地响着,门外的喊杀声、马叫声,还有解放军的大喇叭里传来的“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的喊话声,一起进入廖昂死寂一般的窑洞里。三位长官都没说话,静静地等待着什么。良久,刘学超说:“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事至于此,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张旅长,把枪收起来吧!把师部和旅部剩余的现钞和大洋发给弟兄们,能走的就走,不能走的就等着解放军来吧!李昆岗说解放军优待俘虏是真的,咱们也不必为以后过多地操心!”说完泪如雨下,小声啜泣着回了自己的窑洞。
夜完全黑下来了。因为实行灯火管制,城里面一片漆黑。廖昂、张新和刘学超都呆在窑洞里,等候着那一刻的来临。
过了几个小时,守城兵力全部崩溃,解放军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进来。在国民党俘虏兵的带领下,一个搜索分队马上就到了师部廖昂的窑洞前。廖昂早就等着这一刻的来临,他没有抵抗,几乎在隐瞒身份方面也没作什么努力。旅长张新更是爽快,在解放军打开窑洞门的时候,他大声说:“带路。我们走!”时间是1947年10月11日凌晨。
我军新4旅已完成阻击任务,闪开路让刘戡扑了过来。打扫完战场,我军也及时撤出了清涧城。
第三部分:大步进退全面反攻 西野驰骋势如破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
三中选一,权衡利弊二撤榆林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在葭县朱官寨度过了1947年的中秋节,毛泽东一行又于10月初转移到了葭芦河边的神泉堡。
周恩来在9月28日给中央机关工作人员作形势报告的时候,总结了蒋介石的三大弱点:兵力不足、后方空虚和人民反对。周恩来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蒋介石现在兵力不足300万,比战争开始时少了150万,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实行分区防御。在国统区,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条战线”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运动持续高涨,大有打倒蒋介石的气势。而共产党这方面,解放军越战越强,解放区迅猛壮大,打破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尤其是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南下,过黄河,越陇海,直逼长江,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可以说,士气高涨,民心归一。
夜已深了,借着柔和的月光,窗外高低起伏的山峦隐约可见。窑洞里的毛泽东抽着烟,不断回味着这两年来与国民党的斗争经历。从毅然决然赴重庆谈判开始,他顶住压力,历尽艰辛,终于拉开了今天军事反攻的序幕。这期间有陕北历险的惊心动魄,有东北战局的初期失败,有绥远战役的无功而返,也有如蟠龙、孟良崮战斗的酣畅淋漓,更有三路大军直插蒋介石心脏的大智大勇。
军事反攻的局面已展开,毛泽东决定起草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蒋介石战争的政治宣言,在政治上进一步给蒋介石致命的一击。
他猛吸一口烟,提笔疾书,写下了宣言的第一段话:“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现已大举反攻。南线我军已向长江流域进击,北线我军已向中长、北宁两路进击。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整个敌我形势,和一年前比较,已经起了基本上的变化。”在这里,毛泽东把他一手创立和领导的这支人民军队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泽东历数了蒋介石的滔天罪恶,从1927年“忘恩负义地背叛国共两党的革命联盟”“背叛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一直写到“美国人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开始。“蒋介石二十年的统治,就是卖国独裁反人民的统治。”这是毛泽东给蒋介石作出的最后结论。
喝了口水,毛泽东继续写到:“到了今天,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认识到了蒋介石的滔天罪恶,盼望本军从速反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这句话,是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的用语,今天毛泽东把它用在此处,对蒋介石有一种特别的讽刺意味。
当然,现在的毛泽东对蒋介石,并不满足于这种讽刺,他需要的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毛泽东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要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要逮捕、审判和惩办以蒋介石为首的内战罪犯;要废除蒋介石的独裁制度,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要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兄弟四大家族和其他首要战犯的财产;要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要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要废除蒋介石的一切卖国条约,废除蒋介石卖国政府的一切外债。
第三部分:大步进退全面反攻 西野驰骋势如破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2)
过去以领袖自居的蒋介石,此时早已成为罪大恶极的人民公敌!
10月10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此宣言。蒋介石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以极大的忍耐力,把广播听完了。他紧咬牙关,额上的青筋突兀,眼睛直盯着桌上的收音机。他静静地站着,没有发火,内心有一团怒火在燃烧,也有一种失败的情绪在慢慢升起。在原地伫立了好久,找来吴忠信:“给我把‘共匪’的这篇宣言整理一份出来,我要好好地研究。”
吴忠信遵命转身走了,收音机里又传来了播音员的声音,说是解放军总部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第一个就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蒋介石阴沉着脸,继续听着。“打倒卖国的蒋介石”“打倒独裁专制的蒋介石”“打倒战争罪犯蒋介石”……一个比一个尖锐刺耳,蒋介石几乎快要窒息了。他嘴鼻突然扭曲变形,再也忍不住了,咆哮了一句“娘希匹”,冲上去把收音机摔得粉碎。
此时的毛泽东意犹未尽,天色已渐露出曙光,可他仍倦意全无。
毛泽东接着又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红军建立之初,他要求部队对待群众要说话和气,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1928年春,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毛泽东又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夏又提出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1929年以后,毛泽东又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对于六项注意,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从而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纪律,曾经是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那个特殊的战斗时期,对红军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现在红军已脱离了游击状态,队伍日益壮大,随着胜利的渐渐到来,部队中一些破坏纪律的现象又严重起来。调戏妇女、拿吃拿喝、破坏群众庄稼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毛泽东用典型的“毛氏”字体,写下了人民解放军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解放战争中的几个重要文件,毛泽东在这一日完成了。时间已近晌午,毛泽东又困又乏,在警卫的再三督促下,匆匆喝了口黑糊粥,又服了几片药,才慢慢睡去。他渐起的鼾声,均匀而有节奏,恰如中国革命跳动的脉搏,从容而笃定。
第三部分:大步进退全面反攻 西野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