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常常会想到我念的高中,座落在风城新竹十八尖山山脚下的新竹中学。我可以用千言万语去描述高中年代对我的启发,但开了一扇窗,一扇让我对生命、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窗口,却是竹中三年我最大的收获。
打开那个窗口的是好几位老师,其中一位就是任历史课的史作柽老师。
《IBS周刊》副总编辑 王英铭:
在我的思想里,史作柽是台湾哲学界一个在主流之外卓然独立,成长生活在哲学中的顶尖人物。
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哲学教授 石朝颖:
如果你是年轻的读者,那么史作柽的著作是你青春情感的指南;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么更需要看一看史作柽这位哲学家的哲思了!这都是我个人二十多年来的亲身体验,希望能分享给有缘阅读此书的读者们。
附录史作柽生平与著作年表
史作柽先生作为一位著名学者,建构了他宏大的“形上学”体系,取得了存在哲学的巨大成果。另外一个方面,是史作柽以思想家独有的勇气,在历经人生的波折以后,走出象牙塔,从哲学、心理学、艺术等层面思考现实的人生信仰、生命现象、文化观念等诸多与人的存在相关联的问题。我们这次集中推出的史先生的著作《三月的哲思》、《三月后的五卷》、《九卷》、《塞尚艺术的哲学随想》、《时间中的苦索》、《生命现象》、《哲理日记》、《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只是史先生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分,为了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史先生,我们把他的生平及著作年表提供给大家。
1934年 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49年 移居台湾。
1960年 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
1962年 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导师为方东美先生,硕士论文为《孔子思想之哲学精神》。
1963年 出版《孔孟思想统析》、《失落的跃升》。
1964年 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出版《向永恒的超越》。
1965年 出版《现代中国人与中国哲学》。
1966年 出版《存在与世界》。
1968年 出版《存在之伦理》。
1971年 出版《在我里面的世界之中》。
1972年 在台湾福岗佛学院任教。出版《现代中国哲学在哪里》、《大觉醒的日子》、《时间中的寻索》。
1974年 出版《堕落的老人》、《世纪的苦索者》。
1975年 出版《存在的绝对与真实》(第一部)、《三月的哲思》。
1976年 出版《九卷》。
1977年 在台湾文化大学任教。出版《存在的绝对与真实》(第二部)。
1978年 出版《存在的绝对与真实》(第三部)。
1979年 出版《生命现象》。
1980年 出版《科学、哲学与几何学之空间表达》、《忧郁是中国人的宗教》。
1981年 出版《哲学日记》(即我社的《哲理日记》)、《林布兰艺术之哲学内涵》(即我社的《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方法与沟通》。
1982年 出版《塞尚艺术之哲学探测》(即我社的《塞尚艺术的哲学随想》)、《形上美学导言》、《物理学之哲学探测》。
1984年 出版《历史、自然与人性》、《空间与时间》。
1985年 退休。
1986年 出版《三月后的五卷》。
1988年 《哲学人类学序说》、《心灵开启与形上史》。在新竹清华大学举办画展。
1989年 出版《哲学人类学序说》(第一部)。《塞尚艺术的哲学随想》获“艺术力量金爵奖”。
1990年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2年 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3年 出版《形上美学要义》、《艺术的本质》、《时间与可聆的世界》、《美学生命与原始的中国》、《美学、哲学与生命的刻痕》(收入我社的《生命现象》)。
1996年 出版《文字解放之真义》。
1998年 出版《哲学创生10个意义》。
1999年 发表《三星堆文明之哲学人类学之判读及其难题》。
附录诗人思想者史作柽系列
《三月的哲思》 一部情爱的哲思录
《三月后的五卷》 一部爱与美的枕边书
《九卷》 一部日常情趣的畅想曲
《塞尚艺术的这些随想》 一部艺术人生的追思录
《时间中的苦索》 一部人生的励志书
《生命现象》 一部生命的智慧书
《哲理日记》 一部生活哲理的发现书
《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 一部艺术家生命之谜的探索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