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间均有复修。程村中有二程祠,总面积为4392平方米,布局系三节 大院。前节 有“棂星门”、“诚敬门”、“春风亭”、“立雪阁”;二节 有“道学堂”,两侧伴以“和风甘雨”、“烈日秋霜”二亭,左右神庵厢房;三节 中立“启贤堂”,两厢设有讲堂两座,后面为“著述楼”,两侧各设讲堂一座,祠堂内尚存宋、元、明、清碑碣25块,清康熙御书“学达胜天”,光绪赐书“伊洛源渊”,慈禧太后赐书“希踪颜孟”3副匾额,现挂道学堂正中。
鲁台望道:二程夫子少年时,潜心研读“四书”、“五经”,仰慕孔子,崇尚儒学。为尊崇孔圣人,在县城滠水河东岸的一座小山上,亲自筑一高台,两兄弟常双双登台遥望东“鲁尼山”(即山东孔子的故里),以示崇敬孔子之情。这就是“望鲁台”之来历,也是“鲁台望道”典故的缘由,此山也得名“鲁台山”。清康熙五年编《黄陂县志》,列为黄陂十景之一。
花柳前川:在鲁台山南有一条小河(港),同滠水河相向南流,叫前川河,河两旁柳树成排,绿荫蔽天,每年春天,野花伴映柳树间,是二程兄弟常休闲游玩之处,或谈学习之感,或咏景吟诗。一个春天的上午,他俩散步来到柳树间,见绿柳映着多种野花,鸟语花香,春色宜人,心情舒畅,其兄程颢诗情迸发,写下千古绝唱——《春日偶题》。
朱熹
——南宋理学的开山祖师
人物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作仲晦),江西婺源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学派
理学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生平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据说,朱子诞生的那一天,在朱氏故居婺源老屋的一口井中,突然升起的紫色雾气不断上升,在天空中凝成一片美丽的彩云,直到朱子降生才慢慢散去。这口预兆着吉祥的古井,后来被人们称为“虹井”,
出生后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的幼年是在战乱的烽火中度过的。父亲朱松被战火驱赶着东躲西藏,几次丢掉官职。后来又因反对秦桧的主和政策受到打击而彻底丧失了仕进的前途。于是,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朱熹身上。他用严格的儒家教条管教儿子,要把他训练成一个饱学的大儒。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6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只知道在河滩上嬉戏时,他却一人端坐在沙滩上画起了八卦。后来人们把尤溪的这片沙洲称为“画卦洲”。
幼年的朱熹就是在父亲理学思想的熏陶下成长。他八九岁时就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不间断。当读到《孟子·变秋章》时,弄懂了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道理,就是要下工夫,不罢休地去做事情,就能成功。于是慨然发愤于自己的为学求知。10岁那年,当读到《孟子》“圣人与我同类者”时,喜不可言,以为圣人亦易做”,从此确立了做“圣人”的人生目标。
朱熹14岁那年,父亲朱松因积劳成疾,不幸壮年病故,朱松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是爱子的学业与前程。他在病榻之上对朱熹说:“籍溪的胡宪、白水的刘勉之、屏山的刘子翚,这3位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们的学问是有渊源的,为我所敬畏。我就要死了,你应把他们当自己的父亲一样,唯其言是听。这样的话,我也就死无遗憾了。”
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
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岁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初入仕途的朱熹,在踌躇满志于齐国平天下的壮志的同时,丝毫也没有中止对学问、真理的追求。他在谋求学术思想的提升与深化。在同安上任前夕,他特意去拜访了父亲的“同门友”李侗。李侗与朱松曾一同从师于程颐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与李侗相见并拜其为师,决定了朱熹学术思想由儒、佛杂糅向纯儒的转变,也使他真正成为二程理学道统上的嫡传弟子。
22岁,朱熹官授左边功郎,被派往泉州同安县为主簿。他在任职期间,认真为国家催收赋税,按照儒家礼教整饬民风。他纠正了当地贫民因“贫不能聘”而行的“引伴为妻”的陋习。他还积极搜集藏书,在同安建立了“经史阁”和“学宫”,招收生徒进行讲学,并以《周礼》、《仪礼》和唐、宋礼制为蓝本,绘制了礼仪、器用、衣眼等图,教授学生习用。此外,也协助当局镇压过一次饥民暴动。
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要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1170年,朱子41岁,他的母亲祝氏夫人去世。朱子在母亲的墓地筑寒泉精舍,一则以服三年守丧之期,再则接纳求学诸子,三则潜心著述。寒泉精舍的数年,是诸子学问大进、著述丰收的数年。
首先,他完成了自己理学体系中的哲学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太极图说解》、《西铭解》与《通书解》的成书与出版,是这一构建完成的标志。
其次,他开始编著《四书集注》,着手重建儒学经典体系。
第三,他完成了标志着自己独特的理学家史学体系的历史巨著──《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及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学派、学术源流的专著《伊洛渊源录》。
第三节 程朱理学的发展(3)
第四,他与吕祖谦合作,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选辑《近思录》。这是一本理学的阶梯与入门读物,也是朱子寒泉精舍著述几年思想的总结。在这本书中,他借用周敦颐、二程、张载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理学体系,简明精巧。这本书后来成为朱子学最基本的教科书。
1175年(淳熙二年),由大学者吕祖谦主持,朱熹与当时著名的学者陆九龄、陆九渊在江西铅山鹅湖寺相会,双方就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展开讨论,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和陆氏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发生分歧,产生了后来的“理学”学派和“心学”学派。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 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朱熹的思想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远承孔、孟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张载、邵雍的学说,建立起了庞大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博大精深,在中国思想史上罕有其伦。它论证细密,条理清晰,代表了当时民族思维的最高水平。从宋末开始,朱熹思想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数百年之久,直至辛亥革命。十三世纪,朱熹学说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一度成为两国的统治思想。稍后,朱熹思想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朱熹学说传入欧美。这样,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的学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学说。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理”必须借助于“气”而“造作”,依“气”而“安顿”。“理”借助于“气”派生万物之后,又通过“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使本体“理”自我结合,从而复归到“理”。朱熹以程颢、程颐的“天理”为基础,对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进行了总结与整理,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他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进入生物体便是性,性有人性与物性之别。人性又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差异。前者纯善,后者善恶相混,所以须用前者变化后者。“天命之性”即理,“气质之性”含欲。理欲之间,以理制欲,存理灭欲。
朱熹明确提出“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的命题来构建其宇宙本体论。把“理”作为生命存在的本源,正是他的哲学被称为理本论的原因。朱熹对理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
理首先是“所以然”者,就是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存在的根据,理是存在之源。同时,理又是“所当然”者,就是万物存在的价值标准,理是价值之源。前者是“事实如此”,后者是“应当如此”。在朱熹看来,二者是完全统一的,且贯穿于“天地鬼神之变”、“人伦日用之常”乃至“鸟兽草木之宜”等所有存在当中。“变”、“常”、“宜”表现出来的是自然变化中的一种生命目的,这就是“太极”之理,即生理。因为它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所以又称为“自然之理”。这里,朱熹进一步提出天地有心、无心的问题。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朱熹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即只说出了天地无心的一面。朱熹以为,还有另一种情况,试看春暖花开,枯木欲生的样子,这正是天地有心之处。所以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孟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