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神秘的宗门,号为“玄灵教”。
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晋教派,门中却似是奇人异士叠出;短短几年之间,便做下几件震动四方的斩妖除魔之事。
既然有这样的强大教门崛起江湖,自然免不了会让诸多有心之人,对它多方打探——而让人惊奇之处正是在此:
就是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教门,行事却异常低调;门中教众的行踪,也大都飘忽不定。正因如此,即使是那正邪两道之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人士,也从不能知道这个道教宗门的真实面目。
因此,虽然这江湖之中有心人如此之多,但到现在众口流传着的有关这一教门的确切消息,也不过只有寥寥两条:
玄灵宗门,虽然门规松散,但所有教众行事之时,都会自称是“四海门下走卒”;
这些道士打扮、相貌奇特不凡的教众,除了拜那三清祖师塑像之外,还要朝拜两张画像。一张画像之中,绘的是一位神色威严无比的道人;另一张,则是一位神色同样威严无比的女子。而让人失望的是,这两张挂像都画得中规中矩,并不能看出这两人的确切面目;只约摸晓得,这两幅画像中所绘之人,年岁都不甚大,特别是那位女子。
对于前一条消息,那天下郡县之中,倒确实有几个以四海为号的门派,不过大都上不了台面,没人会相信他们真值得玄灵教众那般尊重。
而后一条消息,则据说是江湖中一位强人,经历过九死一生之后,才得打探回来。他说:
“前面那个道士,应该就是玄灵宗门的教主;而另一张画像之中的女子,他们都叫她‘大师姐’。”
说完这些之后,这位曾经杀人如麻的强横武者,便会扯住眼前听者的衣袖,开始滔滔不绝的背诵起《道德经》来;并且,不等背完,绝不撒手——
据说,这位好奇心过重的可怜汉子,在不幸被玄灵教众看破行藏之后,便被撮到一座壁立千仞、四处绝无依靠的孤兀峰顶,风餐露宿整整念了十天的《道德经》……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这位千鸟崖四海石居之中的少年,还不会知道今后即将发生的这些个江湖轶事,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这位正在竹榻上辗转反侧的少年,正陷入他多日未曾遭受的失眠苦恼中:
明日,便是那七月初一了。
第五卷 『酒酣拔剑斫地歌』 第十七章 云飞鹤舞,清气吐而成虹
更新时间:2006…8…8 3:22:00 本章字数:6029
聚羽流之真客,将炼气以长生
舐淮南之丹鼎,吹子晋之瑶笙
—— 介 休
七月初一这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千鸟崖上这位满腹心思的少年,便已经早早的起床。
一阵忙活过后,现在醒言已经穿戴整齐,换上一身正式的道门装束。自己折腾完,便开始忙着催促门下那两位成员,让她俩赶紧穿戴上昨天特地领来的正式道服。
好一阵忙乱之后,现在再看这四海堂中三人,端的是面貌一新:
醒言披一身玄色道氅,头戴冲天冠,脚踏登云履,峨冠博带,仙风满袖;若非走近细看,还真以为这儿站着哪位道德高深的前辈宿耄。
而那两个女娃儿,现在也换上一身素黄的道袍,足践莲花屐,头上覆一顶雪色逍遥巾。
这一身雅淡的道姑装束,丝毫不损二女娇容,反让她们更增几分明媚玲珑。
这日卯时正中开始的罗浮山上清宫讲经会,在朱明峰上的松风坪举行。现在,这位袍袖飘飘的四海堂主,正一马当先,率领着堂中诸人,取道向那朱明峰迤逦而去。
松风坪位于朱明峰之阳,是一块占地广大的石坪。这片石坪,已被打磨得平洁如镜;石坪之南,下临一座石势峥嵘的渊崖。石坪四周,则为草地所围,其上瑶草如茵。
翠碧芳坪之外,则生着许多株古松,曲干盘枝,宛若虬龙。这些老松树冠如盖,交错连理;针叶青绿苍碧,每经山风吹拂,便有一股清气弥于四周。“松风坪”之名,正由此而来。
在这些青苍的松木之间,偶尔还能见到一两只白鹤,在松间漫步。
在松风石坪靠近南面山崖的一边,平地又垒起一座高高的四方石台,名曰“听景台”。
听景台,倒并非取“听经”谐音。这个台名,据传来自先汉一位瞽目道士。据说,那时崇德殿中有一位盲道人,曾在这石台上筑庐而居,修真自持。这位盲道士生性豁达,并不避讳自己双眼目盲之事,还将自己所居草庐,命名为“听景庐”。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草庐与道人都已物化,只有这石台与“听景”之名流传下来。
现在,醒言便和上清宫各殿堂首脑,一齐列坐在这听景台上。而其他上清宫中前来听经的一众弟子,则都盘膝坐在台下松风石坪之上。
讲经会是上清宫一年之中不多的几次盛会之一,因此除了那留守殿观或者例行寻山的弟子之外,几乎全部上清弟子都来参加,声势颇为盛大;从台上放眼望去,各辈上清弟子,几乎已将这巨大的松风坪坐满,连那坪边松树下的绿茵地上,也坐了不少上清弟子。不过,虽然听经者人数颇多,但秩序井然。
而在众人面前的听景高台之上,虽然醒言只是叨陪末座,但已算得十分的尊荣。因为,现在台上端坐之人,除了他之外,只有灵虚掌门,还有那灵庭、灵真、清溟与清云。诸殿之中,也各有几位长老在这听景台上,只不过都只能立于他们之后。因此,在醒言入座之时,还好一番推让;虽然现在遵照惯例坐下,也还是觉着好生不自在。
在灵虚、灵庭诸人的背后,都各自侍立着一对道童,手中捧着剑器、拂尘一类的法器。
这也是醒言昨日才被告知的讲经会惯例。
这个惯例,常让历届四海堂堂主头疼。这罗浮山上的上清俗家弟子堂,本就人烟稀少,近些年来都是堂主“独善其身”。每到这讲经会举行之时,便不免会有些尴尬。像醒言的前任清柏师伯,每到这讲经会之前,还得临时去别的殿中,暂借得两位道童来充数装门面。
不过幸运的是,现任这位张堂主,恰能免于这样的尴尬:相对而言,现在他这四海堂,人丁已旺盛不少,现在恰能凑满各殿参与讲经会的基数!
于是,那琼肜、寇雪宜二女,便责无旁贷的担当起随侍道童的角色来。现在,琼肜手中正捧着白玉笛,寇雪宜则执着无名剑,侍立在醒言身后。
她们手中这两件四海堂的“法器”,那白玉笛固然是实至名归,但另外一件便有些卖相不佳,只是醒言已经找不出比它更像法器的物事了。
今日上清宫这场讲经听经之会,着实让这位入上清宫不久的少年大开眼界。
待到卯时正中,便见灵虚掌门振袖离座,立到台前正中,用低沉清晰的话音,宣告罗浮山上清宫讲经会正式开始。
然后,列于听景台下左侧的道乐场中,便撞响起三四声幽幽的钟鸣。在最后一声钟鸣余韵将尽之时,便听得一阵丝竹之声悠然而起,开始齐奏那道门开坛乐曲“迎仙客”。
清越悠扬的丝竹管弦,与醇厚的编钟互相鸣和,让这首开坛道曲听起来格外的幽雅从容。
随着这清静出尘的乐意,松风坪上的上清弟子,似乎都有些神游物外,彷佛感觉到东边云天外熹微的晨光之中,正有瑶裳羽衣的仙人,足踏祥云而来……正是:
诸天花雨笑,瑶台月露清;仙旆离玉阙,云幢降驾来。
一曲奏罢,经义宣讲便正式开始。
四海堂的宣讲,被安排在最后,估计是那位负责安排讲经事宜的灵庭道长,特意做的安排,好让这位首次参加讲经会的少年堂主,能有充裕的时间观摩一下前面诸位长老如何宣讲。
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上清宫这天下公推的道门领袖,果然并非浪得虚名。在醒言之前讲解经义的那些上清长老,真可谓是舌粲莲花,将那幽微玄奥的道家经义,讲得精妙透彻;无论是就句论句的诠解经义,还是从前人经典中向外推演,尽皆说得脉络分明,饶有新意。
在醒言前面讲演的这些上清前辈之中,不消说,那位向来以精研道典著称的灵庭道长,自然是飞花粲齿,妙句连珠。而在他之外,便连那整日耽于俗务的擅事堂堂主清云道长,也是表现不凡,在台上结合着平日堂中俗事,诠释着南华真君有关天道“每下愈况”的典义。
清云这番讲演,语言事例尽皆平实自然,但却同样发人深省。当下,醒言便对这位貌似市井掌柜的老头儿刮目相看。
而在这些讲演之中,给醒言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弘法殿清溟道长的讲演。清溟道长是罗浮山上清宫候补着的“上清四子”,一身道术修为极为精湛,自然,与那清云道长以身说法类似,在清溟讲演提到“虚实互化”之理时,便举那以气御剑为例——
当即,只见清溟道长朝这边一招手,醒言便看到身边不远处,正有一把湛蓝宝剑,腾空而起,朝那清溟道长飞舞而去。
让少年大为称奇的是,清溟道长这把飞剑,虽然绕空舞动的范围极小,只在清溟身周上下飞动,但那舞动的速度却是极快。饶是醒言离得并不算远,也几乎只能看到一道蓝色的电光,在那里盘旋飞蹿。而最让醒言惊叹之处,便是眼前这道宛如游龙一样的疾速剑光,飞舞之间无声无息,竟是丝毫没有任何破空的声响!
“妙哉!”
清溟如此精妙的操控飞剑之术,瞧在台上台下众人眼中,俱都是叹服不已。
醒言在心中大赞特赞之余,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寇雪宜手中自己那把剑器——却见自己这件法器,仍旧是一副黯淡无光的驽钝模样,与台上那道动若龙蛇的蓝色剑光一比,显得是那么的没精打采。
“唉~得空俺得再去一下藏经阁,或者拜访一下清溟道兄……”
眼前这道飞舞的剑光实在神奇,不得不让他对自己那把古怪剑器,生出几分幻想来。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终于轮到他这最后一个讲经者了。
听灵庭道长宣布过后,这位抱霞峰四海堂堂主,便硬着头皮,起身来到这听景台的正中,准备开始他生平第一次正式讲演。
在走到这听景台正中之前,醒言还觉着颇为自信:
经过这几天突击演练,只要心中的腹稿,中规中矩的宣讲出来,那纵然不出彩,也总不会出甚大丑。
这种隐隐约约的自信,一直维持到他走到这听景台中央之前。而当真正站在这讲经石台正中之时,醒言才突然发觉有些不妙:
刚才置身一旁,还没什么感觉;而等他真正成为这松风坪上所有人瞩目的焦点时,竟觉得连说话都有些困难。
现在,从这高高在上的听景台朝下望去,只见这阔大的松风坪上,乌压压坐满上清宫中的各辈弟子。眼光略一扫去,顿时只觉得人人都在紧紧盯着自己。当即,醒言便觉着一阵头晕目眩,甭说是开口讲演,现在便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起来!
当然,其实此时的实际情况,并没有醒言想象得那么糟糕。因为,此时至少有一大半的青年弟子,目光都不在他身上:
在醒言从坐处离开之后,他们终于可以看全寇雪宜那秀曼袅娜的娉婷身姿了!
不过,呆立在台中的少年,却丝毫没能察觉这样的有利态势。这位四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