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镜·大国忠魂-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笔意。    
    廷式说:“君之大作颇有大器之感。余生丙辰,属值龙,且题画龙长句一首。”    
    峥嵘头角欲驯难,变化飞潜亦等闲。四百皇图开汉祖;六爻乾德赞尼山。威灵独出风雷上,鳞爪凭人想象间。却笑当年周太史,空闻紫气满函关。    
    有为读罢廷式画龙长句,观其书法,慨叹不已,说:“文兄画龙长句真是大气磅礴。书法也得欧体之风。”    
    二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时间已近中午。张大人回到家中,见二位年轻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很是高兴,硬要留他们在家吃饭,让自家佣人做了东坡肉、爆炒黄豆、油炸花生等几个下酒菜,并将家藏的老冬酒拿出来待客。    
    廷式的酒量本来就颇有名气,遇上康有为这样的酒坛子,更是棋逢对手,互不示弱。    
    宾主三人海阔天空,开怀畅饮,直至傍晚还余兴未尽。    
    廷式和有为相约以后多联络。    
    二人各自踏着月光回家。


第一部分初为人父

    廷式结婚已经五年,可是夫人却一直没有生下一子半女,这让双方父母好不操心!    
    当与岳父母谈及生儿育女之事,廷式解释道:“这并非我们夫妻二人没有生育,头上的两个孩子都在中途三、四个月时流产了。二老不必担心。孩子肯定会有的。”    
    岳母硬要带着廷式夫妇去寺庙中求送子观音。廷式虽也信佛,但一个年轻人去求子,当然会有些不好意思,便对岳母说:“你们母女去就行了。我就不必去了吧?”    
    岳母生气地说:“你们夫妻同去才显得有诚意呀!一定得一起去!”    
    廷式不想让老人失望便去了。路上廷式将送子观音的传说讲给岳母和陈氏听。    
    从前,在福建与江西的界山上有座小道观,道观里住着一个道士。这个道士炼了一粒不死丹,吃了以后可以长生不老,但是还缺一百颗小儿心做药引。道士接连几夜下山,施展飞檐走壁的本领,搜遍方圆百里的所有村庄,盗来了一百个男孩,统统关在暗房里,准备剖膛取心做药引。    
    这天夜里,刚在泉州造好洛阳桥的观音菩萨回普陀山,路过那座道观,忽然听见众多小儿的哭喊声,不觉心头一沉,急忙按下莲花云,舒展慧眼一看,不好!道观里烛光惨淡,踊桌上放着一粒丹丸,一个道士正磨刀霍霍,百来个小儿哭成一团。观音心里明白了。她悄悄伸出手指一弹,将不死丹弹到地上,骨碌碌从道士面前滚了过去。道士一愣,慌忙爬在地上去捡。不料,不死丹一触即滚,弄得他手忙脚乱。这样滚滚爬爬,爬爬滚滚,一直滚爬到室外。眼看就要到手,突然一阵清风,将不死丹吹得无影无踪。道士悔悔恼恼,回到暗室一看,一百个小孩也不见了。    
    原来,观音将道士引出暗室后,趁机救走了小孩。她想,丢失儿子的父母一定十分焦急,便赶紧把儿子给他们送去。后来;观音送子的消息不胫而走,渐渐在民间传开了。有人就塑了送子观音的佛像。于是,没有儿子的夫妇便双双去“求子”,求送子观音给他们送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来。    
    岳母听了廷式讲的故事,高兴得合不拢嘴。陈氏听了不由心花怒放。于是,他们来到寺庙向送子观音行跪拜之礼,祈求观音给他们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传宗接代。    
    父亲生怕三子断了香火,甚至劝廷式纳了一房妾。    
    女方姓罗,名玉婷,番人,刚满一十六岁,像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    
    上次,廷式在诗会上念了一组歌颂西方几个圣主的诗,罗小姐的评价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后;她便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慕名来向文廷式求教。    
    玉婷年轻,果如其名亭亭玉立,且她又好学又爱撒娇,挺逗人喜欢。    
    她总是缠着廷式讲解诗词歌赋,又是学弹琴,又是学书法。    
    廷式自是满心欢喜。他见这女子不仅年轻貌美,艳如牡丹,且善解人意,便写了一首《咏牡丹》诗,投诗问路,以试探她对自己的心意。    
    诗云:    
    照屋如朝日,披衣似彩云。    
    帷中看卫铄,琴里忆文君。    
    情为馨香祝,心缘窈窕纷。    
    倾城难近接,惆怅合欢裙。    
    廷式在这首情诗中将罗小姐比作卫铄和卓文君,还称赞她是花中之王——牡丹。    
    玉婷读后不由满脸羞红。    
    慢慢地二人心里便产生了男女之情,父亲一提,他们便顺水推舟欣喜应承,不日便办了喜事。    
    新婚燕尔,廷式和玉婷自是如胶似漆,甜甜蜜蜜。    
    陈氏虽然大度,也知道自从丈夫娶了小妾,就再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丈夫,但也难耐寂寞。    
    岳母又是求神拜佛,又是四处求医为女儿求子。    
    陈氏吃了一付又一付生子保胎的仙丹妙方。    
    一天早上,陈氏起床便呕吐起来。    
    廷式以为是病了,便请来了郎中。    
    郎中告诉他夫人有喜了。    
    听了这话,陈氏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眼里闪着泪花。    
    不久,陈氏便挺起了个大肚子。    
    父亲见儿媳妇有了喜,心里当然很高兴。吩咐下人每天弄些营养品给她补身子。    
    这一年二月,长子永誉呱呱降生了。    
    这时,初为人父的廷式,已年满二十六岁。    
    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廷式的胸前涌起一股热流。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将要在这可爱的小生命的身上延续。对于父母来说,这哭声比世界上任何美妙的音乐都要动听啊!    
    陈夫人生了个男孩,廷式对孩子和大夫人比平日关照得更多了,孩子气十足的妾罗玉婷,表现得有些酸溜溜的。    
    晚上,廷式来她房里就寝,她也不理不搭,把背对着他。    
    廷式装作不知道,就顾自呼呼大睡,第二天索性不到她房里来了。    
    玉婷本以为廷式会向她献殷勤,求求她,没想到正好相反,自己没受到宠爱,反被冷落。她躲在房里伤心地哭了一场。过了几天,她自觉没趣,便主动来找廷式。    
    廷式见她想开了,心里也很高兴,便和她一起到野外去游玩。    
    三月正是春天来临的时节,果园里桃花盛开姹紫嫣红,旱地里黄橙橙的油菜花格外亮丽,田野里小小的紫云英尽情开放,连成一片花的海洋。    
    玉婷天性向往自然之美,特爱花。    
    廷式带着她赏花,还摘了许多花儿插在她头上。    
    一双双蝴蝶在花丛中飞翔,一对对蜜蜂在花间酿蜜。    
    廷式和玉婷在花海里拥抱着亲吻着,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爱妾玉婷的娇美浪漫和大夫人陈氏的富态庄重相映成趣,各得千秋,都能令廷式兴奋不已。廷式为自己能拥有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女人而感到幸福。但他一再劝告自己不可沉迷于纵情美色忘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当他沉迷于看书和写作时,他可以通宵达旦不睡,让妻妾独守空床。当他有性趣时他可以和妻妾连续做爱几个小时!那真是颠龙倒凤,飘飘若仙。当他精疲力尽时,便是最好睡眠的时候。他有打呼噜的习惯。开始时,妻妾听到他那如雷的鼾声就怎么也睡不着,后来便慢慢习惯了。    
    自从有了孩子,做了父亲,廷式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一种成熟男人的感觉。他总是喜欢把儿子敦书高高举举地举起来,举过自己的头顶。    
    开始时,敦书由于害怕被他弄哭了。后来,敦书也能接受那种被人举起又放下的惊奇感,格格直笑。    
    这个年轻的父亲有时还用自己的胡子去轻轻地扎儿子敦书粉嫩的脸蛋。每当此时,一种天伦之乐油然而生……


第二部分北上赴试(1)

    这年春天,廷式乘着春风,背上书剑行囊,从广州坐船北上赴试。在经过洞庭湖时,面对广阔浩瀚的八百里洞庭,他在船上吟咏了这首豪迈的诗作:    
    舟人祷福祀灵君,我有狂言愿彻闻;    
    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几天后;船过天津。    
    这是廷式第一次来到天津,站在船头,望着一汪无边的水面,不禁心潮澎湃。    
    天津,远古是海洋,战国时有民散居。汉、隋在这里开凿运河,逐渐成为重地。宋、辽时这里是前线,金、元称直沽。明置海津镇,后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纪念明成祖朱棣夺权政权,改称天津,并筑城置天津卫。清为直隶州。天津是京师北京城的重要门户。    
    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京津要地,文廷式心仪已久。他来到天津太沽口参观;看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侵略军留下的累累弹痕;这是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证啊!面对渤海;他感慨万千!    
    今天他经过这里是要结识一位新朋友——科学家徐寿大人的儿子徐建寅。    
    对徐寿父子,廷式早有耳闻。    
    徐寿是江苏无锡人,早年在李鸿章淮军中为其负责制造军火,立下汗马功劳。其子徐建寅在少年时代,受其父影响,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八六二年,徐建寅十八岁时,就在安庆协助其父徐寿研制蒸汽机和火轮船,先后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鹤”号,以及“惠吉”号等近代兵轮。    
    廷式读过徐寿写的《造船全书》、《兵法新书》等著作,不久前通过父亲介绍到上海拜访了这位老前辈。徐寿见廷式谈吐不凡,又把自己的儿子徐建寅介绍给廷式作朋友。    
    廷式匆匆地在天津码头下了船。    
    徐寿父子早已在码头等候,见廷式来了连忙高兴地迎上前去。徐老先生将儿子介绍给廷式后,因有公务便先离开了。    
    建寅虽比廷式大十一岁,二人却一见如故;谈笑风生。    
    廷式注意到建寅右手的小指断了一截;脸上也有灼伤的痕迹。但出于礼貌,他没有问及。    
    建寅一边走;一边向廷式介绍天津的风土人情。    
    麻花、包子、炸糕为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名扬天下,传说创始人高贵友、小名狗子,其包子馅大肉多,鲜而不腻,皮软而有劲,顾客盈门,使他无暇寒喧,人们便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于是“狗不理”包子名扬天下。耳朵眼炸糕也有百年历史,因最初该店座落于耳朵眼胡同而得名。它外焦裹嫩,独具特色。    
    这些见闻真令廷式耳目一新,可惜他来不及一一品尝。    
    廷式对天津的文化艺术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建寅告诉他;咸丰十年(1860)前后,天津逐渐形成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都,因而成为北方曲艺的重要发源地。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天津时调、相声、快板书等日趋成熟,出现了名噪全国的艺人,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流派。评剧源于唐山一带,但在天津发展起来,它唱腔优美甜润,生活气息浓郁。    
    廷式早先就欣赏过天津的民俗文化,此时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徐建寅带廷式参观办在天津的江南机器制造局。    
    好个江南机器制造局!    
    一栋栋中式建筑虽然和工厂的名字似乎有些不协调,然而,在这当中看到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