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法语文--超级讲解(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了。'段解(32)~(38)'写六一公公与双喜及我的对话,写六一公公的好客、朴实、厚道的品性。(39)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段解'写六一公公送豆我们吃,但没有昨夜的好吃。(40)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段解'写“我”难忘那夜的豆和戏。'(31)~(40)为第三部分,点题。'一九二二年十月。    
    评点感知:    
     (1)平桥村虽然偏僻,很小,但在“我”却是乐土。对比手法运用,不着痕迹。开篇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及环境,这也是小说常见的写法。“乐土”一词,奠定全文感情基调。(2)突出“小朋友”,照应上文“乐土”。好客。忠厚、善良、淳朴。(3)钓虾、放牛是农村孩子每天都做的事,他们就是做不厌,更不用说“我”这个城镇的长期孤居深院里的孩子了。再次写出“乐土”二字,为下文作铺垫。(4)“第一”突出急切程度。点题。(5)“可惜”,心情多么沮丧。外祖母“气恼”“絮叨”,老年人形象逼真。小孩心性,率真自然。想哭就哭。可怜天下父母心。母 亲心挂两头。(6)“完了”两个字却有千钧重。焦急、痛苦、失望、沮丧全都包含在内。(7)为下文铺垫。对比,更显“我”的心情。聪明人往往能想出好办法。    
    从这儿看,双喜哪里只是“最聪明”,还有勇敢、豪爽、敢负责任……(8)从侧面印证双喜的话。'段解'过渡段。(9)“一哄”写出了我们的欢快、敏捷、活泼。“我”的一颗心,这时又欢快地跳动了。(10)细腻、传神地描写“我”的心理、身体感受。几个动词的连用,既表现“我们”心情的急切,又表现了少年们动作的熟练、敏捷。(11)从视觉、听觉、嗅觉角度写景。烘托“我”的愉快、急切的心情。画线句,比喻贴切。跑的实际上是船,只不过人在船上,看起来是山在跑。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12)人在船上,心已飞到戏台下。烘托“我”的急切、向往之情。(13)“果然”照应前文。一个“真”字,仿佛让人放下千斤重担。(14)远望戏台,写出感觉——美,就是“画上的仙境”。距离产生美。(15)过渡。(16)船多,只得在远处停下。写出了社戏的吸引力。(17)看戏的一个小高潮。(18)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小旦]戏曲中扮演年轻女子的角色。 来,咿咿呀呀的唱,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白地]空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18)“挤”表明有兴趣。这一番议论既是对“我”作解释、宽慰,又再次表现双喜的“聪明”。“我”对自己的解释。 (19)表明“我”的意见。各有所好。但这些应该是少年们都爱看的。“疲倦”,既是剧情造成的,也是我们少年的身体、心理规律的反映。情节一张一弛。(20)还抱有很大希望。写得真切、细腻。你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吗?    
    又掀起一个高潮,为下文伏笔。(21)把“老旦”叫作东西,可以想见“怕”的程度。    
    “我”的心理:担心——忍耐——惊喜(以为)——失望(不料)。又是双喜。照应开头。说走就走,决不拖拉。(22)与 (14)段呼应,景色如此美妙,很好地烘托“我”的心理。照应。(23)写返航与来时相呼应。比喻,突出船速快。借老渔父来衬托少年们的技术高妙。(24)激情过后是疲倦。就地取材。(25)先问再偷,你见过这样的偷法么?(26)着重写阿发。“看一看”说明偷的原则是谁的大就偷谁的。“偷我们的罢”,多么憨厚、朴实。(27)吃豆。对“我”的照顾。双喜也很“细心”。商议。众人拾柴火焰高。(28)再写双喜。(29)走时母亲在桥头,回时母亲又在桥脚。生气是因为“太迟”;“高兴”是由于大家都很好。(30)到家。这是这一夜最精彩的细节。(31)八公公不放在心上。(32)不怪偷,只责怪“踏坏了”,对劳动成果的爱惜。农民本色。(33)请客是应该的。好客,热情。(34)~(38)“我”的一句敷衍的话,竟然让六一公公“非常感激起来”。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39)与昨晚的“豆”对比。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就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40)含蓄、委婉,突出豆好和戏好,更好地表现了中心。


第四单元17  安塞腰鼓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有一部电影叫《黄土地》,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欧洲。它靠什么征服了西欧的观众呢?靠的是有“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自此,每逢国庆庆典,我们总能看到安塞腰鼓的激越场面。这生长在黄土地上的如火一样热烈的音乐和舞蹈,以其恢宏的气势,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宣泄,感受到铿锵有力的阳刚之美。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生命激情。    
    ●作者简介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人。现任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他最早写诗,后来专写散文。他的作品都是以黄土高原为内容,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特色。    
    ●文化资讯关于安塞腰鼓的源流——陕北高原是边关要塞,安塞腰鼓最开始可能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凯旋的欢迎曲。后来战争擂鼓的场面消失了,但这种仪式却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陕北的乡村城镇,腰鼓成了一种娱乐形式,再演变成为黄土高原人民一种文化生活形式。    
    


第四单元18  竹影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影子让我们想起了童年,也许我们也是个爱同影子玩耍的孩子。你可曾想过在同影子游戏中,常常伴有科学和艺术的“影子”?《竹影》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件事:几个少年描画竹影,在游戏中受到中国画的艺术熏陶。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散文家、画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习,1921年赴日本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开始美术和文学创作。1943年起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他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他的散文以对孩子的入微的观察和体贴为主要内容,为人们所称道,为孩子们所喜爱。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他的散文、漫画作品表现了一种清幽玄妙的情趣,给人以雅逸愉悦之感。    
    ●相关知识中国画与西洋画——东西方文化不同,所以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概括起来说,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它们大致有如下不同:    
    中国画西洋画盛用线条线条不显著不注重透视法注重透视法不重背景重视背景以自然为题材以人物为题材    
    ●文题资讯文章以“竹影”为题,是因为描画竹子的影子是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同时竹影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如:有影子就间接点明时间是有太阳或是月夜,影子还让人产生联想。    
    ●文化资讯有关竹子和画竹的论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稍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堰竹记》(这段高论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胸中之竹并非眼见之竹,手中之竹又非胸中之竹。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世间如此,英雄奈何。栽竹拂枝,拂尘洒露。君子取之,最有用处。——郑板桥《墨竹画谱》    
    


第四单元19   观舞记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你知道杨丽萍和“孔雀舞”吗?舞蹈演员通过自己的动作、姿态、服饰,还有舞台布置、音乐,来展现自己的心灵,达到与观众的情感沟通。今天,冰心的《观舞记》将会给我们带来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享受。    
    ●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福建人。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被人称为海的女儿、世纪老人。她的作品主要以歌颂母爱和儿童为内容,诗集有《繁星》《春水》;儿童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相关知识名家谈冰心——清纯是冰心文学的魅力。——(日本)荻野修二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的心上去,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沈从文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巴金    
    ●文化资讯印度舞历史悠久,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主要特点是音乐优美、服饰华贵,动作灵动飞扬,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调。    
    ●文题资讯作者观看了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印度舞蹈,深为其高妙的技艺折服,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以“观舞记”为题,点明事件,题目简洁。    
    


第四单元20  口  技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中央电视台有一个专栏节目叫“曲苑杂坛”,内容主要有相声、小品、评书、笑话、魔术、杂技等,而这些在过去被称为“民间技艺”的,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能在“天桥”摆地摊以谋生。今天,我们就去见识一位技艺高超的口技艺人。    
    ●作者简介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原籍福建晋江。清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秋声赋》等。    
    ●文题资讯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朝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所收录的多为明末清初人的文言短篇,并附有评语。    
    ●相关知识口技——口技是我国民间传统技艺。是艺人通过自己的口,模仿各种声音。过去口技艺人地位低,只能摆地摊糊口。现在,我们把它当成一门艺术。    
    


第五单元21 伟大的悲剧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在地球的南纬90度有一个以两位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科学实验站:阿蒙森——斯科特站,为的就是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90多年前他们各自带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考察者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到达五个星期;并顺利回到了挪威;斯科特等五人却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历史记住了英雄阿蒙森;但也决不会忘记斯科特;他也是真正的英雄。不信;请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其所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