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羊城晚报》编者按语: 今天报导的棚屋区,其实在每个大城市都有。北京有浙江村,广州有“垃圾村”。部分城市居民,包括我自已在内,曾经怀着优越感,抱着可怜他们的同情心,保持着一种警觉去看他们:他们是盲流,他们脏乱差,是城市的污染源;他们“村”里杂七杂八,是治安犯罪的渊源;他们没有生活品味,他们不可接近……甚至有同行如同挖到宝一样,惊呼发现了损害城市的一大公害,满怀义愤地呼吁有关部门捣毁…… 现在,随着摄影记者的眼光,我们可以走近他们。我们发觉:他们艰苦,但不乏拼搏心、上进心乃至希望;他们有人情味,他们有爱,有很好的感情;他们没有城里人自我封闭的怪脾气,居然可以10个平方住10户人家;他们在认认真真地生活…… 今天摄影记者发稿时附给编辑一张纸条,上面说:“稿子面世之后,会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倘若连这样的居住环境也要失去,我这样的发稿是罪过。我宁愿让这些照片束之高阁……有的城市,过去对于棚户一概是拆,所以我担心被关注者反被关注伤。” 他这种态度让编者感动。但我们还是编发了,在此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将其简单处理,这是我们发展中特有的现实,是我们从计划转向市场这个转型期特有的现象—城市发展需要这样一批来自乡村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在为城市做贡献,而他们不得不形成了一些“负面”因素,这就是发展的代价。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这个现实。如何面对?我想可以有限度地改善它,包括居住、卫生、管理等方面,这并不难。当然,如果有条件,可以像珠海那样建设外来民工新村。总之,简单拆毁,也许我们的城市可以形象光鲜,但我们的心灵却要蒙上一层污垢。 我想,住在什么花园与住在棚屋区,都有一个共同点:住的都是人。 (撰文/颜长江)
9。九十三家房客污水沟上的吊脚棚屋(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房客们租住的棚屋沿着一条污水沟搭建,大多为吊脚楼。20来个男女房客长年在一间棚屋里共度春夏秋冬,这在现代居住史上或许罕见,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这种住法的棚户区并不少见。
9。九十三家房客出租广告(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房主一般也是外来工,他们向当地交纳地皮费,然后投资搭建棚屋,对外出租。谢新全看见有人注意他的广告,迎了上来。他说他这两间屋投了7 000多元,地租1998年4月到期,今年看样子是要赔本了。
9。九十三家房客小两口(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夫妻、恋人、亲戚是棚户区的主要房客;小夫妻的亲昵经常让大姐们羡慕不已。
9。九十三家房客还是要打扮一下(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棚屋外的世界够精彩。即便生活艰辛,年轻妹仔出门前也要对着镜子打扮一番。
9。九十三家房客白日梦(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放大了的百元样钞和只穿内衣裤的女人画像并列在蚊帐里—拼命挣钱然后抱得美人归,这是棚屋房客们的梦想。这个梦很直接、很实际。即使在白天,梦境也能清晰可辨。
9。九十三家房客脸(图)
深圳 1997正月,很多打工者没有回家乡过年,街上小杂货店的一台电视机前常常挤满了这样的观众。
9。九十三家房客正在搭建的新棚屋(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虽然棚屋随时都有可能被拆除,但仍不断的有人投资搭建新的棚屋。
9。九十三家房客厨房(图)
深圳沙井镇万丰村 1997住棚屋,图的是能自己烧饭吃。巴掌大的“厨房”摆满了煤油炉子,一间棚屋有多少炉子就有多少家房客。
9。九十三家房客“家”门口(图)
深圳 1996一对小夫妻和他们的邻居站在“自家”门口。篱笆沿着巨大的水泥柱子分隔成小屋,门口晾满衣衫。民工们住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里,省钱、省事,方便他们修筑大楼。大楼竣工之时,就是这些建设者搬家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