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君忆 管理三国志-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眼前就会浮现出两位白发苍苍的渔夫和樵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悲情,与“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恬静,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对比,让我们的感情变得非常复杂。
  所谓“江渚”,乃是江水中的小块陆地,甚至还不能称之为“岛”。雨季,随着水位上涨,江面上会变得波澜壮阔,你根本看不到它的影子。只有到了深秋,当水位下降时,它才会露出水面,露出它的真面目。在武汉长江大桥附近,就有这样一块“江渚”,名叫白沙洲。
  两位白发苍苍的渔夫和樵夫,置身于“江渚”上,看四周波浪起伏,那种沧桑的感觉可想而知。他们也曾经苦苦奋斗过,却终于因为惯看秋月春风,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他们用一壶浊酒来庆贺人生的相逢,一边对饮一边谈论古今。战争消失了,权谋消失了,只有真实的情感像深秋的江水一样,静静地流淌着。有时候,他们也会忘情地大笑,就像江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令人感叹的是,尽管“浪花淘尽英雄”,尽管“是非成败转头空”,却依然有那么多人在前仆后继地追求他们的英雄之梦,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一首“几度夕阳红”的悲歌。在我看来,曹操的人生就是这样一首英雄主义的悲歌。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65、管理学的奥秘,其实就是人生的奥秘。理解人生,也就成了理解管理学的起点。
  66、一个迷茫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管理者。
  曹操是一个迷茫的人。他的迷茫,使得他的人生变成了一次历险。他的迷茫和风险意识,又使得他一方面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像嗜好毒品一样嗜好暴力和权谋。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企业家一样,尽管他的事业做得很大,但他的人生却是一场令人百感交集的悲剧。
  那么,他的悲剧人生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以为,与他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有关。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权有势的高级官员。他呢,也算是口衔宝玉出世的高干子弟。但这个家庭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它既不像书香门第那样谦和明理,也不像庄户人家那样忠实厚道,而是像奸商一样喜欢投机取巧。
  他的祖父曹腾,是一位深得汉桓帝宠爱的宦官,曾经做过大长秋,也就是宦官集团的首领。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先后做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和太尉这样的高级官员。所谓司隶校尉,相当于国家首都所在城市的公安局局长。大司农,相当于“农业部+财政部”的双料部长。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部长。至于太尉,则是负责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所以,曹操虽然是一个宦官的后代,说起来不太好听,他的家庭却是相当富贵的。
  但是,曹操从小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写了一首《善哉行》,感叹说:“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对于研究曹操,这首诗是非常有价值的,可惜很少有人注意它。
  所谓“三徙教”,说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搬了三次家。曹操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跟自己的童年做对比,说明他母亲并不是一个知书答礼的贤惠女人。
  所谓“过庭语”,说的是孔子教育子女的故事。《论语》中记载说,孔子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看见了,就唤他过来,问他读了哪些书,告诉他读书与做人的道理。曹操用孔子教育子女的故事,跟自己的童年做对比,说明他父亲的道德人品有问题,不足以给儿女们做榜样。

  第24节:曹操的发迹史(2)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小时候过得很不幸福,孤苦伶仃的好可怜,既没有一个知书答礼的母亲,也没有一个德为人表的父亲。”曹操的母亲是谁,已经难以考证。他的祖父曹腾,身为宦官,虽然不像后来的“十常侍”那样恶名昭著,但在人品上也是有很大问题的。至于他的父亲曹嵩,则是一个擅长于钻营的贪官。那个太尉,就是曹嵩花了一亿钱向汉灵帝买来的一个官位。曹操小时候,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结果就长成了一个纨绔子弟。
  什么叫纨绔子弟呢?就是没有道德教养、任性胡来的富家子弟。《水浒传》里有一个高衙内,也是一个纨绔子弟,跟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差不多。【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67。 理解正确的管理学,需要道德上的启蒙。讨厌道德说教却又酷爱兵法的人生观,却使得曹操成了一个做事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者。
  汉朝的教育事业其实相当可观,县里有县学,郡里有郡学,在首都洛阳则设立了太学。在校的太学生曾经达到两万多人,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的规模。在那时教育事业的思路,跟现代教育很有些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简单地说,汉朝的教育,或者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现代教育则告诉我们怎么做事。所以,古代中国人送孩子读书,一定要读“四书五经”,一定要接受道德上的启蒙。现代中国人送孩子读书,则是要求他会识字、会写作文、会做算术、会说英语、会弹钢琴、会唱歌跳舞等等,都是一些怎么做事的学科。
  为什么要接受道德上的启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要懂得怎样做人。当我们懂得怎样正确地做人时,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迷茫。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默默无闻还是身处高位,我们都会生活得很明确、很安分、很轻松、很快乐。这种生活态度,就叫乐天知命。所以,启蒙这个词的本义,不是说让你学会认字,也不是说让你学会某一项技能的入门知识,而是说让你开始理解做人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道德上的启蒙,又会怎么样呢?那么他就无法理解道德的真正意义。他会觉得,那些所谓的道德不过是一些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那些所谓的道理不过是一些说服别人的辩论工具。他非常反感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甚至认为道德会扼杀人性的自由。他们不愿意遵守道德,甚至走上反道德的人生之路。
  曹操很聪明,但他并没有得到道德上的启蒙,以至于他从小就有一种危险的反道德倾向。当然,最初的责任不在曹操那里,而应该由他的父母来承担。他的父母本来就有人品上的缺陷,显然没有办法教育他怎样正确地做人。在这个像奸商一样喜欢投机取巧的家族里面,曹操从小看到的,除了酒色财气,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争名夺利和尔虞我诈,这样就形成了曹操讨厌道德说教却又酷爱兵法的人生观。
  藐视道德却又酷爱兵法,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更何况他又是当朝权贵的公子,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个胆大妄为、任性胡闹的纨绔子弟。也不好好读书,每天跟一帮不良少年鬼混在一起,到处飞鹰走狗,闹得很不像话。
  有一天,这帮少年在路上遇到有人结婚。曹操就对袁绍说:“你看新娘子,长得多漂亮啊!晚上我们把她偷偷地抢回来,怎么样?”袁绍满口答应。到了晚上,他们偷偷地潜入那户人家的园子里,大喊:“有小偷啊!有小偷啊!”人们听见呼喊,都出来抓小偷。曹操却趁机窜进新房,手持利刃,把新娘子劫持了出来。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位Y教授,也谈到过曹操抢新娘子的故事。他认为,曹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但他又说,男孩子小时候就应该调皮捣蛋,男孩子小时候不调皮捣蛋长大了没出息。你们看看,抢新娘子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在Y教授嘴里被轻描淡写成了“调皮捣蛋”。听他的口气,似乎还抢得很对。
  曹操那时有多大年龄呢?不确切。但他既然敢于手持利刃劫持新娘子,那就不仅说明了他的胆大妄为,而且也说明了他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他们后来把新娘子怎么样了?我也不知道。但可以想见的是,新娘子必然会惨遭被恶徒蹂躏的命运。可怜那对新婚夫妇,竟然在大喜的日子里遭遇这样的飞来横祸。而曹操的品行,也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藐视道德却又酷爱兵法的做派,使得曹操成了一个做事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不考虑道德问题,但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看重目标和效率。当时有一位著名的人才评鉴专家,名叫许劭,给了曹操10个字的评价,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治世需要什么能臣呢?治世是不需要能臣的,只有乱世才需要能臣。所谓“治世之能臣”,其实颇有讽刺意味。许劭在这10个字的评价中,真正想说的是后面的5个字——“乱世之奸雄”。更何况当时已经是汉灵帝的时代,乱世的迹象早已萌发,许劭阅人无数,自然知道曹操的厉害。在我们这个商场如战场的年代,有很多企业家,就像当年的曹操一样,可以说是“乱世之奸雄”。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68、曹操很善于运用权谋,也很有一种“无毒不丈夫”的残忍,但他并不懂得真正的管理智慧。
  正如许劭之所料,曹操后来果然表现出了一代奸雄的种种作为。我列出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几个关键事件,让大家有一个概略的认识。
  第一个关键事件是:善于讨好董卓,但不久之后又背叛了他。
  董卓是第一个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人。他挟持汉献帝,控制了国家的权力。与此同时,他放纵士兵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肆奸淫妇女、抢夺钱财。董卓本人更是形同魔鬼,在皇宫里任意糟蹋那些姘妃、宫女,甚至连年幼的小公主也不放过。如果有人胆敢批评他,一定会遭到残酷的虐待和杀害。
  董卓残杀过很多人,但他和曹操却相处得非常亲密友好。《三国志》中说,董卓以曹操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想与他共同谋划大事。可见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令人奇怪的是,曹操在某一天忽然离开了董卓。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情节,叫做“孟德献刀”。孟德是曹操的字。曹操暗藏了一把宝刀,准备刺杀董卓,却迟迟不敢下手,结果出了意外。曹操只好随机应变,把那把宝刀当作礼物送给了董卓。随后,曹操惟恐阴谋败露,飞马逃出了洛阳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刺杀董卓呢?是为国家除害,还是为自己建立功名地位?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他当时的心机。
  曹操离开洛阳之后,立即遭到董卓的通缉。他只好变易姓名,向着东方的老家逃亡。
  第二个关键事件是:在逃亡的路上,残忍地杀害了吕伯奢全家。那天傍晚,他投宿在吕伯奢的家里。吕伯奢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结义兄弟,算起来也是曹操的叔叔。曹操在客房里休息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磨刀霍霍。他本来就是个通缉犯,本来就惊恐万状,听到磨刀霍霍的声音,顿时紧张得连寒毛都竖了起来。他以为吕家的人要对他不利,顿时恶从胆边生,一脚踹开房门冲了出去,见人就杀,把吕伯奢一家八口人杀得精光。一路杀到厨房,看到一头猪绑在那里,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原来,吕伯奢的家人磨刀霍霍,不是要杀害他,而是要杀猪款待他。
  随后发生了一件更恶劣的事情。曹操知道自己误杀了好人,不敢停留,只好赶快逃跑,路上又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