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不仅如此,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它使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于实践发展的能力。
第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意识不仅创造性地反映世界,形成主观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创造人的抽象世界。
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者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的疾病。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说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创造,勇于进取,又要自始至终地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它说明在实践中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和多样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和多样性
世界统一性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共同本质究竟是什么?因为人的活动参与,整个世界具有了十分独特的性质,即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或属性,而是统一于集中体现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包含三重意义:
一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是世界只存在物质这一共同的本质,没有与物质平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本原,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三是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物质的最本质属性即客观实在性,而不是统一于某一具体物质形态或具体物质形态的某一属性、某一结构世界是在物质客观实在性基础上的多样性统一,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原理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既然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使自己的认识同客观实际统一起来。
2既然物质世界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着、发展着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僵化,而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既然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自己本身所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一)核心概念
1物质: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但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及其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
3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相对平衡,暂时稳定的状态。
4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持续性,具有一维不可逆性。
5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空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
6意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的机能,是人对物质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7实践:人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二)基本原理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区别:
物质:指不依赖人的意识却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相互联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只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是机械唯物主义,只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而忽视物质的决定作用的是唯心主义。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统一于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分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2)认为物质是可知的,从而坚持了可知论,区分了不可知论。
(3)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区分了一切旧唯物主义。
(4)方法论的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2005年试题单选题第1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能够为实践活动创造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使实践活动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题干中的说法表明:正确的思想可以指导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物质财富。因此选项B正确。
1994年至2005年本章命题分值分布表
分值年份内容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合合合物质观1
分运动观〖9〗1
分〖15〗2
分时空观意识观及世界的
物质统一性〖4〗2
分〖6〗1
分〖11〗5
分3
分2
分1
分1
分1
分2
分2
分1
分实践观〖10〗2
分〖18〗1
分1
分1
分
(一)命题形式:从1994年到2005年为止(除2001年文、理科第34题出现跨本章节的论述题外),均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命题。
(二)命题内容:历年试卷显示本章基本年年出题,几乎所有的传统知识点都出过选择题。命题内容集中在对物质、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四大考点内,而有大多侧重于意识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小。
(四)命题素材:
本章内的基本概念、哲理名言,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五)命题方式:1引文分析型;2实例说明型;3图例分析型。
(一)由于本章历年命题重点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尤其是今年的新增知识点又集中在实践观,所以建议着重理解与实践观相关重要的知识点,例如: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实践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二)由于本章命题大多采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的“引文式”题目,所以在复习中要多收集一些哲理名言或当前流行的哲学观点,加以辨别归纳,尤其要分析这些观点的实质是什么,属于什么派别等。
(三)尤其重视本章今年新增的知识点,突出考核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四)本章中的物质范畴的理解也是历年命题中的重点。
1不要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误解为实物性,它不是某种具体的东西,哪怕是所谓的“最小的”东西,而是指所有具体东西中的共性——客观实在性。
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暗物质”、“反物质”、“暗能量”。这是否意味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过时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暗物质”、“反物质”、“暗能量”只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是物质世界多样性的体现,无论是“暗物质”、“暗能量”还是“反物质”都是客观实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所以,科学家们所探索的“暗物质”、“反物质”、“暗能量”不仅没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反而证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正确性,从物质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角度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2006年本章重点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特别是实践的本质及其主客体关系,而且要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这个角度来理解;同时适当注意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的选择题,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求真务实”的结合角度出分析题。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及其规律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系统的概念
系统主要特征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多样性
系统的联系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主要特征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的永恒性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内容
意义
唯物辩论法基本范畴规律规律概念
规律客观性
现象本质现象
本质
辩证关系
辩证方法
必然性偶然性必然性
偶然性
辩证关系
方法
原因结果原因
结果
辩论关系
方法论意义
可能性现实性可能性
现实性
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