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拖延时间,南京在18日广播说:对和谈条款,可予忍让。但对渡江问题尚在考虑。又谓黄绍竑因血压高,不及于4月20日前返北平云云。

桂系范围内讨论不出名堂,而蒋介石也从来没有把他们的意见当意见,在张群到溪口以后,他立即让蒋经国给南京的何应钦和广州的吴铁城去电,让他们组织国民党中常委进行讨论,尽快拿出应付的措施。于是,国民党中常委在南京连续召开了两天会议,对和平协定作最后的决定。

会议一直由何应钦主持,代总统李宗仁列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在南京的中常委、有中央党部的秘书长吴铁城、参谋总长顾祝同、行政院秘书长黄少谷及几位部长,另外,刚从太原逃出来的阎锡山也应邀出席了会议,白崇禧令不知者纳闷:他没有参加这个他应该参加的会议。

在会上,吴铁城嗓门最大,坚决反对签订和平协定,他说:“这个协定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中常委从未承认过中共1月14日提出的和平条件。要和谈不能离开中常委讨论的那个和谈五项原则。代表团离开五项原则,擅作主张,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既然这样被共军吃掉,还不如一打到底,即使那样彻底败了倒也痛快。”中常委们不管是主张打也好,或是主张和也好,但有一点他们的感觉是共同的,这就是国民党已近灭亡。不知是出于他们对党国的感情,还是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不知谁在会上首先哭泣出声,引得会上多人放声大哭起来,如丧考妣,好不悲伤凄凉。

作为会议主持,是得拿出意见的,何应钦在会议的第二天下午总结性地说道:“两日来,各位已经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最后的意见也是比较一致的:中共的八条二十四款,实在叫人难以接受。我是赞成原来中常委和谈声明的。

但从北平拿回的协定,与中常委和谈声明的原则相差甚远。共方协定的前言,皆属对政府和本党的诋毁之词,等于对罪犯的判决,难道我等全是罪犯?就以改编军队一项而论,双方军队既罢战言和,自应同时改编,以实现军队国家化的原则。而该协定把属于政府的一切武装力量均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这不是实现军队国家化的做法。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共有四次大的和谈,当然这一次我们是失败者,不管怎么说,我们从这个协定中看不出共产党的宽阔胸襟来,当然,我们做得也不好,否则何至于此?签不签这个协定,我们都是一个死。我的意见,不能签这个协定。”话说完了,何应钦才觉得还有个代总统存在,又补充了一句:“看李代总统有何高见?”这时李宗仁听到“总统”的称呼,一点儿也没有刚上任时荣耀了,像立时受了极大屈辱而又不能反抗似的沙哑着嗓子有气无力他说道:“事到如今,是战是和,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广州和溪口的意思,是要和共产党一战到底,怎么办都行。”4月18日,南京当局根据蒋介石的意见,发表了《对当前和谈的声明》。

声明重申了蒋介石《元旦文告》的基调,并表示:倘不能实现原定的五项原则,“则牺牲奋斗,万死而无辞。”4月19日,南京广播发布了宣传部长程天放的答记者问:“和平的希望暗淡,如果共产党过江,国民党不会投降,而是抵抗。是成功是失败,要靠我们的努力,反对渡江是国民党决策者一个月前就决定了的,这一立场今天宣布,盖因在此以前发表恐危害和谈。”此时的蒋介石,则一反几个月来的仰郁情态,又像松缓了一段时的弹簧一样,倏地跳了起来。他命令蒋经国传达他一系列手谕,让前方各将领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和共产党最后一拼:“令汤恩伯、白崇禧、胡宗南、宋希濂。。守住长江,保住西南。。坚决抵挡住共军的进攻!”“令孙立人,加速编练新兵。。”和谈彻底破裂,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反动派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一场新的恶战已在眼前!

五羊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胜利形势下的部队整训。

中央军委把四兵团暂归四野指挥,没有考虑陈赓和林彪之间曾发生过一个戏剧性的故事。

郭天民:这个计划将会使部队有大量非战斗减员。林彪:按既定作战方案执行!陈赓:知我者,毛主席也!

1949年重阳节,中央军委下达“向广东进军”令。十五军攻占曲江,“海珠桥血案”。陈赓再次“违抗”林彪的命令。

第二野战军陈赓兵团在解放南昌以后,遂在南昌、丰城、临川地区进行短期整训。一是当时部队正在调整作战部署,二是渡江战役之后,部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动态。

渡江作战以来,在胜利形势的鼓舞下,整个部队士气高涨,信心百倍,决心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进军中再立新功。但是在少数人员中,不同程度地滋长了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停顿不前和贪图享受的情绪,成为部队继续前进的障碍。

这次整训,部队集中学习了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和继续进军的准备工作。在学习中,批判了“打过长江就万事大吉”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等不良倾向。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关于“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在国内没有消灭阶级和世界上存在着帝国主义制度的历史时期内,我们军队还是一个战斗队”的指示,使大家明确了方向,提高了斗志,在全军中进一步提高了夺取全国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关于第四兵团下一步的作战任务和部署,中央军委根据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后的新形势,作了重新调整。

在四兵团十三军三十七师进占南昌城后的第三天,即5月26日,中央军委命令:四兵团归四野指挥,参加对白崇禧作战;五兵团三十八军归四兵团指挥。

兄弟友邻部队互相配合作战,是军旅中军事行动之常事。但把一建制部队划归或者是暂时划归为另一建制的部队指挥,是任何军队的主帅都非常谨慎从事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如此,这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问题。在国民党军队的军事作战中,除了台儿庄大捷之外,这种性质的配合作战,胜例极少。李宗仁台儿庄一役,声名大振。除了他率领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取得重大战果,为日寇所惊恐,为国人所欢欣之外,还在于他在此战役中,指挥的并非自己的桂系,也非蒋军的王牌,而是一支诸多部队凑起来的杂牌军,靠这些部队打出如此辉煌的战果,不能不让国人和军事行家对李宗仁的指挥才能钦佩之至。但这样的战例在国民党军队的战史中是罕见的。

共产党的军队决然不同于国民党的军队,没有门户之见,不会互相拆台,所以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种配合,在解放军的战史中,可以说很多。

陈赓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林彪是黄埔第四期毕业生,当林彪作为新生进校时,陈赓已经是黄埔第四期步兵科一团七连的连长,既是林彪的学长,又是林彪的上级。

陈赓和林彪都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当时,陈赓任国民革命第三师六团二营营长,林彪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七连连长。南昌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后,遭到敌人堵击,余部向潮州、汕头方向抵进,又遭敌人围攻,起义部队遭到惨重失败。也就是潮汕地区,发生了陈赓和林彪都终生难以忘怀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指挥部在向潮汕撤退,陈赓奉命带领全营掩护。钱大钧的部队已近在跟前了。他们在掩体后面匍匐前进,突然一跃而起,呐喊着冲锋。陈赓瞄准一个军官,屏住呼吸,放了一枪,可是那家伙却继续前进,好象什么事也不曾发生。同时他听到了手榴弹的爆炸声,急促的步枪声和短促的仿佛是上气不接下气的机枪扫射声。。陈赓迅速地向两边扫了一眼:他的同志,那些亲密的、同生共死的同志,已经跃出了掩体,准备决一死战。他纵身一跳就跃出了掩体,端起一支步枪,呐喊着向前冲。他盯住了最近的一个敌军,觉得整支枪的份量都集中到刺刀尖上了。。他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瘦小的背影朝旁边一闪,陈赓挥动着枪朝他招呼:“林连长,你往哪儿走?”林彪惊魂未定,忐忑不安地走过来。他刚喊了一声:“陈营长!”一颗手榴弹就在附近爆炸,距离是那么近,脚下的土地都在震动。林彪的喊声走了调:“我们连没剩几个人啦,撤吧!”陈赓厉声命令道:“没有总部的命令不许撤退,我叫你带领你们连往上冲!”“陈营长,不行!我们人大少!”林彪一面揉着搓着跌疼的膝盖,一面为自己辩解。

“你再说我枪毙你!”林彪吓得跳了起来,身体差点儿栽倒。他手扶着墙,看了看周围的人,尖声喊着:“冲啊!。。”后来的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陈赓和林彪都是共产党军队中的名将,但在职务上林彪要比陈赓高,在红军到陕北时,陈赓曾在林彪作军团长的红一军团任师长。后来,陈赓曾向毛泽东和周恩来公开表示,不愿在林彪手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改编,陈赓旅成了刘伯承一二九师中的铁旅。

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陈赓兵团要划归林彪指挥,接到军委的命令后,陈赓马上给四兵团的其他领导讲:“我们协同四野主力作战,一定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不挑选任务,拣重担子挑。”在中央军委下令四兵团划归四野指挥的时候,桂系军阀白崇禧部正在湘赣边境组织防御,企图阻止我军向长沙、衡阳方向前进,迟滞我军向华南诸省进军。从南昌地区赣江西岸撤退的桂系残部,继续在湘赣沿线残害人民。

赣西地区的人民群众,不断派遣代表请求我军渡过赣江西进,追歼残匪。

当时,四野的司令部在郑州,而陈赓四兵团的司令部则在南昌附近,相距2000余里。

追剿白崇禧在华南地区的军队,林彪认为:“为切断白崇禧的退路并将其主力部队一举歼灭在湖南,拟在长沙衡阳地区发起新的百团大战。电令四兵团于7月中旬渡赣江经宜春进入湖南醴陵、衡阳、株洲一线,与白崇禧主力决战!命四兵团的三个军为第一梯队,十八军作为兵团的第二梯队。邓华的十五兵团作为四兵团右翼往下插,沿浙赣线,与四兵团南北齐头并进。”林彪的作战命令下达时,陈赓正在南京开会。由郭天民副司令员召集各军长开作战会议研究。经过研究认为:实施林彪的计划,往西北方向运动,只能侧击白崇禧的尾巴。时值盛夏,部队因酷暑大量减员,如果再打疲劳战,对下一步围歼白崇禧部队则力不从心。

陈赓队南京返回后,也认为林彪的作战计划不很妥当,让郭天民副司令员向林彪提出意见,建议林彪更改此作战计划。

林彪回电坚持既定作战方案。

陈赓由南昌回到兵团前指驻地樟树镇,正式向军委陈述了个人的意见:据长江北同白崇禧部队作战所知,白狡诈凶险,正面作战不易歼其主力。必须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方式,而此次侧击行动根本不是迂回,构不成对敌之包围。我部人马逾万,稍有动作,极易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