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鞋瓦钵,游方讲学,十分清苦。至王舍城传教时,有迎兰陀长者皈依,将其竹园献出;摩揭陀国王出资建精舍,供养佛陀及弟子。来舍卫国授道时。
又有给孤独长老以黄金铺地,购城南祗陀太子园林,筑构斋宇,献给佛陀;祗陀也奉献园中树木,称为祗树给孤独园。佛陀居此间讲道二十五年之久。
释迦牟尼八十岁那年,游方讲学至拘尸那揭罗城外,觉寿限将尽,把衣① 结跏趺坐——佛教坐势,两腿交叉,足心朝上。
①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译音,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② 佛——梵语佛陀简称,意觉者、大彻大悟智者。
③ 十二因缘——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生命亦是如此,其过程可分为十二十因果联系的环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④ 四谛——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谛即“真理”。四谛指苦、集、灭、道。苦谛:认为人世间一切皆苦;集谛:招感诸苦的烦恼业因;灭谛:指解脱苦果达到涅箓境界;道谛:为达涅箓之境的修习方法。
⑤ 八正道——即具有四谛知识的“正见”、思维四谛之义的”正思”、不作一切非礼之语的”正语”、从事合乎佛教要求正当活动的“正业”、过正当合法生活的“正命”、勤修涅箓道法的“正精进”、明记四谛之理的“正念”、心专一境察悟四谛义理的“正定”。
⑥ 僧伽——梵文译者,简称僧。初指四人以上僧团组织、后单指单人出家人。
钵传与迦叶,在婆罗双林下安置绳床,枕右手,侧身而卧,语弟子:“佛法无边且永存。尔等精进勿怠慢。”瞑然圆寂。弟子大恸。法体于双林间焚化后,其舍利子为摩揭陀等八国所分,各自建塔供奉不提。
却说佛陀涅槃①后,修了五百世的菩萨行,终证如来果身。有三身相。哪三身?——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卢舍那佛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为应身佛,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身如来居裟婆世界②,坐镇王舍城灵鹫山,享祀大雷音寺。此寺为天竺第一大道场:有五进庭院,三重外廓,殿阁堂塔,鳞次沛比,飞檐斗拱,金碧辉煌。依山取势,蔚为壮观。伽蓝殿前植菩提树、铁力木、贝叶、摈榔,四时葱茜;放生池中长女萝、薛荔、金兰、五色芙蕖,日日散香。
如来持无上大法力,靖除三界六道③妖邪魔障,掌管四大部洲轮回业报。
其十大弟子也都——证阿罗汉果,两厢侍立;又有观世音、普贤、文殊师利等八大菩萨左右辅粥;十六罗汉、五百弟子、三千比丘、比丘尼。。随佛修持。端的是“华盖金幢彩幡曳,佛子济济大法弘”。
这一日如来入法堂升狮子座说法。但见他面如满月,眉似弯弓,目露慈光,手足如绽放斐荷。乃问道:“生命几何?”诸菩萨微笑不语。一沙弥曰:
“在旦夕间。”如来道:“你不谙佛法。”又一弟子言:“在饮食间。”如来复摇首。忽一比丘朗声道:“弟子以为,生命只在呼吸吐纳之间。”如来定眼看去,见他约有三十岁,肤白而俊秀,眉间灵气盎然,喜悦道:“尔知我法也!”问其法号,那比丘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道:“弟子拙号金蝉子。”
佛随口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曰:“你能复诵否叩那金蝉即启贝齿,更无滞涩,一字不漏,琅琅背了一遍。如来大喜,“金蝉子,你颇有灵性,若恒志进取,锲而不舍,必成正果!”金蝉欢喜,踊跃作礼,退回大众中。
自此佛祖几番独召金蝉子,传道授业解惑,金蝉果有慧根。不久便证了阿罗汉果。一日金蝉因侍候佛祖晚归,同室比丘妒忌之,数叩门扉不开。金蝉遂施法力,自门缝入室。众人皆惊:恐其以牙还牙。金蝉超然一晒,劝师兄弟除贪嗔之心,将那行住坐卧,都作道场,必有所获。众僧感动,以金蝉为知己,日益钦佩之。
忽一日,金蝉子接母亲手书一封,略为:母患沉疴,恐不久于人世,亟盼睹儿一面。金蝉系独子,父早丧,母亲将其拉扯成人不易。阅信大悲,急向都监告暇①,随送信的老仆人归家。躜行几日。回到舍卫城,入宅邸,趋上房,却见母亲正坐在客厅里与娘子说话儿。施礼毕,不禁埋怨道:“家慈安康如旧,为何称病?跑折马腿也!”老夫人笑道:“我的儿,为母的想你了,故此谬递尺犊,不然你如何肯来!”金蝉想的还是修行,急急道:“既然母亲无恙,又见过面了,不孝便回寺院也!”言未讫,娘子已失声痛哭,以袂掩面而去。老夫人骂道:“痴儿忒无情无义矣!你一去便是五年,撇下这般贤淑可人的媳妇守活寡,你不心疼,我还心疼!盼星星盼月亮般把你盼来了,① 涅哭——又谓寂灭。本义指佛教徒经长期修行,达到灭除烦恼,脱离轮回, 圆满一切清静功德之寂静美好世界。为佛教最高境界。僧道士死亡也称 涅箓。
② 姿婆世界——婆婆,梵文译音,意能忍、堪忍。指尘世。
③ 三界六道——佛教认为众生所居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后来道教也 沿用此说法:欲界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
① 告暇——即现代所谓请假。
夫妻俩连句体己话未说便欲走,你修的是人道还是畜生道?还不快给你娘子赔罪去!”
金蝉原是个孝子,诺诺而退,循旧路去东庭。五载未归,天井中的亲树已高过房檐,洒下婆娄影子;满庭芳草萎,一槛春花艳,蕴含无限幽怨。金蝉子见娘子坐在假山旁一个石杌上,面前一池碧水,浮萍间有小鱼成对穿梭。
金蝉走近娘子,施礼道“无恙”,那妇人不理。金蝉只好看水,碧波中一个佳人,黛眉微蹙,明眸蒙露,哀艳绝伦。金蝉满心愧疚,道:“都是我拖累了娘子。。”娘子低声道:“夫君今日来,何时归?”金蝉顾左右而言他:
“我已证阿罗汉果,颇有些神通!”夫人不信:“你却卖弄给妾瞧瞧。”金蝉子便趺坐定心,默念咒语,拘来水仙,须臾,他中现五色芰荷,大如车轮,馨香满院。夫人惊喜不已,约一个时辰,莲花隐去,夫人道:“甚妙,然妾仍思旧日无神通之人。”起身入室。片刻,传出嘤嘤哭声。
金蝉子呆坐池边,直到日暮。使女遵命来唤两口儿去吃团圆饭。妇人方新妆了,与丈夫同往中庭。家宴一开,老夫人令丫鬟银勺分酒,至金蝉处、金蝉以手掩盏:“佛门戒律,出家人不得饮酒。”老夫人道:“今日却是‘在家’,舀上!”金蝉子不敢违命,席间勉力吃了几盏,觉头重脚轻,便起身告退。老夫人吩咐使女送金蝉回东院安歇。金蝉虽有些醉,心里尚明白,摆手道:“佛律戒淫,破了戒要堕畜生道、阿鼻地狱。。还是去书房歇一宿吧!”
老夫人怫然不悦,道:“夫妻伦常,焉为破戒!佛祖慈悲,岂能坐视人家断子绝孙?若有过愆,都在老朽身上!”
金蝉无语。丫鬟们便架起金蝉,娘子紧后护持,回到东庭。服侍金蝉沐浴、吃茶毕,夫人拂去众使女,亲燃起一盘篆香,借银烛光辉,细细端详夫君。五年过去,丈夫风采依旧,自己却因每日以泪洗面,憔悴了许多。且喜今宵重逢,夫人不觉面热心跳,至妆台临镜一瞥:颊如桃花,目若秋水。整个人儿焕然变了,艳 着如合卺之夜。情意恣恣,不可自抑,便卸了晚妆,褪了罗裙,只着小衣,至榻前解大夫绦带。金蝉子早已酒醒,闭目假寐,觉妻子给他宽衣,忙睁眼止道:“娘子,这万万使不得!”娘子不语,只饧着眼看他。金蝉瞟见娘子桃腮飞霞,杏目矇眬,薄绡半袒酥胸,蝉纱隐透凝脂,美若仙子,姣似龙女。因吃了酒,一时乱了性,寻不着本神。正张皇失措,被娘子解了中衣、温香软玉扑到怀里。金蝉子已心旌摇曳,不能自持,心想:
“佛戒应恪守,母命亦难违。佛祖亦曾娶妻生子,小僧也积个孩儿留在家中,好代我伴侍亲眷,日后传宗接代也!”这般想,便放却拘束,将娘子紧紧搂住。
初时,两个口儿相噙相吮亲热,继而金蝉腾出手来摩掌娘子绵软丰乳。
娘子摇着乌云般青丝,杏眼儿迷离仿佛雾中星月,玉腿间已湿如缀露之花,娇喘吁吁道:“还撩奴家,急杀人也!”金蝉俯身就她。那妇人忽地一颤,负痛吟哦:“你果然是条罗汉!”金蝉心疼:“娘子。。”夫人微颦而笑:”
郎君尚忆旧兹味否?”金蝉子怀疚,道:“欠债多矣,今日便赔你!”癫狂起来。夫人如久旱逢雨,勾紧丈夫,声声呼唤:“玉郎儿①!”扭得似出水之鱼。两情和洽,甘美如饴。销魂之际,金蝉子遂把修行之事看淡,思忖:“真是一刻值千金,神仙都不换!”自此在家盘桓,终日与娘子厮守嬉戏,乐而忘返。
① 玉郎儿——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爱称。
却道金蝉子告假离寺后月余,如来召十大弟子、八大菩萨,众罗汉、金刚齐聚宝殿。时值孟夏,那观世音戴阿弥陀佛宝冠。着五色云霞天衣,白生生脖颈佩几串璎珞,柔夷般纤手持一技杨柳,袅娜绰约出现在大殿上。引得众佛子转头侧目,齐凝青睐。
如来见状,笑道:“观世音,际去莲池看莲花开了没有?若欲开,便稍等片刻,撷一朵来献我。”观音突盈盈视旨而去。如来遂开口道:
“当年吾于婆罗双林间寂灭后,迦叶集弟子五百在王舍城外七叶窟,将吾一言教结集,是为经、律、论三藏,流传至今。参得其中三昧,可证阿罗汉果!然吾观欲界尘寰,毕竟苦修得道者少,无明有漏者多!问以故?——
譬如渡河,舟大乘众,船小乘寡。乘者,载巴!昔时之法,只渡打坐面壁之辈,不渡世俗之众。法筏小矣!各今欲说大乘教怯三藏,为达涅槃有‘六度①’、‘四摄②,僧俗居士修之,无须饿体劳骨:行止坐卧,随时参禅;寺院家居,皆是道场。慈航普渡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尔等以为如何?”问毕,只有迦叶因受师父褒扬听得仔细,应声答道:“师父,弟子以为:
小乖郭外月,大乘庭间花。
随时可参访,馨香百姓家。”而其他弟子大都抓耳挠腮,焦躁不安如来见状,随住了讲,责道:“尔等心不在焉也!”
目连笑道:“都怪观世音这般招眼!”如来叹道:”如此,我空有至理妙义,怕也是嘴上抹石炭——白说!”文殊菩萨向以智慧见人,因平素如来事事倚重观音,心中不甚受用,乘讥献策道:“莫如把她遣派千万里之遥,另立道场,有事召之,无事自回只如此殿堂方可清静!”普贤为一日邀观音吃茶,竟遭婉拒,亦附议道:“去南赡部洲最好!”如来微微颔首。
忽见观音拈一枝粉荷入内,那花儿娇嫩欲滴,蕊含芳露,衬着观音玉容情姿,反比花又胜一筹。大众瞠日,如醉如痴。观音趋佛宝座前献花。如来接过,赏看把玩,“好花,好花!”问诸弟子:“知其何处来?”弟于乱纷纷应答,或曰:“从水中来。”或曰:“自藕上生。”如来看观音,观音绽笑启齿:“此花自无中来。”复问:“往何处去?”答:“往空中去。”如来笑道:“便叫它‘往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