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毛泽东首先发言,肯定西安事变是抗日的义举,革命的行动,应对这次事变明
白表示拥护,派重要同志去做工作。他当时的设想是:“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的来
领导全国,控制南京。以西北为抗日前线,影响全国,形成抗日战线的中心。”与
会者还有9个人发了言,其中讲得最激烈的是刚来保安、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
主席的张国焘。他说:“在西安事件意义上,第一是抗日,第二是反蒋。内乱是不
是可免的?这是不可免的,只是大小问题。因此,打倒南京政府,建立抗日政府,
应谈讨论怎样来实现。”
主持会议的张闻天不同意张国焘的意见,认为中共不应采取与南京对立的方针,
不组织与南京对立的政权形式,张、杨提出的改组南京政府口号并不坏。“尽量争
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在军事上采取防御。政治上采取进攻。”
当天中午,毛泽东、周恩来再次电告张学良:“恩来拟来西安与兄协商尔后大
计,拟请派飞机赴延安来接。”
话分两头,再说南京。12日1时,陈果夫挂西安电话,不通,当即电话告诉蒋分
石的秘书陈布雷:“西安电话忽然中断,电报也不通了。”3时50分,潼关将领樊松
甫来电,云蒋介石失踪,南京大骇。又过两个半小时,西安通电,谓已扣蒋,并宣
布抗日救国8项主张,声称:“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争谏,
保其安全,促其反省。”消息传来,南京大哗,立即如开中常会、中政会联席会议,
决定褫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军政部长何应钦乘机掌握了国民党
的军政大极,自任“讨逆军总司令”。在一片沸沸扬扬的“讨伐叛逆”的呼喊声中,
何应钦宣称“不惜玉石俱焚”,轰炸西安,以置蒋介石于死地并取而代之。他一面
急电旅居德国的汪精卫回国主持党务,一面举行“白衣誓师仪式”,调动大军进逼
西安,并派飞机到西安上空投撒传单。太内战危险迫在眉睫。
事变的突然爆发,也震动了世界。日本企图乘机扩大中国内战,希望南京与西
安打起来,以便两败惧伤时一举灭掉中国。他们暗中支持亲日派何应钦轰击西安,
乘机杀蒋。德国支持正在柏林的汪精卫兼程返国,与何应钦组成亲田反共政府。同
时,苏联当时指责西安事变是日本人造成的,日本又说是苏联指使的,更把水搅得
浑而又浑。英、美两国因为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已直接危害到他们在华利益,也看到
蒋介石被扣后,南京政府有被亲日派夺去的危险,因此,他们主张和平解决事变,
使蒋介石维持统治,以便继续夜其操纵下对日本作某种限制和抵抗。
正在此时,宋美龄的火车到了南京。事发时她正在上海讨论改组“全国航空建
设会”的事。这位第一夫人是蒋介石天衣无缝的助手。譬如蒋介石与外国人谈判,
她翻译,总是推敲补充把话弄得很贴切、圆滑,谁也弄不清那些话是委员长的还是
她的。事发后,张学良给她发了一封电报,称:“学良平生从不负人,耿耿此心,
可质天日,请夫人放心。”她得知蒋介石已被劫持,如遇“晴天霹雷,震骇莫名”,
当即与孔祥熙和曾任张学良顾问、现任蒋介石顾问的澳籍美国人端纳坐夜车回南京,
次日晨到达。
宋美龄一下车,就陷入一片混乱的包围之中。她看看世界各国的反应,再看看
何应钦的动作,意识到第一个行动就是必须立即罅何应钦的军事进攻。她马上见何
应钦和主战派要员,指出:“此次兵变,就张学良全部要求看并无个人私心,只是
在促成抗日,绝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叛乱。中央在短短几小时内就作出重大决议,实
行军事惩罚,毫无考虑余地,这也太失当了,弄不好将会引起空前战祸。”
何应钦说:“为维护国民政府威信,必须立即讨伐。”
宋美龄说:“这不是让玉石惧焚吗?委员长生命安全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生
命安全与否,这点你不明白?即便动武,也要在全力营救失败以后,现在决不能行
动!”
何应钦见宋美龄声色俱厉,竟露出不屑的神色,顾谓左右,说道:“妇人之
见,妇人之见!妇道人家临事真是没有理智。”
宋气愤至极,大声说:“我决不是一心只顾丈夫安全的妇道人家,我是在讲领
袖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你一旦炸到西安,两军交火,张学良几十万大军,加上红
军,该是多大战祸?那样不但委员长生命不保,数千万良民丧命,整个国力也要空
前削弱!”
各机关首领纷纷问计于宋美龄,黄埔系统的将领更是如此。宋美龄已经看出何
应钦别有用心,与英、美使馆紧急磋商后,受认定了这一点。她召集黄埔系将领开
会,让大家保持冷静,在事实真相未明之前,切勿妄动。并请大家分头行动,全力
遏制何应钦。同时紧急与张学良联系,14日下午央请端纳直飞西安,探明真相并调
解。
西安城内此时也是万分紧张。蒋介石被捉后送到新城大楼,暴怒异常,不与张
学良谈任何问题,又自付必死,内心颇为惶恐,还给宋美龄写了遗嘱:“余决心殉
国,余死后,余之全部财产由汝继承,望汝善视经国、纬国两儿,有细己出。愿上
帝赐福与汝!”张学良紧急调动大军,为对付何应钦构筑了七道防线。
他这时正不知如何是好。原以为只要捉蒋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举
国响应,撅起救国热潮,不料南京政府竞“讨逆”派占了上风,斥骂他的电函雪片
般飞来,苏联还把他与汪精卫扯到一起,一些地方实力派也在坐山观虎斗。他希望
和他有过密切交往、了解他爱国之心的阎锡山站出来主持公道,可是阎不仅不为他
辩护,反而把拍发给张、杨的“五乎”电报(电文中有5个斥责张、杨的“乎”字)抄
发给南京,公开发表。深深的失望,使张学良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正在这时候,宋美龄派来的端纳和中共派来的周恩来相继抵达西安,事情发生
了戏剧性的转折。
正是:
不怕你演戏中戏,
叫你领教山外山。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部) 第八回
端纳三进长安城 周公主唱和平曲
话说12月14日傍晚,端纳飞抵西安。他来到金家巷张公馆,向张学良转交了一
封宋美龄的亲笔信。信中希望张学良顾全和蒋介石个人的公私两方面关系,为国家
民族前途着想,确保蒋的人身安全,镇重处理问题,不可鲁莽冲动。张学良看罢,
表态说:“长期以来我很苦恼,因为我们助力量都消耗在打中共而不是打月本人身
上。此砍兵谏,实在是迫不得已。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共同抗月,我还是拥
护他做领袖的。”接着,他向端纳介绍了蒋介石被捉后的情况:拒绝进食,整天躺
在床上,不愿摄离条件较差的新城大楼,害伯出去后遭到不测,不愿见任何人,不
愿参加任何形式的谈判。
端纳一向钦佩张学良的为人。他说:“我理解你,并且赞成你的政治主张,愿
竭力说服蒋先生转变过来,求得事变的和平解决。但你要克制自己的士兵,不要再
采取什么过火行动。”
当夜,张学良亲自驾车,陪端纳去新城大楼见蒋介石。端纳进得东厢房内,见
蒋介石正蒙着一条毯子,面壁而卧。“委员长,委员长!”端纳用英语叫了两声。
蒋介石转过身,猛然见到是自己的私人顾问端纳,大喜过望、语调也有些走样:
“你来了,我知道你会来的!”
端纳把宋美龄写给蒋介石的信递过来,蒋一见那熟悉的字体,顿时内心波起,
泪水盈眶。信中除要夫君珍重身体、视上帝保佑之类的词句外,末尾有一句“南京
方面戏中有戏”,暗示何应钦的不轨举动。
蒋介石见此,不知何意。端纳把南京城内中央大员们开会的情形说了一遍。蒋
介石听罢,心中不免凄凉:如果真的发生军事冲突,他就会成为第一个牺牲品,不
是死在张、杨手中,倒是死在何应钦的手下。当下长叹一口气:“想不到南京如此
……”竞伤心得咧嘴哭起来。
端纳见蒋介石已有转缓余地,不失时机进言道:“我这次是受夫人所托面来的,
到这里之后与张汉卿进行了晤谈,对这次事变的情况有所了解。我首先告慰你,就
是张将军并无加害你之意,只要你答应他们的主张,他们还是衷心地拥戴你做他们
的领袖。”张学良在旁频频点头,表示赞同。端纳又说:“我认为,这不仅是张、
杨两将军个人的意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说到底,国家和委员长个人的
安危荣辱,全系予委员长自己的心思一转。”
蒋介石沉默不语,但显得若有所思。
谈话之后,蒋介石掘进了东北军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的公馆,按蒋的意愿,
端纳与其同住。蒋的情绪大为好转,开始进食,也愿意与张学良等人谈话了。深夜,
正在南京焦急万分的宋美龄接到端纳来电,得知夫君安危无恙,意高兴得说不出话,
眼泪扑簌簌掉下来。
第二天,端纳再与蒋介石谈话。这一回有些不客气,主要指责蒋介石的错误政
策导致事变的发生,支持张学良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张、杨的8点纲领是正确的,
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蒋应该耐心听取西安人民的意见,不要固执己见,以便为离开
西安铺平道路。最后,端纳劝蒋不要对张、杨等人采取“暴躁和妄自尊大的态度”,
这对解决事变没有任何好处……
另一方面,端纳私下里又对张学良、杨虎城大加责备,施加压力。他说:“这
一事件将会在中国和世界公众舆论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不过,现在释放蒋介石还不
晚这样可向世人显示出中国已重新获得统一。如果拒绝这一点,就等于替日本效力。”
下午,端纳飞赴洛阳同宋美龄通话。在机场的值班室里,端纳告诉宋美龄蒋的
情绪和身体状况大为好转,张、杨愿意和平解决,邀请宋美龄和代理行政院长孔样
熙来西安面商有关事宜。
半晌,电话那头传来宋美龄的声音:“请你先回南京,我们再详商一切。南京
那帮亲日派态度蛮横,非要轰炸西安不可,我恐怕难以阻止他们。据说,中央军先
头部队已挺进潼关一带,同东北军交上了手。”
“这我知道,西安附近已遭飞机轰炸,东北军不断有伤兵运回西安。但我现在
不能回去,我答应过委员长和少帅,说我通话后即回西安。”
宋子文在旁连忙说:“那么,端纳顾问,你回西安后,请委员长对南京方面写
一张手令,命何应钦立即停止军事行动。”
“好!这是一个好语音我再飞西安,请你们放心。”
16日晨,端纳返回西安,面请蒋介石写了致何应钦的一封信。蒋介石要求张学
良放出蒋鼎文携此信飞回南京,面交何应钦。张学良当即应允。端纳随即亦径飞南
京,面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