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人的诞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②    
    因此,人与动物区别不在于生命充满活力,而在于人具有理性。这里,“理性”的含义不是理智和道德,而是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由于人具有理性,因而就更能领会生命快感的本质和真谛,就更能去体会超越本能的价值和意义。所谓“动必有道……善乎善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指的就是这种源于本能而又超越本能的生命意识。这一意识将本能上升为“道”,而本能之道的还原无非是“生”。有“生”才有一切,有“生”才有价值。“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这样,“体”为本源,“德”、“智”均为派生,失去本源,所谓“尚德”、“贵智”皆为空中楼阁、浮云流水。由此可见,在最本源的意义上说,早年毛泽东的人学观念具有自然人本主义的性质。“生,进也”,它表示着一种非稳态的进化过程,欲望的本能必然蕴含着“力”的冲动。这种本能外化反映在毛泽东的观念中,就形成对“动”的崇尚和认同。他认为:    
    是故政治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来,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吾人揽(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①


第三部分 毛泽东研究文存第16节 “自我”与社会(2)

    在这里,毛泽东数次提及“生活”、“人生”,与此相联系的则是“政治迭乘”,“事态百出”。也就是说,只有“动”才能体现“生”。因而在毛泽东看来,宇宙、世界和人生中,似乎没有永恒的形态,一切价值都存在于“动”的转化之中,真理只是存在着的流逝,所谓“历史生活”无非是交替着的生与死的本能。在这种交替之间,人类本能的不满足感,最终转化为某种期望的幻影:“人现处于不大同时代,而想望(向往)大同,亦犹人处于困难之时,而想望(向往)平安。”“动”中求“静”的期望不能长久,因为它有悖于人类本性。“然长久之平安,毫无抵抗纯粹之平安,非人生所堪,而不得不于平安之境,又生出波澜来。”因而“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陶渊明桃花源之境遇,徒为理想之境遇而已”②。    
    如果说,“动”是“生”的形式,那么,矛盾、斗争及其相互转化就是“生”的内容,用毛泽东本人的话说就是:“进化者,差别陈迭之状况也。”①据当时在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任教的沈宜甲回忆,1918年毛泽东与他谈话的主题是《周易》之道。②显然,这时“差别”在毛泽东思想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综观当年毛泽东的若干通信和笔记,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议论:    
    凡宇宙一切之差别,皆不过其发显之方面不同,与吾人观察及适应之方面有异而已,其本质只一个形状也。如阴阳、上下、大小、高卑、彼此、人己、好恶、正反、洁污、美丑、明暗、胜负之皆是。吾人各种之精神生活即以此差别相构成之,无此差别即不能构成历史生活。③    
    想像即思维,形式即实质,我即宇宙,生即死,死即生,现在即过去及未来,过去及未来即现在,小即大,阳即阴,上即下,秽即清,男即女,厚即薄。质而言之,万即一,变即常。④    
    毋庸赘言,毛泽东的这些表述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色彩,但问题的实质远不在此。这些一组组、一对对似是而非、无法界定的概念和范畴,反映的正是对活性生命的内在体验。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转换;游离不定,而又唇齿相依,从而周而复始,盈盈不衰……这超越时空而又回归存在,只能感觉却不能规定的“差别”,其本质上的象征含义不正是“万即一,变即常”的生命形象吗?反宿命论的不安定感和生命体验的内在怀疑倾向,或许是辩证法思维的原始起点,从赫拉克利特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跳入同一条河流”到后来的非理性生命哲学一派,大致如此。在这里,辩证思维和非理性直观体验都是思想形式,而真正的思想内容显然与对生命含义的执著寻求和敏感觉察有关。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巨大历史人物,在我个人看来,很重要的一个侧面,就是他对生命本体的敏感、把握和理解。“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超越意识,必然从“生”到“动”,最终积淀下“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美感体验,并从中尽情享受那只属于自己的、日常语言所表达不出的社会、心理和“本我”的快感。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是毛泽东之所以区别于他人,奇迹般画出自己特殊人生轨迹的思想因素之一,换言之,这是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毛泽东”的较深层的思想发展起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中,“身”与“心”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由“身”上升为“心”成为中国人性观念的内在途径。五四时期的毛泽东同样如此。尽管他对生命本体的强调比起同时代的思想家似乎要直接、更激烈,但从他思想结构的整体发展看,“身”只是“心”的载体和基础,在追寻形而上的本源时,毛泽东仍将属于精神层面的意识、意志、理念等要素看成人类超越动物的天性。在他看来,不断动荡、矛盾、转换和斗争的生命本体,需要进行自我规范,它的体现则是“道”,一种只属于自己,由自我支配,但又指示、规定、约束着自我的无形力量。毛泽东称这种更为普遍的抽象目标为“大本大源”。毛泽东认为,宇宙、世界、人生之中的诸多差别,应出于同一的本源,现象世界“皆不过其发显之方面不同,与吾人观察及适应之方面有异而已,其本质只有一个形状也”。针对改革时代议论繁杂的局面,他说:    
    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①    
    显然,这里毛泽东试图寻找超越并支配着现象世界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本大源”呢?毛泽东的回答是极为抽象的。“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②如果说,大本大源谓之“道”,而本性之“道”又藏于“心”,那么只要启迪人心,焕发出那固有的“良知”与觉悟,就可以说悟到或接近了“本源”,人性的发展就进到了一个新层次。因而变革政治,改造国家,应首先变革人心。为此,毛泽东反复强调:    
    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    
    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岂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故愚以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日壹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③    
    “心”是五四时期毛泽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个命题上他花了不少工夫。众所周知,毛泽东早年写了《心之力》的文章,被杨昌济先生给了一百分。①虽然这篇文章至今我们仍未找到,但许多资料却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新民学会会员张昆弟1917年9月16日日记有如下记载:    
    毛君云,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为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又云,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办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之理想之世界主义。又云,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余甚然其言。且人心能力说,余久信仰,故余有以谭嗣同《仁学》可炼心力之说……余与毛君亦有此志,毛君之志较余尤坚。②    
    那么紧跟的问题就是:毛泽东的“人心能力说”指的又是什么呢?显然,当“心”与“身”处于分离状态时,它则泛指某种精神价值。在毛泽东那里,一方面“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心中”,因而“心”先是与个体联系着的;另一方面又把“根本上变换全国之首思想”视为改造社会的起点,希冀“有大气量人”的竭诚努力,所以意志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样,“心”在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撰著中,就体观为“自我实现”和“意志强化”这两大思想要素。    
    早年毛泽东的著述中经常可以看到“贵我”,“实现自我”、“完心”、“尽性”等等概念。可以说在他的观念中,这些字眼首先指的是个体的感觉和体验。基于此,他将“自我”的自觉放到了万物渊源和超越一切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大宇宙”只不过是“小宇宙”的凝聚和组合,浩瀚无垠的宇宙之谜,归根结底体现的是来自自我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毛泽东把这一哲理概括为“精神个人主义”。他说:    
    道德非必待人而有。待人而有者客观之道德律,独立所有者主观之道德律也。吾人欲自尽其性,自完其心,自有最可宝贵之道德律。世界固有人有物,然皆因我而有,我眼一闭,固不见物也,故客观之道德律亦系主观之道德律。且即使世界止(只)有我一人,亦不能因无损于人而不尽吾之性、完吾之心,仍必尽之完之。此等之处非以为人也,乃以为己也。①    
    既然把“完心”、“尽性”作为最为本质的道德准则,那么,人的问题、社会的矛盾就自然可以归结于“实现自我”了。因为只有个体的“良知”通过内在的反省从而悟到光明的前程,才能由己及人,由个人到社会乃至宇宙。在这里,“人”等于“自我”,而不等于“仁”。他超越了人际的和谐,基本精神是“自我”的明智、执著和信念。因此毛泽东说:“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吾人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②他举例说,譬如著书,表面上仿佛是为别人而写,没有一位作者不想与读者对话,但实质上“著书之事,乃借此以表彰自我之能力也”。当作者“振笔疾书,知有著书,而不知有他事,知有自我,而不知有他人”时,他所体验的正是内心绝对自由和价值氛围。为此,毛泽东在读书批语中写下了如下这段极其典型的“唯我论”的内心独白:    
    或人之说,必以道德为出于神之命令,而后能实行而不唾弃,此奴隶之心理也。服从神何不服从己,己即神也,己以外尚有所谓神乎?……一切时空内百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