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之后,陆学艺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中等收入者国外称“中产阶级”,它在政治上与执政党和政府保持一致,是经济主体和稳定的消费群体,它对文化教育投
入稳定,又是先进文化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因此,中等收入者在一个国家所占比重越大,这个国家和社会就越稳定。目前,中国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在15%到20%之间。陆学艺表示,中国第一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写入执政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之中,对中国今后继续并进一步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提高,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同一日,中国人民大学著名财税问题专家高培勇,也就十六大报告中“扩大中等收入 者比重”的新提法而接受《澳港信息日报》记者的专访。
他说,虽然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按劳分配,但事实上,同时已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选择了按要素分配的制度。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即:选择市场经济,就会面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因为收入差距拉大属于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的领域,而选择了按要素分配,则必然会因此生成更多的中等收入阶层。从这个角度说,十六大报告中关于“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新提法,就向我们传递了两层概念:
其一,党和国家高层已经正视中国收入差距在拉大的现实。
其二,通过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写进党的报告,进一步坚定了按要素分配的改革取向,而按要素分配,解决收入从何处取得这样一个问题,也将必然会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高教授指出这是新提法的重大意义所在,此举必将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 深远影响。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是要使大部分人都富起来,让大众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这是中 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拖住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后,党顺应时代要求,大胆破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已经更有条件让更多人都富起 来,于是,建设“全面小康”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全面小康”标准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因此,使大部分人都富起来或“全面小康”更是在“使一部 分人先富裕起来”的重大突破,其实际内涵是使小部分人先富裕的国家政策已经转向使“大 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国家发展政策。
目前,中国中等收入者所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不大,中国第一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写入执政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之中,对中国今后每一个角落都富裕起来,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经济观察报》是以社会“中等收入者”群体——即中产阶层为读者对象的财经媒体,对 于十六大的新提法和新国策,发表社评说:“在中国共产党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 民代表15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我们认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特别具有重大意义。”《经济观察报》认为十六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透露了国家的一条这 样发展方向: 今后我国“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将从执政党的思想演进成各级政府今后社会制度安排和 政策选择的核心,借此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体系,进而实现中国社会和 人民的长远利益。”事实上,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原有的社会形态已发生巨大变化,一个现代化社会所应具备的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具雏形,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出现了一 个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在一个社会中,“中等收入者”群体对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定型现代化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的中坚力量。但是,大部分学者认 为,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尚未发展成“橄榄型”结构,也就是说,还未能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十六大以后,中国社会无 疑将朝着这个方向飞速发展。
(3)新政府,新目标。
2003年3月,第十次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两会代表和委员们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奔向富裕、文明的小康,如何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建议变成国策… …全国人们也热切地期待着两会做出新的举措。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从何而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在全国政协会上,厉以宁、林毅夫、谢朝华三位委员激情解读“中等收入”,引起媒体和人们关注。
①厉以宁:“中等收入”比重还要加大。
厉以宁认为,在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应该不断扩大,社 会主义社会的理想分配模式应该是鸡蛋型的模式,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目前 在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还不大,要实现鸡蛋形的模式,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②林毅夫:“中等收入”源自城市功能转变。
第六部分第175节 新兴的中产阶级
林毅夫认为我国新兴的中产阶级是由 于城市功能的转变而产生的:“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城市功能的转变,从以往的大力发展农业,到后来的注重工业,乃至现在的大力发展服务业,而这里所指的服务业,又不指简单的餐饮、娱乐,还包括金融 、旅游、交通等行业。这几大行业的人力资本较高,相对来说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也就会提 高,这一部分人群,就是被人们称作的‘中等收入’阶层。”③谢朝华:“中等收入”发展有利国家财富积累。
谢朝华博士认为,在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很大意义,因为这个阶层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多人有投资兴办实业的实力,这将有助于吸收社会闲散劳动力,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这个阶层还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一个国家中等收入的人占大多数,国家自然也很富足。对这个阶层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来调节,鼓励创业,税收多了,国家财政才会多。
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其实质就是要对现有的社会结构重新构建。因此,在新一届政府诞生 的盛会上,在两会委员和代表的建议下,新的政府把“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法通过《 政治工作报告》转化为了国家的 重要政策。在这次大会上形成的新一届政府与领导班子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现有社 会结构的重构,以促进和适应全面小康的发展。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和国家的这一政策也将为中产阶层的发展 提供一个极好的机遇。
2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起始于上个世纪之末。
1998年3月,朱基总理在上任之时,向中外记者郑重宣布:我们要靠科教兴国。
“国际时事,风云变幻;高新技术,惊涛拍岸!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我们所处的时代正酝酿着一场更伟大、更壮观的革命——知识经济革命。”有的媒体振臂疾呼。
“从现在开始,把‘知识’投入‘经济’!”知识人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它的到来,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 想方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类发展史。知识经济——这个崭新的名字给中国、给 中国人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迈向富裕和文 明的时代,知识经济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腾飞,中国的中产阶层群体也由于知识经济来临而获 得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1) 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英文叫做Knowledge…Economy,也称“新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充 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基础之上的新型经济。按照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动力远远胜过19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的威力。正如工业革命结 束了奴隶制和农奴制,知识经济时代将取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 党校王珏教授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①在这个时代,提高体力劳动工人的生产率再也不能自行创造财富了,重 要的是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以及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②在这个时代,无形资产投资的速度远快于对有形资产的投资,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更高报酬的工作,拥有更多知识的国家有着更高的产出。
③在这个时代,知识商品化将成为社会时尚。
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借助于存储知识的载体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知识将被编上条形 码,摆上“超市货架”,学校学习将转化为终身学习,这在未来十几年内就会成为一种必需 ,因为那时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各种知识,包括许多新诞生的知识;二是知识将真正成为财 富的代名词。据美国未来协会的估计,在2010 年,最富有的人将是知识大亨们,估计将会有60~70%最挣钱的工作岗位将为他们所把持。知识大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改变社会生产方式,也变革人们获取财富的方式。知识是一 切富裕、文明和进步的力量。 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而言,谁都有机会成为旗手背后撼山震海的勇士,但条件是他必 须是知识的勇士。因此,有人说:在目前,知识贫乏不足以影响到个人的发展;但如果你能 昏睡10年,那么你发现自己大梦醒来,已是一个赤贫,你只能追忆自己在上个世纪的荣光。
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教育促进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经济收入不 断增加,将既为 个人成为中产者创造了条件,又有利于中产者的成长,更加促动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充、壮大 ……
(2)知识经济,酝酿着中产。
知识产业的革命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和经济的环境。
随着知识革命浪潮的兴起,以个人电脑、商业资讯、全球化浪潮为特征,新的产业群逐渐形 成,以知识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正一日日发展形成,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成 为不可阻挡的浪潮,创新、创意、创造、创立,成为全球性的生活工作时尚,中产阶级的发 展也由此带来了无限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