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吏直至最高封建统治者的昏庸与污秽;但也有不少封建的、落后的因素。“三
言”在历史上曾遭毁禁,可它在文学上的成就,却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洪泽)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又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
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小说家、戏曲作家。崇祯初以岁贡生,任上海
县丞,官至徐州通判。敌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后
为起义军所困,呕血而死。著作很多,诗文集有《国门集》、《诗经人物考》
等;戏曲理论著作有《谭曲杂记》、《曲律》等,并编曲选《南音三籁》四
卷,还有杂剧、传奇等。其代表作是仿照话本拟作的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
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世称“二拍”。共八十篇,内有一篇杂剧。这
些小说几乎全部出自凌濛初个人的创作,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发
展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所以他堪称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之王。小说
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男女忠贞的爱情,其描写商人生活的篇章,更具
特色。但“二拍”较之“三言”有更多的糟粕。
(洪泽)
《二拍》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总称。明
凌濛初创作。共收八十篇,但其中一篇在《初刻》、《二刻》均有,另外《宋
公明闹元宵》为杂剧剧本,故实收拟话本共七十八篇。这七十八篇小说几乎
完全是凌蒙初个人的创作。明代末年,封建帝国已处在腐朽没落、风雨飘摇
之中,而商品生产日益发达,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蒸蒸日上,所以
反映在“二拍”中便是重商思想。此外,有着大量的男女爱情、婚姻故事,
反映了要求自主、自由的市民阶层的道德婚姻观念。正像其他一切古代文学
遗产一样,“二拍”也是既富民主、进步的精华,也含封建、落后的糟粕。
但从白话小说的发展来看,明人拟话本的出现,标志我国白话小说由民间创
作进入文人创作时期。
(洪泽)
张岱(1597~1679)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
绍兴)人。明末优秀散文作家。出身仕宦之家,但一生未做官。少年时生活
优裕,落拓不羁,明亡前,侨寓杭州,寄情于山水,对音乐、戏剧都有爱好。
明亡后,披发入山,隐居剡溪附近山村著书,追忆往事,寄托故国之思。著
有《琅嬛文集》六卷,《陶庵梦忆》八卷,《西湖梦寻》五卷等。《西湖梦
寻》、《陶庵梦忆》为其代表作。或回忆往事,或寄寓故国之思,或纪游山
水,文笔秀逸,用语新奇,富有诗意。其中《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书》、
《柳敬亭说书》等篇最为知名。
(洪泽)
《西湖七月半》游记,明张岱作。见《陶庵梦忆》。本文生动介绍了杭
州人七月十五游西湖的风俗人情。文中对五类赏月游人的不同心境、神态以
及赏月时人声鼎沸、船篙相击的热闹场面作了生动的描述。表示出对达官显
贵,市井无赖等逢场趋热的鄙视;赞叹了雅客高僧舣舟赏月,浅斟低唱的兴
致。全文着眼西湖月下人物动态及游湖场面的描写,而以湖光山色点缀、映
衬其中,恰好表现了本文独具的旨趣和作者的爱憎感情。作品继承古代游记
的现实主义传统,取材别致,文笔清新,杂以冷峭,是独步一时的纪游佳作。
(洪泽)
许仲琳(生卒年不详)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小
说家。生平事迹不详。所著《封神演义》一书约成于隆庆、万历年间,叙周
武王伐纣事揭露纣王暴虐无道,极力歌颂周文王、周武王的“仁慈爱民”,
反映了作者的“仁政”理想和王权观念。对周武王顺天时、应民心,一举取
胜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姜子牙、哪吒等人物形象写得极生动、鲜
明。但内容多出虚构,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侈谈鬼怪,颇多仙佛斗法的
描写,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分封诸侯作结。
(洪泽)
《封神演义》明代神魔小说,一百回。明许仲琳编著,明舒载阳刊《封
神演义》卷二题云:“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作品大体根据宋人讲史话本
《武王伐纣平话》内容,并参考古籍与传说故事编辑而成。主要演述商末政
治纷乱与武王伐商故事,揭露纣王暴虐无道,歌颂周文王、周武王的“仁慈
爱民”,反映了作者的“仁政”理想和王权观念,对周武王顺天时,应民心,
一举取胜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姜子牙,哪吒等人物形象写得生动、
鲜明。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侈谈神怪,什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
自写幻想,较《水浒》固失之架空,方《西游》又逊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
鼎足视之者。”
(洪泽)
张溥(1602~1641)初字乾度,后改天如,号西铭,太仓(今江苏太仓
县)人。明末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自幼苦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
名其书斋为“七录斋”。崇祯二年,集结郡中名士组织爱国社团“复社”,
成为复社领袖,主张“兴复古学”,改良政治。崇祯四年(1631 年)中进士。
以继承“东林”为己任,评品朝士,为执政所嫉恨。曾写《五人墓碑记》以
彰其绩。时阉党顾秉谦避祸太仓,张溥作檄文驱逐之。同乡陆文声要求入社
未许,赴京告发他倡导复社,朝廷下旨追查,遂被捕入狱,至张溥死后仍穷
究不已。著作以散文著名,有《七录斋诗文合集》、《七录斋近集》等。所
作质朴豪爽,字里行间洋溢着正气。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并撰写
全部《题辞》。
(洪泽)
《五人墓碑记》散文。明张溥作。见《七录斋集》。明万历年间,用政
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更甚。当时江南地主阶级中一部分知
识分子常在一起议论朝政,以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为首的东林党人积极
支持并参加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力图改革政弊。天启元年(1621 年)
宦官魏忠贤揽权,东林党人遭到诬陷和迫害。天启六年(1626 年),阉党东
厂派人至苏州逮捕被指为东林党人的周顺昌,激起市民义愤,形成数万人的
抗暴斗争。阉党爪牙继而擅压苏州市民,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
文元五人挺身就义。后魏忠贤势败,五人墓始建于苏州虎匠山河大堤,张溥
因作此文。文中记叙了上述经过,赞颂五人不畏权奸,敢于斗争、英勇就义
的凛然气概,谴责魏忠贤等阉党祸国殃民的罪行。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
止》赞该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
二传并垂不朽”。
(洪泽)
陈子龙(1608~1647)字人中,一字懋中,更字卧子,号轶符,别号颖
川明逸,于陵孟公,晚年自号大樽,易姓李。南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
江县)莘村人。明代诗人。少与夏允彝,徐孚远等结为“儿社”,与张溥、
张平为首的“复社”相呼应,是为明末文坛领袖之一。曾出家为僧,法名信
衷。崇祯十年进士,初仕绍兴推官,擢兵科给事中。福王时,因朝政腐败上
疏而为权奸所妒,告归终养。南都沦亡,积极参与抗清复明活动,后以结兵
举事失败被俘,抗志不屈,在被械送途中赴水殉国。其一生可概括为三个阶
段,即“文士”、“志士”“战士”。其文学主张继承七子传统。诗宗法汉
魏六朝盛唐,气势雄伟,被誉为明诗殿军。其著作有《陈忠裕公全集》传世。
(孙兆汶)
《小车行》新题乐府诗。明陈子龙作。陈子龙一生大体可概括为三个阶
段;先是文土,进一步是志士,最后是战士,终于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
该诗写在由“文士”向“志士”的转变时期。子龙在应试进士时,曾几次经
过由江南到北京的要道,并亲眼目睹了民生的痛苦,认识到了时局的艰危,
因而含泪写下了这首《小车行》。“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该诗没有
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描
绘出了一幅傍晚夫妻逃荒无处食宿的悲凉画图,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
活。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层次井然,语言纯朴,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
统一,是一首现实主义的优秀诗作。
(孙兆汶)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人瑞,字圣叹。一说
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明诸生,为人狂放
不羁,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务。他博览群书,好谈《易》,又好讲佛,
常以佛诠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评点古书甚多。称《庄子》、《离骚》、
《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拟逐一批注,但仅
完成后二种。其著作甚多,但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意思想
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对
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并提出了较有系统的小说戏曲
创作理论。在评点的同时,也对原作加以修改,除词句外,还作了全局性的
删削。今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年9 月版,《金圣叹全集》。
(申海田)
夏完淳(1631~1647)初名复,明亡后改为完淳,乳名端哥,字存古,
号小隐,又号灵胥(或作灵首),也称玉樊。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人。明代作家。生当明末的动乱年代,受中国知识分子崇高气节的优良传统
的影响甚深。明亡后,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事败后,父、师先
后死难。夏完淳复入吴易军中参与军事。易败,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
清斗争活动。顺治四年(1647)七月,因奉表谢恩事,被海上罗卒所捕。解
送南京后,大骂汉奸洪承畴,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完淳作品甚多,大多
散佚。据清人何其伟记载,其作品主要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
冠草》、《续幸存录》等,诗集多种,今合编为《夏完淳集》。其中代表作
《南冠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
(孙兆汶)
《细林夜哭》七言歌行。明夏完淳作。此诗最初收于诗集《南冠草》。
作者因谋起义事泄被捕。在解往南京途中,船经细林山,他想起老师陈子龙
当年曾避居此地,自己也来访问过,不禁悲从中来,因而写诗志哀。诗先是
写景,继之回忆当年与师共议同事和起义的情景,慨叹自己被缚和老师沉水,
又忆及当年老师对自己的器重,心情极其悲痛,决心殉国,并葬身于老师墓
旁。全诗如泣如诉,慷慨悲壮,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如结尾:“呜呼!抚膺
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
当来。”一字一泪,情辞悲切,实在令人痛惜兴叹,不忍卒读。诗中浪漫主
义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激越飞扬,使全诗更增添了撼动人心的力
量。
(孙兆汶)
陈忱(约1613~?)字遐心,一字敬夫,号雁荡山樵,亦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