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仓县)人。明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任山东副使·大名兵备等职。杨
继盛因劾严嵩下狱死,他以棺殓之,遭嵩忌恨。其父以滦河失事,为严嵩陷
害被杀。穆宗继位后,他偕弟世懋为父讼冤,得以昭雪复官,至南京兵部尚
书。他长于文章,以辞赋自雄,尤好史学,为人耿介正直,博文强记,与李
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攀龙死后,他独领文坛二十年,影响很大。其著
作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厄言》、《嘉靖以来首
辅传》、《画苑》、《书苑》、《觚不觚录》等。

(苗宗熹)


邓元锡(1529~1593)字汝极,号潜谷。明江西南城人。嘉靖举人。从
邹守益、刘邦平等人论学。不参加会试。杜门著述达三十年。曾多次被荐举,
皆不就。后诏授翰林特诏,未就而卒。乡人私谥为文统先生。其学术思想源
于王守仁,但并不尽宗其说。反对当时心学的“学惟无觉,一觉无余”之说。
著作主要有《五经绎》、《皇明书》、《三礼编绎》、《函史》和《潜学稿》
等。

(王军)


潘季驯(1521~1595)明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
人。嘉靖进士。曾以御史巡按广东,推行均平里百法,使那里的人们大受其
惠,后张居正提升潘治理黄淮。业绩斐然。张居正死后,家人被关,潘曾上
书皇帝为张八旬老母求释。在这之前,曾在御史李植、江东之与大臣申时行、
杨巍的斗争中,保护过申、杨,得罪过李、江,李植便以潘季驯党庇屠正家
属为名,弹劾潘,使落职为民。后众大臣上疏,皇上也念及潘季驯责重罪轻,
重新起用潘季驯为总理河道。自嘉靖未到万历间,潘季驯大起大落,四任总
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他治理黄河的方法是: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
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改流,讲究修防,借黄通运。但他极力
反对以改进航运为目的、开胶莱河、通海运筹建议,反映出他的保守态度。
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四库全书》改为《两河经略》)、
《河防一览》等。

(艾临)


李贽(1527~1602)明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
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曾任河南辉县教谕,云南姚安知府筹职。
五十四岁辞宫,致力于著书和讲学,因强烈抨击程朱理学,屡遭迫害,最后
自杀于狱中。其哲学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提出“穿衣吃饭即
是人伦物理”的见解,主张重视功利。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
(《夫妇论》)。对封建传统教条进行了大胆的揭露。认定《六经》、《论
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
主张以“至人之治”代替儒家的“君子之治”,反对“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
非”。在文学上,他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抒发己见,从“绝假纯真”的
“童心”出发,反对“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对
封建的传统思想有所突破。曾评点《水浒传》。著作有《焚书》、《藏书》、
《续焚书》、《续藏书》等,在明清两代都列为禁书。

(楚伟)


《藏书》明李势撰。亦称《李氏藏书》,68 卷,为李氏晚年精心之作,
自称“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行于南
京,记载自战国至元亡约八百名人物事迹,分属世纪、列传,多取村于历代
正史。于帝王、大臣纪传之前各有总论,对历代帝王多用四字一句作评价,
并附评语。列传中分大臣、名臣、儒臣、武臣等八类,类下再据人物性质细
分若干门,此为史书对人物详细分类之冠。因作者敢对传统史观提出异议,
有自己的历史见解,故明清两朝列为“禁书”。

(仝庆会)


王锡爵(1534~1601)字元驭,号荆石。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嘉
靖进士。万历五年,以詹事掌翰林院。因得罪首辅张居正,归省亲遂不出。
十二年,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二十一年,为内阁首辅。
当时围绕立太子问题,群臣纷纷上疏论谏,出现“国本”之争。他密请神宗
在册封太子同时,并封三王,为朝臣不满,于是上书称病乞归,其作品有《王
文肃集》。

(苗宗熹)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臣,字无垢,东阿(今山东省)人,17
岁时便在乡试中中了举人。御史要用鹿鸣宴为他祝贺,于慎行以还没事奉父
母为由谢辞了。考取进士后,被授予编修,再转为日讲官。皇上曾以“责难
陈善”四个大字赐给于慎行,在词林界传为佳话。御使剂台因弹动张居正被
逮后,昔日的僚友部躲若他,只有于慎行前往看望。使得张居正非常恼恨。
而张居正人亡势败,家人被逮时,于慎行又上书称张居正老母年事已高,其
它家人实在颠沛可怜,皇上应学历代明君的做法,成全多年的君臣情谊。慎
行精于札制,很多大的典礼都由他裁定。后来,于慎行的一次厉言陈谏,使
龙颜不悦,便引罪辞官,再度被起用时,已重病在身。卧床在家时,还起草
了最后一份奏章,要皇上亲大臣,补谏官。死后,谥号为文定。于慎行学富
五车,贯通百家,文才为一时之冠。

(艾临)


陈邦瞻(?~1623)明代大臣、史学家。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人。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被授予南京大理寺评事。曾任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
使。开垦千顷水田,创建滏阳书院,请有识之上前去讲习。光宗即位后,提
陈邦瞻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勘平土酋岑懋仁之乱。澳洲败类在青
州筑室为营,与奸民勾通,时常骚扰百姓。陈邦瞻摸清了情况,烧了他们的
老窝。天启初,进为左侍郎,兼户部、工部的侍郎,专门负责军需,死在任
上,死后被追封尚书。陈邦瞻精通史学,取冯琦的原稿,编定《宋史纪事本
末》。此外,还有《元史纪事本末》、《莲花房巢》等流传于世。

(艾临)


《元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臧懋循补撰《律令之定》一篇,张溥补
撰论断。27 卷,每卷一事,侧重记述元朝成败的事件与制度,尤详于历法、
科举、学校、漕运、河渠。作者将元军灭宋前史实属宋,明军灭元史事属明,
所据又不出《元史》和商辂等所撰《通鉴纲目续编》的范围,故较陈所著《宋
史纪事本来》简略,在史实考证及史料处理上亦有不当之处。原为六卷,多
与《宋史纪事本末》合刻,明黄吉士重刻本并为四卷,崇祯年间,张溥于各
篇末加“论断”,又分为二十七卷。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刘超文)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清人为避康熙玄烨之讳,作元宰)号思
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进士,授编修。光宗时被召为
太常少卿,侍读学士,修纂《神宗实录》。官到南京礼部尚书,为躲避党祸,
挂冠还乡。崇祯十年去世,年83 岁。董其昌的书法,初学颜真卿、虞世南,
感到唐书不如魏晋,改学《黄庭经》、《宣示表》,取法米芾,以自然刚劲,
雄浑超逸之态,自成一家。“名闻外国”,收藏家“得片言只字以为重”。
他的书法在以后的二、三百年独领风骚,清康熙、乾隆以及张照、刘墉均以
董书为楷模。董画以山水见长,构图严谨而泼墨放纵,以墨韵幽雅取胜,不
求形似。被尊为“松江派”泰斗。董其昌热衷收藏,题跋颇多,为今天我们
了解古文物的聚散提供了珍贵的参考。由于勤奋和高寿,他的传世之作甚富,
整个明朝仅文征明可与之比肩。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
笔》、《画旨》、《画眼》等。

(艾临)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明万
历进士,选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1606),升任札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神宗晚年不理朝政,阁臣只有他一人。他曾奏请增内阁,补缺官,罢矿税,
遭神宗拒绝。四十二年,辞去首辅职务。光宗即位后,重新召为首辅,熹宗
时,宦官魏忠贤擅权,因叶在朝,不敢放肆。天启四年(1624),阉党攻东
林党,朝政日趋腐败,于是又辞职重归乡里。有《叶台全集》、《说类》等
著作。

(苗宗熹)


朱国桢(?~1632)字文宁,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明史学家,万
历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后谢病归,久不出仕。天启元年(1612),升任
札部右侍郎,未上任。三年,官迁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向高去职后担
任首辅,受权阉魏忠贤排挤,于是称病辞职,回归乡里。他留心当代史事,
著《皇明史概》,其中包括《皇明大政记》、《皇明大事记》、《皇明开国
臣传》、《皇明逊国臣传》,还著有《涌潼小品》等。

(苗宗熹)


孙慎行(1564~1635)字闻斯,号淇澳。武迸(今江苏常州)人。明万
历进士,授编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升任礼部侍郎,主持部事。熹宗
即位,进礼部尚书。因光宗即位后服鸿胪寺丞李可的所进红丸而死,事发后,
大学土方从哲令可的称病辞归,以掩盖此案。他上疏弹劾从哲、可的,并请
求诛杀从哲,追沦郑贵妃求立皇太后与李选侍不肯移宫事。魏忠贤擅权后,
打击追论“三案”者,以孙为“红丸案”罪魁,被谪戍宁夏。思宗即位后始
得免。崇祯八年(1635),人阁参机务,刚刚入京即死去。有《玄晏斋集》。

(苗宗熹)


杨廷枢(1595~1647)字维斗,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祟祯举人,
为复社名士,与徐汧、华允诚等尤相契。后参与抗清斗争,顺治四年(1647)
因吴兆胜叛而被执,坚贞不屈,遂遇害。著有《圭吴纪略》一卷,《古柏轩
集》,又与周钟等选辑《国表小品》。

(王德靖)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初字乾度,后改天如,号西铭,太仓
(今属江苏)人。幼年苦学,每读必手抄,直到六七遍方止。所以他把自己
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不
久辞官还乡。张溥为人刚直不阿,主持正义,同情东林党人,曾写《五人墓
碑记》赞颂他们的功绩。当时阉党顾秉谦因犯案跑到太仓躲避,张溥作檄文,
召召大家将其赶了出去。崇祯二年时,他与好友同志组织“复社”,主张“兴
复古学”,改良政治,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张溥一生著述很多,其中以散
文最为著名,有《七录斋诗文合集》、《七录斋近集》并辑有《汉魏六朝百
三名家集》180 卷,各集均有题辞,他还编选了《历代名臣奏议》390 卷,又
为《宋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断。其作品质朴豪爽,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正气。
他写的抨击权阉魏忠贤的文章,在当时影响巨大,为朝野所推崇。

(王军)


李清(1602~1683)字心水,号映碧,晚号天一居士。江南兴化(今属
江苏)人。清史学家。明末崇祯进士。历任刑、吏、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