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导演批判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业运作不是万能的,如果观众失去了对你的兴趣,即使再大的投资,再强的宣传,也不能挽回观众的心。说到底,任何一次商业行为,也终究还是在讨观众的欢心。即使如《英雄》这般,电影本身除了市场毫无成绩可言,顶多也就算是一场商业实验罢了。观众掏钱买了票,哪个回去以后不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呢?    
      好在中国的观众还没被骗得太过严重,加上传媒也还是可资利用,可以直接对观众产生说服力,所以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还是不断地会出现烂片上映但观众满场的情况。正像先前所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凑个热闹吧。    
      电影分级制度已经呼吁了好几年,观众有这样的需求,导演也有这样的需求,可以说整个电影业都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它是一定会出台的。将来的电影市场会越来越自由,观众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相信拍商业片的导演也会冒出几个特别出色的。原来不少拍艺术片的导演,现在都已经意识到了票房的重要性,而纷纷放下了自己的面子,转拍商业电影了。最近几年的一些商业片,真正回想起来,似乎还少有票房惨败的,无非是多赚与少赚的区别。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可惜的只是,导演们未必在这样必然转向激烈竞争的趋势中,产生健康的危机感。    
      在我看来,电影在本质上是虚构的艺术。多少人类无法达成的梦想,在电影中都能实现。观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其实是很简单的,观众就是喜欢吸引他们的电影。能够具备吸引力,导演首先要会“做梦”。    
      我不知道中国观众那奇怪的对于“贴近现实”的喜好来自何处,大概是多少年的“文化传承”留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吧。但从这些年来,在中国盗版市场上,港台娱乐片和欧美大片的盛行,可以看出观众还是更喜欢会做梦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喜好一放到中国导演的身上,就变成“贴近现实”了。这种不真诚的审美取向,我们的电影评论界,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明明观众喜欢那样的,为什么还要捏声捏气地强调电影的现实生活性呢?还要观众也跟着一起说违心的话,看违心的电影?    
      当然,谁也不能为冯式电影的市场下定论。毕竟在过去几年,冯导钻商业电影的空子是钻对了的,现在还算是一名人。中国观众对名人很容易不自觉地产生敬畏之心,在这样的敬畏之心下,一切的缺点都可被原谅。除非冯小刚的商业片彻底失去生命力,而被取代。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看冯小刚,是没办法的事(3)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近些年中国电影业小心翼翼的几次票房成功之后,总会有惨败的出现。因为无论是导演或是评论界,对于商业的作用过分夸大并自满了,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就忙着投入商业运作,一开始还能蒙人,长此下去,必然是会露馅的。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一定会有不成熟的泡沫被识破进而破灭的一天。    
      长久以来,我们看到中国的导演总是从这样几个角度出发来拍电影:自我、拿奖、观众      
    、主旋律。然而以上这些角度,无论哪一个,都是不健康和不成熟的,也同时都是可笑的。一部好的电影,导演就应该从电影本身出发——但这并不是肯定中国的那些“伪艺术片”,它们也仅仅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而已,宣泄和表达是它们惟一的内容,而不是想着怎么把电影拍得好看。    
      拍好电影,是导演惟一应该去想的事。永远不要去琢磨观众的口味,因为口味是无法去事先捕捉的。电影拍好了,观众自然也就来了。商业运作只是在电影和观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或使电影创作者们获得最大利益。仅为商业运作而拍的电影,只能被视作是商业行为,导演拍了,观众花钱了,这一行为也就结束了。    
      对中国电影市场现状感到无奈的,也不止我一人。冯小刚曾在评价中国电影的时候,说它与中国足球和世界的距离相比,差得更远。我赞同他的这句话,只是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把自己也摆进去了呢?然而在贺岁的档期,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我还是要看冯小刚的,寥寥无几的贺岁电影中,我们还能有什么选择?看冯小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冯氏幽默的硬伤(1)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幽默的语言艺术:相声。所以尽管“幽默”是一个外来词汇,但中国人对于幽默,有无可否认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相声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小品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老的少的一个也不落下。这是中国观众的门路。《编辑部的故事》使当时作为编剧的冯小刚摸到了这个门路,加之王朔的影响,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冯小刚选择了做导演。一部又一部的贺岁片,树立着冯氏的品牌。电影市场上,没有人      
    这样做,于是大家给冯小刚戴了顶高帽子,称为“冯氏幽默”。在中国,似乎就是这样的,什么东西一旦被树立起品牌,立刻就水涨船高,成了系统了。人们的谈论以及欣赏,似乎也马上上升到一个高度,开口闭口便是“冯氏幽默”。    
      这是冯小刚自觉或不自觉的策略。然而,冯小刚的电影却并非能称得上是幽默的电影,总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东西让我们感到了它的不纯粹。    
      硬伤一:本质上的温情派    
      中国导演难以摆脱的是他们骨子里的人文关怀。这就仿佛是多年的旧疾,即使看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听了无数电影大师的“教诲”,也无论如何都治不好的。那是根上的病,是中国电影的“国情”。    
      在这一点上,冯小刚与其他的中国导演没有什么区别。他的每一部电影,除去其中插科打诨的台词不看,故事情节的本质上都是温情片。《甲方乙方》原本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可情节越往后发展,冯导就偏要让这群突发奇想的可爱人物表达点人间真情。再说《没完没了》,故事主体也还算“喜剧”,只是冯氏的小聪明让他在兴奋之余在这条画好的小蛇上添了几只脚,使整个影片变了味,变得有些沉重而悲凄,令人觉得有些无聊和讨厌。原本让走投无路的葛优绑架了吴倩莲,这样荒谬的故事应该是有趣的,可非要弄出个半死不活的姐姐把大家心里搞得别别扭扭,还让浑身喜剧细胞过剩的葛优煞有介事地哭了一鼻子。这便是冯小刚的不够聪明处,还不懂得“控制”,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收放自如,像个初学者,有点子好感觉就恨不得一古脑儿全塞进一篇文章里,不顾整体的和谐了。而《一声叹息》完全就是人文关怀片。再说近期的《手机》,似乎是冯导在《一声叹息》里的瘾还没有过够,情怀也没有抒发完全,于是再接着关怀下去。    
      冯小刚曾说自己是一位平民导演,可在他的电影里却时时透着股哲人气,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所谓“平民”到底是哪种平民?他总是要告诉你,这个社会中的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周遭有着怎样的现状。只是这样的人文关怀,在他的电影里很容易就蒙混过去,因为他利用了在细节上的“冯氏幽默”。    
      然而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经受一次哲理的洗礼?我想不是吧。我们看电影的人,目的其实非常单纯和简单,就是为了好看。动不动就在电影里批判现实,恐怕也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而已。    
      人文关怀是中国导演的劣根性,但像冯导说的“让观众看到生活的真相”,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什么是生活的真相?经过剪辑和剧本设计的,就是生活的真相吗?你设计了情节,设计了人物,又怎可妄谈真相?那也仅仅是你个人的思考而已。    
      何况电影何时承载了揭示真相的责任呢?一部好的电影,就是把一个好故事摆在观众的面前,观众从电影院走出来,说,好。这就足够了。导演的艺术追求,应该是如何将电影拍得更好,完善自己的拍摄手法,创造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用电影来说故事,而不是用电影来思考,或引发别人的思考。    
      所以冯小刚应该算是一个哲人了。而幽默对于他来说,只是出于票房的保障,只是花团锦簇地将他的“思想”包裹起来,使他看起来不那么严肃。    
      电影是一项做梦的影像艺术。它应该使每一个观众都沉浸到梦中去。一个有“内涵”的导演无法编织好这个梦,无法催眠观众。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冯小刚的电影甚至不比港台的娱乐片更具吸引力,因为他的人文关怀注定了将电影拍给知识分子看,而不是所有人。无论它的外表看起来多么痞,骨子里的文人气却是无法遮掩的。    
      无论周星驰的电影被冠以如何复杂和高深的名号,它依然能赢得那么多人的喜爱,原因就在于它在不断地讲故事,就算是夸张的、不现实的表演,依然能将观众带到那个梦幻里去。观众并不是愚蠢的,偶像和商业运作或许能一时吸引他们的眼球,但一部电影的优劣与否,在他们的内心,能清楚地感觉到。    
      近些年好多中国导演,总爱拿票房说事,说我的票房如何大赚特赚,我的商业运作如何成功,我启用了多少大牌明星,等等。咋看之下让人觉得,中国的电影市场终于开始明白票房的重要性了。然而这样的“醒悟”,却没有伴随着中国导演的成熟一起来。倘若中国的电影市场对港台以及欧美完全开放,中国导演还有戏唱吗?在票房的鼓励下,冯小刚是自大的,因为市场这块蛋糕,暂时还没有太多人和他挣抢。他的贺岁独角戏依然唱得下去。导演仅在票房方面有所觉悟,却丝毫不在电影作品上下功夫,那么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会不堪一击。    
      西部片诞生了好莱坞,武侠电影让世界知道了香港,这两种电影,在当时大众的心目中,都是梦幻般的,吸引人的。从未见有哪种为了反映真实生活的电影,可以大肆盛行,并像多数中国导演所梦想的一样,拯救一个电影市场。这样的电影,无法赢得观众的心。知识分子永远只是少数的一群,也永远是无聊的一群,大众对他们的思想不感兴趣,从内心深处来讲,也不想从电影中获得什么人生的启示。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冯氏幽默的硬伤(2)

    冯小刚的温情脉脉,只能给“冯氏幽默”带来伤害,让观众有如吃了夹生饭一般的不舒服。曾经有位记者在采访冯小刚的时候,说了句很不“专业”的话:“你的搞笑电影……”,冯小刚立刻反驳他:我拍的不是搞笑电影。可见他还是非常强调电影的人文性,一定要用上“幽默”一词,以区别于港台的娱乐片。    
      搞笑电影有什么不好?观众也并不是对所有的搞笑片都毫无选择的喜欢,无聊的搞笑一      
    样会失去观众。所以仅仅是“搞笑电影”这样的称谓,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电影只有好与不好之分,其余的标准都是人造的,不可信。如果你是一位优秀的导演,拍的片子观众喜欢,就算去拍搞笑片,那又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