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德平觉得武士彟分析得有道理,于是将这事压了下来,对李渊欲起兵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佯作不知。太原的局势却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明显,募来的万余新兵均归李渊的亲信所领导,每日操练也不讲对付刘武周的事,宣扬的多是隋室无道、天下兵争的事。晋阳街面上也到处传言李渊将要发动兵变。
在这种形势下,王威、高君雅渐渐觉出事情的可怕,若李渊起兵,第一将斩他俩的头。密报朝廷已来不及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如今只能自己救自己。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王威、高君雅决定采取非常措施,除掉李渊。
进入五月,晋阳有两个月没下雨了,庄稼被越来越热的阳光烤得蔫头耷脑的。照陈年老例,将在晋祠设祭祈雨。为了突出祈雨的隆重性,晋阳乡长刘世龙专程赶往王威的府上,请他祈雨那天光临助兴。
当得知祈雨那天李渊也到场时,一个点子猛然从王威的脑子里冒了出来。李渊募兵买马,磨刀霍霍,反相已露。何不乘此机会将李渊除掉!
于是王威与高君雅密谋一番,便开始准备兵马了。岂知对此有所察觉的刘世龙已将此事汇报给了李渊。这边李渊也已在晋祠附近布好了亲兵。
及至祈雨的那天,在李渊的安排下,开阳府司马刘政会突然出现,将一密状呈给李渊。“密状”中称王、高二人引突厥入关。直到这时,王威、高君雅才发觉上了人的圈套。不容分说,已被人五花大绑,押回城中。
吉时已到,李渊则在刘世龙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前院的祭台,与老老少少一起,向台上的龙王爷献香祷祝,顶礼膜拜,祈望龙王爷能给久旱的大地普降甘霖……
事有凑巧,刘政会告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入关,第三天,即五月十七日,突厥发数万骑兵袭击太原,其轻骑兵在太原城外,往来驰骋,极为骄横。李渊决定利用智谋使突厥退兵,一来不伤与突厥的和气,二来让突厥看看李渊的实力,让其从此不敢小瞧。突厥来犯,正应了刘政会的“密报”。在对付突厥的军事会议上,分派完各路兵以后,李渊命令道:
“人告发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今果然如此,立即将此二人处斩,祭旗出兵!”
将王、高二人处斩后,单说李渊沉着冷静,命裴寂、刘文静等分别守备太原诸城门。且令城门大开,城墙上不树旗帜,守城将士皆蹲在城垛后面,不许出声。唱一出空城计,以迷惑突厥。空城计毕竟是空城计,为防不测,李渊命李世民率精锐骑兵,乘黑夜悄悄出城,占据险要的地方,一旦太原城有何不测,即从背后突袭突厥。
第二部分把高德儒推出斩首示众
为进一步迷惑突厥人,李渊又命部将王康达率所部千余人,黑夜出城,白天入城,大张旗鼓装作援军的样子。
李渊的疑兵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城外,虽然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基本上没有大的战斗。突厥此次来太原,本来是示其威武,并不准备强攻太原,今见李渊有所准备,怕夜长梦多,于是乘夜退兵。
月光下,但见城外尘土飞扬,人喧马嘶。城墙上的将士们见突厥兵从夜里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全部退完。亲眼见到突厥兵强马壮,人多势众。将士们既高兴,又后怕。后怕的是突厥兵终于没来攻城,高兴的是唐公李渊智谋过人。乱世之中,追随这样的人,岂不是我辈的大幸!
上午,李渊正在留守府和文武官员议事,城外埋伏的侦骑飞马来报,言突厥兵已全部退出太原。李渊微微一笑,手捋胡须说:“我知之矣。”
文武官员一齐上来祝贺,齐赞唐公之德。去年马邑大败突厥,现在又智退突厥,使太原避免了劫难,成为乱世之中,最和平的地方。李渊的形象在文武官员和百姓中越来越高大,联想到“杨氏灭,李氏兴”的童谣、图谶,人们更是对李渊心怀敬畏。在讨论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时,李世民认为,若兵行天下,必须确保后方根据地太原的安全,而太原最大的威胁来自突厥。突厥控弦百万,十分强大,若一味与其对抗,以后仍然会麻烦不断,只有实行表面妥协和畏服的办法,才能确保太原的安全,确保起兵的顺利实施。
大家一致表示赞同。李渊虽觉畏服突厥,会召来天下骂名,但眼下却不得不如此。于是修书一封,再遣刘文静出使突厥。
信中李渊表达了自己欲取天下,向突厥屈节求和之意。并投其所好,言取天下后,除土地之外,货财宝物,任其所取。始毕可汗接信后非常高兴,对臣下说:
“我知唐公是非常之人,果做异常之事。今上书恭维于我,我当从之。以求宝物。”为了表示向突厥的臣服,裴寂等人主张起兵用白旗,以和突厥的旗色保持一致。李渊认为太露骨,不同意,最后采用李世民的意见,一半是红,一半是白,“杂用绛白”,以表示既不纯属于隋朝、也不纯属于突厥。
北连突厥,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时李建成、李元吉和柴绍也赶到了太原。李渊觉得正式起兵的机会到了,立即召开太原郡各级官员大会,会上,李渊言隋炀帝无道,致天下大乱,决定依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隋炀帝而立代王。并传檄各县,克日起兵。
文武官员都知道李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尊隋是假,欲取天下是真。虽说如此,绝大多数人还都愿跟着李渊。听完李渊的号令,与会的官员爆出一阵欢呼声。
李渊为人行事再好,也有人不买他那一套。起义檄文传到了西河郡(今山西汾阳),郡丞高德儒甘愿为隋炀帝尽忠,不听从李渊之命,且坚壁清野,与太原断绝交通。想在乱世之中,夺取天下,就不能怕打仗。李渊决定首先拿西河郡开刀。李世民自告奋勇,愿去打这起兵的第一仗。但李世民毕竟年仅二十岁,又是单独领兵攻城,李渊怕有什么闪失,派大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一起去,并任命诚实稳重的新任太原令温大有为行军参谋。行军之前,李渊拉着温大有的手说:
“我军兵马尚少,又多是新兵,无实战经验。此次又要攻城略地,非比平日打仗。我儿年少,派卿参谋军事,希望你用心而为之。这一仗关系重大,若赢了,帝业可成也。”
李渊又勉励二子一番。李建成、李世民跪地明誓,表示“家国之子、忠孝在焉”,坚决完成任务,若有闪失,愿受军法裁处。李建成这些年在河东,也没有白混日子,平日也研习了不少兵法。今见军队多为新招募的兵士,训练还不到位,行军举止都没有章法,于是边行军,边教以军法。你别说,还真管事,部队行军的步伐整齐多了。行军时,李世民总是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前列,遇到危险,就挺身而上。每顿饭也与士兵一起吃,颇得人心。温大有又与李建成、李世民商议,约定部队对百姓要秋毫无犯。行军中,见果蔬,非买不食。遇到乡绅里老送牛酒,则婉言谢绝。这支部队虽然年轻,但却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得人心者得天下,年轻的李世民已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兵马顺利开到西河城下。李建成、李世民卸去铠甲,放下刀枪,空身至城下喊话,言明来意,做守城部队的思想工作,瓦解其战斗力。
此时,隋炀帝无道,偏居江都,天下几乎到了无主的地步,守城的官兵也禁不住自己考量,想寻条明路。西河郡司法书佐朱知瑾心眼早活动了,暗地里组织一些亲信朋友,准备反正。
高德儒高郡守执迷不悟,执意要当烈士,对着城下的李建成、李世民破口大骂,并令人放箭。兵无战心,箭矢也没有劲,纷纷射落在李建成、李世民的马头前。两人拍马回归本阵,李世民穿上铠甲,提着砍刀,对李建成和温大有说:“少跟他啰嗦,立即攻城!”
一声令下,兵士们嗷嗷叫地扑了上去。飞梯刚搭上城墙,李世民第一个往上爬,兵士们见状,备受鼓舞,人人奋勇争先,守城之兵见状,没等攻城的人爬上来,便弃械逃跑。高德儒见大势已去,急忙和几个亲兵护卫一块,换上百姓衣服,窜向城中。李世民等攻城战士未受任何抵抗,便涌入城中,城门大开,李建成、李世民,温大有率一队兵士,直奔郡丞府,开府办公。坐在郡丞府的大堂上,李建成自然高兴,摸摸这,看看那,又万分遗憾地说:
“没抓住高德儒,真是遗憾。”
话音刚落,只见郡司法书佐朱知瑾领几个人拖进一个人来,众人定睛一看,抓来的人正是高德儒。温大有比较熟悉这高郡丞,指着李建成、李元吉说:“当年他路遇野鸟,硬说见到的是鸾鸟,佞惑隋主,以为祥瑞,才混得现在的一官半职。”
李建成拍手兴奋地说:“把这老家伙押往晋阳,让父亲大人看着也高兴高兴。”
一旁的李世民,却鼻子里哼一声,说:“这样的茅坑石头俯拾皆是,有何看头?来人呐——”
堂下站立的卫士应声上前,李世民也不和李建成商量,径自命令道:“把这高德儒推出斩首示众!其他人等,一概免罪。”
李建成见李世民如此,心下不悦,却也没说什么。第二天,平定西河的军队即高奏凯歌,回到晋阳,来回才不过九天。李渊亲自到城外迎接,高兴地对左右说:“如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第二部分突厥贪而无信惟利是图
这年六月,李密率瓦岗军围攻洛阳,大败隋军于平乐园。隋炀帝急命江都通守王世充、河南大使虎牙郎将王辩、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韦霁,率部增援洛阳。一时间,长江以北的隋军主力皆集中在洛阳战场上。长安城守备薄弱。李渊决定发兵进攻关中,夺取长安。为争取人心,多募兵马,李渊命令开仓放粮,救济贫民。此举大受百姓欢迎,来参军的人一天天增多。太原的总兵力已达五万余人。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十四,正式建立大将军府。裴寂等属下上尊号称李渊为大将军。李渊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管辖左三统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辖领右三统军,李建成、李世民各设官属,柴绍为右领军长史。
李渊首封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和前长安尉温大雅为记室,温大雅与其弟温大有共掌机密。武士彟还干老本行,为铠曹,全面主管军供工作。刘政会、崔善为、张道源为户曹。原晋阳长姜谟为司功参军。原太谷长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琛及原鹰扬郎将王长谐、姜宝谊、阳屯等为左、右统军。
总之,原太原留守府的各级官吏大部分留用,随才授职。
七月四日李渊任命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领太原太守,全权处理后方太原的一切事宜。五日,李渊率三万甲士誓师出征。
此次是起事之后的首次远征,场面搞得十分隆重。正阳门外宽阔的大校场上,三万甲士按分布排列,其中步兵营居前,骑兵营在后。兵士们皆铠甲鲜亮,枪刀闪光,甚是齐整、威武。校场周围,白绛杂色的旌旗猎猎作响。再远些,隔离栏之外,围满了百姓,大人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