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玉皇-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怀中的古仙兵,随即就咬了咬牙,自言自语道:“瞿老祖比师尊整整年轻了几百岁,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师尊压着不敢轻举妄动,好不容易盼到了师尊的大限之日,更是不可能放任我将这件古仙兵带回升龙山……为今之计,也只好硬闯了!”

闵战兴深知,从他带着古仙兵从玉皇观踏出了第一步的时候开始,整个北岭域就都不安全了,留在北岭域的时间越长,他暴露的风险就越大。

圣灵宗在北岭域的势力根深蒂固,一道圣灵密令就能让整个北岭域变得如铁桶一般,火烧不穿、油泼不进,自然想离开这只铁桶,那也是千难万难的。

大唐国有四位金丹老祖,除去皇室的董老祖、圣灵宗的瞿老祖,和最近几年才成就金丹大道的灵竹谷的那位金丹老祖之外,还有另一位金丹老祖向来与董老祖交好,据说,当年这位金丹老祖还是后天武者的时候,就曾得到过董老祖的指点,好几次都差点拜董老祖为师。

如果说天底下还有哪个金丹老祖不愿意看着董老祖活活老死的话,那就非他莫属了!

这位金丹老祖就在与北岭域一山之隔的另一面,只要穿过大东山,自己就算是安全了……

此地离大东山只剩下百里之地,这两匹拉马车的黑马,也都不是什么普通的战马,而是有汗血宝马纯正血统的直系后裔!

日行千里根本不在话下,只要马车能禁得住这一路上剧烈的颠簸!

心里面想着这些事情,闵战兴猛的一抽马鞭,厉声道:“驾!!!”

而就在李鸿烈与闵战兴二人之间的隔空交手逐渐进入最紧张时刻的时候,赵青山却是笑容满面,仿佛搬掉了一块压在胸口上的大石头,瞬间感觉整个人都好了。

心情万分愉悦的赵青山从玉皇观内走了出来,站在山门前的那一小片空地上,对着下面那些还没离开的人说道:“无上天尊!古仙兵已被闵老前辈带走,诸位若是不嫌弃的话,不妨到贫道的玉皇观内歇息片刻,虽无好酒,但也有几杯清茶可供诸位解渴。”

那些人听到赵青山的这句话,莫不是面面相觑,这半个时辰前还剑拔弩张恍如生死大敌,半个时辰后就变得一团和气了?

大部分人还是心里面充满了芥蒂,虽然此事皆因他们而起,死了那么多人也不是赵青山想看到的结果,但没有人会把所有过错都归结到自己的头上去。

谁让玉皇观里出了一件古仙兵呢?赵青山就算没有大错,也绝对脱不开干系!

最后,除了少数几个有心要与赵青山结交一番的先天宗师选择了留下之外,所有人都毫不留恋地转身下山了。

望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赵青山的一只手慢慢的背到了身后,目光投向遥远的东南方,嘴角勾起了一抹若隐若现的奸笑之色……

被闵战兴带走的那件古仙兵,其实就是赵青山的命根子之一,翻天印!

赵青山会允许闵战兴那么顺利地带走自己的翻天印?如果真的是,那么,这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可怜的闵战兴哪里知道,赵青山的三分神念就留在翻天印内,随时都能让翻天印再度宝光冲天!他想偷偷摸摸地离开北岭域?门儿没有!!

第170章 紫金山上的悠扬钟声

“师尊,人都散光了。”何琼一蹦一跳地进了玉皇殿内,兴冲冲地朝赵青山说道:“弟子一路跟着他们直到山脚下,确实所有人都走了!”

这本就是预料当中的事情,赵青山并不觉得惊讶,所以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再没有别的反应。

倒是何琼注意到赵青山此时正在做的事情,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冲赵青山问道:“师尊,您在干什么?”

赵青山慢条斯理地在供桌上折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纸片,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也有几年前给玉皇神像贴完之后留下的金箔。

何琼满是好奇地凑上前去看了一会儿,这才发现被赵青山折出来的纸片、金箔形态各异,有抽象的小鱼,也有抽象的飞禽走兽,不一而同。

赵青山并没有回答何琼的疑问,他只是顺手从桌面上抽出了一张事先写好了文字的纸片递给何琼,然后对她说道:“按照纸上的要求,把这些东西给为师备好。”

“哦……”何琼抓了抓头皮,一脸困惑地接过赵青山递给她的小纸片,再定睛一看,原来赵青山要的都是一些几年前就被买上山来,但一直都没用过的东西。

比如那口高一丈三尺的巨大铜钟,还有那只架起来同样高一丈三尺的兽皮鼓。

再比如三年前就被赵青山埋在玉皇殿外,那只香炉当中的一瓶山水,当然,赵青山管它叫圣水……

反正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何琼倒是想问问赵青山拿这些东西出来要做什么,但看到赵青山一脸认真的模样,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回去了。

何琼转身离开了玉皇殿,去准备赵青山需要用到的那些古怪玩样儿。

而赵青山则继续站在神像的供桌前,一张一张地折着那些只是神似,光看外形根本很难分辨出原型的纸偶。

时间就这样缓慢地流逝。

等到何琼根据赵青山的要求,将那面大鼓和那口铜钟分别架在道观的东西两侧,再把赵青山需要用到的那些小东西都依次准备齐全的时候,天空中的太阳也已经落到了西山顶上,火红的夕阳为天空蒙上了一张极其绚丽的红纱。

这时候,赵青山提着满满一竹篮子的小纸偶从玉皇殿内走了出来,何琼就在外面的空地上站着。

赵青山问,“东西都准备妥善了吗?”

“回师尊的话,都已经准备好了……”何琼的目光始终落在赵青山手里的那只竹篮子上。

“钟鸣三十六下、鼓击一十八次,鸣钟的时候诵念‘道经圣人篇第二十八节’,击鼓的时候诵念‘道经渡化篇第三、第四节’。”赵青山看着何琼说道:“三界真论为九州大陆的天规地法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思路,从现在开始,凡道门弟子都应遵循法则奥义才是。”

“弟子遵命……”何琼不太懂什么叫天规地法,但想来就是一种约束道门弟子行为的规矩,也就是玉皇观的门规?

没多想,何琼点点头便答应了下来。

不多时,紫金山上便传来了一阵洪亮而浑厚的钟声,仿佛来自太古苍穹一般,悠远而庄重,透着一种浩然的奇特韵味。

“咣~!咣~!咣~!……”

钟响三十六声,一圈圈半透明状的圆形声波不断向外扩散,使紫金山上笼罩的一层淡淡血光在顷刻间被扫除一空。

何琼边诵念道经圣人篇第二十八节内容,边用一节悬空的圆木撞击被吊上钟楼的那一口二人多高的铜钟。

悠远庄重的钟声如连绵不绝的海浪一般传遍方圆近二十里地。

凡听到此钟声九响之人,莫不是心中惆怅顿消,神清气爽!

凡听到此钟声一十八响之人,莫不是跛疴积逮,皆能起行!

凡听到此钟声二十七响之人,莫不是白发反黑,齿落更生!

凡听到此钟声三十六响之人,莫不是老者反壮,少者皆强!

以紫金山为中心,方圆二十里地内,天地之间仿佛蕴含着一种能使人起死返生的神秘力量,随着悠远沉厚的钟声,不断改变着方圆二十里地内的万物苍生。

这是紫金山上没有被利用起来的无量功德带来的奇效,借助钟声的传播,赵青山将这些留在紫金山上已经无用的功德之力全部分散到了方圆二十里地内。

借助天规地法判别人之善恶,越是大善之人,听到的钟声便越多,得到的好处自然也就更加丰厚,

能听到钟声九响之人,必然是沉默寡言、忠厚老实之人。

能听到此钟声一十八响之人,必然是和睦邻里、心中和善之人。

能听到此钟声二十七响之人,必然是乐善好施、佳名远播之人。

能听到此钟声三十六响之人,必然是大慈大悲、德高望重之人!

凡是听到钟声之人,都明显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

流云庄张家的长子张富贵,平日里沉默寡言,忠厚老实,几个月前不慎遗落家中五两纹银,回家受其父责骂之后,就变得郁郁寡欢,整日与酒相伴,荒废了家中的农事,愁得其母不知如何是好。

但突然之间,听到自紫金山方向传来的悠扬钟声,抱着酒壶瘫软在自家柴房中的张富贵忽然间想通了许多事情,摔掉酒壶便出了柴房,对着父母所在的屋子遥遥一拜,大声道:“父亲,儿子知错了,丢掉的那五两纹银,儿子这就将它挣回来!”

说完抄起墙根底下竖着的锄头,扛起来便大步流星地出门了。

……

冯家寨的冯杨氏向来勤快乐于助人,不少邻里乡亲都曾得到过冯杨氏的帮助,一直都对冯杨氏心存感激。

但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冯杨氏上屋顶整理茅草垫时,不慎滑落摔断了左腿,自那以后便瘸着一条腿,整日以泪洗面。

但突然之间,听到紫金山方向传来的悠扬钟声,坐在自家床榻上,望着已经空无一物的这间屋子,正心中悲伤,泪如雨下的冯杨氏忽然一愣,只觉得瘸了两年的左腿竟发热发麻,只片刻功夫,那歪掉的骨头就重新长直了。

冯杨氏本能地从床上滑落下来,当双脚平稳落地时,她无比惊喜地大喊了起来,“当家的,你快来看啊!我的腿好了!天呐,我能正常走路了!!”

说话间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如断线的珍珠般掉落下来,对于冯杨氏而言,这就是神灵对她最大的恩赐!

而如上场景,正在紫金山下十里八乡中不断地重复上演。

赵青山在紫金山上找了一块还算平整的岩石盘腿坐下,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脸上渐渐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接下去的十五天内,紫金山及方圆二十里地,将会有一场天翻地覆的巨变。

而这……也是赵青山等待了三年,期待了三年,准备了三年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为道家正名!

“无上天尊,贫道终于有了做道士的感觉……”

第171章 尊神化世,青山讲经

一只别致的五足三山香炉静放于身旁一侧,袅袅香烟从那香炉顶部的九十九个细小孔洞中缓缓透出。

一轮若隐若现的金色圆环在脑后浮现,这是身具神通法力、又功德无量之人才会出现的奇观,如今却在赵青山身上真实地上演了。

一缕清风卷起缭绕在赵青山身旁的那些淡淡的白色烟雾,随后向四面八方吹散开来。

紫金山上渐渐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一股难以用语言描绘的奇异香味开始遍布整座紫金山。

当近半的太阳都沉入西山之巅时,紫金山上响起了飘渺不定,宛若天籁的讲经之声。

“太古之时,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

“天地日月未具,山川河流未生,九州状如鸡子,混沌玄黄。”

“太古时,有盘古真人,为天地之精所化,自号盘古尊神,游乎其中,不知其年。”

“盘古尊神日高百丈夜长千丈,忽一日头顶天、脚踏地,始觉混沌之小,遂取混沌原石反复打磨巨斧,又万万年后,尊神持神斧开天辟地,混沌一分为二,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天地始辟之后,尊神弃神斧于天地之外,吹气成云、鼻响化雷,左眼升空成日,右眼升空成月,发须变作满天星辰,身体成了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的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是以,天地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