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为阴动而阳未熄者。亦有三部皆动而各不同者(王叔和曰:左脉偏动,从寸至关,关至尺,
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病仲夏得之,是心气不扬也,若早为善治,桃花落,阳气伸,当不至死矣。此
又三部同动而象各不同者),总皆动之类也,皆阴阳二气之相搏也。《内经》但言其象,师
乃揭示其因,见病知源之旨为深远矣(以上详释动脉)。下乃以动之分见于寸口三部者,
各述其病因,详其证象。曰: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阳
动指阳气偏强而动,脉当见于寸部。盖阴阳二气,虽曰相搏,一实一强,各不相逊,但
二者之比,必仍有微强、微弱之分。阴欲内敛,阳欲外泄。阴者主精,阳者主气,设阳


伤寒杂病论义疏 
—54—

动之势,微强于阴,则外泄之力,胜于秘固,必以气强蒸散阴精,外发为汗。汗者,心
之阴液也。以气动而蒸精化气(蒸动阴液化气),触气交(即空中之气)而气复化水。故经
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以雨出地气,由水化气,上腾于天,气复化水故也)。然寸阳尺
阴,上下有位,阳动气升,当阴阳相搏于上,动象见于寸口。此气强而血弱也,法当泻
心之阳(心阳即心之热气),以和荣卫,宜桂枝汤加黄连、黄芩与之,随证消息(以上释阳
动汗出)。阴动,指阴气偏强而动,脉当见于尺中,以阳欲外泄,阴内秘之,秘固力胜,
则阳郁于下而见于尺。阳气内陷阴血之内,故外不能蒸发为汗而相搏于下,蓄积发热,
此与阳气下陷入阴尺弱发热之例,其理正同。但阴弱(即尺脉弱)发热,虚而相乘者也。
阴动发热,实而抗拒者也。故动于下则阳郁于下,当泻血中之热,导邪出自水府,宜干
地黄、黄柏皮、茯苓、半夏之属与之(以上释阴动发热)。若动见于关,为气搏中府,见证
腹当满痛,宜升清降浊而泻胃燥,用葛根、半夏、知母、甘草之属与之,甚者加枳朴以
降气结(半夏亦降逆气,其性较枳朴为缓)。凡动皆为二气有余,阴动、阳动,总属阳脉,断
无不足之证(以上释动见于关)。下乃更举动之变例者言之,经有如数之称,则亦可以如动
之名加之。若脉见动象,而见形冷恶寒之证,此为气血乱而失守。气血失升降之守,则
亦当相搏而动。手少阳(三焦为手少阳)司气之上下,三焦者(即少手阳)为原气之别使(人
身之温暖,系于三焦之膜,是三焦为阳气之都会),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其原出于下焦,故形
冷恶寒而动者,为三焦伤之证。当其动见之时,宜桂枝、附子、白朮、细辛之属,温经
散寒,内固中府。但三焦伤,不必定见动脉,即乍时一见动象,乃因原气内虚,相搏之
力易懈,稍迟必仍转关上虚弦。盖虚弦为三焦伤之正脉,以弦为血凝其气,虚弦则非血
凝其气之力甚强,而为气运血行之力不足。故三焦伤者,必关上浮虚而弦也(凡气弱血痹,
多见虚弦),治当用桂枝汤加黄耆、当归、附子之属。此言阳气偏虚见动之例。后《不可
汗篇》:脉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言时而动数,时而微弱,必证见发热,又为阴气偏
虚见动之例,治宜人参、当归、阿胶、桂枝、白芍、枣仁、丹皮、甘草之属。他如上举
心肾死藏,薏苡、麻豆、乱丸之脉,虽似动象,必按之无根,是为藏气内绝,但亦阴阳
二气,仍在相搏未散之际,乃有此象。若阴阳分离偏绝之证,自无气血抗拒之争,即动
象亦无由作矣。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
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
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
得此脉者,必难治(按自又脉来动而中止至必难治一段,通行本错简在卷四《太阳篇》下)。

上言动脉,明阴阳二气之搏击者也。此言结促,明阴阳二气之断续者也。今分两义
以释透文。一先释效象之由,二次释主治之法。经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脉来缓者,谓其
动迟缓。时一止者,谓止无定数(有定数之止,久按或十至一止,二三十至一止,每止皆恰如其
数)。时一止复来者,谓应指乍觉一停,旋即复动(动即来也),并于前至一动之内(一出
一入为一至),如人之行而一蹶,急趋以求及乎前,此结促之象也。但《内经》言促脉,
曰:寸口脉中手促上击,是其象促迫,应指如以物上击其手,未尝必言有止乃得称促。


伤寒杂病论义疏 
—55—

如伤寒下后,胸满脉促,下后协热利脉促,皆应主上击之义,乃合阳邪内陷,抑而欲扬
之旨。至于结脉,亦有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蔼蔼如车盖曰阳结之文(虽曰阳结,亦阴凝也)。
是结为血气结塞,阻滞不通,亦不必迟而有止,乃以结名。现本论少腹血结,脉见沉结
之文,则证属内实,亦应主结塞之义,乃合随经内陷,瘀热在里之旨。是促结二脉,皆
有一属脉象(上击为促,结塞为结,皆言象也),一属动止(促为数中之止,结为迟中之止)之分,
昔贤每兼采两说释之,而本论诸条,则或主动止,或主脉象,未尝随义辨别,似故为含
混其词,乃深维经旨而后知两者理本一贯,实可分而不可分。师曰:脉阳盛则促,阴盛
则结。盖平人阴平阳秘,荣卫谐行。今阳气偏盛于脉,则其行也流溢奔迫,其动也升浮
外鼓,拍拍应手,势如上击,乃成促象。若阳气太过,阴不能维,则奔逸绝伦于阴气不
能相从之顷,遂见数而一止,此阳气盛而阴气不能相续也。故数脉积盛,乃见上击之象,
阳迫更进,遂成一止之蹶。故论曰: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可知上击之与一止,
但有微甚之分,总为阳盛之脉,非二者之殊途也。进而言阴盛之结,以阴阻气血则脉迟,
血气阴凝,其动也沉陷涩滞,阴气太过而阳不能运(阳主运枢,动力之源),则流行之机缄
不利,于阳气不能相随之顷,遂见迟而一止,此阴气盛而阳气不能相续也。故迟与涩搏,
遂成结象,结塞不通,乃成一止之结。譬之外散内结,形如车盖,外结内散,空似鼓皮
(革脉),内外结而上下不结,状若长竿,内外结而上下中断,蹶为一止。此皆微甚之分,
总为阴盛之脉。要当合平脉辨证之法,乃得通见病知源之旨。故师但明其效象之因,而
不析举其呈形之异,其义深矣。下乃更辨结代之分,旧谓结为止无定数(言结而促在内),
代为止有定数。此仅言其大概,若更语其精密,则结脉之止,为止才半至而还;代脉之
止,为止经一至而还。促之与结,虽有迟数之异,其为半至而还则一。故师示结代之分,
曰: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
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此数句旧错简在卷四《太阳篇》下)。此段词意曲折,不
易骤解,当先就浮按、中按、沉按,复以出入来去释之,乃得明其应指之象。脉之动也,
自沉而中而浮,曰出曰来,复自浮而中而沉,曰入曰去。脉之一出一入,阴阳嘘吸开合
之力使之然也。促为阳盛,阳者主出,气之开也。阳盛而阴气不续,是脉气中断于吸力
之不足也,其止当在内还之动。以阴者主入,司气之合,阴不能续阳,故当蹶于脉入之
顷,故脉促之止,多止在应指之后,其位在沉。结为阴盛,阴盛而阳不能续,是脉气中
断于嘘(嘘与呼同义,但呼吸不能代开合之义,故言阴阳每曰嘘吸),力之不及也,其止当在外
来之动,故结脉之止,多止在应指之初,其位在浮。是促为气迫于外而不入,结为气窒
于内而不出。促之止在少一吸,阴气之接引微也;结之止在少一嘘,阳气之鼓动衰也。
既明此义,再加指法以释论文,则意自易解。又脉来动而中止者,谓不论其止之在外、
在内、在出、在入也。更来小数者,谓或止在出,当不见其再动之入,或止在入,当不
见其再动之出,必俟其更来(即出也)应指之顷,乃能定其止之久暂。今云更来小数者,
言止后再动,似稍速于前者应指之动,明其停止之顷,必不及一至之久。再细审之,则
知其外止者,未及内返至沉;内止者,未及外还至浮,皆至中部即还而反动,谓入者至
中,即还而反出,出者至中,即还而反入,停止恰半至之顷,旋即应指更来,故觉更来
之动稍速,其止至中而反也。是知促结之止,为歇半至者明矣。若代脉之止,则动而中
止,不能自还,以应指之后,其止于出者不见其入,其止于人者不见其出,必待停止或
出或入一动之久,乃因而复动应手,此不能至中而还,并于前至,必待第二动乃复更来,


伤寒杂病论义疏 
—56—

有起而更代之义,故曰代。代脉之止,为歇一至也。结之与代,皆阴阻气血,与促之阳
气奔逸,阴气断续者不同,皆属阴脉,故结代皆曰阴也。二气断续,总为难治之脉,脉
象既明,更进而释主病之因,虚实之辨,主治之法。后贤论结促主病,或谓真气之脱,
或指积聚之生。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积(旧误作气)微。其实促结皆有虚实之分。
若促而上击,势盛形强,数追一止,此阳气之太盛也,当泻阳以救其阴。若促而奔迫,
来盛去衰,势盛形虚,数而一止,此阴气之不及也,当育阴以维其阳。故促而兼大兼滑,
阳之强也;促而兼涩兼细,阴之竭也。促而兼弦,为气之郁;促而兼洪,为火之郁;促
而兼涩,为血之郁;促而滑鼓,痰食之郁。若促而拍拍,来如矢发,去如电掣,举之则
强,按之不鼓,此阴脱也。故阳邪下陷、阴气内脱、温热发斑、瘀血发狂、气血痰食之
郁,皆有促脉。结为血气结而不通,若脉象结滞紧实,迟而一止,此阴阻而阳闭也,当
通阳而破其阴。若脉象虚软微细,迟而一止,此阴盛而阳微也,当峻补以扶其阳。故凡
象敛而坚者,为有形之积郁;象濡而散者(散言其象松软,非散脉之散)为真气之断续。浮
按得止为气结于经,沉按得止为气结于藏(藏指里,赅府而言)。若象势两无阻滞.而止于
脉来之动(即浮按也),心肺之气外脱也,当益气养荣以和其经脉,如论中下之脉促不结
胸,及脉促手足厥冷当灸之类,皆此属也。若象势两无阻滞,而止于脉去之动(即沉按也),
此肾肝之气内脱也,当峻补精血以充其动气(谓肾间动气也)。若或促或结,而内见心藏
之证(此平脉辨证之法),此心液竭而经气窒也,当滋荣阴以通卫阳,如论中脉促结心动悸,
用炙甘草汤之例,与《内经》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病在阳,言经气之阻),泄及便
脓血之证,皆当以此法比类治之。至于代为不能自还,无论从数见,抑从迟见,皆为真
气不能接续之象。或颠仆重伤,或心腹大痛而代者,为藏气一时失常,较为易治。若外
无病而脉代者,是一藏无气,虽无定数之代,亦危亡之兆矣。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