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省农药而将毒药置于粮食等作物内部,不怕毒着人、畜吗?如其毒蛋白仅针对某个害虫特定基因,消灭特定害虫后则其它害虫更猖獗,(这已被实践证明,如中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棉花造成盲蝽大爆发'注28',)使用农药反而更多,而且(因生物基因都有共性)也未能做到不害人畜。
但若针对多种害虫基因,则必因这多种害虫基因与其它生物(包括人畜)基因共性增多而更伤害人畜等其他生物。因此,将毒蛋白置于粮食内部,是个只有傻瓜才会想出来的彻头彻尾的悖论,根本不能自圆其说。
关于转基因作物可减少除草劳动的悖论
“转基因作物加大了配套除草剂的使用,结果,杂草也抗除草剂了,为了对付抗除草剂的杂草,就要用更多的除草剂。但是致命的除草剂哪怕混合着用、越来越多地用,也无法阻挡那些‘超级杂草’。这些杂草不仅令联合收割机望而却步,连手用工具也无法对付。”'注29'
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无害、增产、提高品质、增强抗病免疫力、降低成本等等更是无稽之谈。
转基因生物性状的改变破坏了生命活力内在的系统性要求
转基因作物通过移入或修改物种基因的确可以改变其某些性状,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显然大大超过因此而得到的利益。因为这些血缘关系较远的外来基因在改变物种某些性状时也破坏了物种生命活力内在的系统性要求。
一个物种,可发生变异的基因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因为生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一处基因的变动,必须有其它许多基因相应的一系列变动,方能使其内部运转继续保持和谐顺畅而有活力,从而得以继续繁衍后代,作为生命物种遗传下去。基因若改动多了,需要相应改变的基因就更多,而该物种则不会自动进行这些必要的变化调节,因而(乱套)很难保证其内部运动的协调顺畅而保持可遗传后代的生命活力。因此,一个物种不可能允许一代之内有太大的改变。
自然界为何会产生生命?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原子无非是氢、碳、氮、氧、磷、硫以及少量的金属原子,但当这些原子组成的大分子结构复杂到能使其内部运动足够协调顺畅时,就能自我复制,代谢循环,产生生命活动。因此,生命从本质上说,就是内部运行顺畅协调有序的复杂物质运动。一旦其协调有序性被破坏,其内部运行就不再顺畅,从而丧失生命活力。
可以说,物种内部和谐有序的程度,即其生命运行顺畅旺盛的程度。而转基因作物因其基因改变未经自然途径并受自然选择而成为物种,其人为移入基因血缘关系太远,完全不同种,超出了原物种遗传基因的兼容范围,以致引起其内部遗传信息的紊乱和失调,原有的生殖基因因此受到抑制失去活性,生殖系统(种子胚等)不再发育,不能形成新物种。(如虎和狮,虽都是猫科,血缘还是超出遗传基因兼容范围,其杂交后代虎狮、狮虎,不仅无后,而且先天都有严重的免疫系统缺陷,成活率低,寿命也均少于虎和狮。)
越是相近的物种杂交,其基因改变得就越小,因此就越是处于可允许变异的范围之内,使其内部因素保持协调而不影响其遗传后代的活力。但血缘关系过近则其遗传缺陷就得不到弥补。血缘关系在基因变异许可范围内适当远些,则既不破坏遗传活力又能弥补遗传缺陷,因而是有益的。此传统杂交方式至今仍是培育良种的有效途径。(传统育种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其基因来源都是取自其父母双方最有活力的生殖细胞,因此其遗传活力是有足够保障的。)
而越是血缘相距较远物种的杂交(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其基因变化就越大,需要相应改变之处就更多,因而就越是会超出允许变异的范围而难以被遗传系统兼容,其内部运行就越是难以协调而保持生殖活力,其生殖系统就越是会停止发育而绝后,其生殖基因也就因此被改变。转基因作物就是如此。
自然界生物基因的改变只能通过两个途径——杂交和环境影响。生物基因被改变后并非都能作为物种繁衍,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因其内部未能协调而不具生殖活力遭自然淘汰。只有内部因素协调而具有生殖活力的物种才能成功地演变为新的物种。达尔文进化论所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自然界为什么找不到各个物种之间的中间过渡形态?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些众多的中间过渡形态因内部不协调缺乏生殖活力而没能繁衍形成物种,因此其于自然界只能是个别的昙花一现的怪胎。我们现在的转基因作物其实也是这样一些怪胎,它们在自然界是注定要被淘汰的。而现在我们却淘汰自然选择出的优良物种而代之以这些应被淘汰的怪胎,如此逆自然规律行事,还要以此悖天道之术南辕北辙解决农业问题,岂非当今天下最大笑柄?
转基因作物缺乏遗传活力造成其食物的气衰绝后性质
世界各地大量关于动物吃转基因食物的研究报告都一致指出,普遍的不育现象(包括幼崽死亡)是动物吃转基因食物后的共性,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免疫系统的普遍损害(免疫系统损害也与中毒有关)。而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是建立在体现生命活力的内分泌活性基础上,都是物种机体中最具活力,也最需要靠吃(生物)同样活性物质成分补充的部分。
天然粮食是植物的种子,是植物遗传给后代最有活力的精华部分。所以《黄帝内经》才有“五谷为养”之说,也因此人类才以粮为主食。
而转基因粮食则是不能繁衍的劣种,没有天然粮食那样的活性精华。不但其结出的果实部分没有,其它部分(叶、茎、根等)也缺有效的生殖基因。
这就验证了中医同气相求的原理。吃缺乏生命活力的转基因食品,几天没事,久食必伤元气——即减损内在的精气神。转基因作物因缺乏遗传活力造成其食物的气衰绝后性质,绝育和免疫系统缺陷就是表现出来的结果。
(有人说转基因作物之所以不能留种繁衍,是为了垄断种子供应而内置了绝后基因,其实这种“垄断”正好掩盖了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因缺乏生命遗传活力而绝后。)
大自然留给生命的有机食物全部都是其活力足以繁衍后代的物种,不能繁衍后代的全部自然淘汰,这也是大自然维护生物活力的一种天然秩序。(转基因作物则打破了这个自然秩序,使一系列生物链条由此失去了这道自然的保护屏障。从而必引起一系列生物灾难。)
转基因食物不仅有毒性和气衰绝后问题,基因污染的可能性仍然是挥之不去的严重危胁。
“转基因食品中的DNA,是被包裹在植物组织中、在细胞壁内、并且被染色质紧紧地包裹着,它们在人的消化系统中可以存在很长的时间。”'注30' “由於细菌没有细胞核,并且其基因组没有染色质包被,所以转基因与肠胃微生物基因组发生重组的可能性比人类基因组要大得多。”'注31' 假如这种重组确实发生(目前尚未证实),则转基因就能够在人体内长期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与人类的基因组发生重组。
缺乏生命活力的转基因作物在品质、产量、农药用量、成本各个方面均已全面逊于天然作物。
英美等国研究报告对玉米、大豆、棉花的转基因品种和天然品种分别在农药用量、生产成本、产出、农民收入、种植面积等多方面长期数据的比较已明确显示出:转基因作物在各个方面均逊于天然作物。'注32' 这与我国推广转基因棉已全面失败,转基因棉花在产量、质量、农药用量、生产成本各方面已全面劣于非转基因棉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注33'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生命活力最旺盛的物种,也必然是对人最滋养补益,自然生产力和抗病力最强大,从而最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因此,从来的农、林业进步都必然是靠选择最富生命力的良种。而)违背自然规律缺生命力的转基因品种,必然缺乏天然物种的健康活性所带来的生产力、优良品质、及抗病免疫力。转基因作物因其本身的荒谬悖理而无任何优势。
转基因林业的悖理表现并不亚于农业。其对环境的毁灭性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转基因农业,转基因果树果实同样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树木违背自然的劣种绝后性质使之成为制造生态灾难的活死神——灭绝生命的基因传播源。
非转基因天然林木可涵养水源,改善气候,有利于动、植物及菌类、微生物生长繁衍。是生物王国的天然栖息聚集地和庇护所。
而转基因树林则成为绿色沙漠,林中无飞鸟走兽和昆虫,无灌木,顶多有些许杂草。此次西南大旱,转基因速生桉树林成了抽水机,抽肥机;凡有转基因速生桉树林之处,湖泊水库干涸,河溪断流,生机难觅,死气沉沉。究其原因,仍不外乎转基因树于自然界必遭淘汰的劣种绝后性质、毒性、基因污染,这三条互相强化的绞索交织成死神;土壤中的微生物或被毒杀,或被绝后基因污染而绝后;林中昆虫也与微生物同样命运,其它飞禽走兽自然也远避死神。
土壤中微生物(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即“抽肥机”之谓也。土壤板结则丧失涵养水源功能,即“抽水机”之谓也。可见,“抽水机”、“抽肥机”皆因转基因树林杀灭土壤微生物之故。
已有许多学术论文证明转基因树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生物活性普遍要低于非转基因树林,如研究员程文静2008年在《中国转基因林木的研究现状、风险评价及管理对策》一文中指出:“基因工程树会影响土壤生态状况。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孙彩霞研究了不同处理所导致的土壤残留Bt毒蛋白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发现不同Bt蛋白残留量间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Bt基因确实影响了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注34'
侯英杰2008年在《转基因杨树生态安全性评价初步研究》一文中也指出:“有些转基因林地与非转基因林地间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否是由外源基因造成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对比不同年份的同一月份间三种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大部分株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注35'
广西农科院的研究报告《桉树种植区土壤肥力评价与平衡施肥种植示范》也承认“广西桉树种植区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偏低;”'注36'
(鉴于广西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桉,其桉树种植区显然主要是转基因桉种植区。)
速生桉“抽水机”“抽肥机”之说是因桉树物种本身的问题吗?国家林业局桉树中心则回答“桉树不是抽水机……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桉树不但是无毒的,而且还可以被动物和人类直接利用。……澳大利亚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桉树林,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澳大利亚人从未反映过桉树林区的水源不好,更不要说有毒了。”'注37'
可见,“抽水机”、“抽肥机”、毒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