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克木_书读完了-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
    …立“,”言……知人“。这些词全是《论语》中多次出现的。其中有什么意义,是困难问题。例如,说到意义,命若指天命,那么,孔子说他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就是他在五十岁以前”无以为君子“了。岂不荒唐?所以暂时不纠缠意义,只把命当作支配人而不被人支配的力量的语言符号,把君子当作理想的人格的语言符号,来考察思维程序。这样就可以看出,这三句话是用”不怎么样就没法子达到怎么样“的格式来表达出这是惟一途径的意思。这显然是我们几千年未断的习惯思路,不必举例了。至于这个判断是否还需要说原因和查证明,那就不在话下。我们从古到今历来是不十分重视问为什么和核对实证的。这是不是可以算是一种思想习惯?
    再看平列句中的思想联系,是不是有层次或其他关系?能不能说,第一句说命和君子的必然关系是主,下两句是附加的说明?不容易确定。但是说方法途径的三点却可以显出有意义联系。命指不受人支配的客观规律。礼指人的行为规范。
    言指人的表达思想意志感情的语言,包括用声音和文字的两种方式。也可以说,第一句讲如何成为君子,第二句讲立己,第三句讲知人。这和书中其他处也有呼应。关于君子说得很多。关于立,《里仁》篇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季氏》篇有“不学礼,无以立也”。关于知人,《学而》篇有“患(己)不知人也”
    ;《颜渊》篇有“问知(智)。子曰:知人”。由此可见,三句有内部联系,而且确可以算是《论语》中孔子的基本思想之一。
    疑点:何晏《集解》的序中说:“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齐论),《古》(古文字本),以为之注。”不知他在编定那些简策帛书次序时怎么把这一章放在末尾,是有意还是无意。看来这一章是含有关于做人的总结性质。朱熹《集注》中说:“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这是把郑玄合三种本子为一本当作原始未必有的一种共同祖本了,是不是重义理而轻考据的结果?重视这一章的意见不错,但根据不对。
    一章中三句都是断案、结论,没有理由和证据。全书多半是这样,很少说明为什么。佛教《金刚经》里问许多“何以故”,回答的往往好像是所答非所问,仍是断案,不成为理由。这和《论语》类似,同属于相仿类型的语言风格和思维程序。一种文风和思路若为多数人所接受而形成习惯,再继续不断,就成为传统。
    这种情况不是仅仅在中国和印度有。以上只就全书末章“孔子日”略作探索和分析,以下再看集中在《季氏》篇里的十章“孔子曰”。孔子说的仍是断案、结论,但不都是平列式。
    孔子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驹,死之日,民无得(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这是一章两片,或分作两章。各是对偶成文。末句是总结,但不知指的是一片还是两片。姚永朴认为“齐景公”前没有“子曰”,所以“不若从诸家合为一章”,不从何晏、朱熹本。这里也把两章合一,作为一种读法,不是表示同意。从文风和思路看,前后都是对偶式。这在书中出现极多,而且一直流传下来,现代例子到处都是。
    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和前引一章都可以算做平列式。不过前章是对偶,后章有层次。知的学的“之”
    是什么,没说。当时人知道,现在难说了。这和书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的“之”一样。为什么不学就是“下”,也没说。大概当时人认为,这不用问,不必答,自然之理。圣人说的还有错?相信,照办,就是了。书中无数断案和结论都是这样,而且不仅是《论语》,不仅在古时。
    孔子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希”是稀少。这是两片或三片“天下有道”平列。第一片配上“天下无道”作对偶。然后平列三句。
    孔子日: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
    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这是平列情况再下结论,指的是当时情况。这里说了“故”,因此,是从一条公理推出来的。回答为什么的公理在前一章。后一章说事实。
    这两章中,“十世”、“五世”、“三世”和“五世”、“四世”相关。注家引《春秋》证明合于孔子时代情况,所以是依据事实推出定律,再由定律判断当前事实。鲁国大夫“三桓”的子孙的权力被“陪臣”阳货夺去,而阳货后来也失败了。可是书中排列的程序不是这样,是先下定律,再引事实下结论说“故”。
    所以,现在看来,前面引的“见善”和“齐景公”两章合为一章,不如还是分做两章好些。而这里引的两章似乎可以合为一章,从“天下有道”到“子孙微矣”。
    不过若要翻译成现代话,恐怕还得改成现在人习惯的思维和说话程序才容易懂吧。
    这里不说了。
    60第1 辑〃 书读完了〃 ,下面把另外六章一并引出合起来看。
    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债,损矣。
    这是两个三项式对偶。
    孔子日: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类。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和前章同样有对偶,同样是益损相对。一个乐字有三种读音,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吧。
    孔子日:侍于君子有三愈: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颇色而言,谓之替。
    这是一个三项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又是三项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押大人,侮圣人之言。
    仍是三项式。君子、小人相对。意思对偶,语言不对偶。
    孔子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亨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是九项式。前面是四对,后加一项。
    以上六章都是先总结项数,后一项项分列。这六章的形式在书中是独特的。
    相仿的只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阳货》)。其他平列式虽多,但没有总结数目。这样举数目总结概括有时省略项目内容。古的如五行、八卦、三纲、五常,今的如三好学生、除四害、破四旧,不知有多少。印度佛教徒也喜欢举数目排列。如;三归、五戒、《增一阿含经》。传到中国又推广出“四大皆空”、“一尘不染”、“一佛二菩萨”等等。这是不是已经成为我们的文风和思路习惯?不列出一二三四再概括简化,就不容易通行无阻。例如“五个一工程”,通用,但未必人人知道是什么工程。
    以上对“孔子曰”十一章只作文风和思路的一点考察就说了这么多。至于内容思想,那就更说来话长了。下面谈一点小意见。
    重训诂,重义理,各有当时需要。现在作解说是为现代人。先要发现前人没说到而现在人会关心的问题,举前引“孔子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一章为例。礼,例如清朝男人要留辫子,民国男人要剪辫子,以及国徽(崇尚什么服色,用什么旗帜标志等)之类。乐,指雅颂、乐府、正式仪式上用的乐歌(现代的国歌)等。征伐指军事、国防、宣战、媾和的权力。礼乐和征伐用古话说是文事武备,现代话是文化、武装,也就是笔杆子和枪杆子。这些都只能由天子,即中央政府掌握,不能归诸侯。“天下有道”的道指的是全国统一。大权归中央。诸侯只能处理地方行政。“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缺少统一的礼乐,没有统一的象征,精神文明涣散,内战不停,那就是国家分裂了。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奔走呼号,为的是将分裂的东周恢复到统一的西周。这不好说是复辟倒退吧?孔子赞扬齐桓公和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如其仁!如其仁!”(《宪问》)这不是主张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吗?
    另有一个矛盾。这章的前面一章中说:“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责备门人冉有没有阻止。季氏是鲁国诸侯的大夫。冉有是季氏的家臣。征伐之权怎么可以归大夫和家臣?冉有本来没有多大责任。孔子讲了一通道理,独独没有讲下面一章接着就讲的大道理,即,征伐之权只能归天子即全国的中央政府,季氏根本无权征伐。这是什么缘故?
    还有一个问题。“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照朱熹所说,这是“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钳其口使不敢言也。”能不能这样解释?是不是孔子朱子两位注意的重点不同?孔子重视的是在庶人方面不议,执政者还不能不议政。朱熹重视的是在“非钳其口使不敢言”,不能依靠禁止使庶人议。秦以前的人孔子及其门徒和南宋的人朱熹对于庶人的看法不一样,他们的想法都和现代人的关于政治言论自由的说法大有距离。彼此分属于三个时代。
    还有,这一章说“天下有道”和下一章说“禄之去公室”都好像是当时说话,但更像是事后做结论。而且,讲三世、五世,是春秋时代非常重视贵族血统的口气,可是到现代也有讲三代贫农和血统工人的,现代所谓文明国家也闹种族即血统问题,这又是为什么?
    诸如此类,问题不少。依我看,《论语》中的孔子首先是政治思想家,和近代欧洲所谓哲学家不大一样。他是为天下有道即政治权力序列稳定时安排个人、家族、贵族、平民、执政者各色人等的义务以求长期天下太平,因而要讲伦理道理,然后才追溯到思想涉及哲学问题的,不是企图建立哲学体系。所问所答的问题和外国从神学分化出来的哲学不同。双方思想虽然有共同处,但是更有区别,不应混淆。研究孔子和研究孔子的哲学和研究《论语》,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以为,读《论语》的目的若是不同,为研究孔子或是为研究这部书,就会有两种读法,读出来的也会有差别。至于讲儒家,那又是另一回事。不知这样看法对不对。
    《论语》确是一部奇书。来源大概是秦以前孔门弟子口传笔录的读物。到汉代在齐、鲁两地分别编辑成书。另有一种古文字写本。东汉末年郑玄将三种传本合编加注,蔡琶写经文刻石,两者都没有传下来。三国时魏国何晏依郑本编《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