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演的某次访谈,才发现它们有着改编的血缘。影片中的老画家最终将艾曼纽·贝阿的裸体画砌进了厚厚的墙壁。而对观众来说,他们却可以有幸见证“不为人知的杰作”的整个作画过程。(法国影片《不羁的美女》剧照)
还是说到凡·高,我曾痴迷他的画和人,甚至痴迷他单纯的癫狂(在我二十岁的某个凌晨,读罢欧文·斯通写的凡·高传记《渴望生活》,抑制不住对他极大的同情和爱戴,立即动手,在家中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他绘画的印刷品)。凡·高说,成长的真正力量隐含在麦子的颗粒里。我看过好几幅他笔下的麦子,风中的、雨中的特写,还有大篇幅的麦田。比起他的向日葵,他的麦子的特写似乎缺乏狂放与激情,而是呈现着某种无名的忧郁和感伤,那时他正探寻如何在画中表现麦子。可惜,这位饱受苦难的天才,没来得及将麦子的寓意展现得尽善尽美,就饮弹而逝了。我想,炽热的向日葵和忧伤的麦子也许正是凡·高内心世界的两极。凡·高的绝笔之作名叫《麦田上的鸦群》。在这幅未完成的杰作上,金灿灿的麦浪是热烈的,横贯整个画面,粗粗拉拉,犹如举向天空的一片手臂,低沉的阴霾和汹涌的麦浪好像都在嘶叫,天与地分裂,纷纷扬扬的乌鸦翻飞。今人已无法准确清晰地解释画家的意图,这是凡·高留给后人的一段关于乌鸦与麦子的无声寓言。
第四部分:麦子 我的麦子 … 感恩(图)
第四部分:麦子 我的麦子 …
感恩(图)很多年前看过巴尔扎克的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在看电影《不羁的美女》时一点没想到二者的联系。直到读了该片导演的某次访谈,才发现它们有着改编的血缘。影片中的老画家最终将艾曼纽·贝阿的裸体画砌进了厚厚的墙壁。而对观众来说,他们却可以有幸见证“不为人知的杰作”的整个作画过程。(法国影片《不羁的美女》剧照)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写过歌咏麦子的散文《亲亲麦田》,叙说了我对都市水泥森林和噪声废气的惶恐,哀叹土地的子孙们争先恐后地投奔都市,而在曾经迷人的乡村,大片大片的丰饶田野也被逐步蚕食,装扮成不伦不类的拙劣城镇。
“人们忙忙碌碌似乎无暇也不愿再去看看麦田、想想关于庄稼的事情,亲亲麦田便成了奢侈的精神旅行。”文章最后的落脚点是:“我常常在梦中见到那令人目眩的麦田风景,在
馨香田野的怀抱里忘却一切。我想,那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对大地的感恩之情。”
我的老师马德馨先生曾特别在结尾这段文字之后批注,表示有同样的共鸣。
第四部分:麦子 我的麦子 … 形象(图)
第四部分:麦子 我的麦子 … 形象(图)阳光下的美女有着麦子的气息和颜色。(法国影片《迷路的人》剧照)
经过了很多很多年,我对麦子的朴素情感依然,但现在,当我身在都市去回想麦子,更多的是想那麦子带给我的关于人的联想。
几天前,我看到一部法国电影《迷路的人》,讲述的是1940年纳粹军队逼近巴黎时,艾曼纽·贝阿扮演的年轻女教师携带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在逃难中迷途的故事。影片到了中间,就成了一个漂泊的少年与年轻寡妇相互渴念与拒绝的内心挣扎,还有一段艾曼纽·贝阿与那
个一起在逃难中迷路的十七岁少年激情燃烧的戏。这部电影不算很精彩,但其中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触动了我。那是艾曼纽·贝阿手拉儿女在那个十七岁少年的带领下逃离敌机轰炸,四个人跑过麦田,镜头俯瞰着慢慢摇过,刚才主色调还是青绿的树木和田野,一下就进入了金色的麦田。阳光下的每一条麦穗都闪闪发光地摇荡,他们携手奔跑着,穿过灿烂辉煌的麦浪,直到进入树林。飞机的轰鸣和扫射一直在画外响着,我在观看中几乎没有一点儿担心,反而有种诗意的刺激和沉迷。这个细节在片中反复出现了两次,那影碟的封面就是穿越麦浪的画面。事实上,就是这个影碟封面和艾曼纽·贝阿的名字,促使我买下这部影碟并在当晚迫不及待地观赏了它。
这部影片,确切地说是影片的两处细节,让我再次沉吟于关于麦子的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对艾曼纽·贝阿的面貌有着深深的痴迷,我几乎看过她主演的所有影片。她的脸非常特殊,我曾几次将影碟机暂停,反复端详那张生动的脸,试图用传统的黄金分割定律来解读出其中美的因由,但越是揣摩越是迷惑,也许,真正的大美女确实是难以解读的。除了那双著名的大眼睛,她的鼻子、脸蛋、嘴唇似乎都并没有太多的可圈点之处,她的两颊凹陷,颧骨凸出,眉毛的末梢也有些下垂,吻部朝前。这些孤立看都难以胜出的部位,却在她的脸上搭配得天衣无缝,美不胜收。宽而高的额头表明了她的精灵和智慧,深邃而内敛的目光,显示了咄咄逼人的情欲和令人难以接近的凛然和傲慢,而朝前的吻部及略厚的红唇却暴露了她母兽般的攻击性。世间很多美女都有着鲜明的柔弱,艾曼纽·贝阿似乎不同,她的柔弱是在强者的层面上的,就像她的身体一样,那么小巧甚至有些瘦弱,但却出人意料地丰满,女性的玲珑起伏在她的身上达到了完全的浑然一体的境界。她在《甘泉玛侬》和《地狱》中营造的都是山野的尘世之美,在影片《不羁的美女》(又译《蛇蝎美女》、《美丽坏女人》)中,她充当那个古怪老画家的裸体模特儿,让全世界的影迷从各个部位仔细见证了她的魔鬼身材。最终,她的无敌美色作为“不为人知的杰作”永远被砌在了厚厚的墙壁里。我觉得“不羁”两个字译得最好,那应该是属于她的词语。
在那部令她彻底现“身”的影片里,不仅表现了她迷人的不羁,更有潜伏在不羁的外貌下的柔情和锋芒。那锋芒就像小麦的芒刺,密密麻麻,扎在腿和胳膊上几乎让人拔不干净,她让你亲近大地又犹如芒刺在背,欲仙欲死,欲罢不能,又无从选择地想舍死忘生。
和奥黛丽·赫本、费雯丽、碧姬·巴铎、伊莎贝尔·阿佳妮等著名美女影星不同,她们都像娇艳的花,而艾曼纽·贝阿则是田里的庄稼。她没有那些明星细嫩的肌肤,甚至满脸都是细碎的雀斑,她是性感美艳的,又是粗疏而有刺的,她的迷人就混杂其中。在《迷路的人》中,她与那个十七岁少年在暗夜的林边野合,那少年用打火机照看她的乳房和隐秘的下身,他说他要全面感受女人。
艾曼纽·贝阿穿过麦田,这个意象让我久久回味,我似乎找到了她所以荡人心魄的奥妙—她就是丰饶的麦浪。
这个不羁的美女走过金色的田野,我不禁既爱又恨地在心中呼唤一声:麦子,我的麦子……
第五部分:驱逐心魔 … 遭遇附体(图)
第五部分:驱逐心魔 … 遭遇附体(图)美国电影《驱魔人》剧照
三十多年前,即1973年,我刚刚小学毕业。这一年还处在所谓“文化大革命”之中,其间有很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比如“批林批孔”,比如“张铁生交白卷”。那时的中国银幕上,除了样板戏基本没有自己的故事片。这些政治和文化的特有的景观对我们的成长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事件虽然重大,但与自己的关系没有最直接的冲突,因此而今回忆,多已有些模糊和缥缈。但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初夏,有一件事情让我刻骨铭心,那就是亲身见证了一次灵魂附体的事件。
那天中午,我正和几个同学在街上玩,有一个姓马的同学脸色惨白地从我们跟前经过。我们问他要去哪儿,他声音颤抖地说要去找他的姐姐。
“太可怕啊!”他带着哭声说,“她被死人附了身!”
他的姐姐是我们街上有名的美人,那年也就十八岁,却早早参加工作在毛纺厂当挡车工。她奇特的遭遇自然让我们好奇,于是,一伙人就跟着姓马的同学一起去找他的姐姐。在去往郊外的京石公路上,我们追上了她。原来那姐姐正被其父母和几个亲戚连搀带押地朝某个地方走去。他的姐姐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面色没有过去白皙,显得特别黄,眼睛也是直愣愣地,仿佛换了一个人。确实是换了一个人,她不像过去那样的沉静和寡言少语,而是一路上喋喋不休。最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是她的声音,那是一个嘶哑的男人的声音,一直在表白是如何爱那个姐姐,“我肯定会一辈子对她好,只要有一分钱,我也要给她花……”等等。我们都不明白什么叫“附体”,为什么明明还是这个姐姐的外形,内里却是一个男人。“她”在不停地说话,跟着的父母还有亲戚就不停地附和。一个瘦小的老太太似是其中主力,她颤巍巍地劝说着“她”其实是“他”:“我们都明白,你就先放心离开吧!你要真喜欢她,就先出来!先回到你住的地方吧!”那姐姐有些累了,就被人用自行车驮着,但“她”仍是不住嘴地絮叨,声音低沉,后来就真的沙哑了。一路走一路表白,一路劝说,那同学的妈妈早已泣不成声。走了差不多有五里地,最后在一个两边有着麦田的路旁,突然,那姐姐就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她恢复了原来的声音和眼神,左顾右盼,很纳闷地问自己为什么在这里。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马姓同学的姐姐有个早恋男友,两人在同车间工作。因工厂的一次事故,男友突然死了,不知为何,竟在死了数天后,忽然附在了那姐姐的身上。为了驱逐附在他姐姐身上的魂灵,就一路招魂地朝那男友埋葬的地方走去,最终,在快接近那墓地的路口,成功地将死去的魂灵驱走了。
这是迄今我所见证和遭遇的惟一的一次附体、驱魂事件。长大后,我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上获悉,魂灵附体事件确实在各国都常有发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与迷信无关,是现今的科学仍难以解说和分析的一种灵异现象。
二十七年后,即2000年,我从VCD上第一次看到美国经典恐怖电影《驱魔人》(台湾译《大法师》)。那恐怖的震撼,是我看过的恐怖电影中所不曾遇到的。2004年,应编辑之邀写一篇分析该片的文章,我通过DVD重温这部恐怖电影,和第一次一样看得惊心动魄、不寒而栗。
第五部分:驱逐心魔 … 画地为牢
第五部分:驱逐心魔 … 画地为牢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忌讳涉及灵异现象,使我们不仅丧失了文艺创作的一方瑰丽多彩的天地,更回避了对世界诸多不可解释现象的窥探和解析。我以为它是我们画地为牢的心魔在作祟。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恐怖题材的故事,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们给我一种特别的刺激和快感—悬疑的好奇、未知的惶惑、出人意料的惊悚。多年来,陆陆续续看过的恐怖电影 也有几十部了,也收藏了不少恐怖片影碟,我对那些彻头彻尾的鬼怪僵尸类恐怖片,越来越没有兴趣,即使是大导演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也不过如此,因为这种恐怖片本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中生有”,只能靠刻意的惊乍来刺激和吸引人。除了《午夜凶铃》勉强可看,我对日本的恐怖片普遍反感,因为他们的恐怖片多表现变态的杀戮、嗜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