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阐明你要应聘什么职位你的求职材料有可能被送到人力资源部门,也可能被送到公司的某个业务部门,或者几经周折才到达招聘人员手中。为了使招聘人员明确这些材料的意义和目的,要开宗明义,在求职信开头写明你应聘的岗位。
有些同学以为求职信开篇就直奔主题太过功利,于是开篇就是大段热情洋溢、文采激扬的文字,以为这样能够吸引招聘人员的注意,对自己求职有益。其实那只能让紧张工作的招聘经理感到浪费时间,他很可能会把你的材料搁置一边,甚至扔掉。招聘人员对文字游戏并不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是你这个人是否有可能是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是不是面试的首选。
第二步描述你对招聘公司的认识和理解这部分的行文要力求简洁到位,可以列举一个有关公司较新的重大发展,或是谈谈自己对公司的独特见解,让招聘人员认识到你对该公司颇有认识。但阐述这部分内容的前提是,你必须对该行业、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该行业、企业的近况和发展都很熟悉。否则一知半解地班门弄斧,会给人轻浮的感觉,写了还不如不写。
综合介绍自身能力以上阐述你对招聘公司的认识,是为了接下来告诉招聘经理,基于你对公司的了解,你有如下优势,可以为公司做出贡献。
对于在校生来说,你能展现的卖点除了毕业院校、对口专业,还有你对所应聘行业的深入了解,你曾经兼职或是实习的工作与应聘工作的相关程度,你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创造的价值,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工作能力、业务技能等等。招聘人员关心这些内容是为了横向比较谁能为公司做更大贡献,谁更适合。
可以围绕简历中的某一两点进行发挥或引起别人对这几点的关注。比如突出你在学业、工作中的重大成就,以证明你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过硬的业务能力,使招聘经理相信你足以胜任这项工作。
密密麻麻、大段大段的描述会使招聘经理在阅读和记忆时缺乏效率,这对你的求职非常不利。因此建议使用点句格式,言简意赅,只需3 —5 条即可,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让招聘人员从堆积如山的应聘材料中一眼就相中你的材料,并放在“进入面试”的那部分档案里。
强调自己能为公司做出哪些贡献许多同学在写求职信时没有真正明白招聘公司招聘的目的,大书特书自己尚有欠缺,希望能在招聘公司提供的岗位上努力学习,有所收获。但事实是,公司开展招聘主要不是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不是像学校一样主要是提供学习机会,而是为了网罗人才为己所用,他们需要求职者能够为招聘公司贡献力量。因此,这一部分可基于上述个人能力和经验,表明可为公司在哪些具体方面做出贡献。
第三步表明你非常愿意接受面试结尾应再次强调你对该职位的强烈兴趣和与他们进行进一步接洽的愿望;要表达出你想与招聘经理面谈的意愿,让他们来安排一次面试;表示你会主动再与他们联系,而且渴望收到他们的回复。大家应该明白的是,求职信是为了能得到面试机会,而并非为了马上能得到工作机会,也不可能因为信写得好而被凭信录取。因此,你的求职信若能使读者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渴盼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再次详细告知自己的联系方式有人认为联络方式在信头、简历等处都已经包括了,没有必要到处都写。根据“使用者友好原则”,再次写清联络方式有助于繁忙的招聘经理轻而易举地找到你的联系信息,同时也让人知道你很善于沟通,善于提供良好服务。
联系方式的书写也可以使用点句格式,而不用段落,这样清楚明白,一目了然,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很讲效率的人。举例如下:手机:1399…999…9999 电话:(010 ) 1234…5678(宿舍)
(010 ) 123…4567 (家庭,2004年1 月20日—2 月20日有效)
地址:北京市东方路960 号华夏大学32号楼202 室(100001)
电邮:xiejianli@xiejianli 求职信的“求”:我求职VS职求我许多同学在写求职信的时候望文生义,当真在用很恳切的语言向招聘单位“求”职,一副“求
求你录取我吧“的口气。如果每个求职者都用”求“的口气,那么谁才能胜出呢?因此,本书尝试着和同学们一起,将”我求职“转变为”职求我“,看看这一转变是否可行,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才能顺利换位。
招聘公司是我的客户如果同学们把招聘公司当成是自己的客户,招聘经理是客户公司的负责人,那么咱们写求职信的时候就要有更具个性化的称谓,如王经理、赵总等等。这就要下功夫了解负责人及收件人的姓名。在校园招聘旺季,如果了解这方面信息有困难,而且很花时间则可以例外,只需统称“尊敬的招聘经理:您好”即可。
为了使你的“客户”愿意读你的求职信并对你感兴趣,你首先要想到的是应该节省“客户”
的时间,信要简单明了,读起来不累。“简单明了”的功夫同学们都能认同,也有很多人的写作功夫相当了得,但很多人对“读起来不累”则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其实这也简单,就是指行文格式、排版等方面的讲究,同学们一是可以参照本书提供的范文,二是在平时多注意一些公司简介、广告词句的设计和排版。
如果招聘经理在读到你的求职信后,感到你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很适合他们的公司,那他们一定会“求”你去他们公司面试。如果在10年前提出这一“职求我”的观点,大家恐怕很难理解,招聘公司也很难接受。那时候还没有校园招聘这么一说。国内的单位招人就是向学校毕分办或有关院系的负责老师发出书面通知,列明招聘名额和岗位要求,等着毕业生去应聘求职。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宝洁公司率先把全球通用的“校园招聘”这一方式带进了中国校园,其后,许多外企及中国企业随之效仿。如美国券商进入中国后,套用他们在美国开展校园招聘的形式,选择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每年进行定期招聘,之后按照华尔街新员工培训模式塑造科班的银行家。这里不妨简单解释一下这种校园招聘的思路。
招聘公司先来校园进行宣传,介绍他们公司和岗位如何有吸引力,“求”学生去听,请学生按照要求递交简历。等吸引到很多学生的兴趣,收到足够简历之后,这些招聘公司就从“求”
学生的角度变成了挑选学生,而同学们在写寄简历及面试中是在“求”招聘经理录取。
一旦招聘经理在简历和面试中发现了优秀且适合的学生,并且得知有些学生很抢手时,他们又会从“被求”的角度再次转为“求”的角度。
在这一来二往当中,招聘经理有时得“求”人两次,“被求”一次。如果咱们自身条件优秀,至少在简历和求职信方面表现得优秀,那么招聘经理真的得“求”咱们了。从以上这个角度,相信大家应该能够理解这一“谁求谁”的换位思路了。
但无论是求人还是被求,都不应该在态度上有多大差别,也就是说在被动的时候不要一味祈求,而应把精力放在认真准备方面;在主动的时候也不要自恃清高,而应始终把招聘公司当成长年客户一样看待,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未雨绸缪面试之前的必备工作应聘中最重要的一关就是面试,可以说面试的成败决定着你求职的成败。在招聘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假设99% 的面试都会失败。
假设你参加100 轮次的面试,99次你都会被面试单位拒绝,只有一次你会成功,这惟一的一次成功,是因为你自己的条件远远高于面试职位的要求,而面试的公司也很有可能是一家不甚知名的企业,就像乒乓球国手王楠碰上了不出名的小辈,自然会轻而易举地将其拿下。
在这样的假设当中,那种对于每一次面试都志在必得的心态是不可取的。以一种轻松、尝试的心态面对面试,有助于舒缓紧张的心理压力,“反正这次面试只是试试,输了就全当为以后积累经验”,这样也能避免在面试中流露出过于自大的语气和表情。心态虽然轻松,但却要以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来认真、周全地做好各项准备,对每一次面试都不放松要求,全力以赴投入转危为安的努力,从99% 失败的面试中争取50% 的成功率。哪怕不能扭转为50% ,2%—3%的成功率,相对原来的1%也算是
巨大的进步了,这对你克服心理障碍、减少因被拒所带来的挫折感大有帮助。
面试之外的功夫另辟蹊径搜集信息所有的求职书籍都会告诉你如何搜集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大部分的毕业生也深知了解企业的重要性,并且深谙各种信息搜集途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向大家推荐《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同学们可以通过长年阅读这些报上的许多真实故事和案例,具体、深入地了解有关企业、企业所在的行业、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等信息,从而在面试中融会贯通。这类报纸有些并非大报,但思想活跃内容鲜活,在有些地方的报摊上买不到这类报纸,大家可去学校图书馆阅读,到邮局订阅,或在网上阅读略微过期的文章。对于面临求职择业的同学们来说,在这方面应该多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别为面试忙昏了头要关心时事,这会给人你安排时间非常有效率的印象。有些人在面试期间连报纸新闻都不看,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招聘书”。面试人员会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与客户打交道,因为他没有能力一心多用,客户说起什么感兴趣的新闻和热点问题你都一问三不知,谈起事情来不免索然无味。而且这也说明你遇到事情容易慌乱,小小面试就把时间安排得紧紧张张的,碰到大事应对能力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要不是为面试忙昏了头,何至于如此孤陋寡闻呢?
关心周围的环境你还要注意关心周围的建筑物,不要打车来打车走,只认识面试办公室的门。这从一个侧面能反映一个人的全局观念。不关心大局,会给人脑子不够用的感觉。有些人争辩说:“我现在忙着面试,没有时间,上班后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到周边环境!”这是一种很无力的辩解。
比如说,工作后谁都会去关心客户的信息,但是有的人就有本事掌握80% ,有的人却只能略知一二。对客户的观察是否到位?了解问题是否面面俱到?你的水平往往在不经意中就被考察了。
顺便要提的是,你最好同时弄清楚周围大建筑物的英文名字,以防外企招聘者直接用英文跟你交谈。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英语口语突击法英语口语是卡在外企求职路上的一道门槛,是难过的关也是必过的关。不少操着一口蹩脚英语的毕业生在此关纷纷落马。在外企面试中,碰到外国人当然要通过英语来交流,但是更应注意的是,华人面试考官用英语提问题也很常见。
提高英语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