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有孔、墨之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其贤于孔、墨也
远矣。”得贤名过于孔、墨。远犹多也。宋王无以应。应,答也。惠盎趋而出,宋王谓
… 06…
左右曰:“辨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宋王,俗主也,而心犹可服,因矣。
因犹便也。因则贫贱可以胜富贵矣,小弱可以制强大矣。惠盎是也。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田赞,齐人也。补衣,弊衣也。荆王曰:“先生之衣,何
其恶也?”田赞对曰:“衣又有恶于此者也。”荆王曰:“可得而闻乎?”
对曰:“甲恶于此。”甲,铠也。此,恶衣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冬日
则寒,夏日则暑,衣无恶乎甲者。赞也贫,故衣恶也。○《御览》三百五十六引叠
一“贫”字。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贵无敌,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也。得犹
取也。意者为其义邪?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颈,刳人之腹,隳人之城郭,
刑人之父子也。隳,坏也。刑,杀也。其名又甚不荣。兵杀人,以逆名,不得为荣。意者
为其实邪?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不得财宝也。为财利广出,苟谋害人,人亦必谋
害之。《传》曰“晋侯诬人,人亦诬之”,其此之谓也。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实
人则甚不安。之其为事如此,甚不得安也。○旧校云:“‘人则’一作‘久则’。”二者,臣
为大王无取焉。”二者,害与危。臣为大王计,无取此二者也。荆王无以应。说虽未大
行,田赞可谓能立其方矣。方,道也。若夫偃息之义,则未之识也。段干木偃息以
安魏,田赞辩说以服荆,比之偃息,故曰未知谁贤之也。
管子得于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其讴歌而引。役人皆讴
歌而挽其车以送之也。○《意林》作“皆讴歌而引车”,《御览》五百七十一同。管子恐鲁之止
而杀己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
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子可谓能因矣。因役人用势欲走,而为唱歌欢之令走
也。○注“欢之”疑当作“劝之”。役人得其所欲,己亦得其所欲,以此术也。以,用。
此术,道也。是用万乘之国,其霸犹少,桓公则难与往也。往,王也。言其难与致于
王也。
不广
六曰: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必成犹必得也。其人事则不广,广,博也。
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舟不能陆,车不能浮,然
更相载,故曰“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也。北方有兽,名曰蹶,○《说苑·复恩》篇作“蟨”,
《尔雅注》同。《淮南·道应训》作“蹷”。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
距虚取甘草以与之。○《尔雅》作“岠虚”,《说苑》作“巨虚”,《淮南》作“駏驉”。蹶
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托,寄也。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
“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
小白,齐桓公名。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仲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
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
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二公子,齐僖公之子,襄公之弟也。故令鲍叔
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公子纠外物则固难必。物,事也。纠在外,
不可谓必得主,故曰“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虑,谋也。若是而犹不全也,
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
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古者军伐克败,于其所获尸,合土葬之,以为京观,故孔青欲
以齐尸为二京也。甯越谓孔青曰:“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之。甯越,赵之中牟人也。
言不如归尸于齐,齐人必怨,其将使葬送以尽其财,是所以内攻之也。○梁仲子云:“《孔丛·论势》
… 07…
篇以归尸为子顺语,余亦小同大异。”越闻之,古善战者,莎随贲服。莎随犹相守,不进
不却。贲,置也。服,退也。却舍延尸,军行三十里为一舍。却舍以缓其尸,使齐人得收之。彼
得尸而财费乏,○七字旧本讹在上句中,又“乏“作“之”,今依孙校改正。车甲尽于战,
府库尽于葬,此之谓内攻之。”齐人战败,尽其车甲。府库,财所藏也,葬死者以尽之,
令其贫穷且相怨,此所谓内攻之术也。孔青曰:“敌齐不尸则如何?”言与齐为敌,不收
其尸为京则如何?○注谬甚。敌齐,指齐人为敌人也。我缓之使得收,而彼不收,将如之何?下文甚
明,何以妄说?甯越曰:“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
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旧校云:“‘怨’一作‘罪’。”上无以
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甯越可谓知用文武矣。用武则以力胜,
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能尽服之。
晋文公欲合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
若?”咎犯曰:“天子避叔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
以树誉。”树,立也。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
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天子之
难,勤,忧也。成教垂名,于此乎在矣。成仁义之教,勤天子之名,以示诸侯,于此在矣。
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旧校云:“‘与’一作‘兴’。”骊土之
翟,定天子于成周。天子,周襄王也。避母弟叔带之难,出奔在郑,晋文纳之于成周,故曰“定”
也。成周,今洛阳也。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襄王赐之南阳之地,在河之北,晋之山南,
故言南阳,今河内阳樊、温之属是也。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
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鲍叔佐齐桓公举事,举犹用也。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
竖刀、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知
大礼,知大礼虽不知国可也。礼,国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曰“不知国可也”。
贵因
七曰: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
海,因水之力也。回,通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周礼》“四井
为邑”,邑方二里也;“四县为都”,都方二十二里也。邑有封,都有成,然则邑小都大。《传》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成国,成千乘之国也。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授之禅位,
与之天下也。人皆喜之,故曰“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传》
曰“众曹所好,鲜其不济”,汤、武是也;“众曹所恶,鲜其不败”,桀、纣是也;故曰“因民之欲”
也。○案:《周语》下泠州鸠对周景王曰:“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如
秦者立而至,有车也;立犹行也。车行陆而至也。○古者车皆立乘,故云“立”,与下“坐”
字对文。注非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适,之也。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
而至者,因其械也。竫,正也。械,器也。
武王使人候殷,侯,视也。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
焉至?”对曰:“谗慝胜良。”谗,邪也,慝,恶也,而皆进用之,忠良黜远之,故曰“胜
良”也。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
至?”对曰:“贤者出走矣。”谓箕子奔朝鲜。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
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言
百姓畏纣无道刑戮之诛,皆闭口无诽怨之言。武王曰:“嘻!”遽告太公。遽,疾。太公
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戮,暴也。贤者出走,命曰崩;崩,坏也。百姓不敢
… 08…
诽怨,命曰刑胜。《传》曰“厉王虐,国人谤王,王使卫巫监谤者,得而杀之,乃不敢言而道
路以目”,刑辟胜也。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驾,加也。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
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朝,早朝也。与诸侯要期甲子之日也。则武王固知其无与
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
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朅至?”朅,何也。
言以何日来至殷也。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报,白也。胶鬲行。
天雨,日夜不休,行犹还也。不休止降雨,天地和同也,武王所以克纣也。武王疾行不辍。
辍,止也。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休,息也。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
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
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
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
人,谓武王也。人之所欲,天必从之,顺天诛也。己,谓纣也。人之所恶,天必坏之,所坏不可支,
故曰“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不耕而获,不战而克也。故《孙子》曰:“不战而屈
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之谓也。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
“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
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
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旧校云:“一本此句下有 ‘动作因日光而治
万事,因也’十一字。”案此浅陋,必非本文。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
裸国,裸入衣出,○旧校云:“一本作‘入衣出否’。”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
笙,因也;墨子好俭非乐,锦与笙非其所服也,而为之,因荆王之所欲也。孔子道弥子瑕见
釐夫人,因也;弥子瑕,卫灵公之幸臣也,孔子因之欲见灵公夫人南子,《论语》云“子见南子,
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 ‘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是也。此釐夫人,未之闻;或云为谥。《谥
法》“小心畏忌曰釐”。若南子淫佚,与宋朝通;太子蒯聩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
我艾■”。推此言之,不得谥为釐明矣。○梁仲子云:“《淮南·泰族训》云‘孔子欲行王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