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危险啊孩子-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毕竟日后还要他写调查报告。”主意一定,徐东海顿感释怀。

上午十点钟,庄宇打了一个电话给夏天:“老夏,那个凝风公司王总说的存款订金的事是怎么回事?”

夏天说:“他这个公司,不就是我前几天向你提过的黄忠惠介绍来的公司吗!他在来找我以前,他跟别人订了融资合同,说什么时候存款不到,订金双倍返还。怎样,告到你那里去了?”

庄宇说:“他打来一个电话,怒气冲冲的,你要处理好。”

夏天解释说:“庄总,这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处理起来也很简单。我马上打一个电话给黄忠惠,叫他去管束钟凝风。”

“好,你把它办好。”庄宇放下了电话。

夏天随即给黄忠惠打通了电话,埋怨他弄了一个烂仔般的人到服务社挑是非。黄忠惠听了夏天的埋怨,马上说:“十分钟给你处理好这事。”

十五分钟后,深圳凝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钟凝风打电话给夏天,很客气地说:“对不起,得罪你了。我保证王重庆不再见你。我在你那里的贷款业务。叫另一个副总邵敏与你联系。”云云。

夏天自从那天晚上与黄忠惠、罗加日一起到发展大厦认识了钟凝风,对钟凝风的印象并不好。

这钟凝风也是,一身的长相没有值得令人恭维的地方。作为南方人,他的身高在一米七,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闹得最凶的时候,家里生活苦,母亲没有奶水,以至养得他一身的骨架子,至今也没有办法把他的身子充盈起来。现在当老总吗,摆摆排场是应该的,买了一套名牌西装穿上身,居然就像晒衣架上挂着一套西装。那天晚上因为是他生日,作为祝贺,人们把准备好的蛋糕切开后拼命往他身上丢。夏天有机会搂住他的腰,“天哪!比女人的还小,而且只有骨头和皮的感觉。这要是叫他参军打仗,真的是‘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爬’别说跟别人捉对撕杀打赢人家了。”夏天想。

钟凝风长着一头黄发。起初,夏天以为他是为了赶时髦而染的,经钟凝风解释之后才知道是“天生丽质”;既然是早年生活艰难,额头尖小是顺理成章的事;脸儿长长也不碍什么大事。他长得最不好的地方,应该是薄薄的嘴唇紧紧贴在他的小嘴上。可能是因为嘴上负担太轻的缘故,他讲起话来非常快。同时,由于他年龄还不到三十,人们听他像机关枪似的讲话,很容易产生“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感觉。

夏天对钟凝风的印象很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他对该公司的贷款申请,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看下去。所以几天了,还放着。当然了,这几天,夏天也没有闲着。

下午,夏天觉得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和欧忠诚到秦现虹介绍的客户深圳哼哈纺织有限公司做贷款调查,二是龙岗职能局的存款下午要到了,要告诉陈作业,不然的话,到了贷款要出帐时,他横生枝节就不好办了。以陈作业的个性,是很有可能这样做的。

夏天来到陈作业的办公室,主动说道:“陈总,你好!”

陈作业说:“夏经理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

夏天说:“我那天到深汕公司落实存款,见到你的同学了。”

“啊,”陈作业问:“她说什么了?”

夏天说:“那天,你不在。我去到的时候,他们的事已经谈完,大家在一起吃了个午饭。你的同学提起你,说改天再来。他们确定了打1500万存款到我们服务社存活期。应该今天到帐。”

陈作业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意外,一时不知所措。他在心里想道:是这许同学不买我的帐?现在打电话终止她的话,她有什么看法?假如存款进来,我不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吗?……

夏天看到陈作业魂不守舍的样子,忙说:“我们下午还要到五矿大厦,改天再说。”说完,离开了陈作业的办公室。

夏天正走着,腰间的中文科机响了。夏天摘下来一看,是老婆到了深圳市考试中心看了经济师考试的结果而发的留言:“祝贺你考上经济师了!”夏天看后十分高兴,心里想,说明我的专业水平还是得到国家认可的。

原来,樊婷要去市政府二办办事,这几天正好是深圳市考试中心公布职称考试的时间,便叫樊婷到振华路的考试中心看一下。这是看后发回的情况。

后来,夏天和欧忠诚坐上那个吹嘘曾接送过赵总书记的司机开来的,在前车保险杆上方用铁锤敲出“深圳”两个字的简易轿车,一路“叽叽咔咔”好不容易开到了五矿大厦。上得楼来,乔中尉十分热情,倒茶扛烟招呼着。

夏天开玩笑地问乔中尉:“乔总,你这个公司怎么取名‘哼哈’二字呢?”

乔中尉说:“这好说。我这个公司为了出口方便挂的是全民内联,实际上是两个人开办的,一个是我,一个是你们服务社的熊自伦的爱人周奋斗。两人不就是神话故事里的‘哼哈二将’吗?不过说来也是,这个公司名起得不好,就说银行贷款,信贷科长看到这个名字就以为不是正经公司,所以增加了经营难度。”

“你的材料准备好了吗?”夏天问。

乔中尉说:“准备好了。”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交给夏天和欧忠诚。两人看完资料,又问了一些出口的问题。夏天说;“你这笔贷款,我对其他方面没有意见,但是担保单位深圳五湖四海贸易有限公司,我从内部说,你不要对外说,我估计没有担保资格,要换。”

乔中尉不解地说:“这个公司是很出名的公司,他的老总也很不错的。为什么不能担保?”

夏天说:“我认识这公司的老总,我也知道他个人不错,我还去他公司喝过茶。但是,确实不能担保。我不是难为你。以前我有一个信贷员叫王丹,也想给这个公司做贷款,我不同意。”

“那我再联系看。”乔中尉无奈地说。

第二部 87、搞录音当事人不觉,假抵押放款前不知

在会议室里,服务社的三个老总加上陈士清、夏天正在研究几笔贷款。

当夏天介绍到深圳顺风工贸集团公司时,夏天说:“这个客户是服务社开业那天信贷部来的第一个客户。当时说了很难听的话,要做优惠贷款,结果走了。最近伍冬至又把它介绍来了。我看了他的资料,觉得公司的经营还可以,抵押也还行,于是报给老总们研究。”

秦现虹问:“这个企业老总的为人怎样?”

夏天说:“他是潮汕人。大家知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潮汕人是我国南方比较吃苦耐劳的族群,只要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全世界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乐园。根据我的经验,他们当中大致分两种人,一种是万一有事了要抓去枪毙,他都二话不说顶上去的;另一种是跟你称兄道弟,开始一次次打交道都没有问题,最后一次骗得你一塌糊涂没商量。我的老家是七十年代国家筹划准备打仗的战略后方,当时很多政治成份不好的潮汕人就疏散到我们那里,他们确实是人之龙凤,是些忠肝义胆之辈。但我也见过不怎么样的潮汕人。我讲两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家乡盛产木材,在改革开放前期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很多潮汕老乡带着走私的收录机送给我们的相关人员,购买木材时一次次交易都是很好的。但是,往往最后一两车就出问题了,向他要钱找不到北。有一个粮管所的主任就更麻烦了,也是因为潮汕老乡向他购买‘三超粮’。刚开始时,这些人要多好有多好,不但把粮食货款先付给你,还把潮汕的工业品,如手表什么的,和海产品,什么鱿鱼呀、咸鱼、海带呀往主任家里送。到了最后一次交易,挂帐了。开始,主任还不方便催款,两三年下来,他要离任了,叫人到潮汕去收帐,对方说:‘我早就给了。’说完,拿出一个小本子,里面记着:什么时候送了什么,折合多少钱写得一清二楚,这主任就混到头了,来了个晚节不保。”

庄宇听得满脸通红,问道:“老夏,你看王丰收是哪种人?”

夏天说:“我说不好。不过我听了他在开业第一天的刻薄话,倒觉得他的贷款还是可以还的。”

于是,服务社通过了他公司的抵押贷款。

这会开过的第二天晚上,夏天意外接到王丰收的电话,邀请他和欧忠诚到东湖海鲜酒家吃晚饭。

夏天和欧忠诚如约来到酒家门口的时候,王丰收正在点一条龙虾,准备“一虾两吃”。夏天看到他与酒家点定了龙虾后,将这条龙虾须扎断,装进自己的公文包里。

夏天觉得奇怪,问道:“王总,这龙虾须还有什么作用吗?”

王丰收“呵呵”笑道:“酒家可能有不新鲜的龙虾,我怕他们换了,抓住这条龙虾须,等一下吃的时候验明正身。”

夏天笑着说:“王总真是博学多才。佩服。”

在酒桌上,当王丰收与夏天端起酒杯的时候,王丰收说:“我感谢夏经理光临,给我面子,我力争做你说的第一种人。为了说话算话,我们一起干了此杯。”

夏天听到他话中有话,无奈之中也干了杯中酒。

星期六。在人民银行的下步庙的员工周转房里。

晚上,陈作业与新婚妻子草草吃过晚饭,推开向南的落地窗,向香港方向眺望着。看到那边的点点渔火和高楼大厦的亮光,心里想:这渔火与我祖辈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一看到他就想起了自己辛勤劳作的父母。我和我的妻子什么时候能真正有自己的像样一点的家呢?上天给我机会了吗?我抓住机会了吗?

想着想着,他蓦然回首自己的童年。

陈作业出生在广东台山县一个离岛渔民家庭,祖辈靠打渔为生,世世代代都漂泊在小渔船里度日。共和国成立后,父辈们算是翻了身,可以从渔船上下来,在陆地上居住生活。但是,在渔业生产队里,全家的生活还是捉襟见肘,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陈作业父母年轻的时候,国家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夫妇俩一鼓作气生了三个孩子。陈作业有三兄弟,他是老三,在他的上边是两个哥哥。由于两个哥哥都不想读书,实际上,他的家庭在当时条件下也缴不起三兄弟的学费,父亲、母亲都指望美满仔陈作业能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于是,老三一出生便被他的父亲取名“作业”。他父亲是个没有文化的人,所谓“作业”就是读书,读书才做作业。做好了作业就是读好了书,就能出人头地,就能光宗耀祖。

在父母的不断教育熏陶下,年少的陈作业十分听话,读书也很吃苦,虽然,他的底气不是十分聪明,加上年少时营养不良,长得矮小瘦瘪,但在读书方面确实比他两个哥哥努力,作业也做得不错。在他家乡小岛上的小学里,同班十几个同学中,还是排一、二名的。到了中学,他住宿在镇上的学校,父母亲每月要拿出不菲的费用支持他上学,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因此,他在初中阶段更加努力学习,虽然不是班里的第一、二名,而是退到了中游状态,但这个名次与小学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高中的三年,算是陈作业的父母为了他读书第一次负债经营:向乡里乡亲借了点钱,向台山中学交了择校费,硬把成绩达不到上县中学的陈作业送到了县里读起了高中。现在,每当陈作业想到这点,就对家里心存感激的同时,掺杂着一些愧疚。激动和感激的是:父母有气魄敢借债缴子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