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着就睡着了。睡梦中,梦见晋朝大诗人郭亚对他说:“江郎兄,我有支五
色笔放在你那已经很久了,现在该还给我了。”江淹无奈,从怀中掏出五色
笔还给了郭亚,从此江淹的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美妙的诗句了。
    这句成语比喻文思减退或写不出诗文。

           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个大将军叫李广。李广生来口才笨拙,不善言谈,可身材
高大,膂力超人,精通射箭。
    有一次,他到郊外去打猎,忽然发现前面草丛里有一只猛虎正蹲卧在那
里,好像正在等待扑捉食物的时机。
    李广立刻神情振作,瞄准老虎,拉弓搭箭,使足力气“嗖”地射出一箭。
这一箭射出,正中要害。可是李广在那等了一会儿,看老虎动也没动一下,
他很奇怪,大着胆子走近,仔细一看,被射中的不是什么老虎,而是一块形
状像老虎的大石头。当他寻找射出的那支箭时,发现那支箭不仅深深地射中
了石头老虎,而且连箭瓴都几乎看不见了。
    李广自己也感到很惊奇,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接着他又连射几
箭,却始终不能再射进去了。
    后来,当他对别人说起这件事时,人家告诉他说:“见其诚心,而金石
为开。”
    这句成语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力量。也比喻意志坚定,能克服
一切困难。

           精卫填海

    传说,很久以前,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炎帝很喜欢她,经常带她到东
海去游泳。女娃非常勇敢,大风大浪从不畏惧。女娃长大后,每天都要自己
到东海去游泳。有一天,她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女娃死后变成了一只鸟,每
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
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精卫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顽强不息,坚持不懈,决心要把东海填平。
    这句成语比喻矢志不移,努力不懈。
    后人常以“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比喻深仇大恨,立志必报。或比喻不畏
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坚毅决心。

           夸父逐日

    传说远古的时候,神中的巨人——“地之子”夸父是个很了不起的英雄,
可是他有些不自量力,想要去追赴太阳,和太阳赛跑。有一天,他一直追到
太阳入山的地方。火红的太阳烤得夸父嗓子像冒了烟似的,他口渴得恨不得
马上找到水。终于他来到黄河边,见到了滚滚的黄河。夸父一口气喝干了黄
河水,可他觉得还没解渴,于是又跑到渭河边,又喝干了渭河水。夸父刚想
继续去追赶太阳,可还觉得口渴难忍,于是他打算到北方的大湖泽去喝水。
没想到,还没走到北方,夸父就渴死在半路上了。快要咽气的时候他放下自
己心爱的手杖,用他的血肉浸润它,后来这里居然变成一片茂密的桃树林。
    这句成语后来用以比喻人的不自量力。也用来比喻人矢志不移、努力不
懈、顽强拼搏。

           扑朔迷离

    古代的时候,有个女孩叫花木兰,她是个非常勤劳孝顺的姑娘。
    木兰织得一手好布,每天,她总是天刚刚亮,就把自己关在织房里精心
地纺线织布。
    有一天,她却一直留在自己的闺房,坐在窗前叹气。她的父母觉得很奇
怪,就问她有什么心事。
    木兰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不得不说:“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昨晚看见
国王征兵的文书,那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的年纪大了,已经禁不起
征战的辛劳,小弟弟年龄又小,不能代替。女儿我就为这件事焦急。”
    停了一会儿,木兰又说:“我从小跟父亲练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亲
去从军。”母亲为难地说:“可你是个女孩,怎么能去从军呢?”
    木兰坚定地说:“我有办法。”
    征期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告别了父母,随大军到了边塞作战。
    战争中,木兰表现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战斗,
战争终于结束,木兰胜利归来。论功行赏,皇帝要赏给木兰很多钱物,并封
她为尚书郎。但是木兰说:“感谢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许
我回到故乡与父母团聚。”皇上答应了木兰的请求。
    木兰回到家,立刻来到自己房里,换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辫子,戴上
花,露出自己原来女孩的模样走出来。送木兰回来的同伴们一见,都十分惊
奇地说:“哎呀,同行十二年,怎么却不知你是个女孩。”
    后来有人为此写了一首《木兰诗》,诗的最后几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雄兔前进的时候,脚跳跃起来。雌兔是眯着眼睛。如果两只兔
子同时在一块奔跑,谁能分辨出哪一只是雄、哪一只是雌呢?
    这句成语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难以辨别。

            神机妙算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派诸葛亮去联合孙权。但东吴的
周瑜心胸狭小,非常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总想找机会把他杀掉。诸葛亮深知
此人很难共事,但为了江山大业,总是机警地与他周旋。
    有一次,周瑜提出让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如不
能按期交箭,以军法处置,杀头示众。诸葛亮一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诸葛亮丝毫没有动静。周瑜心中暗喜:明天
我看你用什么交箭,哈哈,就等人头落地吧。
    谁知诸葛亮胸有成竹,他悄悄地向鲁肃借了 20 只快船,每只船上扎了
1000 多个草人,并配备 30 名士兵。到了第三天五更时分,江面上浓雾四起,
于是诸葛亮下令,将草船驶近对岸曹军水寨,然后让士兵们在船上擂鼓呐喊,
佯装进攻。曹操听见外面鼓声大作,连忙跳下床来,急令所有士兵不得出击,
只用弓箭奋力射敌。霎时,曹操水陆两军的弓箭手,争先恐后地放起箭来。
不一会儿,江雾四散,太阳冉冉升起。诸葛亮下令将船迅速开回。20 只船上
的草人上,早已扎满箭支,远远超过了十万支。诸葛亮又下令各船士兵高喊:
“谢曹丞相赠箭!”等曹操恍然大悟时,草船已开出 20 里,曹军根本无法追
赶,只能望船兴叹。
    鲁肃回到军营,便向周瑜禀报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
道:“诸葛亮如此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啊!”
    这句成语多形容善于洞察情势,策略高明。

           郑人买履

    从前,郑国有个人,想到市场上去买双鞋。他就让妻子拿一个板凳,坐
在上面,然后用绳子按着自己的脚板的大小做了一个尺码,高高兴兴地走了。
    郑人来到一个最大的鞋店,进门就说:“我要买一双鞋。”店老板连忙
拿出几双鞋,让他选。郑人正打算买鞋却发现尺码没有了,到处找也找不到,
他甚至连鞋窠都找了也没有,于是他非常不好意思地对店老板说:“对不起,
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等我回去取来再买吧!”说完,就拔腿往家里跑。
    郑人跑到家,在板凳上找到了尺码,又急急忙忙到了市场。可是,这时
天已经晚了,店铺都已经关门了。
    郑人累得筋疲力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他的妻子看他没有买到鞋,就
问他怎么回事,郑人对妻子讲了事情的经过,妻子非常生气地对他大喊道:
“你这个呆子,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却偏偏要回家来却取尺码。”郑人忙
说:“那怎么行,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他的妻子听了,哭笑不得。
    这句成语后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

           铁杵磨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
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
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
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
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
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
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
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
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
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贪小失大

    春秋时期,蜀、秦相邻,遥遥相望。秦惠王早就看中了蜀国这块宝地,
总想把它据为己有。可是他迟迟不敢起兵,一来是因为那里有蜀兵驻军,二
来秦蜀交界的地方是一片悬崖峭壁,没有通道。
    有一天,有一个谋士给秦惠王出了个主意。惠王听了,高兴得直拍大腿,
立刻下令找来几个石匠,让他们用石头凿成几头大牛,放在通往蜀国的山路
上。然后把石牛涂上金色,再在它的屁股后面放上一些黄金。
    没有几天,消息就传到蜀国那边:“山那边有几头仙人送来的金牛,不
拉屎,拉金子。”
    在此同时,秦惠王派了使臣传话给蜀侯,说秦惠王想把金牛送蜀侯几只,
希望他尽快来取。
    蜀侯是个贪得无厌之徒,一听,十分高兴。于是派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士
兵,去开山填谷,架桥铺路。没有多久就把一条又近又宽的道路修筑成了。
当蜀侯非常高兴地迎接“金牛”的时候,秦国的大军也跟在“金牛”的后面
开进了蜀国。蜀国很快被吞并,蜀侯亦被杀掉。
    有人气愤地骂蜀侯,“因贪小利,而去大利!”
    这句成语指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生花妙笔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传说他有一天在油
灯下读书写字,一连三个时辰没动地方。后来实在太累了,不知不觉地趴在
桌上睡着了。这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还在写字,写着写着,笔杆上开出
了鲜艳的花朵,花香沁人心肺,令人陶醉。后来又从空中飞来了一张张白纸,
雪白雪白的,直落笔下。李白高兴极了,紧握那支妙笔,飞快地写着,写了
一张又一张。不一会儿,李白身边开满了鲜花,原来这些花都是落在纸上的
字变的。
    李白后来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这些佳作,流传千古,是中国优秀民
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句成语形容才思横溢,诗文佳美。

历代名人的童年

     木匠的祖师——鲁班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他在建筑史上有许多创造
发明。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磨是他发明的,一些木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