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岩体,以后随着地壳抬升,盖在其上部的地层剥蚀殆尽,艾尔斯石就脱颖
而出了。但对于艾尔斯石的变色,人们却久久不解其秘,有的地质学家认为
这是由于艾尔斯石的“身体”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所致,但这种解释并不完
满,其真正原因尚需深入研究探索。

复活节岛之谜

在浩瀚辽阔的太平洋东南部,有一个面积仅 117 平方公里的小岛,却被
明显地标注在许多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上。这就是智利的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又叫伊斯特岛,离智利本土 3800 多公里。因为它是在 1772 年
4 月 5 日复活节(庆祝基督复活的日子)那天被著名航海家荷兰海军舰队司
令雅可布·罗杰文发现的,所以罗杰文司令给它命名为“复活节岛”。
这个岛上没有树木,但有许多举世瞩目的神奇之物:在岛的南部高大石
墙残迹后面,矗立着 500 多尊造型奇特的巨人石雕像。这些石像的重量从 4.5
吨到 50 多吨不等,最高的一尊没有完工的巨大石像,重达 400 吨,仅头上的
红石帽就有 30 吨。此外,还有被称为“天书”的石板,长约 2 米,上面镌满
了人、兽、鱼、鸟组成的方块象形文字。刻字的方法十分奇特,一行从右至
左,一行从左至右,前后两行首尾相接,构成“S”形。这种石板目前只剩下
25 块,上面的文字谁也看不懂。
这样一个小小的海岛上,竟有 1000 多尊巨大石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
候、抱着什么目的雕刻的呢?要知道,当时岛上的居民还不懂得使用铁器,
连最简单的工具都不会使用。还有那么巨大的石像又是怎样搬运的呢?此
外,天书上的文字又说明了什么?200 多年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
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复活节岛之谜仍是未能解开。

吉萨金字塔之谜

自古以来,一提及“世界七大奇迹”,人们就会立即想到奥林匹亚的宙
斯神像(古罗马的主神)、以弗所的阿苔密斯庙、哈利卡纳苏的王陵、罗德
岛上的太阳巨像、亚历山大城的灯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及吉萨金字塔(埃
及法老的坟墓)。可是,这些奇迹保留到今天的,只有埃及吉萨金字塔了。

吉萨金字塔建造于 4800 多年前,三座金字塔并排屹立着。其中规模最大的那
座金字塔是胡夫法老的坟墓,传说这座金字塔是用 230 多万块岩石垒砌而
成,所用岩石大约重 6848000 吨,如果用载重 7 吨的卡车来运送这些岩石,
需要 978286 辆。像金字塔这样规模巨大的建筑,竟是在 4800 多年前建造的,
这简直令人惊叹不已。因为即使在今天采用最先进的现代机械和技术,能否
达到这种建筑水平还是一个问号。金字塔工程的秘密,将成为人们长期研究
和探索的“世界之谜”。

环境致癌之谜

我国山西省阳城县,地处太阳、太岳和中条三条山脉的交界处。县境内
丘陵山地连绵不绝,组成这些山地丘陵的岩层,在西南部年代较老,东北部
年代较轻。其中,古生代石炭纪、二迭纪的一些砂岩、页岩和薄层的石灰岩
出露在县境内的中北部一带,静静地伏卧在这丛山之中。然而,这一些极为
普通的岩石,竟和一个十分令人不安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即这一条带状地区
是我国食道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中的固隆乡和次营乡的食道癌死亡率高
达 2‰以上!食道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地理分布上,河
南、河北和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区是高发病区。阳城县正在这个地区内。那
么,究竟有哪些环境因素导致食道癌的发生呢?一些地学工作者指出上述石
炭二迭纪地层的出露与食道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发育在这一地层之上的
是一种质地粘的碳酸盐褐土和褐土性土壤,这一地层的下层还有一些粘土页
岩和山西式铁矿的分布,是不是这些地层中有某种致癌或诱癌物质?此外,
从地貌特征上看,在海拔 500~900 米之间一些陇岗状和圆丘状丘陵地区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地学工作者的分析,为揭开这一地区食道癌致病之谜提
供了一条很重要的思路,尽管目前还未最终揭开环境因素致癌之谜,但人们
很有希望从这些地学线索中破译出导致食道癌的“密码”来。海平面“平”
吗?
人们平时习惯说“海平面”。但近年来,随着海洋调查船,特别是 80
年代人造卫星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海平面并不平!甚至
在风平浪静时,世界大洋表面也有几十米至百米以上的凸起或凹陷区域,就
像陆地上的山峰和盆地一样。只是因为这种海面凹凸是在方圆 1000 公里以上
的广阔水平范围内逐渐变化的,因此不可能被过往的航海者用肉眼观察到。
那么,是谁造成了海面的巨大凹陷和隆起呢?有的科学家发现,海面凹凸似
乎与崎岖不平的海底地形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面凹凸都跟海底地形
一一对应。尤其不可思议的是,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然而为什么凸起
海域之水不向四周流散,而凹陷海域也没有被四周的海水所填满,始终保持
了巨大的凹凸不平的形态呢?有人据此指出,由于海底地形的影响,可使海
面低于或高于周围地区约 15 米。另一些较大的凹凸区域,则可能与海底地壳
的重力场分布不均匀有关。有的海底地壳构成物质重,密度大,引力也大,
导致海面凹陷;而构成物质质量轻,密度小,引力也小,导致海面隆起。但
事实上,这些解释并非完满,目下不少科学家仍在千方百计寻求最佳答案哩。

海水会越来越咸吗?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有 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
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
难以入口。那么,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其中的盐类物质究竟来自何方?对
此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
开始形成的地表水(包括海洋水)都是淡水,由于地球上水的循环,使海水
蒸发成雨,雨水降落到陆地,水流冲刷侵蚀了地表岩石,岩石中的盐分就溶
于水中,这些水流汇成大河奔腾入海,随着水分不断蒸发,盐分逐渐积累使
海水变得越来越咸。这是一种“后天说”。另一种观点认为,海水一开始就
是咸的,是先天就形成的。理由是,经过相当长时间观测,发现海水并没有
越来越咸,海水中的盐分并没有显著的增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海水所以
是咸的,不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不仅有大陆上的盐类不断加
入到海洋中去,而且在大洋底部随着海底火山喷发,也会不断地给海洋增加
盐类。由此可见,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它会不会越来越咸?这个谜底的揭晓
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

海洋中有“无底洞”吗

我国一些古书多次提及海外有个深奥莫测的无底洞。如《山海经·大荒
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那么,究竟有没有这种“无底洞”呢?
有趣的是,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就有
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吸取大量海水的海底。据估计,每天有 3 万吨之多
的海水失踪于这个“无底洞”。对此,有人曾经怀疑,海洋里的这个“无底
洞”,会不会是因当地石灰岩广布,而形成的漏斗、落水洞一类的地形。我
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就有一个长径 650 米、短径 490 米、深 208 米
的世界上最大的大天坑,当地老乡称之为“天盆”。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
山水骤至,这里始终不积水,而是通过斗底暗河汇入长江水系,通常采用各
种检测手段,总能够重新找到消失在漏斗里的水流的踪迹。可是,克法利尼
亚岛附近的海底“无底洞”却与此不同,在那里失踪的海水怎么也找不到,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不少科学家做了“跟踪”试验。结果所有的随水流的跟
踪试验品都被无底深渊所吞没。据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报道,他们的试
验失败了。这个“无底洞”为何没完没了地吞没海水,它的出口在哪里?实
在还无法定论。

海底玻璃之谜

我们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打交道,如玻璃杯、玻璃灯管、玻
璃窗户等等。普通的玻璃,以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硅砂为原料,在高温下熔化,
经过成型,冷却后便成为我国所需要的玻璃制品了。
然而,在很难找到花岗岩的大西洋深海海底,居然也发现了许多体积巨
大的玻璃块,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为了解开这个海底玻璃之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方
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这些玻璃块不可能是人工制造以后扔到深海里去的,因为它们的
体积巨大,远非人工所能制造。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玻璃的形成,有可能是海底玄武岩受到高压后,同
海水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一种未知的作用,生成了某种胶凝体,从而最终演变
为玻璃。如果这真是属实的话,今后的玻璃生产就可以大大改观了。现在我
们制造一块最普通的玻璃,都需要 1400~1500℃的高温,而熔化炉所用的耐
火材料受到高温玻璃溶液的剧烈侵蚀后,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工人的健康。
假如能用高压代替高温,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由于这个设想,有些化学家把发现海底玻璃地区的深海底的花岗岩放在
实验室的海水匣里,加压至 400 个大气压力,结果是根本没有形成什么玻璃。
奇怪的海底玻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迄今仍然是一个未能解开的自然之
谜。

噬人鲨不吃身边小鱼之谜

噬人鲨也许是鱼类中最凶猛残暴的了。因为它皮肤色白,最爱向人发起
攻击,不少沿海地方的居民都称它是“白色死神”。
噬人鲨个头很大,体长一般为 7~8 米,也有长达 12 米的。它的牙齿很
特殊,属于多出性牙系,假如咬碎坚硬的东西时将牙齿折断了,会重新长出
新牙来,如果再一次折断,还会再一次长出,一生中可以 6 次长出新牙来。
还有,它的牙齿有好几排,最多的可以达到 7 排。这些牙齿不仅非常锐利,
而且可多达 1.5 万颗!
噬人鲨能在海中称霸,还在于它有一个功能极佳的肚子。它不需要每天
吃东西,经常是三四天才饱餐一顿。这是由于噬人鲨的腹内有一个像胃似的
“袋子”,这就是它的食物贮藏室。如果它吃饱之后又遇上一只海豚,它绝
不会因为肚子已饱而将海豚放走,它会毫不犹豫地把这大家伙吞下肚,贮存
在“袋子”里,当它饿了的时候,再把海豚转移到胃里。“袋子”里可贮存
三四十条一斤多重的鱼,十几天甚至一个月都不会坏。噬人鲨生性贪婪,当
它肚子很饿而“袋子”里又没有库存的时候,会在游过的路上把遇到的东西
统统吞下。所以,噬人鲨的“袋子”就像个杂货店,里面什么都有,玻璃瓶、
皮鞋、罐头盒等等,应有尽有。这种饥不择食的习性有时会使它们送命。例
如,有一艘军舰发出了一枚深水定时炸弹,这枚炸弹刚刚扔下海,突然蹿过
来一条噬人鲨将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