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太礼貌,甚至还会影响到两国的关系,眼巴巴地看着客人夹起公文包兴冲
冲地离去。
    有关人员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当时正在上海视察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做了汇
报。周恩来听后指示:九龙杯是我国的稀有珍宝,一套 36 只,缺一岂不可惜,
不能就这样让他轻易拿走,当然追回也应采取最为合适的办法。当周恩来得
知这位贵宾将要去观看杂技表演时,思忖片刻,心生一计,便把有关人员召
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晚上,明亮的表演大厅里笑语欢声,热闹非凡。精彩的杂技表演使观众
如痴如醉,特别是那位贵宾被中国演员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一个劲地热情鼓
掌。台上表演正值高潮,只见一位魔术师走上舞台,潇洒地将 3 只杯子摆放
在一张桌子上。观众定睛一看,原来是奇光耀眼的九龙杯。再看魔术师举起
手枪,朝九龙杯扣动板机,随着一声枪响,转眼间那 3 只九龙杯只剩下两只,
另一只不知去向。观众们兴趣热烈,既为魔术师的技艺叹服,又都在纳闷:
那只九龙杯到底被藏在了什么地方?
    这时,那位魔术师对观众说道:“观众同志们,那只杯子刚才被我一枪
打进了坐在前排那位尊贵的客人的皮包里了。”说完,便轻步走下台来,对
那位贵客道:“先生,能打开您的包吗?”贵客明知是计,但不好作声,便
从包里将那只九龙杯取了出来,当他看到满场的观众都在热烈地鼓掌时,也
高兴地笑了起来。

       周恩来智斗江青

    “文革”初期,一次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时,陪座的江青突然
插话说:“我从来没有学过‘四书’和‘五经’,也许总理是在场的所有人
中唯一念过这些书的人。”显然这句带有恶意的话,暗指周总理是封建势力
的代表,是革命专政的对象。当着外宾的面,周恩来不便直接反驳,这时张
春桥恰巧也在场,周恩来灵机一动,便转身问张春桥:“你有没有念过这些
古籍?”这句话问得实在高明,它不但提醒大家注意到江青的话根本不是事
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提醒在座的中国人做这样的推论:如果按江青的逻
辑,念过“四书”、“五经”者即为革命对象,那张春桥岂不也是?
    张春桥在这种场合下被总理这一问,自然左右为难,只得扯谎说:“没
有,我没有念过。我一定要好好学一学,以便销毁它们。”一个以满腹经纶
的理论家自诩的人竟然不得不违心地说自己连“四书”“五经”都未念过,
其狼狈之状真叫人忍俊不禁。

        用顺口溜进行斗争

    许世友不仅是一位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军事家,而且还颇具文才。他
写的顺口溜就很有水平,简练透辟,很有战斗力。
    “文革”期间,张春桥一伙上窜下跳,大出风头,许世友将军对他们包
藏的祸心,已洞若观火。他除了在别的方面同他们进行斗争外,还想出了一
个诙谐的斗争方式——编顺口溜。他写道:
    戴眼镜,夹皮包;会总结,会提高;论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
    这首顺口溜虽然没有标题,没点名道姓,但是世人一听便知是指张春桥。
这首揭露张春桥一伙道貌岸然的虚伪本质的顺口溜,道出了广大群众当时敢
怒不敢言的心声。
    1976 年,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大肆诬蔑
和陷害邓小平同志,许世友又利用顺口溜发出了战斗的怒吼:
    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起三落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打他三百枪。
    这淋漓痛快的顺口溜,对“四人帮”发出严厉警告,表达了许世友将同
“四人帮”血战到底的决心。这首顺口溜不胫而走,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可
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周恩来的“茅台外交”

    在一次招待日本乒坛友人的宴会上,周恩来亲手将两瓶茅台酒赠送给世
界乒坛名将松崎君代,并对她说:“听说你父亲在制酒业干了好几十年,很
辛苦。你回国后,一定替我问他好,并请他尝尝我们中国的茅台酒。这酒度
数虽然高一点,但不伤人,味道也很不错的。”松崎听了,十分激动,旁边
的中日朋友也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这时,日本另一乒坛名将荻村乘机机智地说:“周总理,您曾赠送我一
瓶茅台。我一直珍藏着舍不得喝,一次,不小心将酒瓶摔破了,酒洒在我的
球拍上,为此,我伤心了好几天。后来,每当我比赛处于劣势时,只要使劲
闻闻残留在球拍上的酒味,我就会信心十足,勇气倍增,反败为胜。”
    周恩来被他这番话逗笑了,亲切地对荻村说:“我可没想到茅台酒有那
么大的神通。真有神通,我也去买几瓶茅台酒洒在中国小将们球拍上,就万
事大吉了。”他又拍了拍荻村的肩膀说,“你不但球打得好,还是位难得的
外交家。不过你不必性急,过一会儿,我一定向你和长谷川先生各赠一瓶茅
台酒。”
    荻村松了一口气,连连称谢。

           断章取义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兴起了背诵毛主席语
录的热潮。发展到后来,无论办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要先念一句毛主席语录,
不然的话,你的事情就可能办不成。
    一位老太太上街买菜,售货员问:“‘为人民服务’,你买什么?”
    老太太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我买萝卜。”说罢,便在大
筐里挑了起来。
    售货员一见老太太挑来挑去,心里很生气,就随口念道:
    “‘要斗私批修’!‘要斗私批修’!”
    老太太头也不抬,继续挑选着,嘴里还念叨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舌战外交官

    我国和前苏联就两国边界问题举行过多次谈判,那时两国关系不好,在
谈判中唇枪舌剑是常有的事。
    在一次边界谈判中,前苏联的一位外交官说:“你们中国的边界在哪里?
不就在长城一线吗?长城是干什么的?是边防工事嘛。”
    我国外交人员当即回答说:“不错,长城是边防工事。那么说贵国是愿
意按着这一前提确定边界啰?”
    苏外交官说:“那当然。”
    我国外交官接着说:“可是,我们中国修万里长城时,你们苏联的边防
工事在哪里呢?你们的莫斯科直到 12 世纪才筑城堡——那也是防御工事,你
们的边界就定在那里吧。”
    前苏联的那位外交官一下子被驳得哑口无言。

         房子与沙发

    有一次,毛泽东的卫士们想趁他外出散步之机,把他书房里的一对大沙
发搬到另一房间去,可试了几次都没有搬成。后来,毛泽东散步回来看沙发
仍摆放在原处,就问:“怎么还没搬出去呢?”“门太小了,出不去呀。”
一个卫士低声笑道,“干脆还是留在这房间吧。”毛泽东看看卫士们,又看
了看沙发,在房间里转了两圈,然后煞有其事地做出一副严肃思考状:“唉,
有件事情我始终想不通呢。”“什么事啊?主席。”毛泽东皱了皱眉,装出
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来:“你们说说,是先盖起这间房子后搬来沙发的呢,
还是先摆好沙发再盖起这所房子的呢?”卫士们听了以后都露出羞愧的神
色。后来他们终于想出办法将沙发搬走了。

     思想政治工作的妙喻

    刘吉原是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我国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他非常善于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严密而清晰的逻辑、敏捷而犀利的口才
进行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一次科技大学召开的青年座谈会上,有个青年问:“有人说政治思想
工作是五官科——摆官架子,口腔科——耍嘴皮子,小儿科——骗小孩子。
你认为这恰如其分吗?”
    刘吉想了想,答:“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我认为是理疗科——以理服
人,攻治百病,潜移默化,增进健康。”
    这番精彩的谈话顿时引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新老秘书

    在我国,有个别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养尊处优,连大会发言稿都不
去写,而只是由秘书代笔。
    某局有位局长,翻了翻秘书送来的发言稿,见只有 20 页,又递给了秘书,
说:“写得不错,就是短了点。”
    秘书拿回发言稿,左翻右看,实在想不出该填点什么内容。于是去请教
他的“师兄”——局长的老秘书。老秘书看见他使用的是 20×20=400 的稿纸,
心里明白了。原先,他给局长写东西,经常用 15×16=240 的稿纸。“你去用
240 个字的稿纸把发言稿重抄一遍吧。”老秘书不动声地说。
    第二天,秘书把抄好的发言稿交给了局长,心里忐忑不安。局长见稿件
厚了许多,赞许地向秘书点了点头,说:“你辛苦了。”

                  美国的绰号为什么叫“山姆大叔”

    美国有个很有趣的绰号,叫“山姆大叔”,这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在 1812 年,美国和英国为争夺殖民地而打仗。当时纽约州特罗伊
城有个商人,专门负责供给美军牛肉。他的名字叫山姆尔·威尔逊,当地人
都叫他“山姆大叔”。政府收购部门在收购他的牛肉时都在牛肉箱上盖一个
“US”的符号标记,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美国国名的英文缩写是“USA”或
“US”)。可巧,山姆大叔(Uncle Sam)的英文缩写也是“US”。于是人们
都开玩笑说,这些印有“US”字样的箱子都是“山姆大叔”的,后来这件事
传开了,“山姆大叔”就成了美国的绰号。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美国的漫
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长有白发、蓄着山羊胡子、头戴星条高帽的
高个瘦弱老人,这样,“山姆大叔”就更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了。1961
年,美国的国会正式通过决议,确认“山姆大叔”是美国的象征。

           惊人的巧合

    在美国的历任总统中,第 16 届总统林肯与第 44 届总统肯尼迪的身上有
许多惊人的巧合,历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一、林肯于 1860 年当选总统,肯尼迪于 1960 年当选。
    二、两个人都在未任满的时候被暗杀,而且时间都是星期五,当时他们
的夫人也都在场。
    三、林肯是在福特戏院被杀的,肯尼迪被杀时乘坐的汽车是福特汽车公
司的产品。
    四、两个人的继任人都是名为约翰逊的副总统,而且他们都是南方人、
民主党人,又都当过参议员。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一位生于 1808 年,一位生
于 1908 年。
    五、林肯的秘书名为约翰·肯尼迪,肯尼迪的秘书名为艾维麟·林肯。
    六、暗杀林肯的凶手布斯在戏院射杀林肯以后,逃到了一座仓库;暗杀
肯尼迪的凶手奥斯华从一座仓库里开枪打死肯尼迪以后,逃到了一家戏院。
    七、林肯(Lincoln)和肯尼迪(Kennedy)的英文名字都是 7 个字母。

       女子掌权的城市

    在美国,有一个完全由女子操纵全市要职的城市——根特市。
    根特市的市长是女性,邮政局长、税务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