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兵士就往回逃。
黄忠见他跑的倒快,鄙夷地一笑,将自己的强弓背在身后,抄起得胜钩中挂着的赤血宝刀,就领军冲了上来。邓贤已死,他的麾下也就失去了斗志,被黄忠和孟达合力冲杀了一阵,就此溃败。
孟达死里逃生,见了黄忠,心中羞愧,他拜倒在地大声说道:“末将谢过将军救命之恩,将军老当益壮,神武非常,末将自愧不如,佩服,佩服”
那黄忠也是个顺毛驴的性子,见那孟达主动当众认输,心中对他的感观倒是好了不少。他伸手将那孟达搀扶起来:“子度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子度这次力抗两万大军,坚贞不屈,我黄汉升也是钦佩非常。如今那泠苞被你们二人吓退,不如趁机冲击,免得被他收住阵脚。”
孟达连连称是,于是两人合兵一处,往那泠苞寨处进攻。泠苞狼狈地逃回寨中,还没压下惊来,就听到寨外喊声叫骂声。他连忙爬上哨楼,刚刚探出头来,还没观察到什么情况,就觉得脸颊一震,只见眼前木柱上突兀献出一支长箭来长箭上雕有一个黄字,正是那黄忠专用箭矢。泠苞大叫一声,从哨楼上砸了下来,也不顾得腿被摔得生疼,连忙打开后门,带着数百亲信就此逃离。
黄忠接连几箭,射杀对方弓箭手,掩护手下撞开营寨大门。泠苞一逃,寨中士兵士气低落,加上被黄忠的箭术所震慑,万余士兵硬是被打没了斗志,纷纷抛下武器,向黄忠麾下的三千士卒投降。
黄忠留下千余轻伤士兵在此看押俘虏,自己带着剩下的两千士兵展开追击。孟达征得黄忠同意,带着自己不到五百人的残部抄小路直驱雒县,埋伏在侧,准备伏杀溃兵。虽然黄忠并没有嫌弃他,但是孟达知道如果自己真要厚着脸皮跟黄忠一起捞功劳,那别说黄忠了,自己也将看不起自己。虽然现在自己人少,但是伏击那些失魂落魄的士兵,自己还是满有把握的。如果再抓上几个将领,自己也算是将功赎罪,免得被主公惩罚。
第八卷 天下一统 第九章 泠苞献计诸葛慌
再说泠苞弃了营寨,带着数百名亲信往邓贤旧寨跑去。那邓贤刚刚出营作战,他虽然运气不济被黄忠所杀,可是他的营寨应该还是完好无损。而且邓贤刚刚是带着两千余精兵出击,营寨中应该还有七八千士卒。泠苞心想,只要自己集结起这些部队来,完全可以坚守下去。即使撤退,也可以缓缓而行,稳住阵脚,而不必担心黄忠的追击。
泠苞的想法很美妙,只是现实很残酷。等他到了寨外,只见寨中“邓”字战旗全无,难道是士兵们听到消息,全都溃散了吗?不至于啊,士兵们不可能全跑光了,怎么也得留下三瓜两枣啊。
泠苞正在纳闷呢,突听那寨中鼓声冲天,竖起一面大旗,上书“诸葛”二字。旗下转出三人,却是诸葛亮、法正、李恢营寨之中锦旗招展,显然是诸葛亮的主力部队。
法正高声叫道:“我家主公早已取得此寨,等你多时了”随着法正的叫声,左边杀出五千精兵,右边冲出五千劲卒,中间寨门大开,又有数不清的士兵冲了出来。
泠苞今天已经逃了两次,对于逃跑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逃跑就是为了逃命,一是要快,免得被敌军追上,或者被黄忠这样的神射手发觉;二是要狠,要舍得放弃,利用自己的手下拦住敌人追击。眼见着这等危机局势,泠苞连忙转身就跑,连自己的亲信也顾不得招呼半声。士兵们今天早上跟着他跑来跑去,早就没了气力。看着诸葛亮麾下如此多的雄壮之士,都没了抵抗的勇气,丢下了兵器,跪在地上,乞求宽恕。
诸葛亮看着跪地乞命的士兵,叹了一口气,下令道:“弃械投降者不杀”于是欢声雷动,泠苞麾下的士兵们保住了性命,向诸葛亮连连叩首。
诸葛亮这次领军出征,连续俘虏了接近两万士兵,他只需要其中一部分充当民夫转运辎重,剩下的那些却不愿耗费人力、物力关押。何况这些人多为老弱,即使放了也不会造成多少损失。
诸葛亮于是对法正说道:“这些人都有父母妻子,从军出征也是迫于家境贫苦。如果把他们全都征进我军,未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要是全关起来也要浪费咱们的粮食,还要专门安排守军。不如把他们都放了,这些人的出身都是成都附近百姓,由他们来宣扬我军军威,比马谡招募细作要快得多。”
法正冲诸葛亮躬身说道:“主公考虑甚是,这样一来,既宣扬了我军的军威,又昭显了主公的厚道,实在是一举两得。微臣佩服,佩服”
诸葛亮于是下令,劝谕俘虏道:“汝等川人皆有父母妻子,从军不是本愿,如今愿降者充军,可领军饷吃食;不愿降者放回,速速回家去吧。”
蜀军欢声雷动,约有四五千人报名参军,法正从中筛选出两千青壮,补充进后勤辎重部队。剩余俘虏,在具保不再与诸葛军为敌后,系数放回。
躲在一旁草丛中的泠苞泪流满面,刚刚他本想立即逃离战场,可是又害怕敌军追击,于是刺马先行,自己却跳下战马躲在了草丛之中。但人家诸葛亮根本就没派人追,只顾得打扫战场。结果泠苞白白扭伤了脚踝,却发现自己可以骑着马舒舒服服地赶路。而且听到蜀兵们的欢呼声后,泠苞更是难过。自己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结果诸葛亮一声降者免死,大家全都放下武器了。而且还有人主动加入到诸葛亮军中,要知道两三个时辰前大家还是敌对关系,你们这样做也太没有当兵的职业道德了吧。
泠苞扯了根树枝,一边抱怨着一边挪向雒县。大路他是不敢走了,即便碰不上诸葛亮的斥候,万一碰上自己的旧部都可能存在危险,那些人可能会因为泠苞抛下他们自己逃命而恼怒,更可能把泠苞捆进诸葛亮的军营里换取回家的路费。
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好久,泠苞终于看到了回雒县的希望,在他面前,正是去雒县的官道。自己只要再走上二十里地,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军帐中休息了。然而就在此时,就听呼啸一声,从附近草丛中跳出二十余名士兵,为首的正是那孟达。
孟达笑着对泠苞说道:“泠将军,我等你多时了”
孟达是见过泠苞的,当年泠苞春风得意,孟达只是个不如意的小军官。而现在泠苞满身都是泥浆,身上还有几处伤口正在渗血,最重要的却是连遭惨败,神色凄然;而孟达投靠诸葛亮后也算是春风得意,虽然今早上吃了败仗,但是却也跟着黄忠立下了功劳,现在擒获泠苞,孟达也就将功赎罪、再立新功了。
孟达大声说道:“来人啊,给我上”他准备让小兵们先消磨下泠苞的气力,然后自己上前捡个便宜。当然,如果小兵们将那泠苞擒获更好,这样说明自己的治军水平还是挺高的,随便找几个小兵就能擒获敌军大将。
小兵们挥舞着刀枪就要冲上来,泠苞却有苦自己知,崴脚走了这么远的山路,力气全都耗干了,身上全是冷汗。如果真和这些小兵动手,那自己仅剩的一点面子也就被扒掉了。算了,还是看看运气吧。于是泠苞抛下武器,举起手来投降。
孟达倒是被他吓了一跳,随后乐颠颠地押着他回营。等到回营之后,孟达献上泠苞,却又被诸葛亮一阵责备,怪他擅自行动,尤其是怪他深入险地,置自身于不顾。虽然是责备,但在孟达听来,却是充满了对自己的关心,于是孟达感动了,就像是离家出走的孩子找到了妈妈,这么大的人了居然也哭了出来。
诸葛亮对他安抚一二,然后对捆在一旁的泠苞说道:“泠将军,事到如今,你愿意投降吗?”
泠苞连连叩首,“将军既然不杀我,我怎么能不知好歹呢?何况将军对手下将领如此爱护,末将实在是感动非常,对子度(孟达之字)羡慕不已。末将愿降,愿降只是末将未立寸功,实在是有些羞愧。那刘璝、张任和我都是生死之交,如果您肯放我回去,我一定将他二人说服,献上雒县”
诸葛亮大喜,连忙派人将泠苞的绳索解开,又赏赐他衣服战马,让他回雒县。
守着泠苞,大家不好意思阻拦诸葛亮。等到泠苞一出营,孟达就忍不住说道:“主公,这泠苞可万万不能放啊刘璋对他恩重如山,从一介小兵提拔到现在这样的高位,而他投入您的麾下,却不可能再有如今的荣华富贵。只要他一脱身,肯定不会再承认投降之事。”
诸葛亮猛然一惊,以手加额:“大意了大意了子度,以后这样的事情,你要及早提醒我。”诸葛亮心中暗道:区区一个泠苞,误不了什么大事。我以仁义待他,即使不成功,蜀郡将领也会领我的人情,下一次他们肯定不会顽抗到底。以一个泠苞换取蜀郡将领抗拒力下降,很是值得。
再说泠苞,骑上诸葛亮送给他的战马,一路狂奔,好不容易跑到雒县,见了刘璝、张任二人。他不好意思说自己被诸葛亮抓了又放回,就说:那诸葛亮诡计多端,偷袭我的营寨。我奋勇杀敌,斩杀数十人,夺了马匹这才逃了回来。
刘璝连忙派人往成都求援,刘璋一听说折了邓贤,大惊,慌忙聚众商议。长子刘循进谏道:“父亲,儿臣愿领兵前去守卫雒县”
刘璋大喜,长子刘循有勇有谋,确实是最佳人选,不过当父亲的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对儿子总是不放心。刘璋对众臣问道:“既然循儿愿意去,谁愿意辅佐我儿?”
堂下走出一人,正是刘璋的妻弟吴懿,他大声说道:“我愿意辅佐少将军,抗击诸葛亮”
刘璋顿时大喜,吴懿是当年随他父亲刘焉入蜀的老将,武艺非常,而且还将妹妹嫁给了自己,算是一家人。于是刘璋高兴地同意了吴懿的请求,又任命吴兰、雷铜两人为副将,命令刘循点兵两万前往雒县。同时,刘璋还命令张松火速出使汉中,请驻守汉中的曹军帮忙。毕竟自己并没有和曹军撕破脸,彼此还有几分情分。至于击败诸葛亮以后曹军也能趁机入川的事,刘璋现在也顾不得了。
张松回府以后,立即通过成程一发出鸽信,向曹军请求支援。曹铄主力现在身陷江东、江南,无力远征。曹铄只能命令驻守汉中的马超派出五千士卒,攻击葭萌关,来个围魏救赵。同时,曹铄密令汉中地区局部动员,准备入蜀参战。
不久,刘循来到雒县,刘璝、张任出城二十里相迎。刘循、吴懿与刘璝、张任等人聚在大帐,商议战事。泠苞作为败将,惴惴不安地坐在一旁。众人商议许久,愣是找不出什么好办法。这个时候,泠苞羞羞答答地开口说道:“末将倒是有个办法,不知道合不合适。”
刘循说道:“如今敌军兵临城下,有什么办法你就说吧,咱们大家合计合计。”
泠苞说:“少将军,诸位大人,此间一带,正靠着涪江,江水急湍,我上次建立的营寨,正好是在那山脚之下,地势很低。我愿意带五千士兵悄悄出城,携带铁锨、锄头,挖开那涪江之水,肯定能将诸葛亮等人全部淹死”
刘循皱了皱眉头:“泠将军,这涪水一旦决口,淹死的可不仅是诸葛亮的部队啊,下游有这么多老百姓,他们可是无辜的”
泠苞劝道:“少将军,诸葛亮占领那里后,他们居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了原地。既然他们选择待在诸葛亮的统治下,那就是逆民,淹死他们也是活该”
刘循还是不太情愿,这时吴懿将他劝了出去,说一路辛苦让他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