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德、象迷这一番举动,明摆着是要将这七郡永久收入曹军治下,而不是简单的袭扰。只怪施然、丁奉败得太快,败得太彻底,陆逊还没来得及组建起后续部队,庞德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士绅豪强只能够自己面对曹军的大部队。

有的南方豪强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投靠曹军,不仅献出家丁参加当地曹军新组建民团,还献出大笔土地。曹军也投桃报李,以市场价收购这些土地,并给予这些乡绅适当的地位嘉奖。象迷还在曹铄的指示下,脱下军装,指导这些乡绅投入工商业事业中来,将他们的兴趣从土地兼并上引开。

有的豪强却占有大量土地,而且在这土地兼并中尝得了大量甜头,不想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远遵守曹军关于土地买卖的有关规定。他们组织起家丁、佃户,联络土匪恶霸,在陆逊派出的精干小分队的指挥下,不断袭扰曹军后勤辎重部队,攻击曹军新建立的地方政权。对这样的敌对势力,庞德也绝不手软,指挥军队对他们坚决打击。对于有确定证据指正参与袭击曹军行动的土豪劣绅,庞德没收其家产,拍卖其土地,并将所得投入到改善当地民生之中,取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还有些豪强保持观望态度,既不支持陆逊,也不支持庞德,只是严守中立。这样的士族豪强为数不少,庞德在曹铄的严令下采取积极争取的策略。主动拜访他们,以礼相待,积极支持他们加入到新生政权当中,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曹军一路走来,修桥建学校,赈济灾民,名声比起横征暴敛不顾平民死活的陆逊要好得多,因而也逐渐赢得了这些中立派的认可。(陆逊的统治基础就是世家大族,他必须考虑士族的利益)

陆逊眼看着形势越发紧张,心中很是无奈。施然也太不争气了,那可是七万大军啊,就算是七万头猪也不会在一天内就被人赶进圈里。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何况人家施然也以死赎罪,再追究他的过失也于事无补。如今只能够死中求活,陆逊一面派出细作,向曹军方面揭露诸葛亮秘密入蜀的情况,调转曹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陆逊准备向对面曹军发动进攻,拼死一搏。

对面曹军过去足足有六万大军,都是精锐之师,陆逊自然被压制在濡须口南岸不敢动弹。现在曹军主力都调到了庞德麾下,对面只有曹铄统领的万余士卒而已。而陆逊这里足有三万余人,皆为百战精锐。虽然因为老主公孙策身死而士气不振,可是只要好好激励他们,还是挺有战斗力的。只要消灭了曹铄,曹军定然大乱,到那个时候,陆逊完全可以以衣带诏名义号召天下英雄围剿曹氏一族,真要是谋略得当,割据江东将不是问题

于是陆逊向孙绍修书一封,约定与其和平相处,共同对付曹军。南方七郡当中,吴郡、丹阳郡都是孙绍的坚定支持者,曹军攻占南方七郡,对于孙绍势力的打击也算十分沉重。孙绍与徐盛一商量,决定坐山观虎斗,等到陆逊与曹铄决战后再伺机而动。当然,还是先要修书一封向曹铄报警,免得日后曹铄追究。

曹铄接到孙绍报警书信的时候,倒是有些吃惊。他倒是没想到陆逊竟有如此豪气,能够舍弃自己的基业庐江郡而与自己决死一战(庞德正在进攻庐江郡)。那陆逊既然有如此豪气,我曹铄自当奉陪,曹军之所以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始终保持着一股锐气,曹铄可不希望这股锐气在自己这里被夭折。

于是曹铄命令全军紧急动员,分发装备物资,同时曹铄亲率三千黑衣卫士赶赴夹石,从那里直奔挂车(地名)。夹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锦衣卫有情报说陆逊正率领最最嫡系的万余士兵赶赴挂车,然后从夹石袭击曹军。曹铄希望在夹石堵住陆家军,利用地利消磨陆家军的士气,然后集结增援部队,与陆逊决战。

曹铄的想法很好,只可惜当他到达夹石附近的时候,斥候报告,陆逊的先头部队已经占据了夹石。曹铄很是后悔,早知道就率兵强行军了,如今可好,失去了先机,只能够被动防御。可是曹军统治区这么大,兵力有相对比较单薄,真要是龟缩防御的话,靠近陆逊的这几个地区肯定会蒙受重大损失。

唉,如今也没有后悔药吃,曹铄只能下令全军原地休整,准备稍后回转。既然到了夹石,那也不能就这样白白退走。曹铄带着百余亲卫悄悄前往夹石,准备靠前观察下敌情,免得白来一趟。

夹石名如其地,当中是一条狭小的通道,两边是高耸的大山,不能够翻越。就见驻守此地的陆家军士兵也是刚刚到达,还没来得及赶制拒马鹿角,正忙着砍柴做饭。看来他们也是累计了,许多士兵都懒洋洋地靠在石壁附近,武器随意架在一旁。

曹铄微微一笑,这就是机会。这些赶到此地的陆家军虽然也算是精锐之师,但是他们却没有坚守夹石的意图,只顾着抢占此地,方便大军通行而已。天堑之所以是天堑,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势险要,而是因为它那里往往还有一群坚定的守卫者而陆家军士兵却只是些匆匆过客

曹铄低声下令:“现在拼得就是速度,趁着陆逊还进入夹石,咱们一鼓作气,将敌人从这里赶出去。我命令全军卸甲,脱去甲胄、辎重背包,每人只拿着进攻用的刀剑,一刻钟后展开攻击”

曹铄也脱下了山文铠,摘下了七星盔,仅着一件黑色的中衣,手中拿着一柄长刀。看着身后的三千士兵,曹铄指着那关头低声喊道:“兄弟们,跟我冲啊”

陆逊所派出抢占夹石的士兵都是精锐之士,所谓精锐之士,不但体格健壮、久经训练,而且都是武器精良,甲胄齐全。他们穿着陆逊从整个江东搜刮来的铁甲,带着精钢护腕、精铁护膝,在兄弟部队面前从来就是趾高气昂,就是面对曹军士兵,他们也有值得炫耀的本钱。

看着领头冲上来的曹铄等人,陆家军的士兵还以为是哪里不开眼的民团前来袭扰,顿时乐成了一团。也难怪他们如此认为,毕竟曹军仅穿中衣,连件像样的甲胄都没有,很是寒酸。就这样的民团,大家都没有兴趣跟他们打仗,只要穿好衣甲排出整齐队形就能够将他们吓倒、击溃

士兵们懒洋洋地站起身来,慢吞吞地拿起架在一旁的兵器,等他们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发现曹军已经冲到了跟前。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曹军斩杀

消灭夹石口的敌军后,曹铄没有下令停下整顿,而是继续向前,将溃兵们逼向他们的中军,打乱中军的阵型。三千仅着黑衣的士兵,就如同三千头下山猛虎,从夹石口的北头一直打到南头。

陆逊的主力部队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曹军一举击溃。仓皇逃窜的陆逊,运气不佳,误入沼泽地中,被活活淹死。失去陆逊以后,孙朗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立即投降,归顺曹铄。孙绍与徐盛试图驾船离开,被甘宁所率领的海军捕获,献俘于邺城。江东就此平定

第八卷 天下一统 第一章 半饼之恩!?

提起蜀郡,就不能不提到刘璋左右摇摆的政治倾向。过去刘璋关闭驿道停止上缴赋税,同时派出张松前往中原打探消息。

张松其貌不扬,那是官方说法,其实他长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实在是有辱官体。在中原各地都受到歧视,即使有人看在蜀郡的面子上勉强接待他,可是张松那口臭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不过当时曹操正患鼻炎,根本闻不到香臭。与张松交谈后,当时正赋闲在家的曹操惊讶于他的才华,与他折节下交。张松深受感动,从此投靠于曹操,不断为其奔走。等到曹操重伤之后,张松心灰意冷,回到蜀郡。

后来曹铄率领大军南下,张松又看到曹军一统天下、恢复中原盛况的希望,于是积极说服刘璋向曹军控制的朝廷进贡,并提供粮草物资。不过后来,曹军不服水土,与孙策、刘备连番大战、隔江对峙,刘璋觉得曹军实力不过如此,慢慢停止了粮草供给,终止了对邺城的进贡。张松虽然屡次劝诫,可是刘璋执意保持中立,并且为了自己继续割据蜀郡而纵火烧毁了驰道。

现在据说那关羽已经拿下了建安郡全境,许多蜀地人杰纷纷劝说刘璋与关羽结盟,迎接诸葛亮入蜀,共抗曹铄。张松连连奔走,可是这股结盟派的实力也越来越雄厚,就连张松多年老友法正也改变了亲曹的立场,积极投身到结盟运动的鼓吹之中。

法正字孝直,本是右扶风郡郿县人,其祖父法真是一时名士,号“玄德先生”,其父法衍也曾经担任过司徒橼、廷尉左监。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的人,本来是看不起像张松这样的蜀地土著的,两个人命运也不该有所交集。

只是汉灵帝倦政,十常侍又与士人在朝堂相争,只顾党争忘却正事,结果天下饥荒百姓流离失所。法正家也没有余粮啊,只能够入蜀依附刘璋。行到半路,法衍饿死,法正也饿得昏昏欲绝。这时张松正好出来遛马,将吃剩下的半块饼子交给法正,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此法正非常感激,称张松对他有半饼之恩,与张松就此结交。

张松当时容貌奇丑,本来就没有什么朋友,自然乐得交到法正这样的儒生。两人关系密切,在张松的推荐下,法正开始得到刘璋的任用,担任了新都县令。不过刘璋为了达到自己统治蜀地的目的,压制蜀郡当地人才,连带着对于张松举荐的法正也不太重视,法正长期不受重用。而且蜀郡之人以法正与张松交往心怀不端为由,经常诽谤他,搞得法正十分苦恼。等到结盟一事开始后,法正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就积极投身于此,赢得大家认可,被推荐为军议校尉。法正这下子就更有动力了,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张松见老友得到升迁,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但是却为了老友的政治态度而发愁,这天下午,张松从刘璋府里出来之后,便乘马车前往法正府邸,意图说服法正。

此时法正正与那诸葛亮派出的信使马谡交谈,两人相谈甚欢。马谡本来一直跟着关兴,后来关羽昏迷,马谡便建议关兴夺权。但是关兴却坚持认为这位置应该是大哥的,坚决拒绝。马谡很是失望,于是离开关兴,投奔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甚是看重,就委派他悄悄入蜀联络名士,为诸葛亮入蜀做准备。

马谡对法正说道:“孝直,与君谈话胜过书多矣等到我家诸葛主公入主蜀郡以后,这蜀郡太守之职还望孝直不要推辞”

蜀郡太守?这对法正这个新上任的军议校尉来说,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大官。法正简直就是两眼放光啊,这不仅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奔走的酬谢,还代表了诸葛亮对自己能力的认可,看来自己的这场赌博算是跟对人了

法正连连表着忠心,肉麻的话儿说个不停。正在这时,管家前来报告,说那张松前来拜访。马谡似笑非笑地看着法正,慢慢说道:“孝直兄,我家主公喜欢名士,但是不喜欢脚踏两条船的聪明人。事到如今,您还是做个选择吧,不要再与那张松纠缠下去。要不,无论是对你,还是对我家主公,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说完这句话,马谡就要起身告辞,法正哪里肯让他走啊,他要是真走了,自己这次参加结盟派的举动不就成了投鼠两端之举嘛那自己的形象全毁了。

法正对马谡说道:“幼常先生,不要如此见外,我与那张松虽然素有来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