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洛伊德,潘光旦先生评价蔼理士的《性心理学》也谈弗洛伊德,钱钟书先生论中西文学理论也谈弗洛伊德。 二十年代之后,意识流小说、心理描写风靡西方文坛,中国现代作家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也明显地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比如《阿Q正传》的精神分析法,与爱洛斯人格的“心理防御机制”有诸多相通之处——这恐怕不是巧合吧。后弗洛伊德主义阵营中的某些性学大师(如奥地利人赖希等)

    ,将弗洛伊德的“性论”引向极端,公开提倡性自由、性解放,加之弗洛伊德的论敌们,千方百计地找精神分析学说的岔子,一时间,把弗洛伊德弄得很“臭”

    ,有人甚至称“精神分析理论是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狂妄的智力骗局”。

    五十年代之后的中国,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受封建思想残余的束缚,国人谈性色变——严格地说,根本就不能谈“性”。文学作品中,连“kiss的描写也是违禁的;样板戏里,男主角都是鳏夫,女主角都是寡妇。 男欢女爱已被视为洪水猛兽,谁还敢谈性。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三十年间把台湾除外,偌

 264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952

    大一个中国,没有译印一本弗洛伊德(或与弗洛伊德主义相关的)著作,也无人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弗洛伊德在中国落到了零点以下,冷得不能再冷了。谁也不会料到,弗洛伊德在中国会东山再起;八十年代的中国,会刮起一股“弗洛伊德旋风”。有人概括出“四热”

    :一是出版热,仅1986一年就出版了几十部弗洛伊德的译著和专著,同一种书被几家出版社重复出版的事,屡见不鲜;二是购书热,弗洛伊德的书一时竟成为畅销书,十分热门;三是听课热,讲弗洛伊德主义的课,文科生选,理科学生也选,课堂内座无虚席;四是探索热,探索的对象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后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与美学、文艺学、社会学、哲学、神话学、人类学……

    八十年代中期的弗洛伊德热,其根源是颇为复杂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反拨(反作用力)

    :对几十年思想禁锢、“左”祸横流的反拨,对国门紧闭、孤陋寡闻的反拨,对性禁忌、性无知、性罪孽感的反拨。 它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虽然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的历史意义,它的思想史价值更是不容抹煞。八十年代中后期,国际思想界、学术界也有一股对弗洛伊德的重新评价热。 比如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称弗洛伊德和牛顿、达尔文、马克思一样,都有意无意地塑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在近20年来心理学史家对历代心理学名人的五次“排座”中,弗洛伊德均居首位。《梦的释义》被列为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名著之一,与《物种起源》、《资本论》、《相对论》同居榜首……

 265

    0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好景总是不长。 八、九十年代之交,弗洛伊德在中国再受冷落,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击,称弗洛伊德为众多“精神污染”之一;后是国人自觉地、主动地“忘记”或者“冷淡”弗洛伊德。 国人的兴趣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转移,转向市场经济,转向股票、第二职业、大哥大、麦当劳……既便是文化人,似乎也没有时间谈弗洛伊德,他们要编畅销书,要为报纸副刊写豆腐块,要到业大夜大电大或别的什么“大”

    上课赚钱,养家糊口。潮涨潮落。 街市依旧太平。弗洛伊德仍是弗洛伊德。

    2社会转型与人格重铸A弗洛伊德曾讲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天下有三种事情是无论你怎么努力均无法做到完善至美的,第一是“为人父母”

    ,第二是“执掌政策”

    ,第三便是“精神分析”。

    这三件事又是很重要的。 九十年代国人对弗洛伊德主义的冷落淡忘,并不能说明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已经消失。 事情有时全然相反:在特定时空中,一种思想或学说最受冷落之时,恰恰是人们最需要它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之中。首先是经济转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然后是思想转型,主流意识形态

 266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162

    正失去它的“父权”地位,思想、价值、文化、哲学的多元格局正在形成;再次是文化转型,精英文化、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大众文化、商品文化、实用技术文化占了上风。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的转变与革新。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属的人格模式,正处于一个解体与重铸的时期,支配中国人精神生活几千年的儒家人格范型,以及规范国人心身行为几十年的正统人格理想,在社会转型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正面临断裂、崩溃的命运。旧的已经过去,新的尚未到来,中国人的人格生成与流变,处于“青黄不接”之际。 苦闷、彷徨、放纵、沉沦、反省、探索……各种心态祈向杂然并陈,各种可能都要尝试,各种方法都要借鉴。 在一个失去了权威,失去了准的,失去了楷模,失去了范型的时代,人格之流,流向何方?爱洛斯冲动,指向何处?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爱洛斯能量是恒定的,而且,它总得有个去处,或者是压抑于内酿成精神性疾病,或者宣泄于外导致吸毒、淫乱、抢劫、杀戮,而最适当也是最好的去处,是转移成对人类文明有益对社会进步有功的创造力——这就是爱洛斯能量的升华。一位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凭着他的胆识、才略和机遇,成功了,发财了,成了百万乃至千万富翁。 于是,他拥有两笔财产:金钱与精力。 他的金钱,可以投入再生产,可以资助社会的教育、福利事业;也可以用之于女人、毒品和赌场。同样,他的精力,他的爱洛斯能量,也有着大致相似的两种

 267

    2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去向”或“消费途径”。

    金钱与精力并不足以支撑人格的高洁与品位;社会转型也并不能导致新的健康的人格模式的诞生。 这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人格理论,人格生成、流变的心理学观念与方法,为了在社会转型期重铸我们的人格,当务之急(或首当其冲的)是认真研究、借鉴中外古今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这当中,理所当然应包括弗洛伊德,应包括爱洛斯人格理论。

    3升华的爱洛斯——魅力永存A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的口,说“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人”被自己的思想家“贬损”了三次。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原来,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茫茫星海中的一颗并不起眼的小行星。 生活在这颗小行星上的人,当然也不是宇宙的主宰;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弄了半天,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上帝并没有造人,人的最初的祖宗是丑陋而愚笨的猿猴,尽管进化了几千几万年,也还是有不少的毛病;第三次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衣冠楚楚的人,有那么多可怕的见不得人的潜意识,有那么多乱伦的、变态的心理。似乎满世界人都要到弗洛伊德的私人诊所里去接受治疗。“贬损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不是“贬损”

    ,而是科学

 268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362

    地论证与评价。 每一次“贬损”

    ,都刺激起人类的强大的创造力。“日心说”唤起人类对宇宙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进化论”塑造了人的竞争精神和进取品质,“潜意识论”则直接导致爱洛斯能量的转移与升华。爱洛斯升华,有两层含义。 狭义的“升华”

    ,是在性心理的“禁”与“纵”之间,开辟一个和谐、纯洁、高雅的境界,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在尽情享受的生活与绝对的禁欲苦行之间,采取某种适中的立场”。

    广义的“升华”

    ,则是将爱洛斯冲动导向有益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将性的能源移开性对象,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弗洛伊德接着说:

    涓涓不绝的性本能,……当它受阻时,能转移其目标而无损其强度,因而为“文化”带来巨量的能源。(《爱情心理学》)

    需要强调的是,弗洛伊德的“性”

    ,并不仅指男女之性、床第之欢,“爱洛斯本能”也不仅仅指性本能,而是更为广义的生本能。 为求生,可以去爱恋、去奉献、去劳作;为求生,也可能去仇杀、去剥夺、去贪淫。 塞族将军的战争本能,汉城包工头的金钱本能,广东绑匪的杀戮本能,已经给无辜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灾难与苦痛。如果将这类本能或冲动转移、升华,人类岂不是多一些宁静与温馨,少一些暴力与罪孽?

    人并非生来就是绑匪,生来就会屠杀无辜;人是可塑的,人格是可塑的。

 269

    4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人的救赎,首先是人格的救赎。人的最后的魅力,存在于他的人格之中。爱洛斯人格的最后的魅力,存在于她的“升华”之中。高洁美健的人格,魅力永存。升华的爱洛斯,魅力永存。

 27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