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社会学家和性心理学家潘光旦先生,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剖析冯小青的“自
161
65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恋心理“
,写了一本专著:《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闻一多先生,还特意为潘先生的这本书画了一幅《冯小青对镜图》,颇为传神地绘出冯小青顾影自怜的凄楚、哀怨与悲凉。不独是女性,男性也有自恋。 陶渊明隐居南山,孤独苦寂,“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对陶渊明非常崇敬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类似的情感经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在月下独饮,将影子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向影子倾诉自己的衷肠。 这种“自恋”颇有诗情画意,实际上是诗人对自恋的诗性处理,是对自恋的一种艺术升华。如果说,古希腊纳西施和古代中国冯小青的自恋,是一种心理变态,是一种自虐、自毁与自戕;那么,李白和陶渊明的诗,则是以艺术创作的方式,以诗歌的语言,化解了自恋,或者说,是对自恋的解脱或超越。 不做水仙花,他们走出了自恋。自恋具有很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扩散开去,便可能形成“自恋性认同”。一个有自恋倾向的个体,一旦发现他者身上也有自己所爱恋的特征,便会毫不犹豫地将自恋能量扩散到他者的那些特征上去。 例如,一个爱恋自身特征的男孩,往往会珍爱他人的那些男性特征,这并非是他想具有那些特征,而是因为这些特征跟他自己的相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拥有跟我们自己同样特征的人视为同类,所谓“物以类聚”是也。 不仅是个性特征的拥有,对物质财富的拥有也是
162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751
如此。 一个有家庭电脑的人,很容易将也拥有家庭电脑的人视为同类;一个拥有私人小轿车的人,对于拥有小轿车和拥有摩托车的其他人,他当然更倾向于视前者为同类。应该注意将自恋性认同与对象选择区别开来。 如果有人作出对象选择,那是因为他想要获得该种对象。 而在自恋性认同中,他已经拥有了他所要获得的东西,因而他把对该事物的爱恋扩散到那些拥有同样事物的人身上。 男性之所以视男性为同类,是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而他们之所以爱恋女性,是因为女性能够减弱他们的各自身心紧张。 一个人如果自恋因素非常强烈,他就只能从他的同类中寻求爱恋对象以获得心理的满足。 同性恋的产生,也就是这个原因。 即便是在异性恋中,也有某些同性恋的因素:有的男性会跟男人式的女性成双,而有的女性则会跟女人气十足的男性成对。像纳西施,像冯小青,人们可能会爱上自己的“倒影”。所有的心理选择,都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自恋倾向的影响。 在恋爱过程中,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一般是很难产生爱情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爱是有阶级性的。”——这句话如今被视为“左”的名言。 其实不然。 鲁迅就说过,焦大不会爱林妹妹,灾民不会爱兰花。 不同的阶级或阶层,有着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认同标志”。由于个体在选择爱恋对象时,有不可抗拒的“趋同心理”
,所以他对同类者,或者说对那些与自己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对象,会产生偏爱。他与他的对象之间,哪怕只有一两点相同之处——同一价值观,同一拥有物,同一
163
85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组织,同一国籍,同一所大学毕业,同一专业……——他就会很容易地与对方产生认同。心理认同的目标或对象,当然是个体所爱恋,所赏识,所崇拜的。 认同的目标一旦确定,个体不仅执著地追求,而且刻意模仿。 这种认同叫“目标认同”。如果父亲正在获得儿子所渴望的目标,儿子肯定会越大越像他父亲。 同样,一个女孩也可能会认同她的母亲。反过来,如果父母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孩子所渴望的,孩子便会在别的地方寻求榜样。 电影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观众可以把自己认同于影片中的某一个角色。 歌星,影星,舞星,球星,或者别的什么星为什么被崇拜?就是因为“星”们成为了普通人所认同的目标。 追星族的产生,实际上是目标认同的结果。 追星族们虽说非常狂热,但有一点他们是非常清醒的:他们自己成不了“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因种种原因而达不到“星”的水准,他们才认同于已经达到水准的“星”们,他们在狂热的追星过程中,获得了替代性满足。追星族虽说是成不了星,但他们与“星”们毕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追歌星的人,也会唱歌;追球星的人,也会打球,或者懂球。 追星族的目标认同,往往是对象身上与自己相似的某些特征,当然追星族也会爱屋及乌,由爱对象的某一点而扩展为爱对象的一切,甚至包括缺点。 这样目标认同就带有了普遍性,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某些特征认同,他也往往与那个人的其它特征认同。目标认同还有一种变异:文饰作用。 个体为自己树立了某种目标,希望达到却未能达到,于是他转而否认该目标所
164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951
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伊索寓言》中的那只狐狸,想吃葡萄又吃不着,便说葡萄是酸的。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一个极想当官的人,未能如愿,便转而说:无官一身轻;甚至骂天下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不当官的人都是清白的。 弗洛伊德把这叫作“酸葡萄机制”。与此相对应的是“甜柠檬机制”
:吃不到甜葡萄的狐狸,只好吃酸柠檬,还硬说酸柠檬是甜的。 个体未达到预定的目标,便苟且偷安,抬高现状和事物的价值。 一个围棋大师输棋后剃了光头,还说人剃了光头后,风一吹头脑更清醒,也显得更年轻更精神。 读者读到这儿,一定会想到阿Q,鲁迅笔下的阿Q,其心态与行为,就是目标认同中的“文饰作用”。
无缘无故地被别人打了,就说是“儿子打老子”
;看见别人有钱,就说“我先前比你阔多了”
;怎么也划不圆那个圆圈,就说“龟孙子才画得圆呢”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每每遭遇挫折或打击,阿Q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来掩饰自己的失败,以保持自己内心的安宁,从而使自己在精神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后来的评论者,异口同声地指出《阿Q正传》所描写的“精神胜利法”
,表现的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这自然是不错的。 但我们要问,精神胜利法在国人中,甚至在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普遍性?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您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常常有“自我安慰”式的阿Q精神?这些自我安慰,对于抚慰受伤的心灵,对于调整情绪,振奋精神,对于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毕竟是必不可少的。 不错,阿Q的精神胜利法
165
0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是有“劣根性”的一面;但放在一个更宽泛的前提下考察,“精神胜利法”
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方法。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鲁迅既是抨击国人的心理缺陷,也是在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深刻地剖析国人的潜意识心理——这一点,长期以来为评论家所忽略。顺便说一句,鲁迅很了解弗洛伊德,读《鲁迅全集》可知,鲁迅在他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弗洛伊德。扯得太远了,还是回到“心理认同”的话题上来。 安娜。弗洛伊德谈到“目标认同”的另一种变异:人们所认同的目标,除了他所依恋、敬爱、崇拜的对象,还可能是他所厌恶、反感、仇恨的对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的精神分析学者发现,在纳粹的集中营里,有些受法西斯残酷迫害的犹太人,产生了一种“与迫害者认同”的现象,即从迫害他们的纳粹身上,吸收了若干特点,使自己也变得对人粗暴无礼、残酷无情。 这种潜意识中的与迫害者的认同,其心理目标是减轻迫害者形象对自我的威胁。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同一阶层,甚至同一行业,同一单位,同一家庭的成员,为何要如此冷酷地互相殴斗,互相残杀?
这当中当然有“左”
的思潮的影响,有“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有少数恶人的丑行宣泄。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一种对迫害者的心理认同。一个原本忠厚善良的人,在受尽迫害之后,他可能转而去迫害其他的无辜者;一个文弱书生,在受到他者的毒打之后,也可能会去毒打其他的弱者。 为了减轻恶梦般遭遇所造成的心理焦虑,他走投无路,只好被迫选择“与迫害者认同”——
166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161
那一场民族大灾难中的普遍性心理变态,至今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日常生活申,还有一种较为轻松一些的“与迫害者认同”。俗话说,十年的媳妇熬成婆。 当媳妇时,受够了婆婆的气,恨透了婆婆对自己的管制。 照理说,轮到自己当婆婆时,应该对媳妇仁慈宽厚一些才是。 其实不然。 昔日的媳妇一旦成为今日的婆婆,便产生“对婆婆的认同”
,也就是用她婆婆过去对她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媳妇,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比如,当学生的,最害怕考试,常常被没完没了的考试弄得身心憔悴,苦不堪言。 他们从心底里厌恶考试,并扩大化地怨恨制造考试的教师。 等到有一天,学生们毕业了,也成了教师,也要去制造一次又一次的考试。 他们并不会因为过去的痛苦经历而变得仁慈,他们同样向自己的教师认同,用同样的严格和冷峻,去折磨他们自己的学生。“与迫害者认同”和“目标性认同”一样,都是自恋性认同的变异,都是个体应该走出的心理误区。 与自恋性认同相对应的,则是他恋性认同,这便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
2需求与满足A从自恋到他恋,既是一种移位,也是一种升华。在爱洛斯人格中,本能是话跃的,也是易变的。 本能为了减轻紧张,常常不断地选择新的对象,不断地变换活动方式。在不能获得第一个对象时,本我的能量可以迅速地转移,转移到另一个能够获得心理满足的对象上。 这充分说明:心
167
2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理能量(爱洛斯能量)是能够转移的。 爱洛斯能量从一个对象向另一个对象的转移,就称为移位。人格的生成与流变,正是在一系列的能量移位或对象替换中进行的。当能量移位时,爱洛斯能源的来源与最终目的并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具体的目标和对象。爱洛斯人格的源泉是幼儿力比多;而幼儿力比多开始于“口腔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爱洛斯是从对“口腔需求”的满足开始的,或者说,是从“口腔满足”的移位开始的。 对于婴儿来说,口腔和嘴唇是与饮食紧密相连的敏感区,乳头对嘴唇的刺激促使婴儿吮吸。 这种吮吸一方面使饥饿感获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