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见,嵉故前阉闯珊⒆樱幌氲礁叱紊先沃螅捶ㄑ侠鳎炱鹗吕蠢桌鞣缧校⒛谕獾娜嗣嵌嘉烁械秸鹁彼嗳黄鹁础8叱我霾⒅荼鸺荽掊呶筘⒗舨坷桑浅G捉湃嗡
'8'司马子如、高季式召孙搴剧饮,醉甚而卒。丞相欢亲临其丧。子如叩头请罪,欢曰:“卿折我右臂,为我求可代者!”子如举中书郎魏收,欢以收为主簿。收,子建之子也。他日,欢谓季式曰:“卿饮杀我孙主簿,魏收治文书不如我意;司徒尝称一人谨密者为谁?”季式以司徒记室广宗陈元康对,曰:“是能夜中暗书,快吏也。”召之,一见,即授大丞相功曹,掌机密,迁大行台都官郎。时军国多务,元康问无不知。欢或出,临行,留元康在后,马上有所号令九十馀条,元康屈指数之,尽能记忆。与功曹平原赵彦深同知机密,时人谓之陈、赵。而元康势居赵前,性又柔谨,欢甚亲之,曰:“如此人,诚难得,天赐我也。”彦深名隐,以字行。
'8'司马子如、高季式叫了孙搴一同痛饮,孙搴醉得不省人事,一命呜呼。丞相高欢亲自到孙搴的灵堂哀悼。司马子如向高欢叩头请罪,高欢说道:“你折断了我的右臂,现在得替我找一个能够代替他的人!”司马子如举荐中书郎魏收,高欢便任命魏收为丞相主簿。魏收是魏子建的儿子。有一天,高欢对高季式说道:“你喝酒时害死了我的孙主簿,眼下魏收处理公文不合我的意,司徒曾经说一个人办事谨慎、严密,指的是谁?”高季式回答说是司徒记室广宗人陈无康,还介绍道:“他能够在夜间昏暗无光的情况下撰写公文,是一个办事麻利、效率很高的官员。”高欢把陈元康叫来,一见面就授予他大丞相功曹的官职,让他掌握机密要事,很快又提升为大行台都官郎。当时,国家的军政事务繁多,只要问到陈元康,陈元康没有不知道的。高欢有一次外出,临行前把陈元康带在身后,自己在马上下达了九十多条指示,陈元康屈着指头一一道来,都记得一清二楚。他与功曹平原人赵彦深一同掌握重要机密,当时的人们把他们称作陈、赵。陈元康的地位在赵彦深的前头,而且陈元康生性又很柔顺严谨,所以高欢跟他非常亲近,曾感叹道“这样一个人实在难得,是上天恩赐给我的。”赵彦深名叫赵隐,通常用表字。
'9'东魏丞相欢令阿至罗逼魏秦州刺史万俟普,欢以众应之。
'9'东魏丞相高欢命令阿至罗进逼西魏的秦州刺史万俟普,高欢本人又率领了大队人马策应阿至罗。
'10'三月,戊申,丹杨陶弘景卒。弘景博学多艺能,好养生之术。仕齐为奉朝请,弃官,隐居茅山。上早与之游,及即位,恩礼甚笃,每得其书,焚香虔受。屡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先谘之,月中尝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将没,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故弘景诗及之。
'10'三月,戊申(初七),梁朝的丹阳人陶弘景去世。陶弘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养生术有特殊的兴趣。他在南齐担任过奉朝请的官职,后来又主动放弃,在茅山隐居起来。梁武帝早年曾经和他一同游处,等到登上皇位以后,总是给予他很不寻常的恩惠与礼遇,每次收到他的信,都要点上香后才虔诚地阅读。梁武帝多次亲自写信邀请陶弘景到朝廷做官,陶弘景始终没有出山。每当国家出现吉祥或不祥的征兆的时候,或有出征、讨伐这样大事的时候,梁武帝必定要先向他咨询,有时一个月里面两人要通好几封信,当时的人们称他是“山中宰相”。陶弘景去世之前,写了这样一首诗:“王衍任情放诞,何晏议论虚空。岂能想到昭阳殿,竟然作了单于宫。”那个时代,大小官员都竞相谈论玄理,不愿意学习练兵打仗方面的东西,所以陶弘景写诗用魏晋时期的事情来影射梁朝。
'11'甲寅,东魏以华山王鸷为大司马。
'11'甲寅(十三日),东魏任命华山王元鸷为大司马。
'12'魏以凉州刺史李叔仁为司徒,万俟洛为太宰。
'12'西魏任命凉州史李叔仁为司徒,万俟洛为太宰。
'13'夏,四月,乙未,以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元法僧为太尉。
'13'夏季,四月,乙未(二十五日),梁朝任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仪元法僧为太尉。'14'尚书右丞考城江子四上封事,极言政治得失,五月,癸卯,诏曰:“古人有言,‘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朕有过失,不能自觉,江子四等封事所言,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宜速详启!”
'14'梁朝尚书右丞考城人江子四向梁武帝呈上用袋封好的秘密奏折,里面详尽地论述了国家在政治方面的得失。五月,癸卯(初三),梁武帝颁下诏书,说:“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屋顶上漏雨,屋下人察觉’,我有过失的话,自己不一定察觉得到,江子四等人在密封的奏折中说到的情况,尚书可时时加以检查,凡是于人民有害的事,应该及时启奏。”
'15'戊辰,东魏高盛卒。
'15'戊辰(二十八日),东魏的高盛去世。
'16'魏越勒肱卒。
'16'西魏的越勒肱去世。
'17'魏秦州刺史万俟普与其子太宰洛、豳州刺史叱干宝乐、右卫将军破六韩常及督将三百人奔东魏,丞相泰轻骑追之,至河北千余里,不及而还。
'17'西魏的秦州刺史万俟普与他担任太宰的儿子万俟洛、豳州的刺史叱干宝乐、右卫将军破六韩常以及他们所督率的将领三百人一起投奔了东魏,丞相宇文泰带着轻装的骑兵追赶,一直追到黄河以北一千多里的地方,但是没有追上,只好返回。
'18'秋七月,庚子,东魏大赦。
'18'秋季,七月,庚子(初一),东魏孝静帝下令大赦天下。
'19'上待魏降将贺拔胜等甚厚,胜请讨高欢,上不许。胜等思归,前荆州大都督抚宁史宁谓胜曰:“朱异言于梁主无不从,请厚结之。”胜从之。上许胜、宁及卢柔皆北还,亲饯之于南苑。胜怀上恩,自是见禽兽南向者皆不射之。行至襄城,东魏丞相欢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等弃舟自山路逃归,从者冻馁,道死者太半。既至长安,诣阙谢罪,魏主执胜手欷曰:“乘舆播越,天也,非卿之咎。”丞相泰引卢柔为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
'19'梁武帝给予北魏降将贺拔胜等人优厚的待遇,贺拔胜请求带兵讨伐高欢,梁武帝没有允许。贺拔胜等人想回到北方去,前荆州大都督抚宁人史宁对贺拔胜说:“凡是朱异讲的话,皇上没有不听从的,请你好好地结交他。”贺拔胜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梁武帝允许贺拔胜、史宁以及卢柔都返回北方,还亲自在南苑为他们饯行。贺拔胜牢记着梁武帝的大恩,从此再看见往南面去的飞禽走兽,都不放箭射杀。他们路过襄城的时候,东魏的丞相高欢派遣侯景带着轻装骑兵前来拦截,贺拔胜等人丢弃了木船沿着小路逃了回去,跟随的人又冷又饿,有一大半死在了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长安之后,去皇宫请罪,西魏文帝拉住贺拔胜的手,一边抽泣一边说:“朕流离颠沛,这是天意,不是你们自己的过错。”丞相宇文泰推荐卢柔为从事中郎,与苏绰一道掌握重要机密。
'20'九月,壬寅,东魏以定州刺史侯景兼尚书右仆射、南道行台,督诸将入寇。
'20'九月,壬寅(初四),东魏任命定州刺史侯景兼任尚书右仆射、南道行台,督率各位将领侵犯梁朝。
'21'魏以扶风王孚为司徒,斛斯椿为太傅。
'21'西魏任命扶风王元孚为司徒,斛斯椿为太傅。
'22'冬,十月,乙亥,诏大举伐东魏。东魏侯景将兵七万寇楚州,虏刺史桓和;进军淮上,南、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击破之,景弃辎重走。十一月,己亥,罢北伐之师。
'22'冬季,十月,乙亥(初八),梁武帝颁下诏书命令大举讨伐东魏。东魏的侯景统率七万兵马入侵楚州,俘虏了刺史桓和;接着又向淮河的上游地区进军,南、北司二州的刺史陈庆之击败了这支东魏部队,侯景丢弃了各种不便随身携带的军用物资,逃跑了。十一月己亥(初二),梁武帝下令让讨伐北方的部队停止进军。
'23'魏复改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皇帝为烈祖。
'23'西魏又重新改为尊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皇帝为烈祖。
'24'十二月,东魏以并州刺史尉景为太保。
'24'十二月,东魏任命并州刺史尉景为太保。'25'壬申,东魏遣使请和,上许之。
'25'壬申(初六),东魏派遣使者去梁朝求和,梁武帝答应了。
'26'东魏清河文宣王卒。
'26'东魏的清河文宣王元去世。
'27'丁丑,东魏丞相欢督诸军伐魏,遣司徒高敖曹趣上洛,大都督窦泰趣潼关。
'27'丁丑(十一日),东魏的丞相高欢督率各路军队讨伐西魏,派遣司徒高敖曹前往上洛,大都督窦泰前往潼关。
'28'癸未,东魏以咸阳王坦为太师。
'28'癸未(十七日),东魏任命咸阳王元坦为太师。
'29'是岁,魏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29'这一年,西魏的关中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每十人之中就七八个死去。
三年(丁巳、537)
三年(丁巳,公元537年)
'1'春,正月,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梁武帝在国都的南郊祭天,大赦天下。
'2'东魏丞相欢军蒲坂,造三浮桥,欲渡河。魏丞相泰军广阳,谓诸将曰:“贼掎吾三面,作浮桥以示必渡,此欲缀吾军,使窦泰得西入耳。欢自起兵以来,窦泰常为前锋,其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自走矣。”诸将皆曰:“贼在近,舍而袭远,脱有蹉跌,悔何及也!不如分兵御之。”丞相泰曰:“欢再攻潼关,吾军不出灞上,今大举而来,谓吾亦当自守,有轻我之心,乘此袭之,何患不克!贼虽作浮桥,未能径渡,不过五日,吾取窦泰必矣!”行台左丞苏绰、中兵参军代人达奚武亦以为然。庚戌,丞相泰还长安,诸将意犹异同。丞相泰隐其计,以问族子直事郎中深,深曰:“窦泰,欢之骁将,今大军攻蒲坂,则欢拒守而泰救之,吾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不如选轻锐潜出小关,窦泰躁急,必来决战,欢持重未即救,我急击泰,必可擒也。擒泰则欢势自沮,回师击之,可以决胜。”丞相泰曰:“此吾心也。”乃声言欲保陇右,辛亥,谒魏主而潜军东出,癸丑旦,至小关。窦泰猝闻军至,自风陵渡,丞相泰出马牧泽,击窦泰,大破之,士众皆尽,窦泰自杀,传首长安。丞相欢以河冰薄,不得赴救,撤浮桥而退,仪同代人薛孤延为殿,一日斫十五刀折,乃得免。丞相泰亦引军还。
'2'东魏的丞相高欢把部队驻扎在蒲坂,建造了三座浮桥,准备渡黄河。西魏的丞相宇文泰把部队驻扎在广阳,他对手下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