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顶白帽,以后在大学生中逐渐流行起来。1875年芬兰在筹备召开北欧学生会 

议时,白帽被正式定为大学生帽。从此以后,芬兰各大学学生都戴白帽。 



                              敲钟日的由来 



    在英国的萨弗伦沃尔登,每年的6月27日,全城的敲钟人,自清晨到黄 


… Page 26…

昏,不停地敲撞全城的古钟,叮当之声,整天不停,令人不得安宁。 

    每到6月27日,萨弗伦沃尔登的人,纷纷收拾行装,远离城市以便逃避 

这烦恼的钟声。 

    这种永久性的敲钟日是怎么得来的呢?敲钟事件起源于17世纪之初。据 

说有一个贩布商人,在丛林之中迷了路,他听到了城里的钟声,才得以回来。 

为此,这个商人捐献了一笔款子,并把他顺着钟声回城的6月27日定为敲钟 

日。 



                            送鸡报喜的由来 



    墨西哥的米杰肯至今保留着一种独特而古老的风俗:为了庆贺婴儿出 

生,人们送去一只鸡,把鸡毛插在小孩的帽子上,说是鸡对于初生婴儿是报 

吉的响铃,预示好运气永远伴随孩子。对于来自异国他乡的远方朋友,主人 

送上几张亲手制作的鸡神剪纸,就是表达着一种崇高的感情。 

    这个古老的习俗来自于一个美妙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美丽的鸡 

神,不甘于天宫寂寞,下凡来到人间。有一次当她穿过深山老林的时候,迎 

面碰上一只凶猛的美洲虎,恶狠狠地向她扑来。在这生死攸关之时,一位老 

猎人赶到,用枪打死了这只猛虎,使鸡神死里逃生。后来,鸡神为了报答救 

命之恩,从天宫取回玉米、水稻的种子,撒在老人家的土地上,并教给他如 

何耕地、种地、收割和食用。从此,这块地方变得山青水秀、五谷丰登,老 

人家也过上了好日子,鸡神从此也与当地结下不解之缘,同时鸡成为善良和 

美好的象征。 



                               婚纱的由来 



    一般人认为戴婚纱的习惯可能是从英国流传开的。 

    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郎穿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 

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衫,手持白色的花束。总之,英国人崇尚白色,它 

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 

    其实,戴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更早。在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 

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 

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 

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 

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订婚戒指的由来 



    1477年,奥地利皇帝麦士米尼深深地爱上了保根地的一位漂亮的公主玛 

利。为了得到玛利,麦士米尼派人送去了一枚特制的钻石戒指,这枚戒指用 

钻石镶成了一个英文字母“M”,是玛利的缩写。就是由于这枚戒指打动了玛 

利的心,夺得了玛利的爱情。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 

的传统。 


… Page 27…

                         婚礼撒彩纸碎的由来 



    在西式婚礼中,有来宾向新人撒彩色纸碎,作为祝福的风俗。 

    原来,这种风俗起源于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国有这样的风俗:凡参加 

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 

活。 

    到了19世纪,人们把糖果改为彩色纸碎,但名称却没有改,因为意大利 

文中糖果与碎纸为同一词语。 



                            婚礼蛋糕的由来 



    世界上许多民族举行的结婚典礼上都设有蛋糕助兴。 

    远在罗马时代,达官贵人的家庭举行的婚典上就已经设有一个特大的蛋 

糕。新娘和新郎不但要与众宾客同享这个蛋糕,而且还要把蛋糕举在新娘的 

头上分切给前来参加婚典的客人。据说此举是富裕的象征。每个吃了婚礼蛋 

糕的客人的生活都会富裕起来。 

    在美洲,不少印第安人部落举行婚典时,都由新娘把特制的蛋糕作为礼 

物送给新郎,表示把幸福和富裕带给郎君。 

    在欧洲,参加婚礼的客人都习惯把调有香料的蛋糕作为贺礼送给新郎、 

新娘。这些贺礼往往堆积如山,新娘和新郎则要在这一大堆婚礼蛋糕面前互 

相亲吻,表示好运气。 



                               蜜月的由来 



    所谓“蜜月”(honeymoon)一词中honey本意是蜂蜜,moon代表月,而 

把这名称翻译成“蜜月”,除了使人听起来有甜蜜的感觉外,并没有确切地 

表示出新婚的含义。 

     “蜜月”这个词其实是古代抢婚习俗演变而来的。英国古代的条顿族流 

行抢婚,丈夫为了避免抢来的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就在新婚期间带着妻子到 

外地过一段隐居的生活,每日3餐喝蜂蜜酿成的酒,连续喝30天,恰巧是一 

个月,据说蜜月的说法就是自此开始的。 

    为什么古代的蜜月夫妻饮用的是蜂蜜酿成的酒,而不是其他酒类,这就 

必须从英国的地理背景来探讨。因为英格兰无法栽培葡萄,蜂蜜却随处可见, 

所以自古以来英国人就有喜欢饮用蜂蜜酒的习惯。他们取下蜂窝,从里面拿 

出蜂蜜,再用滚水来煮蜂窝,使蜂窝发酵而成为蜂蜜酒。因此,蜜月饮蜂蜜 

酒和风土习惯也是有关联的。 



                           吹生日蜡烛的由来 



    吹生日蜡烛是一种为生日助兴的习俗,这一习俗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 

月亮女神阿蒂梅斯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生日时,在圣坛上摆上插着蜡 

烛的蛋糕。后来,古希腊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着的蜡烛,并增加了 

吹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的蜡烛具有隐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要求 


… Page 28…

一个心愿,并且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他便可以如愿以偿。这一习俗一直 

流传至今,人们都期望自己未来吉祥如意。 



                               花圈的由来 



    按照北欧的传说,一个人临死时带上花圈,安琪儿 (即天使)就会把他 

的灵魂带到天堂。原来,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法津——《十二铜表法》中第 

七条说:“假如有人或者亲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马或奴隶在竞赛中获胜而得 

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时,无论在他家或在战场,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 

上。同样,也允许他的亲属带花圈参加葬礼。” 

    显然,花圈原来是一种奖赏物!好人升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古代中 

外皆同的看法。既然花圈是胜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奖赏,难怪安琪儿就 

只愿把有花圈的灵魂带上天了。现在人们为死者送花圈,仍属于给死者赠送 

的“葬礼”之类。 



                            佩戴黑纱的由来 



    表示哀悼的色彩,各国有所不同。中国、日本是白色,非洲是红色,欧 

美是黑色。古代穿丧服与今人大不相同,其目的在于伪装自己,以避免死神 

认出来。古代欧洲许多原始民族中,只要有人去世,死者的亲属立刻把自己 

伪装起来,或在身上涂黑色泥巴,穿上干草衣服;或用黑布将全身包裹起来, 

他们的用意不外是想把死神吓跑或不让死神认出来。 

    在欧洲古代,当一个贵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黑色丧服致哀。英 

国仆役在购不起丧服的情况下,首倡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这 

种节俭易行的佩黑纱丧礼为广大民众所采用,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普及到 

全世界。 



                               敬礼的由来 



     “敬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的骑士们常常在公主和贵妇们面前 

比武,在经过公主的坐席时,还要唱赞歌,歌词常把公主比拟成光辉、美丽 

的太阳,因而武士们看公主时总要把手举起来作挡着太阳的姿势。时间长了, 

就逐渐演变为举手到眉的“敬礼”。 



                              握手礼的由来 



    握手礼源于中世纪的骑士们。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盔甲,除两只眼睛 

外,全身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 

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 

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手礼。当今行握手礼也都是不戴手套, 

朋友或互不相识的人初识、再见时,先脱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礼,以示对对 

方尊重。 


… Page 29…

    另一种说法,握手礼源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当时,人们在狩猎或战 

争中,手上都拿着石块或棍棒等防卫武器,倘若途中遇到陌生人,如大家都 

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的武器,并伸出手掌,让对方抚摸手心,表示手中没有 

武器,后来,这种礼俗就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 



                              碰杯礼的由来 



    人们喜欢在喝酒之前先碰一下杯,这个习惯现在遍及全世界。它是怎么 

来的呢? 

    一说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当人在喝 

酒时,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乐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气,眼 

睛可以看到酒的颜色,舌头更可以辨别酒的味道,唯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 

受之外。怎么办呢?聪明的希腊人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 

一下杯子,杯子发出清脆响声立即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也和其他器官一 

样高兴了。 

    另一说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 

竞技前选手们习惯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好的,为了 

防止有心术不正的人给对方喝的酒中暗放毒药,人们便想出一个防范的办 

法。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杯中倾注一下。这以后就逐渐发 

展成一种碰杯的礼仪了。 



                            鸣放礼炮的由来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战舰进 

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 

有敌意,便须把船上大炮内的炮弹统统放掉,对方的海岸炮舰船也同样做以 

表示回报。这种做法以后就逐渐成为互致敬意的一种礼仪。由于当时最大的 

战舰装有大炮21门,所以鸣炮21响就成了一种最高礼节。 

    鸣放次数与战舰级别(装炮门数)相当。21响为最高,以下次数为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