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桥不但长寿,而且留下了万世美名。

    /* 245 */ 第四部分王夫之的墓志铭

    王夫之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其精通经学、史学、哲学
和佛学,在学术上有很大成就。

    他一生最仰慕的是东晋的刘琨和北宋的张载。在政治上,他以力图挽救危局
而壮志未酬的刘琨自勉,在学术思想上则以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为依归,并有重
大突破。他总结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
即无不是理”的命题,进而推论自然界、社会一切事物都是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的
有规律的运动,还留下许多重要的哲学著作,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唯物主义的集大
成者。

    虽然他的著作内容非常丰富,但他在晚年著书“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
因以授之”,书成后多半随手赠人,不留底稿,完全依靠乡民保藏下来,因此他
生前没有多大声望,死后几十年也默默无闻。王夫之常为自己没有取得刘琨、张
载那样的成就而深为遗憾。他病危时,自知不起,便为自己写了墓志铭:“抱刘
越石之弧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
永世。”

    /* 246 */ 第四部分“安乐窝”与“安乐先生”

    邵雍,北宋哲学家。其代表学问为“象数之学”,他的学说是阴阳家、道家、
儒家思想的综合。

    邵雍初到洛阳时,生活比较困苦,所住的房屋,蓬草绕墙,不蔽风雨。邵雍
每天亲自打柴烧饭,恭敬地侍奉父母。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他感到非常欢怡快
乐。

    当时,洛阳是中原名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前任宰相富弼、司马光、吕公著
等人都住在那里。据说这些人都尊重邵雍,经常和他一起出游,还在洛阳(一说
在共城苏门山百泉上)为他买了一处“七千余步平流水”的大宅园和一些田地,
地契是司马光的户名,园契是富弼的户名,庄契是王拱宸的户名。于是,邵雍便
日出而耕作,日落而归家,所得仅仅能维持自己的生活。邵雍称他的宅园为“安
乐窝”,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做“安乐先生”,在那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邵雍身体不好,怕冷怕热。每逢春秋时节,他驾着黄牛小车到处游览。一个
人驾车,想去哪就去哪,随心所欲。邵雍和司马光情同手足,亲若兄弟,而且他
们待人和气热情,与人交谈,经常赞扬别人的优点,而很少指责别人;有来向他
们请教的,他们都一一给予解答,从不勉强教人,无论贵贱老幼,他们都诚心接
待。因此,士人都佩服他俩的教化。邵雍每次驾车出游,士大夫们听惯了他车子
的声音,都争相迎候;小孩子和奴仆们也高兴地奔走相告说:“我家先生到来了!”
好事的人还摹仿邵雍住房的样式盖起房子,名曰“行窝”,以待候邵雍前来住宿。
有时,邵雍到某些士大夫家,其家妇、姑、妯娌、婢妾发生争执,很久不能解决,
他们就一个个到邵雍面前申述,邵雍便逐一分别处理,做到皆大欢喜。于是邵雍
连饮数日,以后再游一家。那些士人经过洛阳,即便不去公府,也一定是去拜访
邵雍。一时间,洛阳人才济济,忠厚之风闻名天下。

    邵雍有首《后园即事》的诗,真切地反映了他的“寻乐”思想,诗中写道:

    太平身老复何忧,景爱家园自在游,

    几树绿杨阴作合,数声幽鸟语方林。

    竹侵旧径高低迸,水满春渠左右流,

    借问主人何似乐,答云殊不异封侯。

    /* 247 */ 第四部分学道不分男女

    李贽在麻城时,住在龙湖寺芝佛院中。

    在那里幽居,李贽的思想是苦恼而矛盾的,他对世事有火热心肠,却过着隐
居生活;他住在僧院,读经谈佛,却供奉孔子;他自称和尚,但酒肉皆入。其实,
他既不信孔,也不信佛,这样做不过是表示“玩世不恭”罢了。闲着无事时,他
就在芝佛院著书讲学,“儒释从之者,几千万人”(沈瓒《近事丛残》),以至
“一境如狂”(顾炎武《日知录》)。李贽喜欢引见求学者,不论谁请教他,提
出什么疑难问题,他都耐心尽力解答,因此,他的声名和影响遍及麻城和黄安之
间。有时,也有一些名门妇女来听讲就学。有人说:“女人见识短浅,不能学道
呀!”李贽立即说:“讲人有男女性别之分,可以;讲见识有男女之分,哪行?
讲见识有长有短,可以;但讲男子见识都长,女子见识都短,可以吗?况且那些
为学法而来的女子,甚至比男子还强啊!”他愈说愈激昂,使大家都很惊讶。李
贽说的“男子不如”者,是指梅国桢(曾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
女儿谵然,她寡而信佛,归依李贽,李贽把她比作男子,为她著《观音问》等书。

    由于李贽主张学道不分男女,因此,麻、黄间的士大夫们大哗,流言蜚语铺
天盖地,他们攻击李贽,诋毁他“左道(偏道)惑众”,想驱逐他。李贽对此却
付之轻蔑一笑,说:“我左道吗?那给加冠好啦!”于是,他穿起旧日的官服,
以示反抗。

    /* 248 */ 第四部分“我是仲尼的哥哥”

    为了打击那些借孔子为幌子欺世盗名的伪学者、假道学,李贽对所谓圣人孔
子作了深刻的批判。他针对朱熹鼓吹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故意编选
了一个故事来进行嘲讽。他说,有个尊儒的道学者,穿着高底大鞋,长袖阔带,
戴着三纲五常的桂冠,披着“人伦”的外衣,拾起一两张纸墨,私下用嘴唇吻了
几下,自称是孔子的门徒。

    有一次,他遇到刘谐。刘谐是个聪明人,见这个儒者的怪模样,便笑他说:
“哦!你这样大概不知道我是仲尼的哥哥吧!”这位儒者勃然大怒,说:“天不
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你是什么人,竟敢做仲尼的哥哥!”

    刘谐幽默地说:“难怪伏羲氏那时,仲尼还没出世,人们整天要点着蜡烛走
路。”那位尊儒者听了沉默好久,说不出话来。

    /* 249 */ 第四部分手格其物而后知

    关于格物致知的概念,最早是在《礼记。大学》中提出来的。到宋明时代,
它被提到了认识论的高度争论不休。如何格物和致知,哲学家们对此作了各种不
同的解释。

    颜元有个癖好,喜欢同他情投意合的师友弟子讨论学业,“劝善规过”,同
弟子们定期约会辩学论业,砥砺德行,态度严肃,一丝不苟。他有个弟子,名叫
李植秀,对格物致知很感兴趣,便向老师请教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颜元解释说:“‘知’是没有形体的,就如‘看’本身没有形体一样。‘知
’以有形状、有颜色的东西作为形体,因此,人的眼睛虽然能看东西,但如果不
是看黑的白的东西,眼睛也没有用;人心虽然灵验,但若不思考问题,这种灵验
也无法实施。现在那些谈致知的人,不过是读书、讲问、思辨罢了,他们都不知
道能使自己致知的都不在这里。打个比方说,想要懂得礼节,光读几百遍礼节,
研究和询问几十次,思辨几十层,还是无法真正获知。但是,如果亲自去跪拜周
旋,捧过玉酒杯,亲接礼物,经过自己动手一番,就知道礼节是怎样的。又比如,
想学会音乐,不管你学过多少遍乐谱,讲学思辨多少层,终究不能学会。但只要
你亲自弹琴鼓瑟,口歌身舞,就能逐步懂得乐理。因此我认为,物,是三物(指
六德、六行、六艺三种事)的物;格,就是手格猛兽的格,犯手捶打搓弄之意。”
这里,颜元解释的“格物”,就是以身习行的意思,包含有变革现实意义。

    李植秀又问:“不首先明白礼节,怎么去实行呢?”

    颜元答道:“你看看孔子吧,他为什么不先教人学文而先要人孝悌谨信泛爱
呢?为什么不先教人性道一贯而要人先学‘三物’呢?像萝卜之类的蔬菜,即使
是上智的人和老农,起初也不知这是可吃的东西;即使能从其形状、颜色推断它
是可以吃的,也不知道萝卜的味道,必须亲口试一下才知道。所以说,必须‘手
格其物而后知至’。”

    /* 250 */ 第四部分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是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其时,龚自珍深感自己所处的时代在衰退。
衰世从治世来,还没有乱,所以表面上似治世,但它正在酝酿着大乱,很快要变
为乱世。衰世极可怕,皇帝是庸主,无力、无志、无明、无才,一切政事都会拘
守着祖传的“不可破之例”。大臣是庸臣,他们对皇帝只会“朝见长跪,夕见长
跪”,对自己,只会玩车马,备服饰,练言词,作律诗。他们专门熬资格,保禄
位,顾儿孙,毫不知为政的大体。地方官,靠刑名师爷办事,而刑名师爷从上到
下结成一张大网,他们“析四民而五,附九流而十”,行政大权都操在他们手里,
读书人,只会作八股文,搞点考据,除了“援古以刺今”以外,别无所能;除了
中举做官以外,别无所事。工商、兵将也碌碌无能。这真是一个“万马齐喑”的
时代,怎么办?只能变法。最好是朝廷自己来变,但清朝是不会自行改革的,希
望寄托于“山中之民”,总有一天,“山中之民有大声音起,天地为之钟鼓,神
人为之波涛矣!”龚自珍相信,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的时候,就要到来。因
此,他写下了饱含革命思想的、气势磅礴的四句短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自珍晚年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杭州紫阳书院讲学,但还非常关心国家命
运。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841年),他对东南沿海的防务十分关注,亲自给
江苏巡抚梁章钜写信,准备跟他面议抗英大计。谁料事未竟,他便不幸逝世,终
未遂愿。

    /* 251 */ 第四部分五十一岁的进士———魏源

    魏源生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卒于咸丰七年,即1857年。原
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韶阳县金滩人。父亲魏邦鲁,做过主簿之类的小官,在魏
源10岁时,家乡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当时父亲正在江苏,无法接济他们,家庭生
活极为艰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源还是坚持看书学习,而且喜欢看历史书。
这使他伯父很不高兴,因为这不是科举制度要考的内容,但魏源仍然偷着读。

    魏源一生在功名场上不很得意,因为他看不起儒家的繁琐文风,而且他的思
想又与传统的那些文人官僚不同,所以,参加科举考试在29岁时中了举人后,考
进士一直落榜,到了51岁时,才中了三榜的第十九名进士。有一次,考官嫌他考
卷上的字迹潦草,取消了他的殿试资格。可见魏源的个性是他一直不能中举的主
要原因。

    不过,魏源还有真才实学的。有一位考进士第一的御史叫陈沆的,就很喜欢
魏源身上那种朝气,还将自己的文章拿给魏源看,向魏源请教。虽然当时魏源还
没有中进士,自己则是地位很高的人,但陈沆还是顶住压力和魏源交往。

    魏源在5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