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无宁日。”据《左传·鲁闵公元年》记载,春秋时鲁庄公死后,立子般为
君,鲁庄公之弟庆父杀死子般,另立问公为君,不久,庆父又杀死闵公。由
于庆父先后杀死鲁国两个国君,造成鲁国连年大乱。当时齐国有一位大臣这
样评论鲁国:“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来人们常把庆父比喻为灾难和战
乱的祸首。毛泽东运用这个典故,不但把连续挑起内战、制造灾难的根源归
罪于蒋介石等罪魁祸首,而且表达了他要坚决彻底地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
国的决心。
不过,谈起运用典故最典型的,当属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即所谓1962 年1 月3O 日所作的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这篇
讲话,并没有公开发表,但当时就在党内党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除了
其他原因之外,主要就是由于突出地典型地运用了大量典故。讲话的中心内
容是讲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当讲到领导干部要尽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让别
人批评自己,即使批评错了,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处分,甚至被降职到基层
去工作反而更有益处时,他引用了司马迂《报任少卿书》中的一段活。这段
话包括“文王拘”、“仲尼厄”、“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孙子膑
足”、“不韦迁蜀”、“韩非囚秦”,以及“诗三百篇”之所以“为作”等
八个典故,他指出除“左丘失明”一例以外,其余备例中的历史人物都是“当
时上级领导者对他们作了错误处理”,处于逆境之后,才得以发愤而有所作
为的。当毛泽东讲到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时,他
又用《史记》中的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对比:项羽这个人物如何
称王称霸,如何不听军师范增的合理意见;刘邦这个人物开始时如何傲慢,
拒绝接见一位“儒生长者”,那个儒生如何发怒闯了进去,正在洗脚的刘邦
后来又如何欢迎,如何道歉,说明刘邦如何“从谏如流”,终于打败了项羽。
接着,他还用“霸王别姬”的戏来说明不民主的可怕后果。正是由于这篇讲
话用了这样多极为典型的典敝来教育广大党的干部实行民主作风,才能使人
们的灵魂深深地受到了触动,永远铭记在心。
总之,毛泽东非常善于以极典型的典故来阐发事理。其他诸如用“叶公
好龙”来批评“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的右
倾机会主义者(《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用“李逵式的长官”批评“看
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的红军干部(《反对本本主义》),
用“口蜜腹剑”的唐朝宰相李林甫比喻那些“自称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的帝
国主义(《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等等,都是毛泽东典型地运用典
故的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③灵活
毛泽东运用典故的第三个特点,是格外的灵活。他能在深入理解典故的
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及不同内容和角度的需要,极其自由地运用典故。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报告中,讲到柳宗元的《黔之驴》这
个寓言时,他能一边讲,一边装作者虎观察驴驹子的样子,真是绘声绘色(据
张贻玖《毛泽东读史》)。而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许多人读史,一
般总是比较死,难于理解深透,更难于灵活运用。他的二儿媳邵华是一位历
史系的大学生。她在念大学时,在毛泽东面前,总是感到自己的历史知识那
样贫乏,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那样肤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名真正
合格的文科生;那些历史知识,在她那里好像都是“死”的,而到了毛泽东
那里,便立刻“活”了起来,他用它们阐述政治、军事、哲学等方面的事理,
都是那样警策、凝练,引人入胜(据华英《毛泽东的儿女们》)。就说写一
篇新闻稿吧,他也能把新闻事实与其相关的典故联系起来。例如,写《中原
我军占领南阳》这篇消息,当他提到南阳时,便写了关于南阳这个历史上属
于兵家要地的一节文字:“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
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
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
南阳一带。”这段活,实际包括两则典故:一则是三国时曹张争战,一则是
东汉刘秀起兵,它们都成了毛泽东写的消息中的背景材料,起到了强调我军
占领南阳意义重大的作用。即使他在给某一篇文章加写按语时,如涉及到与
内容相关的典故,他也要点出来。比如,他发现一篇文章是阳谷县人写的,
于是他就在这篇文章的按语中说,“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1956
年12 月23 日《人民日报》)。
毛泽东运用典故,有时灵活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他能用《西游记》
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去解释抗大的教育方针。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
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被敌
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毛泽东说,唐僧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了
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猪八戒有许
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
那匹白马,也是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
了回来,他们两个都能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孙猴子很灵活,很机
动,他能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据王永盛、张伟《毛泽东的语言艺
术》)。毛泽东通过大胆联想,把本来与现实事物似乎毫无联系的典故竟然
联系了起来。
不过,毛泽东运用典故的灵活性,更多的时候,还是体现在他与人们一
般交往过程的随意性的谈话之中。每当这些时候,他运用典故,往往很巧妙。
毛泽东的一生,读史是他的嗜好,谈史是他的乐趣。谈史是毛泽东与老一辈
学者、专家乃至在他身边工作人员谈话中最愉快的话题——有时是专题式
的,有时是随机式的。所谓随机,大半是在他平时接人待物的闲谈之时。凡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所写的回忆录式的文章中,几乎都谈过这样的体
会:当毛泽东与他们初次见面,总要先问对方的姓名、籍贯乃至家庭状况,
然后便有可能根据这些状况引出相应的典故。例如,当他得知师哲的原籍是
韩城(在陕西,汉时称夏阳)时,他立刻就说:“噢,你和司马迁是同乡。”
(司马迁生于韩城县北五十里处的龙门,该地临黄河,有黄龙山,“龙门”
传为夏禹所凿,故有“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之说)接着,他又谈到“禹
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出处,并讲了黄龙山命名的起因和它的走向(据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当他得知徐肖冰的老家是山西夏县时,他立刻
就说:“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哟。”(权延赤编《领袖泪》);当他得知初见
的一位女同志的名字叫“崔英”时,他当即就问:“那么你的爱人可能姓张
了?”(同上书,《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叫崔莺莺,其夫姓张,名君瑞);
当他得知薄一波的原籍是山西中部的定襄县时,他便说,汉文帝的母亲也姓
薄,其弟薄昭,又说汉文帝初年讨伐代王时,曾定都于山西中部;当他得知
张稼夫原籍是山西文水县时,便谈起了出生在文水县的武则天;当他得知一
位大夫叫唐由之时,便指出“由之”二字最早出自《论语》中“民可使由之”
之句,并告诫他“可不要按孔子的‘由之’去作,而要按鲁迅的‘由之’去
作”,接着又吟起鲁迅《悼杨铨》一诗(诗中有“花开花落两由之”之句。
以上引文均引自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由以上所述的事实可以看出,灵
活地运用典故确实是毛泽东语言中一种极普遍的现象,同时也看出他的历史
知识是何等渊博,他的记忆力又是何等惊人。
④创用
毛泽东运用典故的第四个特点是,创造性极强。创造性也属于灵活性,
但它比一般的灵活性更加突出。这使得他不但继承了祖国语言,而且发展了
祖国语言,因此,这也是毛泽东运用典故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典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有分析地运用典
故;二,典故的引申和补充;三,有批判地运用典故。
有分析地运用典故。毛泽东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从来不生搬硬套式地
运用典故,而是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有分析地运用典故。例如,在1936
年12 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认为,当时国际和
国内形势已向有利于抗日战争的方面发展,国共两党将再度合作,“已经脱
离了过去的那种慢慢发展的孤军作战的景况”。然而,根据中日双方及世界
总的形势和条件,抗日战争不可能是速决战,而肯定是持久战。在阐述这个
问题时,毛泽东运用了一个典故——“灭此朝食”。这个典故是由“余姑翦
灭此而朝食”一语概缩而成,也可视为一个成语,它出于《左传·成公二年》:
春秋时,齐国攻打鲁、卫两国,鲁、卫两国请求晋国援助,齐军与晋军战于
鞌地。齐军统帅齐顷公决心甚大,扬言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
说,待我们消灭这些敌人(晋军)之后,再吃早饭!他匆忙地跨上还没有备
好的战马,就下令向晋军进攻。晋军将领由于身先士卒,带伤杀敌,士气很
高,结果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齐军只好狼狈败退。毛泽东运用这则典故时
这样说:
“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因为
中国的反动势力,是许多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革命势力没有聚积到足以突
破内外敌人的主要阵地以前,国际革命势力没有打破和箝制大部分国际反动
势力以前,我们的革命战争依然是持久的。
毛泽东对“灭此朝食”这个典故,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肯定了其中对敌人
痛恨和决心战而胜之的精神(“气概”),但否定了其中操之过急的盲动作
法(“计划”);既没有作绝对肯定,也没有作绝对否定,而是肯定其积极
因素,否定其消极因素。这样辩证地运用典故,既不牵强附会,又具有明显
的创见性,因而十分生动。
典故的引申和补充。毛泽东有时对所运用的典故加以必要的引申和补
充。1934 年8 月到1935 年12 月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三支主力红军
都放弃了“原有的阵地”,通过长征,转移到了新的地区。毛泽东认为,这
个大转移,“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
失败”;但是张国焘等人却认为,红军失败了。对此,毛泽东在《论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通过“坐井观天”这个典故来加以解说: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
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
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