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地脉-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学者罗振玉慧眼识金,清政府这才下令将劫后余生的8000卷宝藏运往北京,可一来一去的中间,文物在继续流失,中国人偷,外国人更要偷,更恶劣的是,德国人冯勒柯克凡看中一幅壁画,就使用鹤嘴锄、手锯等工具将壁画和墙壁一同割走。此间专为敦煌宝藏而来的外国人有很多,有名的有日 本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的奥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举凡文书、绘画、壁画、塑像等,很快就流向了伦敦、巴黎、圣彼得堡、新德里、纽约等世界主要的博物馆。在这个中国最混乱、最气息奄奄的年代,一门有关中国民族文明、华夏文明的敦煌学问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向了世界。
  敦煌是中国20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与楼兰的情况差不太多,当近代人们发现它时,实际上只发现了莫高窟等几处离地面较 高的建筑物和石窟,后来又相继发现的几百座洞窟,都是从沙地中挖掘出来的。据参与发掘工作的人员认定,敦煌一地向外围延伸出去,还应有多处类似遗址,可惜都已被埋在厚厚的积沙下,难以发掘,目前发现的多个洞窟都分布在多处的沙山上。
  敦煌南接祁连山,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临北塞山,东南靠三危山,显然,这里也是早期一个较适于人类聚居之区,自北魏伊始,下历西魏、北周、隋、唐、五 代、宋、西夏、元,直到14世纪,一代一代的人在这里开窟修院,香火不绝。
  莫高窟现存石窟492间,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3000多幅,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藏经洞共存有5万件左右的珍贵文物,史涉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地志、民俗等内容,文字则有汉文、吐蕃文、回鹘文、突厥文、于阗文、叙利亚文、西夏文、梵文、粟特文、蒙古文等。
  初到敦 煌旅游或考察的人,走到她身边,首先是对她精美的壁画和宏大的龛窟规模表示惊叹,紧接着也许就会低头沉思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古人要把这么精美的建筑和艺术品建在一个风沙肆虐、毫无生机的地方?今人前往朝拜还要趟越一段距离很长的沙漠才能如愿,古人是怎样修建她的?如果当时也是这样的环境,人居尚且困难,如何进行这样大的工程?材料、工具怎样运输和加工?施工人员的生活用品怎样解决?又为什么要建在这人 迹罕至的地方?盖建寺庙圣地的根本目的就是供信徒朝拜,可是建在这样一个偏僻以至拒绝信徒朝拜的地方有什么意义?
  这些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5000年前,这一地区还是一片水源充足的绿洲。
  现今的沙漠也许就是早年人们生存的乐园。地球上只要有人的地方,也许早晚都不免于被破坏得不适合居住。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大漠为我们敲响了警世之钟。
  第68章   西部探险史这片土地留下过太多外国人的名字。
  最先来到这片土地的外国探险者是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于1876年首次进入罗布泊,此后又来过一次,他的探险成果汇于《从伊犁翻越天山到罗布泊》,其后是科兹洛夫的《罗布焯儿》,别夫佐夫《喀什葛利亚和昆仑旅行记》,罗布罗夫斯基的《1893—1895年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中亚考察队纪要》,格卢姆求什麦罗兄弟的《中国西部旅行记》,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也于1876年到达过塔里木,俄国人之后,便主要是瑞典人,稍后还有美国人亨廷顿,写有《亚洲的脉搏》、《气象与文明》,以及日本人释子橘瑞超,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等。
  这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伟大时代。所有的探险者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块人迹罕至、但传说动人的毛荒之地,只不过,在追寻这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的探险家的时候,我们的视线首先集中投向了瑞典。
  第一个需要说到的是斯文·赫定,他出生于瑞典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86年入大学,师从柏林大学地理学教授李希霍芬,1890年,斯文·赫定经由俄国到达中国的喀什葛尔,行程较短。1893年,斯文·赫定第二次到达中国喀什,横穿沙漠抵达了今天的和田一带,这一次对他来说是“死亡之旅”,险些丧命。1899年,经过更充分准备的斯文·赫定再次来到新疆,这次行程得到瑞典国王及诺贝尔的资助。次年,一个极其偶然 的机会,他发现了楼兰古国时期的重要遗址,随后,楼兰古城响彻世界探险界。
  1926年冬天,斯文·赫定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资助下第四次来到中国,他这次带来了一个考察团,并在六个月的艰难谈判之后,由中瑞两国共同组成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
  斯文·赫定一生热爱中国文化,并对中国古老的文明情有独钟,以至于他总是忙碌地进出于中国,而他本人终生未婚。也有人拿这个问题问过他,他的回答是:“我已经和中国结了婚!”
  斯文·赫定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都和中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他近乎无法理解的工作能力,独一无二的奋斗方向,明确的目的、力量和决心”(瑞典学者彼 得腾贝里语),都献给了中国。当然,他的画家身份,以及作家、地理学家、地图测绘家等头衔都使他和中国取得了一个广泛的联系。他的作品共计有如下一些:《穿越亚洲》、8卷本《1899—1902年中亚科学考察报告》、《长征记》、《皇城热和》、《丝绸之路》、《大马的逃亡》、《游移的湖》、《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等。他的著作曾被译为30多种文字,此外,他还绘就了5000余幅速写和水粉画作,以及往来各地的五万封信,这些都是研究西北的第一手资料。
  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斯文·赫定满怀深情地这样对罗布泊念想着:“去罗布泊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出现了光辉的前景,在原计划中,我就曾向南京政府提出过塔里木河下游 和孔雀河的利用问题。引水进入罗布沙漠,使2000年前的古楼兰城附近的村庄复活,把那里的冲积平原变成良田和花园,这情景在34年前——1900年3月28日我发现楼兰废墟时——就曾梦想过。
  “在我给南京政府的备忘录中涉及到的另一个强烈吸引着我的问题是:让汽车公路经过楼兰,使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复苏,建立起中国内地与喀什葛尔之间的交通运输和联系纽带。”
  这是一个大胆的梦想。这个梦想至今值得实行。
  1899年至1902年间,斯文·赫定在走遍塔里木河下游的每一道河汊的同时,还一一测绘出了其间主要的湖沼原来的水位水量以及水质等数据,他尤其对罗布泊做出 了全面的考察和推测,他认为,他所得出的几万个数字可以证明,虽然这个湖泊眼下已然干涸,但在此地,在唐代时期,一定是一个水草丰茂的洼地,也就是说,这里,在它附近,一定有一个历史上的繁华时期的聚居区。1905年,《罗布泊探秘》出版于他的祖国,其篇幅几可相当于中文的80余万字。
  就在这部有关罗布泊的全景式科学考察报告出版的同年,美国学者亨廷顿也抵达了罗布地区,他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探险考察后,发现了一群今天依然赫赫有名的楼兰墓葬,随后,他将他的研究成果汇成一本名叫《亚洲的脉搏》的书,他在书中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认为罗布泊在汉代以前范围极为辽阔,后一步步收缩,至中世纪再次扩大,然后再次进 入收缩期。
  罗布泊一时间成为了一个探险考察的热点地区,英国人斯坦因第三个到达此地,在接近十年的时间中,他两次进入罗布泊,最后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楼兰古城因自然气候原因被放弃后,影响到塔里木河下游的无规律改道,所以,此说又被命名为罗布泊“塔里木河分流”说。
  其后,瑞典学者霍涅尔提出过“交替湖”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否定了游移说,但罗布泊到底游不游移,则至今也还是个有分歧的问题。仿佛这地方从来都是这么神奇,即,它一会儿游移,一会儿又静止不动。
  人们对罗布泊的态度还在摇摆不定,这倒是更符合探险者的愿望。
  1980年3 月,彭加木在罗布荒原探险遇难。
  1996年6月,余纯顺也把自己永远地埋在了此地。
  他们都永远地留在了这块干涸的湖泊,他们不会再游移了。当然,他们也许是来寻找别的梦想的。比如,这个曾经有过的数十眼泉水,这个曾经到处跑着的新疆虎、野骆驼,还有花花绿绿的马鹿、野猪,或者,一眼望不到边的次生胡杨林、野麻以及红柳,如今又到哪里去寻它们的踪迹?
  这是一种永恒的出自对文化的热心和景仰,虽然明知找不到,但还是要出发去寻找。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诉求,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褪色的情绪,让我们在斯文·赫定的《游移的湖》 中再来回味一遍这种让人迷醉并心旌摇荡的情绪吧:
  “我仿佛听到从2000年前传来的回声,邮差的坐骑晃动着脖子上的响铃,从敦煌到楼兰,沿着丝绸之路,捎来了中原大地的信息。32年前我重新发现楼兰城时,仿佛寻觅到了这些古老的信息。楼兰人的生活热火朝天,行人、骑手、商队、马车,川流不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眼前展开,使我夜不能寐,伴着永恒的星辰等待黎明的到来。
  “终于,赋予生命的河水决定改道进入沙漠南部,在那里造就了一个湖泊。树林、草地、街巷、花园和田畴失去了水源,枯萎了,死掉了。楼兰人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只得背井离乡,迁徙到其他可以赐予他们水和果蔬的绿洲……”
  第69章   回民的黄土高原汉代时期,中央王朝正式与西域诸族有了接触,此后,中亚细亚的人便与中国各个朝代都有了互通往来,在文化、风俗、物产等方面,融合交汇。这种融合交流的推演,渐渐地产生出一些声势浩大的民族,据民族学学者牙含章考证,如唐朝之回纥,也就是宋朝的回鹘,还包括元朝的畏兀儿,在历时数百年中除大量已被同化,只有在地理上稍远的居住在新疆的维族人,习染较少,当然,还有回族,也即元朝时从西亚及当时蒙古人在欧亚的四个汗国之一“ 回回国”迁来的那一部分,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逐渐壮大。
  说起西域的宗教,除了沿丝绸之路东传的佛教,事实上,祆教、摩民教、景教(基督教)也是通过这条文明的通道传入进来的,它们都在西域广袤的土地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只不过随着时空的淘洗,有的已淹没在了漫漫的黄沙之中。
  在整个汉唐时代,西域都可说是佛事活动的昌盛地带。各国不但建起了规模宏大的佛 教寺院,还修凿出大量佛教石窟造像,以及绘制出一大批精美的壁画,如,若羌东面的米兰古代佛寺残存的有翼天使,鄯善、于阗地区带键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造型,在龟兹、焉耆、高昌等佛教文化中心的龟兹石窟群和高昌石窟群,在河西走廊更是出现了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古代泾州南北石窟寺,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等,它们均为石窟艺术的杰作,而同一地区武威的站佛寺、山丹坐佛寺、张掖卧佛寺,也是不可多 得的佛教寺庙建筑精品。
  可以说,西域正是佛教艺术在汉唐中国时的中心地带。广漠的西域,地理条件越来越恶劣,人们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