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赐新除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六日)》
敕公著。委重元老,朕之本心。归安丘园,卿之素志。今于二者,酌处其中。使卿获居劳逸之间,而朕不失仰成之托。于义两得,夫复何辞。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六日)
敕大防。端揆黄门之任,虚之久矣。以卿德望兼重,才术有余,故授之不疑。涣号已行,佥言惟允。务称朕命,何以辞为。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六日)
敕纯仁。国之安危,寄于宰辅。朕岂苟然而轻授也哉。试之以事而不移,断之于心而不贰。成命已出,岂容复回。往修厥官,以称朕意。
《赐观文大学士光禄大夫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
(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韩缜。夫任天下之责者,无自营之私。蒙国士之知者,有非常之报。矧卿德望兼重,体力犹强。方资御侮之壮猷,焉用引年之常礼。宜安厥位。毋复言归。
●卷一百十
◎内制诏敕五十二首
《赐观文殿大学士光禄大夫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陈乞致仕不允断来章诏》
(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韩缜。朕体貌诸老,仪刑四方。假以方面之安,略其筋力之礼。如卿屡请,固无怀禄之嫌;而朕固留,宜有志归之意。今中外无事,民物小康。顾恐安居之荣,未逾坐啸之乐。朕命不易,卿其少安。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再上扎子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纯仁。卿奉事先帝,义深爱君。与政西枢,论不阿世。昔闻汲黯之不夺,今见徐公之有常。参以众言,蔽自朕志。右宰之任,非卿而谁。屡执谦词,殊非所望。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刘挚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刘挚。朝廷设三省,建丞弼,虽所治不同,至于因时立政,昭德塞违,其实一也。卿既任其事矣,今以次迁,无足辞者。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王存。卿学足以经邦,才足以应务。更练愈久,开益居多。以积日而稍迁,顾佥言之咸允。国之常典,何以辞为。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宗愈。卿昔在谏垣,首开正论。出入滋久,操守不回。雅望在人,既非一日之积。历试而用,亦自群言之公。往祗厥官,毋替朕命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七日)
敕赵瞻。朕惟本兵之地,司命吾民。矧羌戎叛服之无常,实边鄙安危之未决。岂以此柄,轻授其人。以卿望重缙绅,学兼文武。历试而用,众言允谐。往践厥官,勿违朕命。
《赐新除门下侍郎孙固辞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八日)》
敕孙固。朕惟三朝老臣,义同休戚。先帝旧学,存者几人。意其风采之耸闻,可使朝廷之增重。矧卿德望素著,寄任已隆。昔冠西枢,今贰东省。众以为允,义无足辞。
《赐新除试御史中丞孙觉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八日)》
敕孙觉。卿三居谏省,皆以直闻。盖尝遇事以建言,志在行义以达道。擢为执法,实允佥言。以卿直谅多闻,而朕开纳不讳。固无观望难言之病,岂有丧失名节之忧哉!载阅来章,甚非所望。
《赐新除右光禄大夫依前知枢密院事安焘辞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八日)》
敕安焘。卿谋国之重,历年于兹。纪纲修明,中外宁辑。夫图任共政,所忧者大;则久劳迁秩,亦理之常。虽固执于谦,恐难回于成命。往服休宠,以彰眷怀。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十日)》
敕宗愈。卿更涉夷险,践攵中外。出奉使指,而民宜之。入治天官,而吏畏之。非独能言者也。《书》不云乎:“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朕得之矣,卿其勿辞。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十日)
敕赵瞻。朕之进人,可谓难矣。自非耆老久次,悃忄无华,则枢机之任,不以轻授。卿之自视,何愧于斯。祗服厥官,思所以称而已
《赐新除翰林学士朝请大夫知制诰许将赴阙诏(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敕许将。卿敏而好学,达于从政。出殿方国,则修儒术以饰史事;入备顾问,则酌民言以广上听。待命北门,号称内相。虽于卿为旧物,实当今之高选。亟践厥职,伫闻嘉猷。
《赐新除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册礼许诏(元三年四月十三日)》
敕公著。多仪以隆辅弼,国之彝典;自损以信君父,卿之美志。再阅诚言之请,益彰谦德之光。勉徇所陈,不忘嘉叹。
《赐正议大夫知枢密院事安焘辞免迁官恩命允诏(元三年四月十五日)》
敕安焘。卿国之隽辅,位冠枢庭。以时褒升,岂待功阀。而能力辞宠命,欲以身率群臣,使廉耻相先,名器益重。勉从来请,以笃此风。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十五日)》
敕宗愈。朕之用卿,盖听其言,考其行事,参之公议,而断自朕心,可谓审矣。而卿固辞不已,朕甚惑之。夫小人以位为宠,求之而不可得,君子以宠为忧,推之而莫能去。自古以然,卿何疑哉。
《赐新除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册礼允诏(元三年四月十五日)》
敕公著。册祝于庙,惟周之典。临朝亲拜,亦汉之旧。事大则礼重,礼重则乐备,古之道也。今卿逊避不居,自处以约。勉从所乞,以成其美。
《赐许将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十八日)》
敕许将。进以经术,当告我以安危;来自西南,固知民之利病。渴闻谠论,少副虚怀。而乃退托无能,力辞旧物。既非所望,其可曲从。
《赐河西军节度使西蕃邈川首领阿里骨进奉回诏(元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敕阿里骨。惟尔祖先,世笃忠孝。本与夏贼,日寻干戈。亦惟恃我朝廷爵秩之隆,用能保尔子孙黎民之众。肆朕命尔,嗣长乃师。而承袭以来,强酋外擅,尔弗能禁。恣其所为,遂据洮城,以犯王略,阴连夏贼,约日盗边。朕愍属羌之无辜,出偏师而问罪。元恶俘获,余党散亡。山后底平,河南绥服。朕惟率酋豪而捍疆场,乃尔世功;叛君父而从仇雠,岂其本意。庶能改过,未忍加兵。果因物以贡诚,愿洗心而效顺。尔既知悔,朕复何求。已指挥熙河路更不出兵。及除已招纳到部族外,住罢招纳。依旧许般次往来买卖,及上京进奉。尔宜约束种类,共保边陲。期宠禄于有终,知大恩之难再。勿使来款,复为虚言。
《赐新除依前朝散大夫守尚书吏部侍郎充龙图阁待制傅尧俞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敕尧俞。夙望所在,旧疾既平。及兹言还,慰我虚伫。徒得君重,虽暂屈于淮阳。雅意本朝,宁久安于冯翊。复求自便,殊戾所期。往修厥官,务称朕命。
《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乞除闲慢差遣不允诏(元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敕宗愈。朕开奖言路,通来下情。虽许风闻,犹当核实。岂以无根之语,轻摇辅政之臣。朕方驭众以宽,退人以礼。加之美职,付以大邦。朕既无负于听言,卿亦何嫌而避位。祗服乃事,毋自为疑。
《赐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生日诏(元三年六月九日)》
敕纯仁。卿河岳之灵,神明所相。载更诞日,永介寿祺。体我眷怀,受兹宠锡。
《赐正议大夫守门下侍郎孙固生日诏(元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敕孙固。卿图任之旧,缙绅所推。难老之祥,神人攸相。载更良日,益永寿祺。申以宠章,式隆眷遇。
《赐正议大夫知枢密院事安焘生日诏(元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敕安焘。桑弧告庆,降哲辅于兹辰;彩服拜嘉,冠荣名于当代。祗服朕命,益寿乃亲。
《赐龙图阁学士河东路经略使兼知太原府曾布乞除一闲慢州郡不允诏》
(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敕曾布。将不久任,难以责成。谋不素定,难以应猝。卿屡试剧郡,所临有声。而况二年于兹,诸将所服。事既即叙,人谁易卿。夫捣虚攻瑕,兵家常势;知难避整,夷狄亦然。卿若有以待之,彼将望而去矣。勉卒乃事,毋忘朕言。
《赐河西军节度使西蕃邈川首领阿里骨进奉回程诏(元三年八月三日)》
敕阿里骨。卿屡款塞垣,愿终臣节。爰因贡篚,益著诚心。再省忠勤,良深嘉叹。
《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元三年八月二十日)》
敕颢。卿大雅不群,自得诗书之富;为善最乐,不知轩冕之荣。既殿大邦,宜膺盛礼。而抑损之志,逡巡不居。虽莫称朕所以极褒崇之心,而将使卿庶几获谦冲之福。勉从其意,嘉叹不忘。
《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元三年八月二十日)》
敕颢。锡山土田,以昭令德。备物典册,盖有常仪。而卿深惧满盈,过形抑畏。一谦四益,当克永年。三命滋恭,固将有后。曲成美志,以劝事君。
《赐知渭州刘昌祚进奉兴龙节银诏(元三年十一月六日)》
敕昌祚。卿御侮边庭,驰神魏阙。会嘉辰之献寿,纳贡篚以效珍。载省忠勤,不忘褒叹。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十二月五日)》
敕宗晟。夫要服事,出于孔门;墨衰从政,见于鲁史。永惟徇国忘家之义,非有食稻衣锦之嫌。若非使卿居之而安,则吾岂敢强所不欲。勉从前诏,往服厥官。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十二月五日)》
敕宗晟。卿德爵与齿,皆天下达尊。服属之隆,为宗室祭酒。任独高于三世,报宜异于常人。故夺情非以私卿,而服事所以徇国。义无所愧,何以辞为。
《赐正议大夫知邓州蔡确乞量移弟硕允诏(元三年十二月九日)》
敕蔡确。以义责备,《春秋》有失教之讥;以情内恕,诗人有将毋之念。硕之得罪,事在有司。难以贵近之亲,而废朝廷之典。及观来请,有概予心。重违兄弟急难之词,以伤人子奉养之意。
《赐知渭州刘昌祚进奉谢恩并赐月俸公使及贺端午节马诏》
(元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敕昌祚。卿执德宏毅,秉心恪恭。拜新渥于公朝,谨旧仪于令节。抗章来上,因物见诚。再省忠勤,良深嘉叹。
《赐端明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致仕范镇奖谕诏(元三年闰十二月一日)》
敕范镇。朕惟春秋之后,礼乐先亡。秦汉以来,《韶》《武》仅在。散乐工于河海之上,往而不还。聘先生于斋鲁之间,有莫能致。魏、晋以下,曹、郐无讥。岂徒郑、卫之音,已杂华、夏之器。间有作者,犹有典刑。然铢黍之一差,或宫商之易位。惟我四朝之老,独知五降之非。审声如音,以律生尺。览诗书之来上,阅и、ね之在廷。君臣同观,父老太息。方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