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连《华严经》到末后都要导归极乐。所以我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跟大家说,《无量寿经》是《华严》、《法华》的总结,结归到《无量寿经》。《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的发明,就是细说,《无量寿经》是《华严》、《法华》的精华,这个事实不能不明了,不能不知道。蕅益大师注解《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的赞叹,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作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那这部经的分量多大,它跟《华严》、跟《无量寿》是平等的。我们学经教将近六十年了,这个信息得来不容易,这个信息得来我无量的欢喜。所以如何对净宗同学讲清楚、讲明白,让大家守令不退,我们死心塌地守住净宗的五经一论,决定不退转。在这个经典上真正有功夫了,涉猎其他的经典可不可以?可以。你愿意涉猎也行,不愿意涉猎也好,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般真正照佛家规矩来讲,什么时候涉猎?大彻大悟之后,这是涉猎的时候;没有大彻大悟之前,最好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大德都劝我们,不要学通家,就是要一门深入,我们自己这一生才会成就。如果学太多、学太杂,你的心就不专,你念佛就容易夹杂,那对你的伤害就很大,怀疑、夹杂把你的功行统统破掉了。这是许多学佛人犯的过失。他不是不用功,他不是不努力,用功努力搞了一生,最后还是没有得到结果,这个原因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应当先把自己守稳,至少对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把握,才可以放松,去涉猎别的东西。
  末后一条,第八,「於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这跟前面不一样的,前面是跟自己同行的,我们净宗同学是同行,一切大乘同学也是同行的,再扩大,所有学佛的都是同行的。这个地方讲的是於一切摄菩提愿众生,都是发菩提心的,也就是我们方便说,统统都是真正发四弘誓愿的,这个范围就广了。真正发四弘誓愿,诸位一定要知道,佛门广大,无所不包,大乘教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要问问,其他宗教有没有包在里头?如果没有包括在里头,那应当底下加小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其他宗教在外」,不包在里头,那得加小注。没有加这个小注,那就全包在里头。我们试问问,其他宗教里有没有四弘誓愿?细心去观察,他们是不是普度众生?《新旧约》是三个宗教主要依靠的经典,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三个宗教依靠的经典。里面有多少次说到「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这个里头讲爱,有没有说基督教之外的除外?没有这个说法。有没有讲佛教徒除外?也没有这个说法。上帝爱世人,佛教徒是世人,他爱不爱?上帝爱世人,道教是世人,他爱不爱?统统爱,那不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了吗?他发这种心,不就是摄菩提愿众生吗?这一切!每一个宗教对象都是世人,而且里面还都包括不同维次空间,他们也讲到天堂、也讲到地狱,也讲到一切众生都应当爱护,细心去观察你就明白了。再看看不是宗教,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他们的古圣先贤是怎么样教人。不但哲学家,科学家也教人爱人,也希望科学上种种发明能够带给众生幸福美满,决定没有说搞这个东西来杀害众生的,没有这种说法。我们从这个地方细细去观察就晓得,四弘誓愿是所以一切觉悟的人,实际上觉悟的人,用印度梵语来讲,就是佛菩萨,佛翻作觉者,菩萨翻作觉悟的有情众生。所以你从梵文上来看,它含义就非常之深、非常之广,它不是狭义的,它真的能把所以宗教、族群全部包括在其中。这都是我们要知道的。
  说到这一点,清凉大师在此地说,「於此开二」,把它开成两条,「谓於乘大道,集进趣者,推之如师」,这是第一条。於乘大道,大道就是与性德相应的道,道是道路。在中国,古圣先贤为我们所说的伦常大道。这个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落实。你能把这个大道落实在你的生活当中,你的生活是大道;落实在工作,你的工作是大道;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处事待人接物是大道。这道是什么?五伦、五常,中国古圣先贤世代相传,伦常大道。在佛法里面,就是三福、六和、五戒、十善,或者再加上六度、十愿,就圆满了;六度是大乘菩萨修的,十愿是法身菩萨修的,《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这圆满了,这是大道。在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离开大道,这就是一切摄菩提愿众生。「集进趣者」,他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这些人我们「推之如师」,我们推崇他,我们要把他看作我们的老师一样。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今天世界跟过去不一样,跟什么时候比?跟五十年之前比不一样。今天科技发达,比五十年前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倍,百倍、千倍都不止,科技确实是突飞猛进。五十年之前,电视是刚刚萌芽,黑白的,现在进步到彩色,进步到数码,这个速度多快。古老的全淘汰掉,这个时间还不过三十年,都淘汰掉了。三十年前我们拍摄的是用八厘米的摄影机,拍电影记录片,现在是电视的摄影机取而代之,不需要胶卷。
  所以,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真的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现在的飞机环绕地球一周,两天,地球变成一家人了。因此,不同族群的文化我们要不要知道?要知道。不同的宗教典籍要不要知道?要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能跟人往来,就不能沟通;不往来、不沟通就构成矛盾、误会,就发生障碍。所以化解误会、化解冲突,怎么化解?互相学习,统统都明白了,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化解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沟通,就是彼此了解。前几年美国跟伊拉克的冲突,我那个时候还给布希总统写了一封信,我劝他不能用军事解决,一定要用和平谈判。如果他亲自到伊拉克去做几次访问,当面谈谈,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哪有这么多麻烦?所以,互相了解比什么都重要。不但跟现在的人要了解,还得跟古时候,古圣先贤也要沟通,也要了解。竖的我们跟历史沟通,横的跟今天不同的文化族群沟通,世界才有安定和平,人类才有真正的幸福美满。所以对一切圣贤,他只要真正走的是大道,伦理、道德、因果、宗教,大道,我们都要推之如师。
  「集具足功德者,敬之如佛」,他要更进一步,真干,真在行,自行化他,这是集具足功德者,我们对他的尊敬跟佛一样。所以我从一九九九年开始,今年是十一、二年了,十二年,我在世界上跟许多宗教往来,我对於他们宗教里面的神我都磕头、都拜,跟拜佛没有两样。别人问我,我说佛的化身;那些宗教问我们释迦牟尼佛,我说释迦牟尼佛是神的化身;伊斯兰教问我,我说那是安拉的化身,他们听了很欢喜。我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确实,他们承认宇宙之间有神,神就是一个真神。佛法里头没有讲神,佛法讲自性,佛法讲法性,法性就是真神。真神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永恒存在,这跟法性讲的一样。所以,我才提出来,世界宗教是一家,许多宗教朋友都欢喜,都没有正式跟我展开辩论的,没有。我原先还以为有,还得要准备辩论。一次也没碰到,都能接受,都欢喜。
  我常常还用江逸子先生画的千手观音,送给不同的宗教,他们都欢喜接受。我告诉他,千手观音代表的是眼到手到,我看到你有苦难,我帮助的手就到了,表这个意思,双手万能。他头上有三十二个相,三十二个面孔,就是三十二应,那个应该画什么?画不同宗教的面孔,不同族群的面孔,让人一看就晓得,一个身,一个真神,一个身,他有无尽的化身。就像佛法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能够现耶稣的身,能现穆罕默德的身,能现孔子的身,能现老子的身。所以我说,所有宗教创始人全是这一个真神的化身,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没有了,族群跟族群冲突没有了。我们将这个信息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的总部,都能接受,都欢迎。我们的活动办完之后,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宗教办公室,不再排斥,知道宗教是可以团结的,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
  末后说,「此十大同第二地集义中释,以斯十心,治自心地」,治就是对治我们的心地。二住菩萨跟十地里面的二地菩萨大同小异,完全是著重在修心养性。治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修心养性,这是修行的真正基础。必须先把自己的心地治好,让心理健康,一切都健康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九五卷)  2010/1/28  华严讲堂  档名:12…17…209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第二治地住」。今天我们看第二段「胜进」,先把经文念一遍: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於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何以故。欲令菩萨於诸众生增长大悲。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经文到这个地方。『此菩萨』是治地住的菩萨,二住菩萨,他要向上提升,由二住提升到三住,三住是修行住,他必须要修学这十法。十在《华严经》上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圆满,可是向下面确实他也举了十句,《华严经》上教义为我们显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所以我们要懂这个意思,每一句里面都包含一切句,一切句可以在任何一句里面发挥、扩大。这个十句我们看到的意思并不难懂,实际上字字句句深广无尽,在学习这十句之前,《净土指归》里面也有十句,叫十种无碍,也是我们现前同学们必须知道的,我们对於大经学习才有一个方向,才有一个门路。这是一乘了义大经,头一条,一定要把心量拓开,古人所谓是量大福大,心量小的人叫薄福,没有福报。心量小的人,是佛菩萨常常在经论上提示的「可怜悯者」。如果你明白了,你才晓得他真可怜,为什么?心量小他造业,他不是在修积功德,起心动念,纵然是修学大乘,他还在造业,所以这个问题对修行来讲非常重要。
  《指归》里面第一句说,「心境一如。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我们今天修学,《华严经》已经学到二住,已经用了四千多个小时,我们如果不能把这些重要的纲领时时刻刻提起来,那我们对这部经,实实在在讲,虽然天天读,天天在听,依旧不得其门而入。心境一如,前面幸亏我们学过两遍《妄尽还源观》,一看到这个字面我们就能够了解,虽然了解,我们没入这个境界。要怎么入?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这才能契入。什么叫心,什么叫境,实在讲有几个人真搞清楚?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不是心?不是这个地方讲的心,这个地方讲的心是什么心?是真心,我们起心动念是个妄心。真心能现、能生,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讲的「能生万法」,能现万法。万法是宇宙,我们今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