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搿3な鞭剐蓿统删汀�
今天中午我遇到一个老居士,跟我同年,学得不错,原来头发白了,现在头发变黑了。他告诉我,我以前讲这部经的时候劝人先把这部经念三千遍,他告诉我,他三千遍念圆满头发变黑了。精神好,八十三岁,不衰!我看那个样子比我还好,太难得了。能不能成就确实就在长时薰修,坚持一门深入,他就一部《无量寿经》,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每天能够诵一部经,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不缺,每天一部,一天能够念佛一万声,不难!四十年前我也遇到八十多岁的一个老居士,那个时候我在凤山莲社,煮云法师请我讲经,有个老居士,这个老居士是老佛教徒,他学过密、学过禅、学过教,到退休了,八十多岁,碰到我的时候,他说法师,我现在念佛了。我说为什么?过去所学的那些东西统统不得力,还是念佛可靠。回过头来专门念佛,他告诉我,他一天那时候念三万声佛号。他怎么念的?他经行,就是早晚散步,大概要走二、三个小时,没有事情,老人,运动,住在乡下,在野外散步,一步一句佛号,换句话说,他每天走三万步,所以身体很健康。那一年他跟我谈话的时候好像是八十四岁,身心健康,一门深入。
所以看到今天社会的现象,这一句我们感触特别深,我们想找一个安定的环境不容易。那是什么?那要福报,我有福报同学没有福报也不行,同学有福报我没有福报也不行。所以这个事情不是容易事,这里头有因果关系在里头。所以我现在对办学的期望我放弃了,我用什么?我把我自己学习的方法,所得的利益,我都在讲经的时候统统讲出来,同学们在电视机前面,在网路屏幕前面,你们看到,你们听到,我提供这些建议,如果你觉得可行,你的环境能办到,你就会有成就,关键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要坚定相信,佛在经上常讲,「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自己要做得了主宰,不能随便听别人的,因为在现前的社会,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人会扰乱我们,鬼神也会扰乱。怎样才不受扰乱?一概不听。偶尔听到,你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他的话合情、合法、合理,跟经典所说的,跟圣贤所说的相应,可以做参考,如果不相应,置之不理,若无其事,决定不能被他所转,不能被他动摇,你就会有成就。否则的话,这些扰乱你的人,把你拖下水的人,统统都是你的冤亲债主,他不希望你成就,你有成就他嫉妒,他想尽方法来障碍。这在现前社会这种现象太多太多了,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心,让你上求下化尽可能的减少障碍。这个要有智慧,要有定力,你才能做到。
第八句这就非常之好,「寂」,你心地清净,「必远离生死轮回」,这一句可以说诸佛如来、祖师大德告诉所有的佛门弟子一个正确的修学目标,学佛为什么?为离苦得乐。什么是苦?轮回是苦。佛在经论上讲得太多了,三善道虽然是乐,不长久,时间很短促,三恶道之苦那个时劫比三善道不知道要长多久。所以六道轮回里面,经典上有比喻,三恶道是你的家乡,三善道是你出去观光旅游度假。你想想看,你这一年当中,一辈子当中,你是在家乡住的时间多,还是度假的时间多?这个比喻,比喻得好,你不出轮回那就是这种现象。如果我们再冷静的去思惟,我们从早到晚,从大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我们在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起心动念,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先想一天的。如果这一天动的念头,恶念多,善念少,你就明白了。再想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善恶的标准,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利益众生的是善,利益自己的是恶,这是佛家的标准,我们一定要清楚。
为什么说利益自己的是恶?佛教我们远离生死轮回,生死轮回从哪来的?从我来的。所以常常想到我,我执就非常坚固,你就出不了轮回,要想出离轮回要把我放下。你看无论是大乘、小乘修行,真修,真修没有别的,就是放下。章嘉大师跟我见面,第一次教给我的就是教给我看破放下,这话是真的。非常感激这个老人,头一天就把佛门里面修学的秘诀传授给我,那个时候初学,听到这个话似懂非懂,实在讲是不懂。这么多年来,愈学愈能够体会这两句话,要紧!你看看大小乘经里面都这么说,放下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你就证小乘须陀洹,《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这虽然是小小圣,算不得什么,小小圣,很了不起,他不是凡夫,他虽然还没有出六道轮回,决定不堕三恶道,而且天上人间顶多七次往返他就超越六道,证阿罗汉果,菩萨证七信位的菩萨。七信位真的好像是天上人间七次往来,证七信位菩萨,就超越六道轮回。
八十八品见惑是什么?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归纳为五大类,就好讲话,八十八太多了,我们初学人也不容易记住。《教乘法数》里头有,《佛学大辞典》里面有,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记》里头有。这五大类就好讲,第一就是身见,执著这个身是我,头一个,头一个要放下的。知道什么?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不是我,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别人要想要我这件衣服,我很欢喜脱了就给他,就这么样的自在。所以要晓得,我这个身体有生死,我没有生死,好像衣服脏了、破了,丢掉不要了,再换一件新的。这是首先要了解的,人没有生死,现在连外国人都知道,身虽然有生灭,灵性永恒不灭。你看惠能大师悟道的时候,他向五祖忍和尚提出的报告,第二句「何期自性,本无生灭」,没有想到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个自性是自己。所以你能够把这一关看破,不再执著身是我,你见惑里头五类第一类你得到了。第二个边见,边见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对立,这是所有烦恼的一个根源,要放下,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万物对立,你的烦恼,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矛盾、冲突,都能够化解。第三种、第四种,这两种合起来中国人叫成见,就是我们一般讲主观观念,这是错误的。《般若经》上讲「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有什么主观观念?妄想,错了,这个放下。这里头有两类,一个是因上的主观观念,一个果上的主观观念,都是错误,你看错了。最后一种,除了上面这四类之外,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都叫邪见。这五种统统放下你就证初果,真的入门,真正是佛门弟子,不是凡人。小乘初果一年级,大乘十信位的初信位菩萨也是一年级,你上了佛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换句话说,我们这五种错误见解还没有放下的,没入门。
我讲经教学这么多年,常常勉励同学,就我们现前努力可以能做得到的,我劝大家第一个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想别人,不要想自己,第二放下名闻利养,第三个放下五欲六尘,第四放下贪瞋痴慢,我讲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都能做到,我们入门了没有?没有,但是到门口了。你能把这十六个字做到,佛所讲的这五种见惑你就不难放下,放下之后你不就入门了吗?所以我讲放下这十六个字,只是到了佛教小学一年级的门口,你并没有进去,进去那要用经典的标准,不是我这个标准,但是我这个标准是经典标准的前方便,就是预备功夫,得真干才行。诸位要知道,如果证得小乘初果,《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在了,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一丝毫障碍都没有,而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在哪里?方便有余土,提升了,因为你在佛门里证得果位,小小果它也是果位,他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办法证到初果的,能够把我讲的这十六个字能做到,起心动念不想自己,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天下一切众生,这个真正能做到,肯定得生净土。为什么?你是善人,善男子、善女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也不错了。
蕅益大师为我们示现的,有人问他老人家,你念佛求生净土希望能得什么样的果位?他告诉人,我只希望得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满足了。这个示现是给我们看的,我们老实念佛,不要希求品位,品位反而高。天天想品位什么?你在打岔,打闲岔,破坏你一心不乱的功夫,一心不乱里头还加了一个品位在里头,你说那不是麻烦事吗?学习古人,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对了。认真努力,这样子我们才能够远离生死轮回,你这一生过得真是有价值、有意义,对了,你没有错。如果这一生修得再好,出不去六道轮回,那你就非常可惜了,你修了很大的福报,没有功德。功德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行,你来生还是在天上人间享福,这是你修了大福报。在六道里面享福,你有没有把握来生能得人身,来生能生天,有没有把握?这个佛经里面说得很多,你要想得人身,你要具足中品十善、三皈五戒,这个能做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你能把这三样东西落实,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弟子规》是儒家的根,儒家我们通常讲四书五经、十三经,落实在日常生活,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弟子规》。儒家教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后头有个笃行,那个笃行就是《弟子规》。如果没有笃行,单单有四书五经、十三经,你都念得很好,你也讲得不错,可是你都做不到,那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儒学,不是学儒,有笃行那真的学儒。
中国自古以来民间统统受了圣贤教化,虽然很多人不认识字,但是都懂得做人的规矩,像《弟子规》,他都懂,他不认识字,他全都做到。谁教他的?从小父母教他的。为什么?父母做到了,用不著特意去教他,父母做到了,他从小看到父母言行举止,他就学会了,父母是用身教。六、七岁上学,老师才有言教,他全做到了。《感应篇》做到了,《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感应篇》一千三百个字,《十善业道经》长一点,我有一个节本,我编的节本五百多个字,不到六百字,这三样东西分量很少,你能把它落实,真做到,那是好公民,那你就是把儒释道全部都落实在你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以中国几千年来这个族群、这个社会,能够做出了长治久安、和谐社会,不容易,就靠这个。这种教学几千年没变过,就得到几千年的安定和平,现在我们这个世纪疏忽了,这一疏忽社会就乱了。如何能够再恢复社会的安定和平?老祖宗东西找回来就行。你要认为它不科学,那你完全错了,《弟子规》里面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哪一桩事情不合科学?孝顺父母不科学吗?尊师重道不科学吗?你去找,哪一样?尖端的科学与哲学都在大乘经里面。
所以上一个世纪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英国人讲的,这是世界上权威的历史哲学家,他一生只研究文化史,他懂得。他的著作里面谈到宗教拯救世界,我们上一次在此地,将他这两段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