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础L於ǎ鹑怂祷昂芮幔敌┣那幕埃阋蔡煤芮宄M芬桓鍪钦饬街帜芰指矗煅邸⑻於〕顺豕痘暇方驳某跣盼黄腥陀姓飧瞿芰Α6盼黄腥旨恿肆礁觯褪撬摹⑺廾雷约汗ナ溃芮宄辣鹑诵睦锵胧裁矗夂芾骱Γ兴耐āH盼坏钠腥芰τ痔嵘盼痪陀斜浠湍芊稚恚鼙浠5桨⒙藓旱氖焙颍挤衬斩暇×恕R桓霾愦我桓霾愦嗡兄っ鞯模皇撬导俚模嬗姓飧瞿芰ΑK运滴颐亲约汉煤眯扪В寄芄恢さ茫さ貌攀钦娴模挡荒芩闶N颐且咏粲霉Γ嬲颜飧鍪虑榈弊饕簧谝蛔笫氯グ臁U飧鍪兰涿爬⑽逵就惩撤畔拢艹员ァ⒛芄淮┡涣耍渌亩疾灰耍饩投粤恕=裉焓奔涞搅耍颐蔷脱У酱说亍�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七八卷)  2009/12/1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7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本分最后一段,「别陈其名」。
  我们学到清凉大师注疏的第三个小段,就是十住第三住,「巧观空有,增修正行故」。在经里面,世尊为我们说出修行住的菩萨,「十种行观一切法」,这都是三住菩萨所修的。十种行,我们学到第四,观一切法无我,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第四这段文念一遍,「观一切法无我。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空,即能趣入无我之境,而未证得八自在之真我,是名观一切法无我。」这里面给我们讲到八自在真我,这是属於佛学常识。老同修对於这个我,佛家讲的无我,有这么一个概念,可是很少人能够清楚「我」的定义。在《佛学辞典》里面,诸位能查到佛家讲的我,真我,有主宰的意思、有自在的意思,可见得我们这个身不是我,为什么?身没有主宰的意思,也没有自在的意思。我们身能做得了主吗?要真能做得了主,我相信每个人都喜欢年年十八,多好!谁能做得到?没有一个人能做到,随著岁月迁流,不知不觉就老了。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不是,一天比一天老?还不是,一刹那比一刹那老。这做不了主,没有主宰,我们想自由自在也做不到。
  可是佛告诉我们,你有真我,这个真我是什么?你真做得了主,你真的得大自在,那个自在是没有边际的,佛给我们略略的说了八种。八种的名称,昨天跟诸位报告了,今天我们去查资料,《三藏法数》里面,《涅盘经》里头有,「八大自在我」。这就是佛法讲的常乐我净,你要是明心见性,这四种自性里面的德能就恢复,这里头有我。今天我们节录出来,我们同学们一起来学。佛法不怕重复,为什么?我们没有入境界,那就应当不断重复。中国古圣先贤教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千遍就是不断重复,一遍、两遍记不住,果然念上一千遍就记住了,为什么?心定了,才真正能得受用;在佛法里面,佛告诉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很有道理。佛法跟世法不一样,老子说得很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佛法是道,道里头也没有离开学,它以道为主。老子说为学,做学问,天天要增长,就是知识要增长;可是为道,每天这个东西,知见要减少、要放下,这个日损跟佛法讲的放下是一个意思。我们要求明心见性,心性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心性里面有常乐我净,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把这个东西找到,你就成佛了。我们现在是迷失了自性,所以没有办法证得真我。什么人能证得真我?一定要见性的人,没有见性,他就没有证得真我。在《华严经》上,初住菩萨以上,他证得了。证得这个地位,他不但脱离轮回,他脱离十法界,他住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真佛,那得真的大自在。这是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净土宗里面所说的理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一心不乱有三品,上品的理一心,中品的事一心,下品的我们通常讲功夫成片。在净宗,只要功夫成片就决定得生,生弥陀净土的凡圣同居土。那个同居土可殊胜,十方诸佛都赞叹,十方诸佛都以真诚心劝导我们往生。
  我们今天看看《涅盘经》里面讲的自在,首先说我,「我即自在之义」,实际上,大乘经上还有主宰之义,有主宰、有自在,主宰就自在,自在就有主宰,这意思是通的。「谓如来有大神力」,这个神力是神通;「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这是真的,这四个都是真的,常乐我净。在我们凡夫,在六道,甚至在四圣法界,这常乐我净有名无实;证得圆教的初住,别教是初地,证到这个地位,常乐我净就现前。经中所说的如来常乐我净,「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德、乐德、我德、净德,这是自性里面的四净德,也叫法身四净德。你证得法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
  底下为我们解释,「常者,不迁不变也」。常是什么?永恒不变,真的是年年十八,那才叫常;凡是会变迁的,那是无常。这是讲我们六道,六道无常,非常明显;四圣也无常,声闻、缘觉、菩萨、佛,也是无常,在十法界里面,但是不明显,没有像六道变化这么大,很容易觉察到。「乐者,无生死苦也」,这个生死有两种,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六道里面有分段生死,分段、变易统统都有;四圣法界里面没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断了,这才叫真乐,这法身菩萨才有。「我者,即八自在」,八自在,后面我们一条一条都要学。后头有个净字,「净者,惑业净尽也」,迷惑、业报统统没有了。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常常提到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尽了,这才叫真净。阿罗汉,他把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还在,这叫少分净,所以他生净土,四圣法界是净土,六凡是秽土,他生净土。还要把尘沙烦恼断掉,无明烦恼也断掉,他就超越十法界,生真的净土,这是实报土,这叫一真法界,这是真净土。四圣法界所居的是相似的净土,跟六道比,它是净土;如果是跟实报土比,它还是秽土,它还不清净。这是常乐我净简单的定义。
  下面我们来看这八种我,这八种自在。第一种,「能示一身以为多身」,昨天我也略说,没有这里说的详细;「一身多身者,於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如微尘,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盖如来所证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全此之体,起於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这比我昨天说的清楚,说得很圆满、很究竟。我们看这引用的经云,我们读这一段,如来身数,如来是法性,身数,身是身相,数是数量,他一身能现无量身,能现无数身,这是法相。犹如微尘,微尘是形容多,是比喻。充满十方无量世界,这个话是真的,一点不假。要知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上所说的,全是说我们自己,这要知道,除自己之外,经上都没有,统统说的是自己。如来是我们自己的本性,身数是什么?身数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现象,它是有形色的,我们称之为身。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讲阿赖耶,这跟小乘不一样。小乘只讲到第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就是你起心动念,讲到意识,很粗的相;大乘讲到八识,第七识是末那,第八识是阿赖耶。阿赖耶是能变,可是这现象所生的,我们说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从哪里来的?《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华严经》也是法相宗主修的经典,法相宗主修的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华严经》是其中之一。佛在《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心性、就是法性,我们中国人讲本性,识就是阿赖耶。
  本性在觉悟的状况之下,没有阿赖耶,所以它只有能现,没有能变,它不变。换句话说,诸佛如来实报土里面的身色是永恒不变的,那是真我,常乐我净。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有情众生,或者是无情众生,无情是花草树木、山河大地,都是永恒不变的。人生到那边去不是胎生,化生。化生并不是生到那里去,从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生到那边去,莲花化生,那个身就跟阿弥陀佛一样,金刚不坏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不可思议!我们凡夫没法子理解,佛怎么给我们讲,我们也听不懂、也体会不到,它不是思量能明白的。所以佛经上常讲,这种境界「唯证方知」,你证得这个境界,你就彻底明了,就明白了。佛劝我们修行、证果,《华严经》的四分,信、解、行,后面是证。所以佛法是科学,科学是一定要证得,你不能证得,这不能算数,一定要证得。佛经上所讲的字字句句,最后都希望你自己能证得。这是佛法里面高等的科学精神。这个身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是如来身数。它能变,法性能变,法相是所变,法相里面的精神现象都在此地用一个身代表,所以它充满十方无量世界。我们今天这个物质的身算不算?算,一身是法身,能现无量无边的身,我们这个身如果是觉悟了,这个身就是法身。法身、报身、应身,一而三,三而一。迷的时候,这三身你只得一个身的受用,应身的受用,法身的受用、报身的受用你没办法用到。你迷了自性,你没有法子用到;你觉悟了,明心见性,就这个身,就是法身、就是报身、就是应身,统统用上。
  下面说,如来所证法身之体,遍一切处。遍法界虚空界。全此之体,起於应用,这个作用可大了。我们在《华严经》前面,「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学过,从体起用,一一作用,无论是物质、无论是精神,佛告诉我们都有三种周遍。这三种周遍是性德,觉悟的时候有,不觉悟的时候也有。有,我们不知道;觉悟的人,有,知道,不是说迷了就没有了。这三种作用,第一个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第三个含容空有。如果没有这三种周遍,我们跟佛菩萨就不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如果这个话我们还听不懂、体会不到,我举个比喻,现在最普遍的是用手机,这大家用了很习惯,如果我们的心性不是周遍法界,你这里一拨号码,那里人家为什么会听到?这是我们自性的性德周遍法界!我们迷了,现在需要用个机器;如果觉悟了,觉悟就机器不要,我想跟哪个人见面,无论他在什么地方,你心里一想,他就现前,想跟他谈话,都在面前。所以大乘教里面讲,就在当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迷了,有时间、有空间,有空间不同的维次,觉悟了就没有。空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前后没有了。这是真的,那叫一真法界。所以全体起用,一多自在。我们如果听到佛给我们介绍,我们有真我,真我有这么好,那现在这个假我要丢掉。假我丢掉,才能见到真我;背著这个假我,你永远见不到真我。那对我们修学,增长了信心,也知道我们执著身是我是一大错误,我们天天为这个身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不值得!这第一条,一多自在。
  再看第二条,「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一尘身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