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鲋馗矗母鲋馗慈サ羰鲎郑馐侵泄牡履俊H绻颐钦嬲茏龅剑感€┲倚糯游倚淖銎穑褚辶艽游疑碜銎穑拾推酱游倚凶銎稹梗颐亲约荷硇慕】怠⒓彝ズ屠郑液屯蚴滦耍颐蔷幼≌飧龅厍换嵊性帜选N裁矗烤乘嫘淖磺蟹ù有南肷H耍囊桓鋈瞬荒艹墒コ上停糠鸱ń玻囊桓鋈瞬荒茏髌腥⒉荒茏鞣穑课侍馐悄阕约嚎喜豢细桑糜眯牟判小P纳显俨灰凶运阶岳俨豢梢杂惺欠侨宋遥荒苡忻爬荒苡形逵荆睦锿芬械赖拢飧龅赖率切缘拢孕岳锿繁纠从械摹5赖戮褪俏业男模木褪堑赖拢赖戮褪俏业男形形褪堑赖拢删土恕7鹌腥笫ゴ笙椭溃辉谕馔罚谧约鹤孕岳锩妫馐俏颐遣荒懿恢赖摹�
这后面说,「具斯五义,故云无胜,上即七辩」,我们昨天讲的七种辩才无碍,这个前面的七句确实就是七辩。下面第八「无懈者,通策前七,无疲倦故」,这个无懈是精进,精进不懈。我们中国古德讲日新又新是这个意思,现在讲天天求进步。在佛门,寺院里面一进门,山门天王殿,山门,里面塑的有四大金刚,就是四天王,四天王里面第二位南方增长天王就是无懈。你看他的名字叫增长,智慧增长、德行增长,在我们今天讲,我们的生活品质也增长,样样都往上提升。所以佛教不是呆板的、不是落伍的、不是一成不变,它求进步,它求精进,无懈就是精进,精进要靠智慧。所以精进什么?前面的七种智慧,不断的要向上提升,就是这个意思。下面第九「无夺者,具前总别」,这个无夺就好像是总结,前面的总是四无碍辩才,别就是前面所说的八种,「无能制伏,令退屈故」,这种智慧辩才这是具足自性的性德,有没有能制伏的?没有,他自性里头有,没有任何力量叫他退转、叫他屈服,不可能。为什么?下面有解释,「何以故下,徵释」,何以故是经文,『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这就是说这个解释,「法慧得此三昧,法合如是,得诸佛加」,这个道理在此地。为什么说到无能制伏,令退屈故,这说到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何以故三个字是问话,这里面的意思是「诸佛有力能与,有慈能普,何故十智唯与法慧」。诸佛有这个能力能够加持你,有大慈悲,所以他能够普遍加持你,也能够加持一切众生,这是真的。佛菩萨这种加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还源观》里面讲的三种周遍就是有慈能普。这样的加持是加持法慧菩萨,法慧菩萨是刚刚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圆教初住,他刚刚离开十法界,证得这个果位,他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通常叫这个地方叫一真法界,他到这里去了。
这个地方是平等法界,虽然有阶级,佛在《华严经》上讲的,你看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个阶级。这个我们在学经教前面多次说过,这个阶级是不是真的有?诸位想想,我们如果能够把执著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也放下,不起心、不动念了,还有什么阶级?起心动念分别才有阶级,分别没有了,起心动念没有了,哪来的阶级?你要明了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境界是平等真法界,叫一真法界。为什么佛又讲这四十二个阶级?清凉大师把它点出来了,如果不是他老人家给我们说出来,我们会怀疑一辈子。他说什么?无始无明习气没断,就是说起心动念虽然没有了,起心动念的习气还在,非常微细。碍不碍事?不碍事。所以初住菩萨那种智慧、神通、能力,跟究竟果地的佛果、第四十二个阶级妙觉位没有两样,真的没有两样。没有两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个习气没断,习气有浓有淡。我们古大德用这个比喻很好,古大德用酒瓶做比喻,酒瓶装酒的,酒倒干净,瓶子擦干净,确实一滴酒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还有酒的味道,那就比喻习气,习气还在。所以习气,证得果位,这四十二个阶级他那个习气厚薄不一样。像法慧菩萨刚刚证得,他的习气就很浓,愈往上就愈淡,到等觉还有一分,那一分没有了就叫究竟佛果,所以究竟佛果没有习气了。这个习气要多少时间才能断完?佛在《华严经》上讲三大阿僧只劫。就是告诉你,三大阿僧只劫不是说我们修行证果,不是的,是你证得初住之后从那一天算起,像法慧菩萨证得之后一直到断尽,断尽就是妙觉,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说这四十一个位次,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妙就妙在此地。
从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的,我们有时候你看像烦恼什么东西,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个心淡了一些,有没有断?没断。为什么?你还犯过失,这叫没断。真的断了,真的断了在行为上完全没有了,可是有时候还有那一点样子在,傲慢的样子、喜欢的样子、讨厌的样子,还有那点样子,那点样子是什么?那是习气。这是我们凡夫讲见思烦恼的习气,就是执著的习气、分别的习气,那个断还不难。那我们晓得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就是执著没有了,有执著的习气,到什么时候断?到辟支佛断了,辟支佛没有习气了,这才搞干净。但是辟支佛,在辟支佛这个果位上,进一步断分别,分别断了之后,他就是菩萨。可是菩萨有分别的习气,那分别的习气到什么时候断?断了之后他就提升到四圣法界的佛法界,最高的。四圣法界里面的佛没有分别的习气,他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断掉了,就证初住菩萨果位,就证得这个果位,但是有起心动念的习气。起心动念的习气不好断,你看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断掉。三大阿僧只劫,实在讲佛法在这个地位上的时候,空间跟时间都没有了,三大阿僧只劫可能是佛说「很不容易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它分为四十二个等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我们了解这个意思,不要以为它真的有这个,那我们就完全著相,著相就错了,一定要了解佛的真实义。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五六卷) 2009/11/8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5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第三正辨加相」,我们将文念一遍:
【善男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
这一句是加相里面的「口加」,诸佛劝法慧菩萨说十住品。从下面说:
【是时诸佛即与法慧菩萨无碍智。无著智。无断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无懈智。无夺智。】
这一段文是「意加」,身语意的意加,「冥被以益智」,口跟身加是明显的,是显加。这是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佛用智慧加持他。从:
【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这是解释为什么佛要加持。最后一句:
【是时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萨顶。】
这一句是今天我们接著学习的,「身加」。《疏钞》里面,昨天我们学到「法慧得此三昧,法合如是,得诸佛加」,得到这个三昧,一定会得佛加持的。今天我们看「三,是时下」,就是刚才念的这一段,这是身加。「一,令增威」,加持他。实在说一般讲经的道场法师升座,居士讲经亦复如是,只要上了讲台就会得佛加持。所以有很多人感触到,法师在讲台上跟台下不一样,坐上讲台之后好像跟平常这形象不一样,确实如是。得佛力加持,我们一般说有等级不同,佛法常讲上中下三品,像下品的这种加持,我们一般都能感觉到。为什么还有上中品?那是你的修持功夫不一样,譬如法慧菩萨得的定,跟普通的定不一样,为什么?他的定是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个定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这个定是上品定,无比殊胜,当然得诸佛加持,就完全不相同。第二个意思「令起故」,下面一段经文是起分,起是什么?起是出定。为什么?定中不能说法,出定才能说法,定中是自利,出定可以利他。你看下面讲「然三加同时」,身语意三种加持是同时的,没有先后的。虽同时,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随义为次,承前说便,故先语加,为令起定,身最居后」。为什么身加在后?通常我们都是身语意,现在这里是语意身,这个顺序颠倒,这是从义为次,因为他在入定的时候。下面「准地论经」,这个《地论》就是《十地经论》,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这里面「有诸佛不离本处,则去住无碍,手又不延」,手没有延长,「则延促无碍,同时触顶,一多无碍,故是奇特」。这是赞叹这桩事情很稀奇、很特别,是我们一般凡夫无法想像的。
我们学了《妄尽还源观》,才真的体会到事实真相,从《妄尽还源观》里面,我们对於《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白了。为什么所有的现象都是虚妄的?因为所有现象都是念头起心动念刹那刹那那一种相似相续相,它不是真的,确确实实是像我们看电影银幕里头的现象一样,佛说的跟那个非常非常的相似。相有没有?有,不能说没有,但是相不是真的,它存在的时间非常非常短,短到我们没法子想像。那我们看电影银幕,银幕上的现象,它存在的时间多长?二十四分之一秒。它一秒钟有二十四张幻灯片,镜头一打开,这个幻灯片投影在银幕上的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换句话说,一秒钟它已经投射二十四张。张张不一样、不相同,速度太快了,好像银幕上有动作。电影是平面的,我们现在生活实际上环境这是立体,不是平面的。我看过一次立体电影,在美国东海岸迪斯耐乐园,看过一次立体电影,它是用雷射光放射的,那不是平面。我们这是立体的。一秒钟多少张?记住,我们平常看的电影是一秒钟二十四张。现在我们实际上这个生活环境当中,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张,一千二百八十兆,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张,给诸位说,张张不一样,张张是独立的。这个念头波动,就是一秒钟它波动的频率这样高,一秒钟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次这个波动,这是我们心的波动。这个波动它就有物质现象出现,就是你能够看得见的、能够摸得著的这种物质现象出现。物质现象里面有精神现象,这个精神现象现在科学家的名词叫信息,在佛法里面称为见分,这就讲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就是波动,这个波动科学家说为是能量,说之为能量,场能,科学名词叫场能,就是阿赖耶的业相,就是波动的现象,刚才讲一秒钟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次。科学家说出这个,但是没有说清楚;佛法讲清楚,一秒钟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次这个频率,这是佛法比科学家说得清楚。
所以物质现象,跟这个波动的现象,以及信息,它是圆满的,这是什么?这是自性里头的本能,这不是外头来的。没有波动不出现象,物质现象也没有,是精神现象也没有,但是一动的时候就有。所以佛法讲「一念不觉」,我们的自性就变阿赖耶出来,阿赖耶的三细相。刚才说的这个东西,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整个宇宙万法是从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