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ㄊΓ炀抵胬暇邮浚乙桓觯颐俏甯鋈耍谄依锕垡羯阶∶┡睢U娴氖敲┡睿宦罚颐亲约嚎烁鲂÷罚荒苡贸担孕谐刀疾恍校疾荒茏叩摹I缴献「鲂∶┡睿浅G寰玻挥腥巳ァN以诿┡钭×宋甯霭朐拢院筲阍品ㄊΩ医ㄒ椋吹轿倚愿袷歉鼋簿淌榈摹⒔萄У模的阕哒饴纷雍茫腿拔业教ㄖ懈罾鲜θパЫ倘ァ@罾鲜υ谀抢锟艘桓鼍О啵卸喔鲅胰ゲ渭铀陌唷K杂κ庇Ω裕飧鼍徒衅趸趵恚У娜苏娴檬苡谩�
  第五「无失者,即无错谬辩,凡说契理,无差失故」。前面讲契机,就是你讲的东西一定要适合提问的人的根机,而且是他现前的需要,这是他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或者是智慧,帮助他解决现前的难题。所以说法要上契如来所说之理,对下,下契众生的根机,这叫契机契理,这个说得就有价值,实用;不是说一些无用的话,谈玄说妙,那叫玄学。所以佛法称之为实学,实实在在,学了就管用,所以大家欢喜。《大方广佛华严》说些什么?是释迦牟尼佛开悟的时候说的,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真实的状况,我们从早到晚,从出生到我们离开这个世间,这一世,还讲到什么?还讲到我们过去世,还有未来世,它讲得太多了,所以真管用!统统说的是自己,没说到别人。所以方老师讲,从理上讲,它是高深的哲学,从事上讲,它是高深的科学,里面还包括圆满的伦理学、心理学,道德因果,无所不包,真正是一门大学问。
  下面第六「无量」,这个就是七辩里面「丰义味辩」,「名数事理,皆无量故」,这个是清凉大师写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么多年,可以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要是用现代话说,无论它讲哲学、讲科学、讲所有的学术,样样都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为什么?它称性。我们学佛,稍稍契入经教就明白了,就不会怀疑,为什么?自性是无量的。你看我们在《还源观》里面,贤首国师给我们讲三种周遍,他是举一个例子,什么例子?一粒微尘,这一粒微尘是我们眼睛不能看见的,大概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基本粒子夸克。它能不能再分?如果还能再分,那还不是的。佛讲的微尘是不能再分了,小到不能再小,再小就没有了,就变成虚空,这样的微尘,一粒,一粒它称性,为什么?它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怎么变现出来的现在我们也明白了,难得弥勒菩萨把这个秘密给我们揭穿,我们懂得了。这一粒微尘「周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这周遍是什么?能量,现在科学名词叫能量、信息。这一粒微尘是物质,这么小的物质,它的信息跟能量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这就是无量,所以它变化。所以我们想不通,以后我想到万花筒,万花筒你看小小的都变化无穷,你怎么样转,你去看里面的图案,你转一个星期,找不到有两个相同的。所以我从这个比喻上有一点想像,一粒微尘把整个宇宙里的变化那个信息统统包括在里头,一个都不漏。第三个「含容空有」,这不可思议,没法子解释,就是佛经上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一粒微尘它能够包虚空,它能够周遍法界。这些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说,从信息,真正不可思议!这是属於无量,所以丰义味辩,你要能契入,法味无穷。
  下面第七「无胜」,胜是殊胜,无胜是没有能够比它更胜的,我们讲是无比的殊胜。「即一切世间最上妙辩」,这个一切世间可不得了,一切世间包括智正觉世间,那就包括佛的法界,我们常讲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个下面有「五德」,它有五种德。第一个叫「甚深如雷」,他说话的音声像雷响一样。雷震耳,雷声震动我们有时候害怕,佛说话像打雷一样,那不把我们都吓坏?这是形容,佛的音声非常的美妙,让你听到非常悦耳,它不会刺激你。佛光亦如是,佛光比太阳还亮,不刺眼睛,太阳光刺眼睛,佛光不刺眼睛,柔和,明亮超过太阳,光是柔和的。全是性德,性德是最美满的、最圆满的。第二个「清彻远闻」,这个远闻是遍法界虚空界都听到,就像现在的广播一样。我们为什么没听到?不是此地没有诸佛讲经的音声,有,我们为什么听不到?我们这个收音机坏了、有故障,这耳朵是收音机,故障不灵了。本来是各种频道统统能听到的,现在只能听到一、二个频道,其他的频道统统不灵了。怎么坏掉的?妄想分别执著把它搞乱了,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它马上就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宇宙之间什么样的音声统统听到,所以诸佛讲经说法,我们要不要到那边去?可以不必去,在这里就听得很清楚。佛的声音就有这么个好处。
  第三「其声哀雅,如迦陵频伽」,《弥陀经》上讲的有迦陵频伽鸟,这鸟极乐世界有,它会讲经,它会说法,它也会唱赞,非常美妙。你心里才动念头,你有感,它就有应。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看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都很严肃,坐在那里不敢随便,这是有很多约束。如果我们能听这些鸟来讲经说法,讲的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你看我们就可以放逸一点,可以自在一点。极乐世界真的处处都替我们想到,这些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的,阿弥陀佛的化身。第四「能令众生,入心敬爱」,这一点很难得,听到说法的声音起恭敬心、起爱慕的心,他才能真的学习,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境界。
  第五「其有闻者,欢喜无厌」,这种说法,真可以说说到究竟圆满,为什么?听不厌,一遍一遍听不厌。世间这些东西,像报纸、杂志,你看一遍决定不会再去看第二遍。好的文学作品,像中国的四大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水浒》是中国四大小说,名著,我小时候都看过。大概可以看多少遍?看十遍,有这么大能耐,十遍以后不想看了,现在这个东西摆在面前,不会动心了。《西游记》跟《红楼梦》大概我看过十遍,《三国演义》跟《水浒传》大概三、四遍。看这些东西对於自己写作有很大帮助,那文章好,这是名小说。普通的小说看一遍不会看第二遍。可是圣人的作品不一样,你看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你念一百遍还想念,念了一千遍还是想念,欢喜无厌,那是什么?有道在里头,遍遍意思不一样,把自己提升了。佛法更是如此,佛法这一部经,中国古人讲读书千遍,那是讲圣人的东西,佛法不讲千遍,长时薰修,无限的,就是一部经,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你去念,愈念你悟出的道理愈深愈广,无有穷尽。
  那问题,你可能会问我:我现在怎么念不下去?甚至念一念就打瞌睡,什么原因?你没有懂得,像吃东西一样,囫囵吞枣,你没有尝到味道,你要细嚼慢咽,你才能欣赏这佳肴的味道,你没尝到味道,如果真尝到味道,其味无穷。所以展开经卷就如同跟佛菩萨对面谈话一样,听佛菩萨教诲,真的是欢喜无厌,你才能把境界不断向上提升,法喜充满。昨天我们谈到学习的秘诀,这个很重要。现在人学佛学不下去,为什么?心浮气躁,你不具备做佛弟子的条件。不但是没有做佛弟子的条件,就是世间圣人,你要想亲近孔子、孟子,你也不具备条件。现在做老师很可怜,我都不讲现在,我讲六十年前,我亲近方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因为那个时候我生活在最困难的时候,自己失学,也非常好学,希望利用工作的假期,能够到学校旁听老师的讲课,我写信寄文章给他,目的是在此地。见面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六十年前的台湾大学,他说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他告诉我这个话,就是完全拒绝了,那时我的心里多难过。所以来求老师,老师给一瓶凉水给你浇下了,确实很沮丧、很难过,没有话说,回答不出来。这样我们沉默了五分钟的样子,老师很慈悲,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讲二个钟点。我们就这么约定,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二个小时课,所以我们上课是在他家的小客厅,小圆桌,我们一对一这样上课的,没有书本。
  他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他自己,他自己是学西方哲学的,学康德的。从西方讲到东方、讲到中国,从中国讲到印度,这样给我介绍,最后讲到佛经哲学。这是我们连作梦都不敢想,我们贫穷,一分钱学费都缴不起,老师为什么这么爱护?给诸位说,我只具备一个条件,做学生的条件,尊师重道,真想学。所以他告诉我,到学校学不到。我们才体会到,真正好老师一生希望什么?希望有个传人,能够传他的东西,这个太难了。所以学生求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可遇不可求,这是李老师告诉我的。做老师的人想找一个学生来继承他的道业那是更难,哪里去找?所以以后很多同学知道我跟方老师是这样学的,对我都另眼看待,他说我们的老师眼睛长在头顶上,根本就瞧不起人,他说他能对你这样关照,大概你还不错。这是真的,传人不容易,要发真诚心,真干!所以学东西,你要用心去学。
  昨天我举个例子,前几年我们在汤池,我提出「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村做起,从我镇做起」,我教他的。我们学大乘经教也是如此,你要不用心去学,你得不到。可是今天一般人心里是什么?心里面是财色名食睡,心里头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圣贤他怎么能放得进去?所以那自自然然排斥的力量,这就是好老师在学校里也没有办法教学生,不能接受。学生心浮气躁,没有定力、没有耐力,坐在那里能听两个小时吗?不容易。所以我们这个讲堂,一堂课两个小时,这么多人坐在这里动都不动,走遍全世界,你去看大学,看不到。哪个大学里头讲堂有这样好的秩序?包括英国,这是最著名的大学,剑桥、牛津我去看了,也比不上我们讲经的这种气氛。教授去上课,十五分钟之后,你看学生东张西望,就定不下来,就在胡思乱想了,东张西望,精神就不集中,一看就晓得,他怎么能学到东西?所以他学到什么?知识,不开智慧,智慧要从定里面,他能定得住,他才能开智慧。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我们真正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个很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大乘的根基,现在学《弟子规》,《弟子规》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年我们在提倡,大家晓得了。能不能学得好?用心就学得好。实在讲,老祖宗教给我们的东西,教我们抓纲领,纲领抓住。中国传统东西是什么?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多简单。佛法里面,净业三福、五戒十善、六度、普贤十愿,也是四个科目。你真的用心,真的心上有,那你就契入境界。所以我们常讲的八德,八德两个讲法,古人的讲法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又有一种讲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两种我们把它合起来,四个重复,四个重复去掉十二个字,这是中国的德目。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孝悌忠信从我心做起,礼义廉耻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