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睿馐枪Ь矗荒芄徊萋省R桓鲎忠桓鲎帜睿裁矗磕愕男牟哦ǎ蝗绻畹锰欤阈母∑瓴欢ǎ歉雒挥么ΑK阅罹切薅ǎ憧词切藿洌勒照飧龉婢匦藿洌桓鲎忠桓鲎致钍切薅ǎǖ揭欢ǖ氖焙蚓涂腔郏涠ɑ廴Ь陀谜飧龇椒ㄒ淮瓮瓿桑馐钦嫘扌小R灰蠼馐停坎恍枰挥薪馐汀U馐钦娴模磺芯堂挥幸馑迹幻挥幸馑迹鹱饔玫氖焙蚴俏蘖恳澹阅憬膊煌辍5蹦阍诙了械氖焙蛎挥幸馑迹灰胝馐裁匆馑肌⒛鞘裁匆馑迹蔷痛砹耍裁矗磕愕耐摹⑼钇鹄础D罹褪前淹畲虻簦圆豢梢韵胝飧鼍牡囊馑肌�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教得好,怎样读诵?怎样去听讲?所以听教是听教诲,咱们用什么心态去听教?用什么心态去读诵?第一个,听教不能执著言说相,要用这个态度。文字是言说的符号,跟言说一样,那我们读诵就不要执著文字相,别执著它。第二个,不要执著名字相,佛教里头这些名词术语,你看「善男子」这是佛教的名词术语,「佛」这是术语,「威神」这是术语,这都不要执著它,名词术语。第三个很重要,离心缘相,就是你不要去想它,读诵就是读诵,读诵是修定。你这一想它,这一段是什么意思,那一段是什么意思,把你的定破坏掉,那叫不会念,你念经没用处。念经,什么叫有用处?念经得定就有用处,定开慧。现在几个人会念?几个人会听?所以禅宗的大德遇到他的学生,老师常常问的一个口头禅,「你会么!」这个话意思很深。听经你会听吗?你念经你会念吗?会念的人得定,会听的人开悟。你听经没有开悟,读经没有得定,不会!所以这个经典跟世间书不一样,我们要拿佛经看作世间书,那就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於诸法义了了通达,能不能做到?能,只要开悟就通达。惠能大师没有念过经,他不认识字,但是他听过人讲经,五祖讲《金刚经》他听过一次,一次就开悟,为什么?他会听!五祖跟他讲肯定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会听。也就是马鸣菩萨讲的,不著言说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缘相,他做到。我们平常在读诵的时候也是这样,《起信论》上教的,不要著文字相,不要著名词术语相,千万不要起心动念想这一段什么意思、那个什么意思,不要管,要晓得这是修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修定,读经也是修定。只要读经的时候你能够守住这个,离文字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就会得定。所以你看,读书千遍,念的时间长,定的时间久,哪一法不是禅定!法法皆是。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禅宗才修定,那就搞错了。净土宗修不修定?修定,念佛是修定,这一句佛号一门,你能够执持不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恭恭敬敬,都能得定!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念掉,这个很重要。为什么要念佛?妄念太多、杂念太多,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一起就用阿弥陀佛把它取而代之,这叫会念,把你的烦恼习气统统念掉。念佛不是念给佛听的,这要晓得,可不能弄错!念佛是把自己的妄念给念掉,我们现在常讲心浮气躁,你怎样把心浮气躁给念掉,你不就得定了吗?这是讲通达的方法。
  如果我们念的经不长,譬如自古以来有不少人用《心经》做早晚课,仪式不重要,前面烧香拜佛那是表自己的恭敬心、真诚心,最重要的是你读经。《心经》念熟了都会背,读的时候不要太快,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这短,短怎么样?遍数多,你以这个为早晚课诵的话,念十遍。十遍也不长,看个人的时间,工作很繁忙,十遍可以,十遍才二千六百字,不到三千字。如果有时间,你可以念三十遍、念五十遍、念一百遍,你没有事情,你有时间。念一百遍大概就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好,这么长的时间定下来,时间愈长愈好,显出有功力。所以在过去一般出家人,他选一部长的经,选《法华经》的人很多,选《楞严经》的也很多,这样的经从头到尾一遍很好。如果初念,初念是有初念的好处,为什么?生疏,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真有好处,不会滑口就走过。总要用真诚、清净、平等心,那才叫真的会!一经通了,给诸位说,定到一定的程度开智慧,什么经都通,於诸法义了了通达就完成,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接触的时候,这个定里头有慧,我们佛法里名词叫根本智,你得到根本智。人有根本智,外面一切诸法,你一接触就明了、就通达,那叫后得智,不需要学的。你听人念经一听就明白,你看人做事一看就明了,接触就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一样不通。
  所以於诸法义了了通达不是做不到,做得到,有方法。不是样样去学,样样去学那个太辛苦而且不通,为什么?增长所知障,决定不是圆融。大乘教是圆融无碍,它有方法。我们讲的《弟子规》行不行?行,《弟子规》也能帮助你明心见性。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所以哪一法不能明心见性!在大乘教里,你看过去祖师大德常讲,问学生:哪一法不是佛法?你找出来给我看看,哪一法不是佛法?反过来再问:哪一法是佛法?你能不能举出来让我听听?这两句话这么一问,你明白了没有?岂不是《金刚经》上所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这你才真的会了。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法法皆如,就是一切都是佛法;有了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一法是佛法,就这么个意思。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你的自性现前。所以听教要开悟,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读经也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才能见性。这种方法诱导你见性,这个要懂。这是义,是理论、义理。
  下面说「法无碍智」,法无碍智是什么?「诸法名字,分别无滞」,这都不需要学。一切法,名字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讲名词术语,佛门里也有,哪一个专业里头都有它的名词术语,都有。这些你没有障碍,你全都懂得,为什么?不离自性。由此可知,见性多重要!要不然,大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统统归到自性,这是佛法,如果不能回归自性的就不是佛法,你要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会肯定佛所讲的,「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法法即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怎么会有障碍!惠能大师开悟,也就是说他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回归自性。虽然不认识字,你把经书念给他听,他给你讲,他讲得头头是道,他连这些法相名词他也会讲,他也没有障碍,这就是法无碍。不是很呆板一本一本书去学,这学得太累,学得太辛苦,而且能不能学成功?不能。只是什么?增加你的妄想,增长你的知见,我们今天讲知识,不是智慧。现在人所求的,说老实话都是知识,没人求智慧。但是诸位要晓得,中国过去儒释道三家都是以求智慧为目的,知识是附带的,以求智慧为主,统统讲求悟性。教学一切设施无非是诱导你开悟,不重视记诵,只重视在开悟。如果我们的方向一错,我们在记忆上,念多了都记住,就不会开悟,也不能得定,就叫什么?那就叫世间法。世间法的四书五经,你要用佛法的态度去读诵,那也变成佛法,所以说哪一法不是佛法!这是佛菩萨、古大德传给我们的。我们要是把它疏忽掉、把它忘掉,不能再依教奉行,过失不在古大德,过失在我们自己,这个不能不知道。
  下面第三「词无碍智」,词是言说,「辩说无碍,令各得解」,词是词令,要知道佛菩萨讲经,我们现在也不例外,听众程度不是整齐的。不像学校,学校你看一年级都是一年级学生,二年级都是二年级学生,他的程度很整齐,好教。从前我们初学讲经,李老师就告诉我们,佛门讲经是叫大讲座。要加个大字,为什么?各种根性都不相同,程度都不一样,你要讲得令一切大众都能生欢喜心,程度高的得高利益,程度浅的得浅利益,统统都能得到利益,这个不简单。诸位想想,这个事情要不能得佛力加持,你怎么能做得出来?做不到。听众里头有饱学多闻、有知书达礼的,还有目不识丁的。有聪明智慧的,也有很多愚钝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怎么应付?所以李老师讲佛门的讲座是大讲座,跟一般讲演不相同。你要能令所有听众都能够得利益,得的利益浅深、多少不一样,纵然根性很差的人,甚至言语有障碍,他听不懂的,所以有些场合要用翻译,他也能得利益。什么利益?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看到,看到现场;听到,虽然不是很明了,阿赖耶里头落有印象。这是往后来生学佛的因缘,在这里种了善根,所以没有不得利益的。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任何讲经说法的道场,听众除了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这些众生之外,还有许多看不见的,一般世俗人讲天地鬼神,我们相信真有,他们也来参与。天地鬼神里面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程度高的,他听得懂我们的语言;确实还有一部分听不懂我们的语言,他只能来沾一点气氛。我有一年在迈阿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个星期的讲经,每天晚上两个小时,好像讲了八天。有不少当地人来听,所以我们有个翻译。因为那些人第一次来听经,从来没有听讲过,翻译有一定的难度,他真能听懂吗?可是这些人天天都来。我们好奇问他:你是不是真听懂?「没有,听不懂。」那你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磁场好、气氛好」,他要到这边坐两个钟点来感受。真的,我们就能够联想到,有很多鬼神他也听不懂,他为什么来?磁场不一样,他能够感受到。所以这词无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词辩无碍。大乘经里面常讲释迦牟尼佛,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各个都能得解,佛有这个本事。我们一般人就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只要上台,只要真正发心肯定得三宝加持,你会让所有听众生欢喜心。真的,一次讲座里面能够听懂一句、两句,就会很有受用。
  末后一句第四,「乐说无碍智」,这个乐字有两种读法,一种读乐,快乐的乐;在此地念「要」,乐好,就是爱好、喜欢说。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喜欢说法,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不喜欢教人,他们确实不吝啬,我们讲不吝法。不是说我知道不肯告诉别人,知道多少统统告诉别人,我们中国人形容说和盘托出,一丝毫都不保留,这样的人智慧天天增长。如果自己学得到的东西,不愿意告诉别人,怕别人学会,怕别人比我高,他所学的就到这个地方为止,不能再往上提升。吝法的果报,果报不可思议!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帮助别人开悟,你智慧增长就非常快速。如果是障碍别人学习经教,你将来的果报在阿鼻地狱,为什么?障碍别人学习经教是断人法身慧命,比杀他身命的罪还重,杀他身命罪轻,破坏他闻法的缘分这个罪很重,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要怎样帮助自己成长智慧?法布施,尽量以自己一切的能力,帮助别人闻到佛法、接触到佛法。我们印经布施是法布施,现在这个光碟是法布施,我们的网路、卫星都是法布施。
  所以法布施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