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系郏茄弧F腥堑诙鲅唬⒙藓菏堑谝桓鲅弧D玫秸飧鲅坏谋曜际鞘裁矗糠畔拢录未笫驳姆畔拢雌品畔隆?雌疲闶前咽率嫡嫦喔闱宄⒏忝靼琢耍罘ㄊ迪啵惆淹敕直鹬粗畔拢龆挤畔铝司褪欠稹V环畔乱桓觯畔履囊桓觯恐粗妒莱鍪兰湟磺蟹ú辉僦粗憔椭ぐ⒙藓海谝桓鲅荒玫搅恕5谝桓鲅皇钦酰阏娴木跷蛄耍忝挥写砦螅酢T侔逊直鸱畔拢坏恢粗妒莱鍪兰湟磺蟹ㄒ膊环直穑直鹦拿挥辛耍憔椭て腥艘患丁F腥鞘裁矗空日酢H绻傧蛏咸嵘隳茉谝磺蟹ɡ锿罚莱鍪兰湟磺蟹ú黄鹦牟欢睿饨衅莆廾鳎饨蟹畔赂痉衬眨黄鹦牟欢睿悄阒さ米罡叩难唬鹜樱鹜邮俏奚险日酢U馐侨鲅幻啤U录未笫痰煤茫业谝惶煳仕退党隼戳耍桶颜飧龃遥苟_讨龈酪フ娓伞7畔履憔突峥雌疲雌朴职镏惴畔隆7畔录挤衬眨褪侵粗阒ぐ⒙藓汗⒙藓褐腔劭耍搅缆只兀辉僦阑挂畔路直穑⒙藓夯褂蟹直穑直鹪俜畔拢统善腥黄腥俜畔缕鹦亩睿统煞稹K苑鸱ǖ男扪В颐谴诱飧龅胤骄兔靼祝奘裁矗糠畔戮褪牵【龆ú荒苡蟹衬障捌U庑┒鳎裁捶鹨心惴畔拢孔孕岳锿访挥械摹�
自性里有什么?跟菩萨讲,诸位要知道,因为菩萨还有起心动念,还可以跟他讲,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性德相好。性德是什么东西?我们中国老祖宗所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性德。佛教菩萨、教阿罗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随顺性德,这是向上提升;违逆性德,往下堕落。在佛法里面,佛给我们讲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普贤十愿,也很简单。这是性德,必须要遵守。《还源观》上讲得简单,讲四种,那四种是非常圆满。我们讲得这么多种,儒讲的四个科目,佛讲的六个科目,都是《还源观》里的第二,四德的第二德。它第一是讲什么?随缘妙用,第二讲威仪有则。所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威仪有则,佛法里面讲的是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波罗蜜、十愿也是威仪有则。讲得再多,《还源观》上是一条,就是修行人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这是佛教导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永远记住,用什么心态?柔和质直。我对佛菩萨是这样的态度,我对所有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态度,对我的冤亲债主也是这个态度,这就对了,那你是真的在学佛。你还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这不行,这是六道凡夫。佛菩萨是心地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佛菩萨在这个世间遵守佛的一个教诫,那就是代一切众生苦。你到这个世间来是行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什么?救苦救难,这是菩萨的本分。别人毁谤我、侮辱我,甚至於陷害我,我怨不怨恨?不怨恨。为什么不怨恨?他是佛,他现在迷惑,所以做错事情,他的本性本善,一时迷惑,你怎么可以责怪他?他清醒过来就觉悟、就明白了。那我们要做好样子给他看,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他毁谤我,我赞叹他,为什么?人不可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他有缺点,他也有好处,我们不提他的缺点,专赞叹他的好处,这就对了。这是普贤行愿里教给我们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他对我无礼,我对他有礼;他对我不尊敬,我对他尊敬,跟尊敬佛一样的尊敬。他能接受我的时候,我全心全力帮助;他不能接受,我就回避他。不但佛菩萨这样教我们,古圣先贤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统统放下,这就对了,这才能增长佛智。其实佛智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为什么不能现前?烦恼习气障碍了它。我们把烦恼习气放下,我们自性里面智慧就往外透,这叫增长佛智。自性里没有,怎么个障法!
大师在《疏》里面给我们讲,「增长性习二性,生菩提智故」。性是本性,习是习性,本性跟习性,在佛法里面,两种都是智慧。在世间人说,本性是善,善隐,不见了,习性是恶的,习性当家做主现前,造业!习性,你亲近善人就变成善,亲近恶人就变成恶,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现在人习性很麻烦,为什么?他所接触的恶多善少。现在我们生在这个世界,张开眼睛所看的是什么?所听的是什么?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我们在这个境界里头全学坏了,所以感得许多的灾难、疾病。对自己身体来讲是疾病,对我们居住环境来讲是灾难,水灾、火灾、地震、飓风,感得这些灾难。灾难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原因的,这些科学还没有见到。现在人相信科学不相信圣教,而圣教就超越了科学,没人知道。
我初学佛的时候,方老师就把《华严经》介绍给我,他说《华严》是佛经哲学概论,这部书编得太好,有圆满的理论,他在理论上加上个圆满,有周密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他说这种教科书在全世界找不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表演!把这个理论方法怎么样在日常生活当中能落实,做出来给你看,这部书编得太好了。我们读了《华严》之后回想,朱熹编四书那个灵感决定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为什么?它太像《华严经》。《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就是五十三参。你看看,圣人、贤人怎样把《中庸》、《大学》的理论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跟《华严》一样!那我们知道朱夫子当年在世跟佛法往来得非常密切,决定读过《华严》。这我们有理由相信,编得这么好!於是我们展开四书都会想到《华严经》。所以习性,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他所表演的那个习性是善,纯净纯善,与本性完全相应,所以生菩提智。那个性本善是根本智,习性的善是后得智,我们讲权智,在佛法里常讲善巧方便,这个善巧方便是佛菩萨示现在世间表演的习性。所以近朱则赤,我们跟圣贤人在一起,二性都善。我们没有法子亲近到善知识,读圣贤书就是亲近善知识。
学佛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什么样环境当中,只要能够真正把握住修行的重点,没有不成就的。学习的秘诀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看看《高僧传》、看看《居士传》,净土宗里面的《圣贤录》、《往生传》你去看看,那些成就的人就是能把这个秘诀掌握到。阿公阿婆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也能掌握,掌握到什么?一句阿弥陀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念到三年人家往生了,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不生病,走得那么潇洒,成功了,一门深入。研教经教的,一部经用个十年、八年的功夫,定得到、清净心得到,智慧开了,它起作用。倓虚法师的传记《影尘回忆录》,这里面记载一桩事情,一个刘居士,八载寒窗读《楞严》。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出家,倓虚法师他们三个朋友一起开了一个中药铺。他这个朋友天天读《楞严经》读了八年,这天在店铺里面,中午,也没有什么人来,没有顾客,就在柜台上打瞌睡,打瞌睡的时候他作梦,这个梦很逼真,就见到两个人走到他店铺来。他一看,这两个人是冤亲债主,为了财务事情打官司,他打赢了,这两个人输了,输了就上吊。两个人吊死,他非常后悔,学佛的人为了这么一点点事情,让两个人丢了性命。所以看他们来了,他原先心里不安,结果来了跪在他面前,他就问他:你有什么事情?求超度。他说行,心就平了,不是来找麻烦的,求超度的。他说:我要怎么样超度你?他说只要你答应。他说:好,我答应你。看到这两个鬼踩到他的膝盖、踩到他的肩膀升天了。你看就那么容易,什么原因?八载寒窗读《楞严》的功德,不可思议。你看,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有这么大的效果!不要操一点点事他就成就。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五一卷) 2009/11/3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5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第二辨加所为」,请看经文:
【为增长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无障故。得无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觉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说一切法故。所谓发起诸菩萨十种住。】
前面我们学了第一句,第一句是总,从第二句以下这是别,别有十句,末后一句是总结。第一句就为我们说明,诸佛菩萨加持给菩萨的是为了得三昧,得三昧是为了说法,总而言之,重点都在说法,这一点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学习佛法不能够疏忽。佛菩萨如是加持法慧菩萨,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的也是说法,你看从他老人家三十岁开悟,说法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的,这明显的告诉我们,佛法不离教学。世尊为我们示现的,开悟是开始,圆寂是终了,始终不离说法。今天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实际上还包括十信,五十一位菩萨,哪一位没有说法?我们找不到。那不说法的人是谁?不说法的人是护法。护法里头也有说法的居士长者,维摩居士说法,近代在台湾的李炳南老居士说法,在大陆上夏莲居老居士说法,江味农老居士说法,居士说法多!这都是真正的佛弟子。说法条件是什么?条件是修法。你要不修,你怎么能说?怎么个修法?修你得要学,学要有师承,这个很重要,必须具备亲近老师修道的条件。基本的条件还是孝顺父母,这个诸位要晓得。我们在「净业三福」里面念的第一句,「孝养父母」,你看第二句才是「奉事师长」,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想能够把佛法学好,深入经藏,深解义趣,缺了孝道是决定不能成就,这个就是一定要依照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的次第,依照次第修学你才能成就。
断烦恼,开智慧,这是『增长佛智』。下面别说的十句就是佛智,别中第一句,『深入法界故』,这一句是讲的证真。初住菩萨是初入法界,怎么能深入?不能不教学,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的教学相长,你就能深入。「法界」这个意思很深很广,法界就是法性,也叫实相。佛在教学当中,名相往往说得很多,他不会说一个。为什么要这样说法?这个用意很深,教我们不要著相。你看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很重要!学佛的同学,听经你得会听,读经你得会读,会是什么意思?会是不著相。所以才教我们听经有三个原则,不执著言语相,不执著名字相,不执著心缘相,那你叫会听。听,要听讲里头的意思,言语不重要,多说少说、深说浅说都没有关系,这个言说无非是引导我们悟入真实义。开经偈里面所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你真听懂了,你有了悟处,你不至於把意思错会了,所以不执著言说。第二,佛经里面名词术语很多,这叫名字相。名词术语是假设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名字相,你不能执著它。所以一桩事情,佛说很多名词,名词术语他说很多,意思就是叫你不要执著,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行,不执著名字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