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馐鞘裁矗恳嫡希捌⒎衬赵谧魉睢U嬗霉Φ娜耍Ψ蛴迷谀睦铮抗Ψ蛴迷诜畔路衬障捌饨姓婀Ψ颍∧闼薜钠腥馈⑺龅纳菩校饫锿烦ぶ腔郏怀ち街种腔郏桓鍪歉局牵桓鍪呛蟮弥牵蟮弥蔷褪巧魄煞奖恪�
  清凉这句话我们也简单解释一下,「总」,这是第一句,「为增长佛智故」,就是说这一句。「总为说十住法,令信解诸菩萨」,信解菩萨是什么人?十信位,十住菩萨有能力教导十信菩萨。十信菩萨不是简单人,诸位要晓得,我们从小乘来讲大家容易明白,你看须陀洹,初果,他所证的就是断烦恼,跟《华严经》初信位平等;初信位也是断五种见惑,小乘须陀洹也是断五种见惑,你不断你就不能证得。要知道,须陀洹是小乘一年级,初信位是大乘一年级,上学的资格都是要断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都没有了。经论上所讲的八十八品见惑分为这五大类。虽然没有离开六道,但是他们是决定不堕三恶道。而且,肯定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出离六道轮回;不管有没有佛出世,他都有能力超越六道。也就是说,有佛出世,他能证阿罗汉;没有佛出世,他证得辟支佛,独觉。因为这七次往返,生生世世接受佛法的薰修,这个力量太大,没佛出世他也能成就。
  这个现象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给我们修学增长了很大的信心。我们今天就一定要什么?想到我这一生成就,如果遇不到真善知识,那这一生就完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觉得有希望,遇不到真正善知识还是能成就。怎么样?诸佛菩萨、善知识的典籍留在世间,被集结在《大藏经》里面,如果我们得到这些经典,就跟亲近善知识没有两样。能不能成就,就是你如不如法。也就是说,佛法讲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你能不能持戒?这个持戒不是经典里面讲的戒,这个持戒就是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方法。方法里面第一个,十善业道、三皈五戒,这是基础,基础如果疏忽了,用什么样的功这一辈子不能成就,下一辈子还不能成就。扎根太重要了!你不能够疏忽。为什么有人修行能成功,有人修行不成功?基础。像盖房子一样,有人盖高楼盖得很成功,地基打得稳固;有人盖个茅舍都盖不起来,为什么?在沙土上,没有地基。所以这个根本重要!中国世世代代都有高人出现,是什么原因?过去扎根的教育做得很好,在中国很普遍。农村里面,妇女不认识字,她受过教育,她懂得做人;母亲不认识字,教出的小孩是圣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弟子规》做到!《弟子规》她不会念、她不认识字,可是她统统做到,从小学的、父母教的。父母不是言教,父母是身教,父母做到,小孩在旁边看会了,几千年世世代代就这么传下来。这个根扎得好,以后遇到、亲近善知识他能成就;一生遇不到善知识,能够识字,认真学习也能成就。这种人很多,《高僧传》里头、《居士传》里头、《善女人传》里面我们都看到。
  我们从初果看,这是初信;初果在修行的时候,二果向,向著二果,这是二信位的菩萨;证得二果等於三信位的菩萨;三信再提升,三果向,四信,五信、六信,四果是七信位的菩萨,就是阿罗汉,超越六道,不再回到六道来了;八信就是辟支佛,九信就是十法界里的菩萨,十信就是十法界里的佛。十法界里是四圣法界,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这叫信解菩萨,包括十法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超越十法界,到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我们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讲令信解菩萨修行。菩萨,印度话,梵语音译的。佛经传到中国,古时候翻译的,中国有讲古译、今译。这个古今是从玄奘大师为标准,玄奘大师之前称为古译,玄奘大师以后称为今译。古时候译为道,菩提翻作道,这底下讲的是「生菩提智」;今译,就是玄奘大师以后都翻成觉,觉悟,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所觉的境界有理有事,理就是涅盘,断烦恼障,证涅盘的一切智。一切智是什么?是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相有性无,事有理无,这是属於一切智,阿罗汉证得了。事,也是一切有为的一切法,有为有生有灭。我们用《百法明门论》来看就很清楚,这是世亲菩萨把《瑜伽师地论》上讲的六百六十法归纳为一百法,便利於教导初学,这是法相宗入门的基础课程。这一百法里面前面九十四法叫有为法,后面六个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没有生灭的现象,前面九十四法都有生灭现象。从哪里讲起?从阿赖耶讲起。八识、五十一心所、十一个善法、二十四个不相应,统统是有为法。这从事上说的。如果我们把这些所知放下,所知是障碍,所以障有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烦恼障涅盘,所知障菩提,这两种障断掉,那就成佛。
  我们看佛菩萨给我们做的榜样,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知识分子,聪明好学!他给我们做这种表演。十九岁离开家庭,我们知道王子出身,聪明好学,身分很特殊。你想想看,在当时印度,宗教学术就像我们中国春秋时代百家争鸣,一时学术风气达到登峰造极,释迦生在这个时代。所以他去参学,印度的宗教、印度的学派,他统统亲近过、统统都去学。我这次在澳洲悉尼访问几个宗教,里面有个学派,吠陀,古印度的哲学的学派。他们没有仪式,完全是教学,你进到道场,它是教室。他也有一张释迦牟尼佛的画像挂在墙壁上,不像我们是供在那里做礼拜,他没有,就像普通的字画一样挂在墙上。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在吠陀学派学过,因为我们接触得很少,我就向长老请教,吠陀里面说的中心思想是些什么?他告诉我,他们肯定宇宙一切万法是一体。他给我们做了半个小时的讲解,我听了之后,跟我们《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大致相同,没有《还源观》讲得那么清楚。佛曾经学过。可是他学了十二年,所有宗教哲学他统统接触,他再也没地方学,但是问题我相信会跟我们差不多,问题没解决。宇宙是一体,跟我们是一体,我们能承认,中国老子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有这种讲法,可是没讲清楚、没讲明白。宇宙到底怎么来、到底怎么回事情?我从哪里来?这个大问题没有解答。
  特别是六道轮回,这在古印度普遍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传说。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学婆罗门教,肯定四禅八定他得到了,得到四禅八定使六道里面的时空就突破。换句话说,他能看得到非想非非想天,他能看得到阿鼻地狱。在定中境界上没有障碍,你只要得四禅八定你就能看到,这就是你亲证的境界。可是问题在哪里?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外面还有没有世界?这些问题在当时所有宗教学派都不能答覆。所以释迦牟尼佛到恒河边上,找一棵大树底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统统放下。十二年所学叫所知障,所知障一放下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问题解决了。那一年是三十岁。这一开悟,彻底明了,就开始教学。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他怎么教?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十个、八个人也教,几百个人、几千个人也教。只要他一开口都是教育,你把它记录下来全是经典。不是正式有课堂摆在那里才叫教学,不是的,活活泼泼,一丝毫拘束都没有。办班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不但言教,身行,做出榜样来给人看,身行言教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的,知识分子。
  在中国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这为我们表演的,他不认识字,给我们示现的,一天经也没有学过,没有亲近过任何善知识,只是遇到五祖忍和尚。在黄梅那里住了八个月,干什么?厨房里做义工。五祖没有让他到禅堂参禅,没有让他到讲堂听教,只是在碓房里面舂米破柴,做义工,做了八个月。传法的时候把衣钵传给他,没有传给别人。别人当然不服气,这是道场的一个义工,什么都不会,没有念过书,祖师怎么可以把衣钵传给他?五祖知道,知道大家不服气,所以传给他的时候,半夜就叫他赶快走,躲起来,不要让人找到你。他跑到猎人队里面躲了十五年,大家把这桩事情淡忘了,他才出来。为什么?嫉妒、不服!六祖那一年二十四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释迦牟尼佛见性,把见性那个境界说出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的报告。他说了多久?二七日中,他是在定中说的。所以人不知道,一般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树底下打坐,入定了,二七十四天,没有人知道他在定中讲经说法。听众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如果不是法身大士,他不能进入释迦如来的定中。说出这么一部经。这部经太大了,现在传到中国来的是目录提要,不是全经,像《四库全书》目录一样。惠能大师见性了,也把见性那个境界向五祖忍和尚报告,他只说了五句话,这五句话是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灭,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无动摇,最后一句能生万法。五祖忍和尚一听,行了,后头不要说了,给他证明他真见性。能大师讲的这五句,跟释迦牟尼佛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桩事情。所以一部《华严经》要是把它浓缩就是这五句,这五句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
  释迦牟尼佛断两种烦恼,烦恼障、所知障统放下了;惠能大师没有所知障,他什么也没学过,他只有烦恼障,所以他烦恼障一断完,他也明心见性。这个示现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知道修行的诀窍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是愈学愈感激章嘉大师。我跟他老人家第一天见面就向他请教,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佛法殊胜,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很快的契入?章嘉大师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就契入。这两句话实在讲,我是似懂非懂。接著我第二句就向他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教我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没有别的长处,我很听话、很老实,真干!那一天我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他拍著我的肩膀告诉我:今天我告诉你六个字,你好好去做六年。我真听话、真干。老人遇到一个听话的学生很爱护,所以我跟他三年,每个星期见一次面。星期天放假我不要上班,他给我两个小时,除了他有公务或者很繁忙的时候,三年当中没有间断。我佛法的基础是他老人家给我奠定的,他告诉我学释迦牟尼佛。方东美先生告诉我,佛法在经典里面。这些指示都非常重要,我们没有走冤枉路,从经典学释迦牟尼佛。
  所以在经教里面我们看到,佛法是学术,不是宗教,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所谓的佛陀、菩萨、阿罗汉,实际上是佛法学位的名称,就像现在学校一样,最高的学位博士,硕士,学士,佛陀就是博士学位。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个最高的学位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他不是神,他不是上帝,它是学位。菩萨是第二个学位,阿罗汉是第一个学位。拿到这个学位的标准是什么?放下,章嘉大师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