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罹跷唬嵌员榉ń缧榭战缫磺兄谏杏Γ庾虑橥耆嗤>龆ú皇鞘ń缋锩娴姆鹉芨啾鹊模ń绲姆鹞奘嘉廾髅挥衅疲簿褪撬滴颐恰痘暇飞辖驳耐朊环畔拢胧鞘裁矗科鹦亩睢U庵治⑾傅哪钔肺颐遣恢溃谰湍芊畔拢恢溃∧愦幽睦锓牌穑坎坏颐遣恢溃氖シń缋铮⒙藓翰恢溃僦Х稹⑵腥⒎鹨膊恢馈�
我们现在明白是从经上知道的,这属於解悟,不是我们亲证的,这点要晓得,我们是听佛说的,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这桩事情就是大乘教常讲的阿赖耶,无始无明就是阿赖耶,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把自性变成阿赖耶,自性是能变,阿赖耶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阿赖耶有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我们讲的起心动念,现在科学里面讲的波动,极其微细的波动;佛在经上常讲,八地菩萨叫不动地,他才真正看到,我们叫证得。现在这个地方是初住菩萨,刚刚把起心动念放下,这一放下超越十法界。所以学佛的同学一定要记住,为什么学佛?学佛有什么好处?这桩事情你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人家说你是迷信,你能否认吗?学佛的目的是在成佛,这个诸位要知道,什么叫成佛?回归自性就叫成佛。你看佛在大小乘经上天天讲,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迷失了自性,每个人有没有自性?有。从自性上说,佛在《华严经》说了好多遍,「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迷了,对於事实真相完全不明白、不了解。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现在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轮回,这什么原因?迷失自性。
诸佛如来跟我们起感应道交,我们有感他就应,我们是什么感?我们不想受苦,我们想离苦得乐,人人都有厌苦得乐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就能感动佛。不管你信不信佛,你知不知道有个佛,这个没有关系,你只要不愿意过这个苦日子,希望离苦得乐,有这么一个意思,无论你求不求都没有关系,这个念头就是一个波动,这个波动十方诸佛都收到。收到不是不理会,收到他就起应。应,我们没发现,诸位想想那个感应,诸佛菩萨的应,你有没有感觉到?你说我没有感觉到佛菩萨有应,其实你粗心大意。感应道交这个事情,我们在过去讲过好几次,佛在经上讲感应道交有四种,有显感显应,那你会感觉到很明显。你天天在求佛菩萨,真的佛菩萨现身,你看见,这叫显感显应。释迦牟尼佛当年降世,住在我们这个世间住了八十年,显感显应。第二种显感冥应,我们天天求佛菩萨加持,好像佛菩萨没现身,其实真的在加持,暗中加持。暗中加持你没有觉察到,所以感到不得力,如果你一觉察到,你马上就知道。第三种是冥感显应,譬如我们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求佛菩萨,佛菩萨应,你看到佛菩萨、看到瑞相,这显应。第四种冥感冥应,有这四种,冥感是你发出波动现象,你自己不知道,佛菩萨知道,佛菩萨也用这个方式来帮助你,冥应,不是显应。
实在说,冥应这桩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觉察?实在是自己粗心大意,没有觉察到。如果我们稍稍把心定一定,就会感觉到,清净心就统统都感触到,我们的心不清净。所以修定的人,比我们一般人心清净,一般人真是心浮气躁,他心清净他就能感,就能够接受到佛菩萨的感应,在我们这个地方讲佛菩萨的加持。我们想一想,我们每天见到佛菩萨的形像,我们至少会合掌一问讯,这是不是感应?我们展开经卷读诵经典,常常有感触、有体悟,这是不是佛菩萨的应?我们每天听经闻法,有领悟、有法喜,这是不是冥应?统统是。如果你再心思细一点,心更清净一点,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我们接触一切人事物,你也会发现这佛菩萨是冥应。不必到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太明显,那真的叫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但是对这种境界多少有几分相应,也就是说有这个氛围,有这种气氛,这都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里面得到佛力的加持,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加持,这是讲对十法界依正庄严,从来没有间断过。
法慧佛太多了,凡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证到究竟圆满的都称法慧佛,来加持这一尊『法慧菩萨』。我们今天学这门功课,这个班就是法慧班,参与这个班的是法慧同学。你能够断一品烦恼,你就是法慧班里的小菩萨,也叫法慧。真干,读到哪一品跟哪一品经就相应,《华严经》念完了,恭喜你,你就成佛!这个事情是真的,有没有根据?有。什么根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法慧菩萨是什么人代表?这是初住,《八十华严》里面德云比丘他代表。在《四十华严》里面,吉祥云菩萨代表,诸位要知道,吉祥云跟德云是一个人,翻译的人不一样,实叉难陀翻德云,般若法师翻吉祥云。这个菩萨修什么法门?修念佛法门。善财童子离开老师,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第一次参访的,我们中国人,印度大概也有这种习俗,先入为主,头一个老师、头一个善知识是修净土,是念阿弥陀佛。所以《华严经》跟净土宗的关系就太密切了。
这个三昧,「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我们想想跟念佛三昧是一还是二?我们就能体会到不一不二,跟念佛三昧不是一,但也不是二。这一句六字洪名,大乘教里面把它比喻叫阿伽陀药,就是说它能治一切病,只要用这一服药,决定有效。「菩萨无量方便三昧」就是这一句六字洪名,德云比丘给我们示现的。德云比丘对善财童子开示,讲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就把菩萨无量三昧统统都包括。你入了这个三昧,你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门度他,你就示现什么法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在这一句经文里面,佛把这个三昧的名称说出来。这个三昧难得,必须要把三个烦恼统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它才能现前。这个三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三昧之体是什么?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三昧之体。我们这个心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这个作用就不现前,并没有失掉,不现前,它有障碍,被它障碍住;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个障碍就没有。所以凡夫修行成佛,在理论上讲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一念迷,那就是六道轮回,众生跟佛没有差别,差别就在迷悟。清凉大师说得好,这个地方佛把三昧名称说出来,赞叹他,目的是教我们后人听到这桩事情,读到这个经文,生起敬仰之心,仰的意思很深,我们也希望得到。
『善男子』,刚才我们念的这一段,「双说加定因缘」,加是加持,佛力加持你入了这个三昧,我们一般讲得定。我们修行肯定会得三宝加持的,但是基本的条件,诸位一定要记住,「善男子」。我们今天学佛,有人学一辈子、学几十年没有进步,你说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都加持,为什么我没有得到?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善男子善女人」,基本条件。你要是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很明显的你就受到加持。如果这个条件我们不具足,佛菩萨天天加持,加不上,为什么?我们自己有个排斥的力量,拒绝他,这个道理要懂。所以我们在这些年当中,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根的学习,我们疏忽了,从小没学,本来这个东西是从小学的。从小到现在,几十年光阴都空过,没有把这个学好,所以做人做不好、学佛学不好。这三个根是什么?我们相信印光大师他老人家的教导,三个根要从哪里建立?第一个从因果建立,太有道理!《无量寿经》上教我们「深信因果」,因果不但对我们做人、事业、学佛是根本,对社会、对世界来说,也是根本,安士先生讲得好,「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为什么?你要是相信因果,你起心动念会约束自己,不敢有恶念,不敢有恶的行为,为什么?它有报应。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用别人约束我们,我们自己会约束自己。
我们自己没有恶念、没有恶心、没有恶的行为,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灾难都化解了,这个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这个大乘教,《华严经》上常讲,这个山河大地与我们什么关系?一体,我们起心动念它知道,现在科学家他也证明,确实如此。佛经上讲这个一体,那就讲到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我从哪里来?禅宗常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的本来面目从哪来?《妄尽还源观》里面跟我们说,第二段就讲这个事情。第一段讲本体,「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能生万法,那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我们净土宗叫什么?叫它做常寂光净土,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可是一念不觉它就迷了,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三细相,在《还源观》里第二段,就讲起二用,迷了它就起作用。第一个作用宇宙现前,第二个作用我出来了,正报。诸位要记住,佛法常讲依正,依是我们生活环境,正报是自己。我的家亲眷属,家亲眷属还是自己的依报,依报里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环境,统统是依报,依正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弥勒菩萨跟我们讲「念念成形」,所以这依报从哪里来的?念头上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念,那个念就会变现出物质现象。「形皆有识」,那个物质现象里面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所以精神跟物质它是合在一起的。
我们现在讲这个东西统统属於波动,波动的频率不一样。频率快的,快到极处就产生光,再慢下来的时候就变成虚空,虚空再慢下来就变成气体,气体再慢下来就变成液体,液体再慢下来就变成固体,频率不一样,同一样的东西。我们现在科学讲分子,分子是相同的,只是频率不一样,所以它形成的现象不相同。我们一般人讲真空,真空那就是频率非常快。我们现在所感官当中的空间,频率也很快,但是比起真空它就缓慢多了,这些道理我们渐渐明白。所以才知道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会跟山河大地,跟整个宇宙产生一种反应。如果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每个人的心都清净,每个人的心行都善良,这个地区什么灾难都没有,我们居住这块大地,这块大地坚牢。假如我们的妄念很多、恶念很多,不要说别的物质,就是连这大地都产生变化,大地变成什么?变成松、很软,地会陷下去、会沉下去。这些事情非常遗憾,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因为现在人信科学,他不信佛法,他说佛法是迷信。什么时候科学家把这个事情证实,跟佛经上讲的一样,恐怕那时候太迟了,那时候地球可能毁灭。於是我们恍然大悟,诸佛菩萨降临在世间干什么?真的是救苦救难,他不是为别的来的。佛度有缘人,什么人有缘?信的人有缘,能理解的人有缘,依教奉行的人有缘,这里的意思太深了。
刚才我们念的这段经文,这是说加持得定的因缘。这里面有四小段,「先别显四因」,有四小段,第一个是「伴佛神力,诸�